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天凈沙秋》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元曲,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
2、反復朗讀,讀出韻味。讀中感悟。
3、以生為主體,教師主導。培養學生的自學分析感受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
2 比較兩首元曲的區別
教學用具:ppt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私語》導入
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優美的鋼琴曲《秋日私語》,請同學們用心聽,用心感受。從音樂,畫面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秋天美麗的景色、多姿多彩的顏色)
你能回憶起有關秋天的詩句嗎?試著說一說
(出示大屏幕):有關秋天的詩句
師:秋天,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繪過它,又有多少才子佳人為之惆悵。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走進元代曲作家白樸眼中的秋天。
板書課題《天凈沙·秋》(元)白樸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介紹元曲:
天凈沙:曲牌名 秋:題目 這首元曲屬于小令
三、學習《天凈沙·秋》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小令,讀熟讀通順,學生齊讀 個別讀。
2、在理解小令含義的基礎上指導朗讀
3、理解第一句“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看動畫。這是作者見到的真實的秋景圖。作者抓住哪些景物來寫的?“
村,日,霞,煙,樹,鴉六個景色,構成這幅秋景圖。
4、看圖,讀句。你體會到什么?從哪里體會到的?生思考、體會、回答。
作者分別用了六個詞語來修飾景物。“孤,落,殘,輕,老,寒”,含蓄地表達了蕭瑟、凄涼,傷感之意。
5、作者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秋景圖?
蕭瑟冷清的秋景圖
6、過渡
這時,有一只鴻雁飛過來了。它打破了這里的一片死寂,給畫面帶來了一絲的生機。
一點飛鴻,為什么不說“一只”飛鴻呢?體會“點”的用詞之妙。“一點”說明“飛鴻”的距離之遠,“影下”更顯速度之快!“影下”,指雁影投射在地下。
師:大雁要飛走了,它受不了這里蕭瑟凄涼的秋天。它慢慢地飛去,越飛越遠。作者癡癡地望著遠飛的鴻雁,他仿佛就是那只鴻雁,他要到自己心中美好的地方去。
7、課件出示下一畫面。
這幅圖,也是秋景。這就是作者心中美好的地方。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天呢?它由“山,水,草,葉,花”組成。分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個表達顏色的詞來修飾。
生讀體會,這個秋景與前面的秋景對比,你有什么感受?
這幅秋圖,是明朗、美好、色彩斑斕的。
順著它遠遠望去,遠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處看,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好一派秋天蒼涼而又瑰麗的美景呀!
第三句是最能傳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視角上的遠近結合,遠處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與綠;近處是秋天的植物:草、葉和花,白、紅、黃更是和諧烘托,五彩紛呈,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之畫卷”,渲染了秋景,傳達了濃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個“秋”字而處處見“秋意”,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四、再讀元曲,發揮你的想象,用你優美的語言,把這幅優美的圖畫描繪出來吧!
五、體會元曲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本元曲,從頭至尾,全是寫景的,沒有半個表達感情的詞語。
2、作者是借是抒情,他的感情很含蓄,包含在景之中,你能體會出來嗎?聯系作者的生平理解。
3、前一幅蕭瑟凄涼的秋景圖,暗示著當時的元朝社會的黑暗,死氣沉沉。而后面明朗美好的秋景圖,則是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表達了作者寧可歸隱山林,也不愿與元朝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積累
我們再來欣賞馬致遠的一首小令《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板書設計:
天凈沙·秋
蕭瑟 靜
飛鴻 動
絢麗 靜
【《天凈沙秋》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賞析12-01
《天凈沙·秋》鑒賞02-17
天凈沙·秋|注釋|賞析10-11
《天凈沙·秋》原文賞析02-10
《天凈沙·秋》翻譯賞析02-27
天凈沙秋閱讀解析09-01
天凈沙秋詩歌鑒賞02-18
《天凈沙秋》古詩賞析04-11
天凈沙·秋原文,翻譯,賞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