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27 11:46: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系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①掌握記敘的順序。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學生回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七、教學步驟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方法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小組合作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景物的情感。

  學習重點:背誦全文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學習難點: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以下問題請用原文回答)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二.合作交流。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請寫出本文的寫作思路。

  2. 圍繞小石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寫景都用了什么寫法?

  3.第二段的重點是寫水的“清冽”,卻為什么花大量的篇幅寫魚?

  4.作者抒寫在潭上所見的景物時,突出了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5.文章開頭寫“心樂之”,結尾又寫“悄愴幽邃”,前樂后憂怎樣理解?

  三、拓展延伸。

  1、試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景物最精彩的句子,并說說它的精彩所在。

  2、生活中一定有你心馳神往的景物,請加以想象和描繪,說給同學們聽。

  四.總結全文:

  《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以寫景取勝。作者以細致入微的手法,通過形象的比喻,對潭水、巖石、藤蔓、竹樹、游魚等進行生動刻畫,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隱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達到高度的和諧和統一。文章先寫所見景物,再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后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突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被貶謫的心常常憂傷悲涼,欲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小石潭氣氛恰當地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全文形似寫景,實則寫心,往往寥寥幾筆,神形兼備,各盡其妙。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篇3

  一、教材分析

  《小石潭記》是一篇文言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致,肖其貌,傳其神。在柳宗元篇數不多的山水游記中,《小石潭記》以其高度的藝術技巧和藝術獨創性成為被歷代所傳誦的散文名篇。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通過三個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文言知識,基本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夠正確解釋重點詞語,翻譯重點句子,把握課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說明:本節課設計的內容是第二課時的內容。

  四、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鞏固本課所學的重點文言詞句。

  2、學習本文描摹細致、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

  3、正確理解作者的情感。

  4、幫助學生樹立豁達樂觀的人生觀。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描摹細致、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

  難點:理解作者的情感。

  六、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多媒體輔助。

  學法:朗讀、勾畫、批注、想象相結合,自主,合作,探究。

  七、教學過程

  (一)達標檢測

  教師就第一課時所學的重點文言知識,檢查學生在字音、字義、句意及課文誦讀方面的情況,并加以鞏固。

  (設計意圖:落實重點文言知識,全面及時地掌握學情,為本課時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點撥構建

  1、精讀課文,把握景物特征及作者的寫景技巧。

  問題設置: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寫作順序。)

  (2)讀課文1至3段,思考:文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體現了景物的什么特點?運用了怎樣的寫景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景物特點,學習寫景方法。)

  2、研讀課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問題設置:

  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并學習情景交融的寫法。)

  (三)合作探究

  問題設置: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啟發點撥。

  (設計意圖:知人論世,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封建社會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內心。)

  (四)拓展升華

  與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進行比較閱讀。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樹立豁達樂觀的人生觀。)

  課堂小結。

  作業布置:

  (1) 背誦全文。

  (設計意圖:落實語文課標關于古文背誦的要求。)

  (2) 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本文第二自然段的景致。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訓練學生寫景的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景——幽深冷寂

  情——孤凄悲涼

  (情景交融)

  教學評價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觀潮》教學設計12-15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教學設計11-28

柳宗元《小石潭記》 教案教學設計11-28

柳宗元小石潭記的優秀教學設計12-16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3-30

小學課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范文04-20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20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19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合集15篇)09-02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集錦15篇)09-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人成不卡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