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3-02 13:10:4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3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3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

  1.學習3、4自然段),完成作業 本作業 。

  2.了解兵馬俑的陣容、神態。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4.用也許、似乎造句。

  5.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用段意歸并法歸納主要內容。要做到語句簡潔、連貫。

  2、用似乎、也許造句

  教學難點 :

  1、用似乎、也許造句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揭題,激情入境:

  1.導入 :在數千年文明中,有這樣的一個奇跡,它是秦始皇兵馬俑。

  2.讀課題,想讀出什么感覺?

  3.用自豪的,充滿驚嘆的,歷數淪桑的感情,用自己的聲音,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找出重點:

  1.想看看兵馬俑嗎?欣賞作者用妙筆為我們鋪開的介紹兵馬俑的畫卷。

  2.快速輕聲讀一讀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兵馬俑的?

  3.概括一下,寫了什么?(板書:軍陣神態)

  三、了解軍陣,讀出氣勢:

  1.考慮一下,四人小組讀這段,可以根據角色怎樣分配任務

  2.指名小組讀,為什么?(了解總分總結構)

  3.分別讀前鋒,主體,側翼和后衛三句話,掌握精銳,強大,靈巧穩固的特點。

  4.根據軍陣圖分別指出這三類軍士,并補充

  5.能根據圖猜測一下當時他們是如何打仗的嗎?

  6.是的,秦軍依靠這支軍隊獲得無數勝利,讀一讀作者如何盛情贊美軍陣的。

  7.補充內,快速閱讀:

  1)介紹了幾個俑坑?共有幾個秦俑?

  2)兵馬俑分為兵俑和馬俑,這段提到幾種兵俑?

  8.總結,好一個威武雄壯的兵馬俑。

  四、揣摩神態,訓練句式:

  1.導游指引下,讀第四自然段。

  2.這些兵俑共有的特點是?

  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

  3.古代雕塑家將他們雕得像活的一樣,作者又用高明方法把它們寫活了,我們能把他們讀活嗎?

  4.介紹了哪幾種,最喜歡哪個兵俑,劃一劃,讀好它。

  1)老戰士:

  A.老戰士給你什么印象?哪兒看出來的?(說,讀,比結合)

  B.面對這樣的老戰士,你由衷地感到一種敬佩,大家一起讀一讀

  2)小戰士

  A.喜歡小戰士哪點?解釋稚氣,讀出稚氣

  B.誰愿意做個年輕充滿朝氣的小戰士,愿意讀的都站起來讀一讀

  3)戰馬:

  A.戰馬在做什么?戰馬有什么特點?(抓住豎耳瞪眼,膘肥體壯的特點)

  B.沒讀過的都站起來讀一讀

  5.這三句描寫的句子中,都有一個作用相當,意思相近的詞,你發現了嗎?

  6.出示似乎可能也許,表示什么?

  7.用上猜測的方法,能使靜化為動,死變成活,欣賞一個片斷描寫。

  8.觀察,并寫句型

  9.交流,匯報。

  10.由兵馬俑的面相能聯想到性格,談吐,職業,這也是聯想的高境界了,要這知道這些兵俑只是一些陶土燒制出來的而已,如今我們眼前能這樣生動地展示出來,得歸功于技藝高超的匠人,和妙筆生花的作家了。

  五、總結內容,再度激情:

  1.最后,介紹一個秦陵的略圖。

  2.我們能相信,當秦陵完全揭開神秘面紗的時候,必然會再次令世界震驚!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論述線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觀點;

  2.通過學習,了解有關數學文化的一些知識。

  二、能力培養目標

  1.引導學生悉心體會作者對數學源頭的溯訪,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獨特的語言魅力;

  2.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閱讀積累,就作者所闡發的觀點作廣泛深入的研討,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引導學生像作者一樣,站在人類文化的高度來審視數學文化,激發熱愛科學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目標

  啟發學生具有宏觀的文化視野,以科學精神勵志,以人文精神向學,開辟出一個語文學習的新境界。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論述線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觀點;

  2.通過學習,了解有關數學文化的一些知識。

  難點:

  1.引導學生悉心體會作者對數學源頭的溯訪,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獨特的語言魅力;

  2.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閱讀積累,就作者所闡發的觀點作廣泛深入的研討,以提高探究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論述線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觀點;

  2.通過學習,了解有關數學文化的一些知識;

  3.引導學生悉心體會作者對數學源頭的溯訪,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獨特的語言魅力;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屈指可數彈指一揮見,手指在生活中的計數功能,直接催生了數學這門科學,丹齊克的《指印》為我們揭開了這二者的關系(板書課題)。

  2.作者及相關背景介紹

  丹齊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學求學。1910年去美國,入美國國籍,先后在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里蘭大學講授數學。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

  1.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整體寫作思路。

  (1)學生讀課文,整理文章的結構脈絡。

  (2)小組交流討論。

  【明確】數學作為科學的語言,在當代科技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饒有興味地給我們講述了數學的起源人類計數的歷史。原來,讓現代人望而生畏的數學在它的起步階段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測,我們現在普遍采用的十進位制,只不過是原始人類以手指計數的遺跡。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無法把握數量的多少,面對生活的難題,他們困惑不已。然而人類的理性終于從紛繁的事物中抽象出數的概念,發展了數學思想,從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發展。

  數字的起源,如同文字的起源一樣,是對人類心靈最具誘惑力的問題之一。作者在正文前面摘引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詩句,表現出古人在這方面的好奇和迷惘。

  課文節選部分共6節。第1節,談人和動物的數覺。數覺是一種對數的原始直覺,是人和動物(如某些鳥類和昆蟲)都具有的一種本領,是對小數目東西數量的判斷能力。作者列舉了鳥類、蜂類的例子,說明這種本領不獨為人類所有。還講了莊園主驅趕烏鴉的故事,說明這種依靠本能對數的辨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有時會因此丟掉性命。

  第2節,作者進一步對上述例子加以分析,舉出了兩種意見。一種是正確的',即具有這種數覺的動物只限于極少的幾類,可能只限于幾種昆蟲、幾種鳥類和整個人類;一種是片面的,即認為動物數覺的范圍實在太小,簡直可以略而不論。作者在第2節中主要是針對這種意見進行了辯駁,指出人類的數覺范圍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人類單憑這種直接的數的直覺,在計算的技術上,就不會比鳥類有什么進步。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首先界定了數覺的概念,指出人類借助圖形、心算、計數等輔助手段來識數不能算是數覺;另外,還從原始民族、原始語言和歐洲語言中找例證,如南非布須曼族表示數字的字只有一、二和多,英文、拉丁文、法文三倍(或三)都有表示多的意義。

  第3節,繼續舉語言上的例子,指出很多原始語言表示數字的字都是具體的,沒有抽象的數,就連英語集合(Collection)、集(Aggregate)兩個表示數的抽象詞都是外來語。由此證明具體的東西總在抽象的東西之先,由具體的、駁雜的對數的表示法,到統一的抽象的數概念,是數學發展的前提。作者援引羅素的精彩論述,說明了人類抽象能力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歷史,讀之令人感喟。

  第4節,進而談集合的對應和匹配原理。在現實生活場景中,會堂的座位與出席的人,可以通過比對看出多少來。但是這種比對的方法太笨了,既不能事先預知,也不能脫離現場來完成,于是產生了各種模范集合。模范集合起到了計量標準的作用,如同貨幣可以充當一般等價物一樣。這樣,人們要表示數字二時,就想到了鳥的翼;要表示數字三時,就想到了苜蓿葉;要表示數字四時,就想到了獸足;要表示數字五時,就想到了自己的手指。后來,這些模范集合的具體所指逐漸被淡化,人們只是習得了記住了它們的語音形式,拋棄了它們生動的模范的內容,于是較為抽象的數字產生了。

  第5節,承接前面的話題,提出了基數與序數的概念。脫胎于模范集合、從對應原則產生出來的數,再抽象也是基數。單憑基數本身,是不能創造出計數術來的。一定要在對應中增加序列的概念,即完成由基數到序數的轉化,才能擺脫古老的煩瑣的一一匹配辦法,創造出一種計算方法,實現識數的質的飛躍。

  第6節,繼續探討基數與序數的微妙區別,并從屈指計數方便靈活上,推斷在用手指的時候,人類借助于這個工具,就不自覺地從基數轉進到序數。作者的這種推斷,在許多語言中找到了遺跡,因為在許多語言中,五這個數,就用手表示;而十則用雙手。作者至此點明本章(本文是其前半部分)主題,指出人類在計算方面之所以成功,應當歸功于十指分明。

  閱讀本文,不但能增進我們對數字、計數起源的認識,也會在作者親切、信實的敘述中,領略到其語言的魅力,為作者探究數學文化的執著精神所感動。

  2.研讀課文,討論問題。

  (1)作者在論述中列舉了一些原始語言現象,是為了說明什么問題?

  【明確】語言與數學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它們是兩種語言體系,而且在早期還具有同源關系。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深切體會到作者以大量原始語言現象說明數學起源問題的良苦用心。作者在論述中列舉了一些原始語言現象,是為了說明原始人類的數覺或表現數的方式,來闡述人類數學能力的發展歷程。如對南非的布須曼人只有一、二和多三個數字,間接說明了原始人類對數的感覺極為有限;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的辛姆珊族語言的分析,論證了原始時代的數字經過了由多元具體系統到一元抽象系統的轉變過程。

  (2)作者為什么說數覺和計數不能混為一談?它們有怎樣的區別?

  【明確】區分數覺和計數是作者在文中反復申明的,它是人與動物的數學能力的本質區別。要通讀全文,才能充分理解作者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這是作者自始至終強調的一個觀點,也是本篇立論的關鍵所在。數覺是人與動物都有的一種對于數的直覺,而且就這種能力來說,人也不比某些鳥類或昆蟲高明多少。但是計數是人類所獨有的,它借助于人類的十指分明得以起飛,演變為計數,成為全部數學發展的基礎。

  (3)作為一篇談論數學文化的文章,本文具有怎樣的論述風格?

  【明確】《數:科學的語言》一書主要是介紹數的概念及其發展歷史的,然而作者卻很少用艱深的數學語言來描述,盡量用日常語言娓娓道來,其目的是為了能讓更多的普通讀者讀懂這本書,以激發大眾對數學文化的關注和熱愛。本書原版有一個副標題,為為有文化而非專攻數學的人寫的評論性概述。所以,脈絡清晰,條理分明,語言親切、通俗是本書的主要特色,這在課文節選的部分也有突出的體現。另外,作者并沒有就數學論數學,而是站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高度,來描述數學發展的軌跡。所以旁征博引,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可讀性極強。這些來自作者對數學文化深厚的理解和熱愛,來自他駕馭語言的能力,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布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讀本課2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多音字“轉、漂、好”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悟其中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情境圖)一個小男孩望天

  說一說:小男孩在干什么?(學生各抒己見)

  你們的想法太好了,那么小男孩到底在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使學生懷著期待的心情打開課本。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讀通課文。

  2、認讀詞語卡片。

  3、小組合作認字,并獎勵小星。

  4、老師檢查認字情況。(可開火車讀)

  認識三個多音字。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課文(可分段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讀后給予評價。

  2、老師這里有幾個問題,用你們聰明的小腦袋瓜兒幫老師想一想好嗎?

  (1)小查理仰著頭,是怎樣站著的?

  一動不動(板書)

  (2)看到小查理一動不動的仰著頭,別人是怎樣做的?(在文中找一找,把找到的句子讀給組內的同學聽,看看你們找的準不準)

  班內交流:胖太太……(帶著自己的情感態度讀)

  街上的人……

  (3)那么小查理到底在干什么呢?(讀讀最后一段,要讀出你自己的感情來呀)

  誰能帶著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給大家讀一讀這篇課文。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在充分的個性朗讀中,體驗文中的感情,領悟其中的道理,感受出文中人們的可笑與無知。

  四、拓展延伸、回讀課文。

  老師發現有很多同學讀完這篇課文都笑了?你為什么會笑呀?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你的同學聽吧。

  (課下記在你的小本本上,這是你的收獲呀!)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了解生字的字型、字音、字意。

  2、注意字的結構,重點區分“買——賣”,強調“止”的筆順。

  獨立描紅寫字。

  在同學的配合和老師的幫助下學會生字,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六、課外積累。

  學生回家搜集有哲理的幽默故事。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3篇】相關文章: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03-07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九篇02-07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15篇03-07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九篇01-31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02-05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9篇02-0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6篇02-20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十篇02-1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九篇02-09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五篇02-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日本a∨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观看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