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1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利用地道 堅持斗爭
地道 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 創造奇跡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教學目的: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記敘文如何使用說明方法介紹事物的。
2、讀懂課文,了解我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樹立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圍繞“地道戰是個奇跡”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942-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調集了幾十萬軍隊對我國華北敵后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修筑封鎖墻,封鎖溝,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政策。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但冀中人民沒有屈服。
二、學習第一段:
1.朗讀第一段,說段意
(地道戰的產生和作用)
2.板書:地道戰的`產生是為了粉碎“掃蕩”。
3.這一段中哪個詞最能概括地道戰的情況?
理解“奇跡”(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4.課文從哪兒看出地道戰是個奇跡?
規模作用(1)保護人民(2)堅持生產(3)打擊敵人
三、過渡:
這是全文內容的概括,下文具體介紹了地道的式樣和特點,說明地道戰是個奇跡。
1.指名讀第二步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地道的式樣,并試著把它畫出來。
2.投影顯示,對照課文內容,看畫的對不對。
3.說說這種構造的地道有哪些好處。
a.不同用處的地道在固定的地點,便于辨別。
b.地道既隱蔽又不妨礙種莊稼。
c.大洞既牢靠,又能容納很多人。
d.小洞用處多,為人們生活提供方便。
e.氣孔設置,隱蔽又透氣,透光。
.總結:這樣的結構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正常生活,堅持生產,足以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
4.再讀第3節。
四、地道不僅能保護人民群眾,同時還巧妙地設置了一些御敵結構。
1.自讀課文第5節,找一找地道中設置了哪些御敵結構。
(陷坑警戒洞迷惑洞孑口)
2.設想:一群日本鬼子進了村,他們發現了一個地道口,請大家讀一讀第5節,想一想這群鬼子的下場會是怎樣的。
3.可用“一...就...”來說話,體現地道結構的巧妙。
“就算...也...”
總結:這樣的結構,使地道能攻能守,具有了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的特點。
五、敵人嘗到了地道的厲害,想方設法來破壞,什么火攻呀,毒氣攻呀,大家又是用什么妙法來防備的呢?
引讀:
敵人用火攻——
敵人放毒氣——
敵人用火攻——
六.那么人們呆在地道里是否就一無所知了呢?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請兩位同學介紹無線電和有線電。
總結:
文章從奇跡開始,到奇跡結束,展現了地道的一系列巧妙設計,從而說明了地道戰是個驚人的奇跡,反映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冀中的地道戰》的教學設計03-01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04-08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04-21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26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通用14篇)09-28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通用10篇)07-01
冀中的地道戰語文教案08-26
《冀中的地道戰》的優秀教案(精選5篇)10-26
五年級上冊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