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教學設計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作的思路,感悟老人這么做想讓兒子懂得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感悟課文內容,體會兒子“受不了”的心情。
2、感悟老人讓兒子明白的道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通過朗讀,體會課文的寫作順序。
2、學習課文1——20自然段,了解前兩枚金幣的由來及發生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作。
2、根據文中三次出現金幣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來教學。
(1——13)、(14——20)、(21——28)。
三、學習課文1——20自然段。
了解兩枚金幣的由來及發生的故事。
四、指導有感朗讀1——20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昨天我們學習了課文《一枚金幣》的1至20自然段,邊說邊板書課題。
來,讓我們打開書再一起讀讀,進入課文共同回憶一下。
2、學生齊讀1到20自然段。(注意讀書的姿勢;用心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昨天學習的內容都想起來了吧,考考你們:誰發現兒子前兩次拿回金幣給父親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答:發現相同的地方是:兒子的兩枚金幣都是媽媽給的,兩次拿給父親,父親都把金幣扔進火爐里,兒子兩次都笑笑地走開了。
師:兒子笑笑走開了,你的理解是:(那不是他自己掙來的,他不在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枚金幣,看看與前兩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學習課文21——28自然段。(第三枚金幣)
1、學生自由讀這一部分。
師:認真讀書,想想第三次與前面兩次有什么不同?
生:這一次媽媽說不行,兒子出去掙錢,父親又扔,兒子抓金幣,父親相信。
師:這一部分你們有什么問題想提嗎?
2、學生提問,教師歸納。
3、帶著同學提出的問題默讀:邊讀邊思考:父親為什么后來相信了?從哪看出是兒子自己掙的?
4、生答。(兒子忙跑到火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里抓出金幣,大聲叫到)
師:同學們原來是從兒子的表現中知道的。
5、生再讀25、26段,找找兒子的動作(忙跑、抓、叫到),感受當時的心情。
師:這里為什么用“抓”字,不用“拿”呢?
6、有感齊讀25、26段。
師:剛才同學提出兒子這么愛錢,為什么媽媽給的兩枚被扔進火爐,他不去抓。而自己掙的那一枚卻從熊熊大火中抓出來呢?誰知道。
引導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23段)知道這枚金幣是兒子自己干了整整一個星期掙來的,鼓勵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從中體會掙錢的辛苦。
7、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有感朗讀。
8、指名讀、評價。
9、多種形式練讀。
三、領悟道理:
課文三次出現金幣,你們懂得老人想讓兒子明白什么道理呢?(通過自己勞動換來的是最珍貴的)
師:學到這,我們來討論一下開課時提出的問題:課文里講了三枚金幣,為什么課題不叫三枚金幣,而叫一枚金幣呢?說說你的看法。生答
看來老人讓兒子明白的道理,你們也明白了。掙錢要取之有道,靠勞動掙來。想想還有不理解的嗎?
四、擴散思維。
師:想一想,兒子經過這一次自己辛苦掙錢,以后會怎樣呢?
聯系自己平時想想,錢不是你們自己掙來的,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你們是怎樣做的?
通過學習,我們從中吸取好的信息,懂得一些道理。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生字書寫生字。
1、讀準字音,觀察字形。
2、認真書寫。
3、摘錄好詞、句。(摘錄好詞、句是個寶,要把這個寶記下來。)
板書:
一枚金幣
父 子
扔 走
又扔 走
仍然扔 受不了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2
教材簡介:
課文記敘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蒙騙老人之后,只好勸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老人一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里,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懂得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教學目的要求:
基礎知識:
1、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3個漢字。
2、通過查資料了解錢的作用。
3、進一步積累詞語。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寫作特點,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從不同視角透視金錢的價值;
2、熟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通過學習課文,學會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對待金錢。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錢能做什么”的課前問題
1、互相匯報調查結果:10元錢能做什么?
2、小結錢的重要性
二、復習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課文。
1、小組交流。
A 認識多音字:
B 指導書寫
C 理解生字新詞:
辯解、筋疲力盡、懶惰、熊熊大火
2、朗讀課文,想一想:
A 本文寫誰?寫了一件件什么事?
B 嘗試給課文分段,歸納大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枚金幣》,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教師小結,隨機板書
[板書]
兒子父親
二、講授新課:
(一)學習1-8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老人為什么“再也受不了“?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指導想像兒子懶惰的程度讓父親受不了?
讀讀父親痛恨的話,再次體會父親的“受不了”
4、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為什么父親要這樣做?
(二)學習9-26段
熟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寫了父親與兒子的幾次對話?
引導質疑;
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第三次為什么會是那樣?
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小組內交流討論。想像兒子在一個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指導學生讀出兒子的憤怒的語氣。
對比兒子上兩次的表現,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說說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布置作業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作業設計: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老人
“受不了”只有親手創造財富才會珍惜
兒子
七、教學后記: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99元金幣人生故事05-21
作文:金幣的哲理故事12-03
一枚硬幣散文02-22
一枚貝殼作文11-23
一枚鄉愁詩歌12-30
一枚絢麗的貝殼作文08-24
碗中的金幣現代文閱讀答案10-09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4-02
絕句教學設計(《絕句》杜甫教學設計)04-15
寬容是一枚開心果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