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15 11:58:03 王娟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藏戲》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

  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伴奏;復雜到每個角色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清思路

  1、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ù髦婢哐莩;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三、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1、讀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⑴找讀前三自然段,說說你都聽出了什么:

 。ú貞蛴腥齻突出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

 、凭毩暲首x后,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2、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

  ⑴默讀8自然段到最后,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

  (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谱杂勺x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

  ⑷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結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⑸你想看藏戲嗎,為什么?

  (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這些獨特的魅力。結合看戲人,來體會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

  3、師生合作讀,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⑴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

 、茙熥x: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呢?生讀:17和18自然段。

  ⑶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生讀:20自然段。

 、葞熒献x: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后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交流、生發:

 、乓匀蹩箯姷腵傳奇:

  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苿撛炱孥E的傳奇:

  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哄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⑶藝術的傳奇:

  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

  五、總結

  許多地區、民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奇葩。藏戲,作為藏族的傳統劇種,到幾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六、作業

  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藏戲的形成及特色。

  【板書設計】

  戴面具演出

  藏戲沒有舞臺傳奇來歷:為民造福開創藏戲

  三五天沒結束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曠野、機箱、柔順、象征、妖魔、恐怖、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重點: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難點: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的表達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看錄象,感受豐富多樣的.戲曲種類。

  學生:聽一聽,看一看,猜猜這些分別屬于那個劇種。

  二、授新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略有著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由上一課我國豐富多彩的節日風俗引入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那么作者都介紹了藏戲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組織材料的呢?

  組織學生交流并適當引導

  小組分別匯報所搜集到的關于藏戲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資料等等。

  三、整體感知

  藏戲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哪幾部分內容?作者又是如何將這些材料組織起來的?

 。鞔_:形成和特色,從事物的不從角度對其進行了介紹)

  四、具體分析

  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么?

  指名1—2名績優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義舉,……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伴奏;復雜到每個角色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清思路

  1.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三、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ㄒ唬┳x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1.找讀前三自然段,說說你都聽出了什么.(藏戲有三個突出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

  2.練習朗讀后,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ǘ┳x課文第三部分,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

  1.默讀8自然段到最后,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

  4.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結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5.你想看藏戲嗎,為什么?(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這些獨特的魅力.結合看戲人,來體會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

 。ㄈ⿴熒献髯x,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1.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

  2.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呢?生讀:17和18自然段.

  3.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生讀:20自然段.

  4.師生合讀: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后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交流、生發: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哄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讀后交流:藏戲獨特的地域特點體現在哪?

  4.對照開頭,體會寫法.

 、僭僮x8—19段,請你試著用幾句話概括藏戲的特色.

 、谥该x1—3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概括的?

 、墼u一評這樣開頭的好處.

  5.總結: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后,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丑.可以說,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藏戲,作為藏族的傳統劇種,到幾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六、作業

  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藏戲的形成及特色.

  板書設計:

  戴面具演出藏戲沒有舞臺

  傳奇來歷:為民造福開創藏戲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咆哮吞噬婀娜開山鼻祖敦厚優哉游哉”等詞語。

  2.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復述排比等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點與本文的語言特色。

  2.學習復述及排比等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看大屏幕:出示豫劇、川劇、越劇、黃梅戲。

  2.還有一個戲種流傳于世界最高處(揭示課題《藏戲》)。

  二、出示閱讀提示

  1.提問:哪兩個詞和課文緊密相連?

  2.小結:利用文本資——課文前的閱讀提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聰明的孩子抓住幾個詞就知道課文寫的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了解生字詞

  1.自讀:邊讀邊劃生字詞。

  2.同桌交流生字詞。

  3.全班交流生字詞(重點解釋“開山鼻祖優哉游哉”)。

  四、默讀課文

  思考:哪些自然段寫藏戲的`形成?

  哪些自然段寫藏戲的藝術特征?(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五、研讀藏戲的形成(四到七自然段),感受藏戲的神奇

  1.自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藏戲形成的過程(提醒學生:復述要注意抓住關鍵詞語,把長段變成句子,把句子變成關鍵詞)。

  2.指名復述(提示關鍵詞:那時候……于是……就這樣……)。

  六、研讀藏戲的藝術特色(八到十九自然段)

  1.自讀。

  2.用自己的話概括,填空:()面具()舞臺()演唱風格。

  七、作者是怎樣概括藏戲的特點

 。R讀課文的一到三自然段)

  1.連用三個反問形成的排比有什么好處?

  2.快速瀏覽,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排比?(指名回答)

  八、齊讀最后一段

  九、總結: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形成(復述)

  附:板書設計

  藏戲

  特色(排比)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藏戲》一文系人教課標版六(下)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說明事物(藏戲)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

  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了藏戲的主要特點,接下來描述了藏戲開山鼻祖——唐東杰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歷程,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

  本文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作者行文脈絡清楚,點面結合,詳略得當,頗具文學色彩。

  學情分析:

  農村六年級學生在語言積累、閱讀能力上已有一定水準,但受限于經濟文化條件,孩子們眼界尚不開闊,文化風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夠,而閱讀習慣(方法)、獨立閱讀、個性閱讀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強,因此教學本文,須借助一些媒體資源,豐富學生對藏戲的文化內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達到對文本的深層理解。

  教學方法:以學生自讀為主,了解藏戲的特點以及藝術特色。同時,借助媒體資源幫助學生感受藏戲的藝術魅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藏戲來歷及特點。

  2、過程與方法:熟讀課文及補充閱讀材料,從中提取相關信息,進行復述。

  3、情感與態度:了解并認同各民族獨特的民風民俗,尊重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教學重難點

  1、引領學生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地表達。

  2、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戲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各地方戲的經典片段視頻。

  2、學生準備:收集自己家鄉的地方戲劇情況,甚至可以學唱幾句。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播放地方戲經典片段。

  2、板書課題《藏戲》,解題,走進藏族的傳統戲劇文化,激趣閱讀。

  二、初讀知意

  1、翻開課本,自由地輕聲讀課文。遇見不熟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直到熟練為止。

  2、分層次檢查讀書情況。學習吃力一些的孩子由教師指名學生一一讀一遍,注意正音,并可以帶讀,再由能力強的'同學帶讀。

  3、出示本課生字新詞,認讀過關。

  4、邊讀邊想,有感受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了解藏戲的傳說及特點。

  三、細讀明趣

  1、交流你的發現,將課文歸結為兩個方面:“藏戲的傳說”、“藏戲的特點”。

  2、重點研讀其中一部分,交流其中的哪一點讓你印象最深品味作者譴此用句的順心遂意,同時感受藏戲與藏族文化的魅力。

  3、提出閱讀中不明白的地方,相互交流。

  四、才情展示

  1、成語聽寫大比拼。

  2、一起哼唱家鄉戲。

  五、作業

  擴展閱讀,了解有趣的民風民俗。

  板書設計:

  藏戲

  為民造福戴面具師傳身教

  開創特色沒有舞臺傳承

  開創藏戲三五天沒結束長盛不衰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本冊第二單元選文關注多元文化,將視界投諸民風民俗,《藏戲》一文就是對藏戲傳統劇種的生動闡述,可以放手讓學生朗讀,并盡可能多地了解相關資訊,相互交流,彼此溝通,在此過程中獲得新知,對各民族豐富多采的文化形式、民風民俗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第一環節的設計,我依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聲光色的沖擊,電子媒體的包圍,已經讓他們遠離了傳統的戲劇,對那些距離自己更為遙遠的戲劇形式自是一無所知,先從學生耳熟能詳的一些有名的劇種開始介紹,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對藏戲的認知欲望。

  同時,在本堂課的設計上,我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是最基本的學習前提和根本指向。不忽視優等生,不漠視學困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實實在在地發展。扎扎實實地引領他們讀書,享受閱讀的樂趣,享受文字的快感,受到美的熏陶。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教學準備

  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伴奏;復雜到每個角色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

  1.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

  2.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后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

  4.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

  讀后交流、梳理:4—7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8—19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

  三、自主研讀,把握重點

 。ㄒ唬┳灾餮凶x4—7段,感受藏戲形成的神奇。

  1.自由讀4—7段,思考藏戲是怎么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指名說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3.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義舉,……

  4.把你的感受帶入文中,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東杰布不愧被譽為藏戲的.開山鼻祖,時至今日,在每一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有他的畫像,接受著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幾分神圣和肅穆感。

 。ǘ┳灾餮凶x8—19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1.出示研讀主題:①()的面具;②()的舞臺;③()的演唱風格;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容,反復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

  2.集體交流研讀結果,說說你是從哪知道的。

 、倜婢撸憾鄻、夸張、形象鮮明。

 、谖枧_: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3.對照開頭,體會寫法。

 、僭僮x8—19段,請你試著用幾句話概括藏戲的特色。

 、谥该x1—3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概括的?

  ③評一評這樣開頭的好處。

  4.總結: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后,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丑。可以說,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板書設計:

  戴面具演出

  藏戲沒有舞臺傳奇來歷:為民造福開創藏戲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會讀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找出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3.說說表達上的特點。

  目標制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和自己的經驗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語句的意思,體會表達效果。

  2、教材分析:《藏戲》隨著作者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展現在讀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繼續引領學生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形象地表達;二是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3、學情分析:孩子們對戲劇缺乏興趣,特別是對藏戲一無所知,所以老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藏戲的'有關感性資料,讓孩子先從感官上認識藏戲,然后產生了解藏戲的興趣,從而體會藏戲這種傳統戲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評價任務

  1、通過課件出示檢測糾正完成目標一。

  2、通過課中教師提問、出示的練習、小組檢查完成目標二。

  3、通過課堂上教師提問,教師檢查、小組檢查完成目標三。

  學習重點

  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找出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學習難點

  說說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查詢藏戲的由來

  教學流程

  一、談語導入

  1、師:同學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僅有豐富……

  2、展示資料,了解藏戲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想一想藏戲是怎么形成的

  3、和同學交流藏戲的藝術特色

  4、指名交流藏戲藝術特色

  三、深入探究

  (一)檢查讀通情況,積累詞語

  1、詞語卡片認讀詞語

  2、指名分段讀文,檢查讀通情況

  3、說說藏戲的形成過程

  4、再讀藏戲形成過程的部分,想想自己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四、了解藏戲的藝術特色

  1、默讀課文,找出作者概藏戲藝術特色的語句

  2、指名反饋,指導感情朗讀

  3、引導學生結合上面的語句以導游的身份為大家介紹藏戲的哪一特色最感興趣?

  五、總結

  師:藏戲歷史悠久,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及特色,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和在表達上的特點。

  3、激發學生對藏戲的喜愛之情,了解藏族文化,激發學生探究民俗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藏戲的形成及特色,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和在表達上的特點。

 。劢虒W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戲劇視頻)同學們,看了這些視頻,你能說出它們分別是哪種戲劇嗎?(生自由回答)同學們可真厲害,你們都說得很正確。今天,老師要帶你們認識另一種戲劇,那就是有著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弄清楚詞語的意思。

  3、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落講了藏戲的形成?(第4—7自然段)哪些段落講了藏戲的藝術特色?(第8—17自然段)

  三、自主研讀第4—7自然段,感受藏戲形成的神奇

  1、自由讀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戲是怎么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指名說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3、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兄妹的義舉……)

  4、把你的感受帶入文中,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師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唐東杰布不愧是藏戲的開山鼻祖。時至今日,每一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唐東杰布的畫像。他接受著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幾分神圣感和肅穆感。

  四、自主研讀第8—17自然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1、出示研讀主題:

 。1)()的面具;

 。2)()的舞臺;

  (3)()的演唱風格。

 。ㄒ螅哼x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容,反復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出來。)

  2、集體交流研讀結果,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1)面具:多樣、夸張、形象鮮明。

  (2)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3)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3、對照開頭,體會寫法。

 。1)再讀第8—17自然段,請你試著用幾句話概括藏戲的特色。

  (2)指名讀第1—3自然段,說說作者是怎樣概括藏戲的特點的。

 。3)評一評這樣開頭的好處。

  4、第9自然段中的“基本”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5、藏戲的三個主要特點是什么?

  五、課堂小結

  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后,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丑?梢哉f,它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劢虒W板書]

  4、藏戲

  藏戲概括特點

  戴著面具演出

  沒有舞臺不受時間限制

  傳奇故事——唐東杰布為民造福

  形成過程及主要特色

  傳承和發展民族特色

  藝術魅力

  [教學反思]

  在教學《藏戲》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帶著課文導讀里提出的問題讀課文,這樣能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及脈絡,更容易讓學生走進文本中,為細讀全文掃清障礙。我努力在教學中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思、議的空間和時間。整節課下來,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得心應手,學習興趣很濃烈,教學目標也完成得比較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再接再厲。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9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先用三個反問句概括介紹藏戲的主要特點,接下來詳細寫唐東杰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后簡略說明其他特色。最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作者敘述脈絡清楚、點面結合、有詳有略,把藏戲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展現在讀者面前。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傳奇、咆哮、曠野、吉祥、柔順、妖魔、恐怖、鼻祖、曠野、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文章準確生動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學習文章準確生動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的原因,多數學生對于戲曲本身就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們平時沒有這方面的閱讀背景,因此本文所描寫的藏戲這一地方戲很陌生,給這節課的學習、感悟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提前觀看戲曲錄象資料。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教師準備藏戲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過戲曲節目嗎?看了些什么戲?(可能有的同學跟隨父母或祖父輩看過。比如《五女拜壽》《黛玉葬花》《花木蘭》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出它們所屬的劇種。)想不到你們對戲曲還了解這么多!你們知道嗎?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志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鄙钤谖覈髂喜壳嗖馗咴系腵藏族,就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民族。她所創造的舉世矚目的藏戲藝術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略一下藏戲的魅力。。(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自然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在書上做好標記。

  2.交流初讀收獲。看你們讀得如此從容沉靜,想必心中早有答案了吧?那么你為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藏戲的形成?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藏戲的藝術特色呢?(4-7自然段寫了藏戲的形成;8-20自然段寫了藏戲的特色。)那么,課文的1-3自然段呢?齊讀這三個自然段,從中你讀出了什么?(藏戲的三個特點:帶這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三五天還沒結束)

  三、自主研讀8-20自然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1.課文開篇以飽含激情的三個反問句概述了藏戲的三個特點,在8-20自然段又濃墨重彩地詳細描述藏戲的藝術特色,大家快速朗讀課文,劃出你最感興趣的部分,做好批注,準備交流。(學生讀書,教師指導。)

  2.集體交流最感興趣的部分。

  藏戲有什么特色呢?我們一起來交流。

  A、關于藏戲的面具。

 。1)誰能說說藏戲的面具有什么特點?它為什么能歷經幾百年仍保留到現在?(顏色多樣、性格鮮明、同樣性格的人戴同樣的面具)

  (2)藏戲的面具到底是如何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的呢?從文章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你覺得藏戲的面具與京劇的臉譜有什么異同?(二者都有多彩的顏色。但京劇的臉譜直接勾勒在演員的臉上,藏戲的面具卻是用布、革、絨等材料作成,戴在演員的面部。)

  了解了藏戲的面具,我們就真切地感受藏民的智慧和藝術天分。這也是藏戲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除此而外,藏戲還有那些獨特的地方?

  B、關于藏戲的舞臺。與現在的流行音樂、其他地方戲的舞臺對比,藏戲的舞臺簡單到什么程度?(板書: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只要)藏戲的藝人們不求高檔的舞臺,不求華麗的服裝,只要一鼓一鈸,只要有觀眾即可,他們在面具下盡情演繹著各種故事,多高尚的一群人。

  C、關于藏戲的演出。

  1.(如果學生不談這部分的內容,教師可以:說:“老師對藏戲的演出非常感興趣,誰愿意幫老師讀一下這部分內容?”)指名朗讀后,問:“藏戲在演出的程序、時間、唱腔、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呢?”找一找,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班級交流后,相機板書:固定的程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2.老師在網上查到了這樣一段文字,相信你們讀了之后一定會對藏戲的唱腔音韻有更深的了解。出示補充閱讀材料如下:

  有人跟我說,一聽到藏戲,尤其是身在他鄉,就仿佛又回到在遼闊的草原上,感受著高原的藍天白云。這話并不夸張。藏戲的聲音悠遠而鏗鏘,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勁的疾風,它是唱者全身氣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豐富,曲調跳動而激越,帶點悲傷,帶點憂郁,更包含滄桑;藏戲是高原的藝術,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氣魄與雄渾。它那類似西洋詠嘆調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緊緊抓住,一頓一揚,忽高忽低之間,貫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因此聽藏戲實際也是在感悟和體會,一曲一調,一章一節也許正應和了你心靈深處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聽時便邊舞邊合,這便是藏戲唱功的神奇了。

  3.讀了這段文章后,你對藏戲的地域特色有沒有更深刻的認識?學生自由交流讀后的認識。

  四、學習藏戲的形成(4-7自然段)

  1.這樣風格獨特的藏戲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默讀4——7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為民造福開創藏戲)

  2.這個傳奇故事,深深打動你的是什么?(可能是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也可能是五位姑娘的義舉,也有可能是那成千上萬的工匠……)帶著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

  3.媒體展示一段藏戲片段讓學生欣賞。

  五、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快速瀏覽全文,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藏戲的特點的?與《北京的春節》在寫法上有何不同?

 。1.寫作順序不同:《北京的春節》以時間為序,《藏戲》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2.語言風格不同:《北京的春節》運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的手法,語言樸實,如話家常;《藏戲》運用比喻、反問、夸張等手法,語言生動傳神、文學色彩濃厚。)

  六、作業

  藏戲猶如盛開在高原的雪蓮,開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作為全國大省的山東,我們齊魯大地肯定也有自己的獨特的藝術樣式,課后搜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出一期手抄報。.

  板書設計

  藏戲

  形成:為民造福開創藏戲

  藝術特色:面具顏色多樣性格鮮明

  舞臺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只要

  演出程序化唱腔、動作豐富時間長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2.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播放戲曲音樂,欣賞不同的戲曲劇種。

  2.播放藏戲視頻,介紹藏戲:其實,還有一個劇種,它一直流傳于我國的最高處,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戲。(板書課題)

  3.默讀課前導語,看看本課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畫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出示“曠野、開山鼻祖”等詞語,認讀、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2.交流收獲。(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本文主要寫了藏戲的形成、特點和作用。重點寫了藏戲的特點和作用。)

  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課文濃墨重彩地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邊默讀邊思考藏戲有什么特點,做好批注后,在小組內合作探討,然后在全班交流。

  2.交流匯報。

  (1)藏戲的面具。

  ①藏戲的面具有什么特點?它為什么能歷經幾百年仍保留到現在?

  ②藏戲的面具到底是如何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呢?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體會。

 、壅故静貞蛎婢邎D片,出示京劇臉譜。你覺得藏戲的面具與京劇的臉譜有什么異同?

  了解了藏戲的面具,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藝術天分。這也是藏戲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

  (2)藏戲的舞臺。

  與現在的流行音樂、其他地方戲的舞臺相比,藏戲的舞臺簡單到什么程度?(藏戲的藝人們不求高檔的舞臺,不求華麗的服裝,他們將雪山江河、草原大地當作背景,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只要有觀眾即可。)

  (3)藏戲的演出。

 、僦该首x后,問:“藏戲在演出的程序、時間、唱腔、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呢?”

 、趯W生匯報。

  3.多媒體展示一段藏戲《文成公主》的片段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生對藏戲面具、舞臺、演出特點的認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藏戲的獨特魅力。

  五、自主品讀,了解形成。

  1.自讀課文第4~7自然段,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集體交流。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涉水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七兄妹組成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賞戲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的事跡,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個僅由7個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生合作朗讀課文,交流:你有什么新發現嗎?這樣寫妙在哪里?(感受藏戲的特點和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2.回顧全文,本課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說)

  3.不同的地方不僅有不同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你還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藝術形式,試著用本文學習的表達方法去描述一種你熟悉的藝術形式。

  教學反思

  1.由于戲曲離學生的生活相對較遠,教學時采用了“聽戲曲、看視頻、設懸念”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2.以“藏戲的特色、藏戲的形成及表達上的特點”作為本課的重點,采用自主學習、小組研讀、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曠野、吉祥、柔順、象征、妖魔、恐怖、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據可考的就有275個劇種。藏戲,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劇種。藏戲藝術有600多年的歷史,比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關于“藏戲”哪些方面的知識啊?

  板書:藏戲

  二、初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關于藏戲的哪些內容?

  提示:其實,這是在鍛煉學生的概括于理解能力,只要學生弄清楚了文章的寫作順序,然后逐段分析即可,挺簡單的。

  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杰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許下宏愿,發誓架橋”“組成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后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臺簡樸;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最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

  三、再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藏戲的哪些方面的內容?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提示:要求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加以理解,可以結合第一個問題作答。

  對句子的理解。

 、偈澜缟线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課文開篇的表達方法新穎獨特,用反問句的形式先聲奪人,強調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點。同時,也為本文將著力描述面具的顏色、形狀及作用埋下伏筆。

 、谶是從西藏高僧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講起吧。

  這句話在全文謀篇布局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總括藏戲三大特點,用“還是”轉折,介紹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及藏戲的形成。唐東杰布是藏戲的創始人、開山鼻祖,沒有唐東杰布就沒有藏戲。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傳奇故事: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越尋常的故事。

  ③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什么橋梁,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練準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再現了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間接歌頌了唐東杰布的高尚品質,說明他許下宏愿、發誓架橋的思想根源,也說明民間藝術源于生活,根據時代的需要而產生。

 、苊婢哌\用象征、夸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

  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為什么得以保留?這個句子作了精當的回答。句子的前后部分是因果關系:“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是結果。象征的手法: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戲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純潔,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鋸埖氖址ǎ簽榱藛l觀眾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來表現。比如,藏戲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兩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菟麄儎e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

  唐東杰布組成藏戲班子的目的是“勸人行善積德、出錢出力、共同修橋”,所以對演出舞臺、道具等沒有過多的要求,只要有觀眾,能起到宣傳效果就行。

  ⑥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戲沒有劇本,全靠師父言傳身教,全靠在戲班排練和演出過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歷史的藏戲得以保留和發展,成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四、比較一下《北京的春節》與《藏戲》在寫法上的異同。

  提示: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順序、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北京的春節》有較大的不同。從內容看,《北京的春節》介紹的是節日風俗,而本文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從表達順序看,《北京的春節》以時間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從表達的方法看,《北京的春節》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問、象征、夸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看,《北京的春節》的語言自然、平實、準確、精練,京味濃郁,耐人尋味,而本文的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板書設計:

  藏戲

  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

  開創:唐東杰布“發誓架橋”“組成第一個藏戲班”“留下了58座鐵索橋,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藏戲重要特征:面具的含義象征、夸張手法

  其它特點:舞臺簡樸;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

  傳承: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的:

  1、讀通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藏戲以及藏戲的形成過程。

  3、在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了解藏戲的形成過程。

  學習難點:

  體會藏戲的特點以及其藝術魅力。

  學習課時:

 。ㄈn時19、20)

  學習過程:

  一、預習-讀兩遍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藏戲》的作者是。

  2、課文介紹的是哪一個傳統劇種?

  答:課文介紹的是這個傳統劇種。

  3、這個劇種的創始人是誰(這個劇種的開山鼻祖是誰)?。

  答:這個劇種的開山鼻祖是一個叫的西藏高僧。

  4、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介紹了藏戲的和藏戲的藝術。

  5、找出不認識的字,并注音組詞(可不填滿)。

  生字

  讀音

  音序

  部首

  結構

  組詞(組課文的新詞)

  6、查字典——理解下列詞語。

  開山鼻祖:比喻創始人。

  別無所求:兩面三刀:

  隨心所欲:一無所有:

  贊嘆不已:哄堂大笑:

  身無分文:能歌善舞: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用較快的速度再閱讀課文一次。

  2、藏戲的怎樣形成的?

  答:藏戲是一位叫_____的藏族青年人,要在_____上修橋,可他,于是認識了__位姑娘,組成了___班子,用__的形式,表演__故事、傳說,勸人、出__出、共同,歌聲所到之處,藏人贊嘆不已。于是就這樣在__上修了__座鐵索橋。藏戲就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開山鼻祖是________,戴___表演,藏戲演出時沒有_____藝術特點,有自己固定的____(開場正戲結尾慶賀)、豐富多彩,演__天毫不稀奇

  三、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江水()的容貌()的唱腔

 。ǎ┑募ち鳎ǎ┑奈枳耍ǎ┑母杪

  2、用“”畫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改正在括號里。

  形善積德()贊嘆不以()豐富多采()洪堂大笑()隨心所遇()別勿所求()

  3、按要求寫句子。

  1)、身無分文的唐東杰布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縮句)

  2)、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改為陳述句)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4

《藏戲》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2-25

藏戲教學設計02-10

《藏戲》教學設計08-01

藏戲教學設計02-10

課文《藏戲》的教學設計07-04

關于《藏戲》的教學設計02-17

《藏戲》的教學設計范文06-30

有關藏戲教學設計07-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亚洲另类国产综合第一 |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日本欧美亚洲日韩在线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