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花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編花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十冊第六課《編花籃》
教學目標:
1.能用活潑的情緒、優美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編花籃》,用歌聲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2.在演唱《編花籃》的過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創作的基本特點;
3.聆聽不同版本的《編花籃》,在欣賞過程中即興參與音樂活動,進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風格和特點,從而對河南民歌產生興趣。
教學重、難點:
運用聽唱、識譜等多種形式學唱河南民歌《編花籃》,準確演唱歌曲中帶有裝飾音和襯詞的旋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帥聲情并茂地演唱安徽民歌《鳳陽花鼓》,學生欣賞。
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屬于什么類型的歌曲?
2.學生自由演唱民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民歌入手,激發其對民歌的學習興趣。)
二、寓教于樂
學習《編花籃》
1.初聽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師:你認為哪。一句最有特點?
2.學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樂句。
(提示:第一小節帶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時注意前倚音時值很短,四分休止符休止半拍;方言對于民歌風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示:演唱方法和豫劇中的甩腔相似,首音加重,演唱時配以豫劇中的亮相動作;甩腔的運用,凸顯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
3.再次聆聽范唱,跟唱前兩小節和最后兩小節,并介紹伴奏樂器三弦。
4.趣味理解歌詞。
(1)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提示:歌曲表現了什么內容?)
(2)師生配合,用接龍的形式朗讀歌詞。
(3)了解歌詞押韻和運用襯詞的特點。
(設計意圖:強調襯詞和押韻,使學生了解襯詞和押韻足我國民歌歌詞創作的特點之一。)
5.進一步學唱歌曲旋律。
(1)引導學生用Ian演唱歌曲旋律。
(2)再次聆聽,默唱歌詞。
(3)學習演唱歌詞。
(提示:教師及時糾正學生演唱不準確的樂句。)
(4)教唱難點樂句,強調附點和下滑音。
(5)正確、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導學生準確表現出前倚音、下滑音、難點樂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觀賞課件牡丹花圖片,激發學生的
演唱熱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創造表現
教師:這首歌曲旋律輕快、活潑,被人們廣泛傳唱。
1.對比欣賞和張也演唱的《編花籃》,從演唱速度、伴奏樂器和演唱形式上加以分析。
2.創新表現歌曲。
(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2)聲勢合作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參與表演的積極性,了解不同的伴奏樂器會給歌曲帶來不同的聽覺感受。)
四、完美結課
教師: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夠卜動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國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
【編花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編花籃音樂教學反思(精選7篇)05-26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編12-04
《蜀道難》教學設計精編02-18
部編版《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02-22
優秀教師精編教學設計:采薇10-29
《蜀道難》教學設計精編(通用9篇)03-26
部編版獵人海力布教學設計(通用8篇)05-20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通用8篇)05-20
湘版音樂五年年下冊 編花籃說課稿11-08
部編版女媧補天教學設計(通用5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