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1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墨梅》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墨梅》教學設計 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是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搜集王冕的資料。
2、制作好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請一學生介紹一下本首詩的作者王冕。
一、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冕寫的《墨梅》(電腦出示全文),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二、讀詩
1、你們也試著讀讀,看看能否讀通,開始。
2、好,能讀通嗎?那錢老師來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詞語)。
吾家洗硯淡墨痕乾坤。
誰來讀一下,讀對了其余同學跟讀兩遍。
3、齊讀古詩。
三、看來通過第一遍讀大家已經把這首古詩讀通了,收獲挺大的。
下面,錢老師再讓大家大聲地、自由地讀讀這首詩,看看自己能讀懂哪些,當然有問題也可提出來,好不好?開始
四、大家讀得很認真,有收獲嗎?也有問題吧?這樣,錢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的收獲(當然也包括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討論討論,你們說好不好?暢所欲言吧!
五、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幾個小組特別的投入,錢老師要表揚他們。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討論的結果。
還有沒有什么疑問?錢老師有一些問題,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電腦出示《墨梅》圖),這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2、看著這樸實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長繪畫,他為什么尤其喜歡畫梅花呢?
4、王冕自學成才,鄙視權貴,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5、對啊,這素潔的梅花不正是詩人鄙視俗流,貞潔自守高尚情操的寫照嗎?
七、同學們,再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從中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八、說說本首詩與《石灰吟》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墨梅》教學設計 2
王冕寫《墨梅》這首詩,詩人以梅花自喻,表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氣節和卓爾不群的人品。
教材分析: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征。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圣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爱嬅讽毦呙窔夤,人與梅花一樣清!薄赌贰愤@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仿佛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贊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愿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
這幅《墨梅圖》構圖新奇、別致,一枝梅花橫貫畫面,花朵淡墨輕染,照應詩中的“淡墨痕”,花“好色”,但“梅花”香氣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嘆為觀止。而且,畫中題詩書法飽滿蒼勁,與詩意畫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教學目標與任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有關《墨梅》及王冕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據題質疑
1、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課前搜集寫梅花的古詩一首,誰愿意展示呢?
2、介紹作者、板書課題。(出示課件)
你們知道這首《墨梅圖題詩》是誰寫的嗎?
。ㄍ趺幔ü1287——1359)我國元代著名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諸暨人(今浙江紹興)。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己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
3、據題質疑:
。1)理解“墨梅”,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ㄕf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2)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副板書,并梳理歸納)
。ǘ┳灾骱献,初步感知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或者你讀懂了什么?
1、生自學,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2、檢查反饋:(課件)
。1)①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
②齊讀生字新詞并解釋。
(2)①指名讀詩②范讀(出示課件),生畫節奏③分組讀詩④齊讀古詩
3、你在預習中期待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呢?
。ㄈ┘氉x品味,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讀。
。2)點擊重點詞語:洗硯池、淡墨痕
。ㄏ闯幊兀寒嫾蚁闯幍乃。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3)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試講,再講給同桌聽,最后全班交流)
。4)師歸納,生質疑:
。5)總結學法: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2、學習第二句:(課件出示三四句)
(1)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2)學生運用自學,再集體交流
。3)指導朗讀古詩
3、挖掘深意,體會情感
(1)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
。ㄖ该v,同桌互講,全班交流)并寫下來。
。2)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紅色,為什么王冕卻要將梅花用淡墨表現并描寫出來?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完成填空七
(這首題畫詩,作者畫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艷麗來討人稱贊,而要畫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發了作者卓爾不群的高潔志趣和情懷。)
。3)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人品與節操。)
(4)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己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ㄋ模┩卣寡由,指導實踐
1、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同學們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生談)
2、賞畫—配樂有感情朗讀古詩。(課件出示)
3、集體背誦古詩。
4、默寫古詩
(五)布置作業:
交流搜集的有關梅花的詩句,繪畫作品。
板書設計:
墨梅圖題詩
元王冕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氣味
卓爾不群
《墨梅》教學設計 3
一、說教材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是詩人為自己所畫的墨梅而題寫的。全詩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能夠知道古詩的意思。
3、背誦古詩,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練精美和意境的優美深遠,體會詩人借物言志表達的情懷和志向。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并體會詩在寫作上的特點。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墨梅》這首詩時,我準備以讀為本、為學生創設與文本對話的空間!皶x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根據理解需要我設計了自讀、默讀、引讀等各種形式的讀,讓讀貫穿于我的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僅僅領悟到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們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產生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的教學本色。在理解古詩時,我先讓學生自己理解詩句中重點詞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逐步理解整首詩句的意思。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古詩,激發誦讀的情趣
1、同學們,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誦讀過許多古詩,大家可以隨意地吟出一兩句嗎?
2、在剛才同學們吟頌的古詩中,詩人或是借物抒懷,或是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感情、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節操。古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詩言志,歌詠懷。”在古詩中就有不少以詩言志的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3、請一位同學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
。ǘ┏踝x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借助課后生字表和工具書朗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
2、出示兩首古詩,請學生朗讀,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1)重點指導學生讀準下列詞語:洗硯池、乾坤。
。2)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古詩時正確地停頓,體會古詩的音律美。
3、通過自主學習,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和古詩方面的書籍資料自學這首古詩,對自己認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詞進行注解,標注在書上空白處。
(2)同桌進行交流、討論,相互幫助,大致說說古詩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難的地方,做上記號。
4、學生匯報學習收獲,教師重點檢查對“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學生再朗讀古詩。
。ㄈ┢肺龉旁,體會詩人的情懷
1、學了這首詩,你還有什么疑問?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歸納梳理學生的質疑。
3、提問:詩人贊美了墨梅怎樣的品格?他又借此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情懷呢?
4、出示《墨梅》,重點學習。
出示《墨梅圖》:畫面上橫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與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層次清晰;花用淡墨點染,花瓣和花蕊用濃墨勾點,顯得格外清新秀麗。畫上題詩:“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痹姰嬒嗯洹
。1)看了圖畫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與“顏色好”的意思了嗎?
(2)再讀讀詩,看看畫,你聞到了墨梅的氣息了嗎?
(3)對“清氣”一詞,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現實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氣”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達了他追求的是怎樣的一種“清氣”呢?
5、三首古詩,三位詩人,你找到了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了嗎?
6、你最為欣賞的是什么?再用誦讀的方式來表達表達。
。ㄋ模┏鍪竟旁,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托物言志的古詩,請同學來背誦。
2、你們還知道這樣的古詩嗎?出示幾首托物言志的古詩作為欣賞和積累。教師誦讀。
《竹石》(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馬詩》(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寒菊》(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3、有興趣的同學可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了解詩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墨梅》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理解《墨梅》的詩意,感受墨梅的品格及詩人對黑暗社會的諷刺和批判。
2.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念。
教學重點:
1.理解《墨梅》的詩意及寓意。
2.體會詩人通過墨梅所表達的情感和態度。
教學難點:
1.理解詩中的反諷手法及深層含義。
2.引導學生將詩意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進行思考和討論。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包含《墨梅》的詩文、注釋、賞析等內容。
2.黑板、粉筆等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激發興趣:展示一幅墨梅畫,引導學生欣賞并談談對墨梅的感受。
2.引入課題:介紹《墨梅》的作者朱熹及詩歌背景,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初讀詩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讀《墨梅》,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詩意。
2.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3.分組討論,交流對詩意的理解,教師巡視指導。
三、深入理解,品味詩意
1.逐句講解:教師逐句講解詩意,引導學生理解墨梅的品格及詩人對黑暗社會的諷刺和批判。
2.賞析詩句:分析詩中的反諷手法及深層含義,體會詩人的憤懣之情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
3.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將詩意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談談自己對墨梅品格的理解和對現實社會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小組討論:分組討論《墨梅》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情感態度,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2.拓展閱讀:推薦其他反映社會現實的古詩詞,引導學生閱讀并體會其中的情感和寓意。
五、總結歸納,提升認識
1. 總結詩意:回顧《墨梅》的詩意及寓意,強調墨梅的品格和詩人的.批判精神。
2.提升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念,勇于面對現實并積極改變。
六、作業布置
1.背誦《墨梅》,并默寫全詩。
2.撰寫一篇讀后感,談談自己對《墨梅》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我注重了與學生的互動和聯動,通過引導學生自讀、討論、分享等方式,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同時,我也注重了對詩意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鳴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情感和態度。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不夠,部分學生在理解詩意和寓意方面存在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努力提升教學效果。
《墨梅》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朱熹及其《墨梅》的創作背景,掌握七言絕句的基本特點,能夠流利朗讀并背誦《墨梅》。
2.過程與方法:通過文本分析、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解讀《墨梅》的寓意,讓學生認識到保持高尚品格的重要性,同時激發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墨梅》中墨梅的象征意義,以及詩人對黑暗社會現實的諷刺和批判。
2.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中的反諷手法和深刻寓意,以及如何將這種理解轉化為對現實問題的`思考。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搜集朱熹及其《墨梅》的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課堂討論問題。
2.學生準備:預習《墨梅》,了解詩歌大意,準備課堂發言和討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一幅墨梅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墨梅的特點,引出課題《墨梅》。
2.朗讀與感知
。1)教師范讀《墨梅》,注意節奏和韻律。
。2)學生跟讀,體會詩歌的韻味。
(3)學生齊讀,感受詩歌的情感基調。
3.文本解讀
。1)解讀前兩句:分析墨梅的幽香四溢、凌霜傲雪的品格,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特點在詩歌中的象征意義。
(2)解讀后兩句:探討詩人對黑白不分、是非顛倒的社會現實的諷刺和批判,以及墨梅保持高潔操守卻無用的無奈和憤懣。
4.小組討論
。1)分組討論:《墨梅》中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態度是怎樣的?墨梅的象征意義有哪些?
(2)每組選一名代表發言,分享討論成果。
5.師生互動
。1)教師針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補充完善相關知識點。
(2)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為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保持高尚品格?如何面對是非顛倒的現實問題?
。3)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給予引導和反饋。
6. 總結提升
(1)總結《墨梅》的主旨和寓意,強調保持高尚品格的重要性。
(2)鼓勵學生將詩歌中的啟示應用于現實生活,積極關注社會問題,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7.作業布置
(1)背誦《墨梅》,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詩歌的寓意。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墨梅》中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反思的理解,以及你對此的看法。
五、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包括學生對《墨梅》的理解程度、課堂討論的活躍度以及學生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深度等方面。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課堂表現,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設計,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墨梅》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
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重難點:
1、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2、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梅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傲冰斗雪。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眾花報春,寒氣越重,他的清香越芬芳。因此梅花歷來都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這節課,我們讀的就是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
補充板書:墨
2、了解詩人
說到王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已經學過的課文《少年王冕》中我們就認識他了,誰可以向我們大家介紹介紹?
。ǔ鍪荆和趺幔衷拢栔颀S,元代著名畫家、詩人。他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畫梅。他曾在自己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所以王冕又別號“梅花屋主”。)
3、如此愛梅的王冕,一生畫過許多幅墨梅,他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詩,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就是王冕為這幅墨梅畫所提的詩
4、解題
看著這幅畫,想想詩題“墨梅”是什么意思?(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小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幅畫,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古詩
1、出示古詩,自讀
我們知道,古人寫詩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標準的七言絕句,請同
學們試著準確而有節奏地來讀這首詩。
2、自由練習,再指讀,齊讀。
三、解釋古詩
1、同學們能把古詩讀得有節奏、有韻味,真棒!現在請你聯系古詩,想想、說說王冕筆下的這株梅花究竟有什么特點呢?
生交流,出示:生長地點 —— 洗硯池頭
形 態 —— 個個花開
顏 色 —— 淡墨痕
氣 味 —— 清氣
交流提問:
(1)王冕為什么要強調“吾家”呢? (驕傲自豪)
生讀詩句
。2)出示墨梅圖
這淡淡的墨梅又給了你怎樣的感覺?(素潔、淡雅、不俗氣)
。2)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
。3)請大家閉起眼睛想象,此刻你做了一個深呼吸,聞到那香氣了嗎?
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真是“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2、這是一株什么樣的梅花呢?
板書:(素潔淡雅、高潔不俗、不要稱贊、不計名利)
現在你可以聯系古詩的內容,嘗試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這是一株什么樣的梅花嗎? (生說詩意)
3、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在不知不覺中都已經能把整首古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了,而且還為我們大家解釋了古詩中的一些字詞。但是老師覺得有兩個詞是值得提出來和大家重點說說的,出示“流”“滿乾坤”
流:流溢 滿:彌漫
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4、自己試著聯系詩句,說說你眼前的這株梅花。
5、齊讀古詩
讓我們一起邊讀古詩邊想象這株“色淡氣清”的梅花。
四、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同學們,王冕之所以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現梅花的色談氣清嗎?曾經有人用這樣的一句話來稱贊王冕:(出示)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可以聯系你預習時查找的資料,也可是借助老師提供的資料,同桌討論討論。
色淡——清雅高潔
氣清——淡泊清高、不計名利
2、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
3、讀著王冕的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ㄍ趺釋懨坊ㄉ瓪馇,不在意別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別人的奉承。其實是在寫自己品行高潔,不計名利)
4、王冕為何如此喜歡梅花呢?為何種梅三千株,還自稱為“梅花屋主”?學了這首詩,你知道原因了嗎?
。ㄍ趺嵯矚g的.是梅的高潔、清雅的品格,希望自己也能像梅花那樣)
小結:對呀!(板書)王冕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這首詩表面是在寫墨梅,其實講述的是詩人自己的志趣,志向。想想我們之前學習的《石灰吟》也是如此,像這一類的古詩就是就是“托物言志”。
小結:一朵朵色淡氣清的梅花在詩人的筆下凝成的是一個個清雅高潔、淡泊清高、不計名利的人,我們喜歡梅花,就要學習梅花,像墨梅一樣只流清氣滿乾坤!讓我們記住“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弊詈笞屛覀冊賮砝首x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墨梅》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硯、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借助注釋、結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地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地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地高尚情操。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潔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歷代有志之士,謳歌梅禮贊梅,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王冕的《墨梅圖題詩》正是詠梅,贊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們一起來體味那絕美的詩篇。
二、初步感知。
引導學生回憶《王冕學畫》的內容;朗誦詩歌,熟讀成誦。
三、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
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應該怎樣讀出來呢?(自由讀、指名讀、評讀)讀至此,產生疑問——難道梅只有這樣一個特點嗎?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墨梅還有什么特點?(清香的氣味)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
3、朗讀全詩。
四、拓展訓練: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梅花的詩句,繪畫作品
五、回顧反思:
“歲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樣的精神
《墨梅》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理解《墨梅》的詩意,掌握七言絕句的基本特點和表達手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分析、討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墨梅》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憤懣情感,增強對黑白分明、保持高潔品格的認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獨立人格。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墨梅》的詩意和深層含義,掌握七言絕句的表達手法。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憤懣情感,理解詩歌中的反諷手法和深刻寓意。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包括《墨梅》的詩歌原文、注釋、譯文等。
2.相關歷史背景資料,如南宋時期的社會狀況、朱熹的生平和思想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一幅墨梅圖,引導學生欣賞其獨特的美,并引出《墨梅》這首詩歌。簡要介紹南宋詩人朱熹的生平和思想,以及詩歌的創作背景。
2.朗讀詩歌
指導學生正確朗讀《墨梅》,注意節奏、停頓和語調。通過多次朗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3.理解詩意
。1)展示詩歌原文、注釋和譯文,引導學生逐句理解詩意。
(2)分析前兩句贊美墨梅幽香四溢、凌霜傲雪的品格,討論墨梅所象征的品質和精神。
。3)深入剖析后兩句中的反諷手法,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對當時世道黑白不分、是非顛倒的憤懣情感。
4.小組討論
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墨梅在詩歌中象征什么?它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詩人為什么要用反諷的手法來指斥現實?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保持高潔操守,面對黑白不分的世道?
5. 總結提升
(1)總結《墨梅》的詩意和深層含義,強調墨梅所象征的高潔品質和詩人的'憤懣情感。
。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踐行墨梅精神,保持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6.作業布置
。1)背誦《墨梅》,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詩歌的深層含義。
(2)搜集其他關于梅花或品格修養的詩歌,與同學分享并討論其主題和意義。
五、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本堂課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反應和作業完成情況,評估學生對《墨梅》詩意的理解程度以及對詩人情感的體會。針對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改進和優化,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領略詩歌的魅力,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墨梅》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歌大意,領悟本課詠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3、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了解詩歌大意,體會作者的高尚情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課伊始,趣亦生)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五顏六色的花嗎?那你們能用恰當的詞語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喜歡的花嗎?
生:用恰當的詞語介紹自己喜歡的花。
師:那你們喜歡梅花嗎?能說明理由嗎?
生:說明喜歡梅花的原因。
師:同學們喜歡梅花的原因都不同,你們知道嗎?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也喜歡梅花,還記得王安石的那首《梅花》嗎?一起背一遍吧!
生:齊背《梅花》
二、初讀感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意)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關梅花的詩,它的題目是《墨梅》。(板書)同學們看這個題目,從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解詩題。(黑色的.梅花)
師:我們知道世間有紅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還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解開這個謎團嗎?那我們就把書翻到第九頁,看注釋① 。
生:看書明詩題之意。
師:水墨畫的梅花是什么樣的?你們想知道嗎?把書打到40頁仔細觀察,畫上的墨梅有什么特點?
師:原來這是一首題畫詩,我們以前也學過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那是蘇軾為惠崇畫的一幅來畫題的詩,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題畫詩是王冕為自己畫的一幅墨梅題的詩,關于王冕,同學們能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資料嗎?
生:交流王冕資料。
師:簡單介紹王冕情況。
師:王冕是怎樣為自己的畫題詩的。他要表達什么樣的心志呢?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先劃好七言詩的節奏2、2、3)
生:自由讀詩。
師:反饋讀詩情況,糾正字音,布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詩意。
生:小給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師:反饋學習情況點撥指導,相機介紹:文房四寶、國畫的種類和技法。
生:說出整首詩的意思。
師:墨梅具有“花開淡墨痕”的特點,作者也希望像墨梅一樣做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我們以前學過這樣的文章叫借物喻人,例如上學期我們學的《白楊》借白楊的什么特點?贊美誰的什么精神?今天我們學的《墨梅》詩就是借助墨梅的特點表達自己的心志,這樣的詩叫詠物言志詩,這一組三首詩都是詠物言志詩。
三、感悟詩情。(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高尚品格)
師:你們欣賞王冕的做人態度嗎?佩服他嗎?那就試著讀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生:自由練讀,組內賽讀。
師:想把這么好的古詩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嗎?那就把它背下來吧!
四、總結升華。
一朵朵梅花在詩人的筆下凝成的是一個有靈魂、有骨氣的人,我們喜歡梅花,就要學習梅花,像墨梅一們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乾、坤”兩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焚燒、千磨萬擊、千錘萬鑿。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匯報、導入新課。
請一同學講講王冕的故事。了解王冕高尚的.情操。板書:《墨梅》王冕
二、講讀古詩《墨梅》。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這首詩主要講了些什么?
詩中描寫了洗硯池的墨梅,表達了對樂于奉獻的精神的贊美。題目的意思是:有著像墨一樣黑的枝干的梅花樹。
。2)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三、理解古詩,交流討論:
。1)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四、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俚谝痪,交待了什么?
、谧x“朵朵花開淡墨痕”,體會“痕”在這里的意思。
、墼娙嗽谠娭兄苯颖磉_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五、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佥p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谥该麑W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奏和韻味。
《墨梅》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樣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身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重點能借助工具書自身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難點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梅花歷來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一二年級時,我們讀王安石的《梅花》(齊讀)五年級時我們讀《雪梅》(齊背)這節課,我們讀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說到王冕,他還是我們家鄉人呢?(同學補充注釋處的內容)
你對這個詩題“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喜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身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而說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王冕畫過許多幅墨梅,畫家不只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一首詩,幾句話,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畫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準古詩。
1.齊讀,讀準確。
2.指讀,讀準確。
3.再讀,讀出節奏來。
4.讀出平仄變化來。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解釋古詩。
1.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2.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讀著這首詩,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喜歡這株梅花嗎?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
“朵朵花開淡墨痕”
花開時那花兒的顏色(不濃艷),就像(用含著許多水的墨汁點染上去)一樣。既沒有(桃花那樣嬌艷),也沒有(杏花那樣如霞般粉紅)。[可讓同學填寫。]
朗讀表示花開色淡如墨痕的樣子。
“只留清氣滿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可這樣設置對話: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讀,表示梅花的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朗讀表示梅香清雅的特點。
小結:這梅,色淡、氣清。
“不要人夸好顏色”
知道句中的“顏色”指梅花的色彩。
體會梅花品格的高貴、高潔,不在意他人的夸耀,更不需要他人的奉承。
5.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身對梅花的喜愛。
6.背誦古詩。
四、深入體會詩意。
1.王冕為何如此喜歡梅花呢?為何種梅三千株,還自稱為“梅花屋主”?讀了這首詩,你知道原因了嗎?
2.交流,知道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不計名利的品格。
3.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詳見和件)
4.讀著這些王冕的生平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身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7.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身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
8.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五、安排作業:
默寫古詩。
寫一段評價梅花或王冕的話。
【《墨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墨梅》的教學設計07-21
《墨梅》教學設計(通用11篇)03-16
《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09-01
《墨梅》教學反思09-07
墨梅教學反思02-27
墨梅教學反思06-08
墨梅教學反思07-08
關于小學古詩《墨梅》的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29
六年級《墨梅》教學設計09-26
《墨梅》教學反思范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