認識負數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負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一單元例題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中經歷負數產生的過程,體會負數在生活中的作用,認識負數,掌握正、負數的讀、寫法;知道正負數和“0”的關系。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推理和創造性的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師:同學們好!非常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學數學,你們歡迎嗎?
師:平時喜歡看新聞節目,關心時事的同學請舉手?
師:給大家介紹兩位新聞人物,請看,你認識他嗎?(課件出示),他們倆可都是牛人啦,一個是阿里巴巴總裁,你覺得誰更厲害?
師:一起來看看他倆的新聞。他們可都是“fu翁”,兩個“富翁”的意義相同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師:兩個富翁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示的意義完全相反(板書:意義相反)
師:老師今天來給大家上課,還帶著一項任務,這需要大家的配合,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是什么任務呢?請看:(出示課件)
(選取5名同學上臺測量身高,并做好標記)
1.學生在記錄單上自主記錄,教師巡視。
2.教師選取學生的記錄單進行展示,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記錄的?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種記錄的方法更直觀明了?這樣記錄有什么好處?
師:如果有一位同學的身高正好等于標準身高,你覺得用哪個數字表示比較合適?“0”板書
二.自主學習,初識負數
師:如果把紀錄單上的數字分成兩類,你覺得可以怎樣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樣的數字你認識嗎?想了解嗎?請看:(課件出示)
師:通過自學,談談你對負數的認識?(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能說說生活中負數表示的意義嗎?課件出示
(要求學生抓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三.活動體驗,再探負數
師:其實,負數就在我們身邊。請看:這是今年3月中央臺某一天三個城市的氣溫預報圖。
師:對比三個城市的氣溫,你有什么發現?在表示城市溫度時,用到了哪些數?北京的—5和5一樣嗎?
師:通常我們用溫度計來計量溫度,老師帶來了一個溫度計的模型,這里的每一小格代表1,如果要在上面表示六個溫度嗎?行嗎?為什么?(必須先確定“0”的位置)
師: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把自然狀態下水結冰的溫度定為0,這個0正好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出示活動要求:在溫度計模型上標出—10,—6,—5,5,8,22六個溫度的位置。(不需寫單位)
師:仔細觀察所標的六個溫度的位置,你有什么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上臺展示反饋,先說說是怎樣確定這幾個溫度的位置,再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從“0”往上看,你有什么發現,往下看,又能發現什么?
(從“0”開始,越往上,溫度越高,數就越大,從“0”往下,溫度就越低,數就越小)
師:估計一下,此時室內的溫度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用什么數表示?
師:—10會感覺怎么樣?還有比—10更低的溫度嗎?你大膽地說一個吧,有比22更高的溫度嗎?如果要將這些溫度都標上去,得怎么辦?(課件演示溫度計兩端刻度可以延伸)
師:那也就表明正數和負數的個數是無窮的。
師:0是代表沒有溫度嗎?觀察它的位置,你有什么發現?
師:你覺得0與正數和負數是什么關系?
師:所有的正數都比0大,所有的負數都比0小
師:原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教師板書)
四.了解負數起源和文化。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負數(板書課題),其實負數的產生和應用是有故事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播放視頻)
五.鞏固拓展練習
師:認識了負數,我們可以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
1.請完成題卡(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組織學生匯報訂正。
2.出示之前的記錄單(出示標準身高150厘米)
師:1-5號中,誰最高,實際身高是多少厘米?誰最矮,身高是多少?
如果讓你算出他們的平均身高?想一想,能找到簡便的方法嗎?
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
教師小結:看來,學習負數后,不僅讓我們認識了更多的數,還可以使計數和計算變得更簡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是人類在生產勞動中創造的,是智慧的結晶,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數也是無窮,還有更多的關于數的知識有待我們去學習和探究。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現實情境理解負數的具體含義,學會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相反意義的量。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歷史,感受正數、負數與生活的聯系,結合史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現實情境理解負數的不同含義。
教學難點:結合現實情境理解負數的不同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負數嗎?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究竟什么是負數?它表示的含義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們這節課一起認識負數(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在談話中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
(二)結合情境,理解意義
1.初步感知負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例1。
下面是中央氣象臺2012年1月21日下午發布的六個城市的氣溫預報(2012年1月21日20時—2012年1月22日20時)。
教師:請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①哈爾濱的最高氣溫是零下19℃,最低氣溫是零下27℃;海口最熱,最高氣溫是23℃
②-12℃表示零下十二攝氏度(讀作負十二攝氏度);零下溫度在數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樣嗎?請在溫度計中表示出來。
預設: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
②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反;
③先找0℃,往下數三格表示-3℃,往上數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預設:①0℃表示天氣很冷;
②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③0℃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線。
小結: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正號可省略不寫。
(4)請在溫度計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個溫度低?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氣溫引入負數,初步了解負數的讀寫方法,體會0的特殊性,并通過提問“-3℃和3℃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用正數、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認識正負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3頁例2。
教師:研究完氣溫,再來看看存折上的數。你們又有什么發現呢?說說這些數各表示什么?
預設: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
②500.00和-500.00的意義恰好相反,一個是存入500元,一個是支出500元。
(2)教師:像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收入與支出這樣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生活中還有許多。你能舉出這樣的實例嗎?
預設: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車時上客5人、下客6人;貨物運進200噸、運出150噸……
(3)我們怎樣來表示像這樣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呢?
教師:為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需要用兩種數。一種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如3、500、4.7,這些數是正數;另一種是在這些數的前面添上負號“-”的數,如-3、-500、-4.7等,這些數是負數。那么0是什么數呢?(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線。)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有好多時候要用到正數、負數,讓我們一起接著看一看!
(四)了解歷史,課堂總結
1.課件出示教材第4頁“你知道嗎?”內容。
其實,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看了介紹,你對負數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2)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負數的發展史,讓學生體會負數發展的歷程和中國在負數發展上做出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關于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只要同學們做善于觀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的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負數,能認、讀、寫負數。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繼發展的符號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介紹古代中國對負數的認識和使用情況,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現實生活中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能夠比較0、正數、負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溫度計、圖片
教學過程:
一、巧設問題,感知引入 引出負數
1、熱身游戲《截然相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語言,說一句相反的話。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節去爺爺家拜年時,爺爺給小明100元壓歲錢,但在回家后,小明將這100元錢捐給了希望工程。你能幫小明做一下壓錢的賬目記錄嗎?(引出正、負數數學史話)
二、體驗內化,探究新知 — 認識負數
1、放映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觀察上海、北京的氣溫圖,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
小結: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人們是利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溫度的呢(介紹溫度計)?并讓學生撥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結:(1)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c的位置。
(2)溫度中,0°c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3)0是正負數的分界線,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 應用負數
電梯中的正、負數: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二樓,應各按那些鍵?
海拔中的正、負數:(因為學生對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
讓學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存折中的正、負數:讓學生解釋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練習,提出存折上還有多少錢這一問題。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1、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收獲?
2、在日程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負數?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寫一篇日記。
五、板書設計
溫度:
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海拔:海平面以上用正數表示
海平面以下用負數表示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于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進一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自主創造,引出新數。
1、水果市場在進貨和出貨,你們瞧! (課件出示市場進出貨的畫面)
倉庫管理員小王對水果進出的情況進行登記,你們覺得他記清楚了嗎?為什么?
要區分相反意義的量,同學們有沒有好辦法呢?
2、怎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呢?歷史上的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也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 (課件出示數學史)
二、初識負數,學會讀寫。
1、同桌討論舉出相反意義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來表示。
交流匯報。
2、知識老人介紹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以及正、負數的讀寫法。 (課件出示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
3、你們還能再說出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嗎?還有嗎?有多少個?
同學們,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又創造了負數。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進一步認識負數。 (揭示課題:認識負數)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1、教學例1。
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來測氣溫的嗎? (課件出示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上數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課件突出兩個刻度10) 這兩個10表示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數、負數分別表示這兩個刻度所指的溫度嗎?
(課件出示顯示上海、南京、北京氣溫的溫度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負數來表示這些溫度嗎?
認識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0 ℃
2、教學例2。
在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天當中溫差很大。吐魯番這種獨特的氣候特點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課件出示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 (課件介紹海平面)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數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它是正數和負數的什么?
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四、鏈結生活,內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
1、羽毛球與負數。
2、神七與負數。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的負數還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課后多留心觀察。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蘇教版)第1-3頁上的例1、例2,書上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通過觀察和討論,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學中滲透對立、統一的辨證思想。
3、通過實列鞏固,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負數,理解運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
理解正數、負數與0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沒有0刻度的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
1、選擇喜歡的方式記錄下列各數:
(1)、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育明小學上半場進了2個球,下半場丟了2個球。
(2)、我校本學期轉進學生6人,轉出5人。
(3)、李叔叔做生意,10月份贏利1800元,11月份虧損500元。
師:出現在信息中的兩個量都是怎樣的兩個量?
生:是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獨立思考怎樣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把想法記錄下來。
2、小組合作交流,選擇最為簡練的記錄方法。引出:+(正號)、-(負號)。
小結導入:在生活中,有許多意義相反的情況存在我們都要用到正負數,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負數。
二、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
1、借助溫度計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用溫度計顯示四個城市的的天氣情況(課件出示)
學生用已學的知識讀一讀溫度計上的溫度,并用數表示各城市的溫度情況,
2、學生動手撥一撥,感知0與正負數的關系。
質疑:0是正數還是負數?
通過實際操作得出結論:在溫度計上0攝氏度是0上溫度和0下溫度的分界點,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出示存折上的存入與支出數讓學生說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并得出結論:存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
4、介紹正負數的讀寫
師:正數前的符號可以省略不寫,如+500可以寫作500;
師:正號可以省略,負號呢?
生:不可以,那樣正數和負數就分不清了。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
1、快速搶讀并判斷(書上做一做第一題)
2、珠穆朗瑪峰大約比海平面高8844米,記為(),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記為()。
3、劉翔在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半決賽中,110米欄的成績是13.42秒,當時賽場風速為每秒-0.4秒。如果風速為+0.4秒,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學生交流后回答,并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相對而跑。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學注意的嗎?
師:你對負數還想了解什么呢?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認識負數》
【情景說明】:
本單元教學負數,是過去小學數學里沒有的內容。在小學數學里教學負數的知識(只涉及負整數的初步認識)出于兩點考慮:第一,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多的,學生經常有機會在生活中看到負數。讓他們學習一些負數的知識,有助于他們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負數的具體含義,從而拓寬數學視野。第二,適量知道一些負數的知識,擴展對整數的認識范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數的意義。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兩部分編排:第一部分是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初步能認、讀、寫負數,應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第二部分是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今天要展現給大家的是第一部分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充分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意思。通過練習掌握一定情境下如何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量,以及正、負數在特定情
境中所表示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以及對0的新認識。
【教具、學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激情,導入新課
1、學生記錄信息。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和數打交道,今天我們就來用一用。老師現在要說幾條數據信息,請你幫老師記錄下來,行不行?
好,那就請你準備記錄。先聽一聽要求: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并想一想,怎樣記才能既簡潔又能讓人一眼就看懂。準備好了嗎?開始。
第一條:公交車上,第一次上來8人,第二次下去6人。
第二條:糧倉里上午運進糧食800千克,下午運出400千克;
第三條:商店里八月份賺了2000元,九月份虧了1000元。
教師巡視學生的記錄,從中收集幾條信息。
2、反饋。
師:好,大家都記好了。老師也收集了幾個同學的做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或許,這里面就有你的想法。
(1)只寫數字的。
師:你覺得他記得怎么樣?有什么想說的?
其實這個8人是?這個6人呢?一個是上來,一個是下去,它們表示的意義是?(相反的)
那么這里呢?一個運進,一個運出,它們表達的意思也是?(相反的)那么盈利和虧損呢?
師:對,像這樣的情況,我們稱為“相反意義的量”。(板書)全班齊讀一次。
那么,這些同學用學過的數還能區分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嗎?
(2)加上文字的。
師: 我們再來看第二種方法。現在你能看懂嗎?還有誰也是這樣想的?加上了文字幫助表達,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3)第三種。
師:第三位同學又是怎么表達的呢?我們再來看看。這是哪個同學的?請你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第一次上來8人,多了8人……)
師:哦,那么,后面的幾個大概也是這個意思是嗎?同學們,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好在哪里?(簡潔明了)
師:跟他一樣的請舉手。其實你們的想法跟數學家的想法是一樣的。現在人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區分相反意義的量的。
二、學生自學,探究新知
1、揭示負數。
師:數的前面加上了符號,就產生了新的數。同學們,你知道像下面這行的數叫什么數嗎?(板書負數)都知道了。
那么上面一行呢?(板書正數)。
2、讀、寫法。
(1)你會讀這些數嗎?指名讀,板書下來 -6 +8 -400 +800 -1000 +2000
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2)你會寫嗎?就是在數的前面加上不同的符號。這兩種符號你以前見過嗎?(計算題里的運算符號加和減)不過,這里的“+”或“一”所表示的意義不同了,“+”叫做正號,“一”叫做負號。板書:正號和負號。他們所表示的意義是相反的。
(出示課件)下面我們來舉手搶讀,并說一說是什么數。大屏幕上逐一出示:-100 +6.8 -1.8 -3/4 36
師:36是什么數?(正數)對,有時為了書寫方便,我們可以將正數前面的“+”省去。同學們想一想,去掉了正號,這樣的數我們熟悉嗎?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所以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大多數都是正數。那么負數前面的負號可以省略嗎?(生:不能區分意義相反的數,就變成了正數)
三、自學測評,交流匯報
1、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分析與討論,我們已經認識了數家庭里的新成員---負數這個新朋友,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生活,去進一步地了解負數,認識負數。
2、天氣預報。(出示課件)
師:熟悉的音樂馬上帶來什么節目?
生:天氣預報。(課件)
師:我們一起來看今年二月份某一天各個城市的氣溫情況,我們來隨意選五個城市。你們想知道哪兒的氣溫情況?(點擊課件)
誰來讀一讀 的氣溫?
(1)你們知道在數學上我們是怎樣區分和表示零上和零下溫度的呢?
學生回答。(板書:+℃ -℃)你們在哪見過的。(天氣預報中常出現)
你看到了負數嗎?誰來讀一讀。
(2)師:下面我們來關注太原的溫度,這里的溫度是—9度和9度一樣嗎?
不一樣在什么地方?(-9表示零下9度,而另一個表示零上9度。)哪個溫度更冷一些?那么與“0”度相比呢?那么這樣看來,“0”度在這里是?(分界點)
(3)氣溫是0度時有什么感覺?科學家把自然狀態下,水剛開始結冰的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簡稱0度。了解了嗎?下面,我們一起去溫度計上找找這些溫度。(出示課件)
(4)反饋:仔細觀察,從溫度計上,你能發現哪些有關正、負數的知識?
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討論。
生1:正數時,數字越大這個數就越大。負數時,數字越大這個數就越小。
生2: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生3:……
現在對照著溫度計再來看,這些都是用正數來表示,跟0比起來,比0要怎么樣?(大)那么下面這些都是(負數),比0要怎么樣?(小)
那么0呢?0是什么?將0板書在中間。看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剛才在溫度計上,我們得到了很多的正數與負數,也感受到了正數和負數的關系,如果現在要你把學過的數分分類,可以分成幾類,怎么分?
四、以學定教,合作探究
1、導入:同學們,剛才通過溫度計,我們進一步地認識了負數這個新朋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負數,我們來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誰來說一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學生匯報)
2、教師強調重難點。
3、負數的歷史
(1)介紹。
其實,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配音播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運用負數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對正數和負數就有了記載。魏朝數學家劉徽在該書的注文中則更進一步地概括了正、負數的意義:‘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得失相反的數,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并且規定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算籌表示負數。由于記錄時換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紀,數學家還創造了在數字上面畫斜杠來表示負數的方法。國外對負數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并且也出現了各種表示負數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才形成了現在的形式。但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2)交流。
簡單了解了負數的歷史,你有什么感受?
五、鞏固深練,知識拓展
今天,負數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依然有著廣泛的用途。讓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題。)
通常,我們規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0米,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記作__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應記作___。
2、表示溫度。(練習一第2題。)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溫度是零上126℃,記作_________℃, 夜間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50℃,記作_____________℃。
3、這是一部電梯的按鍵,要到5 樓,應按( )鍵。要到地下二層,要按( )鍵。
六、作業點評,知識交流
1、學生交流收獲。
2、總結。
關于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走進負數,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3、作業交流。
【教學反思】:
在我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我盡可能以學生為主體,創設現實情境,認識新知。負數這一概念雖是第一次出現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并不是一無所知。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天氣預報節目引入負數,以現實生活中的溫度和海拔高度作為教學起點,讓學生在實際生活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我又通過教材上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讓學生學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其次我應用多種方式,使學生理解新知。不過也有欠缺的地方,如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還有些欠缺,沒有及時調動起積極性,對學困生的掌握情況不明確。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5-29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06-20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02-25
認識負數的教學設計04-25
《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7-05
負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2-01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范文03-29
《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參考07-07
《認識負數》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