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教學設計(通用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非洲教學設計(通用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非洲教學設計1
課題:走近非洲
教材版本: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十四冊第二單元
課型:欣賞
教學對象:鄉鎮初中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以積極的態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
2、聆聽非洲民間歌曲《阿伊亞——非洲的靈感》和《尋找朋友》,感受、體驗這兩首歌曲的風格特點。
3、知道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間樂器,并能辨認這些樂器的音色。
4、能夠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間音樂中,辨別其中具有非洲風格特點的音樂。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非洲的代表性樂器。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世界多元音樂文化。
教具:錄音機、教學磁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實錄)
導語:今天的這節音樂課,我要和同學們去一個非常遙遠、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做一次旅行,為了讓我們的旅行順利和精彩,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四組,每個組的成員都要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在合作中體驗這次旅行的快樂!
一、導游廳:
師:今天我們究竟要去哪里呢?答案就在這里(出示小黑板,內容為:撒哈拉,黑種人,赤道,熱帶氣候,熱帶大陸,馬達加斯加島,好望角,天然動物園)你能從以上詞語中,找出我們要去的地方嗎?你的根據示什么?
學生甲:我認為是非洲,因為非洲有黑種人,有撒哈拉大沙漠
學生乙:是非洲,因為非洲是熱帶氣候
丙:非洲,因為非洲的野生動物非常多,被稱為天然動物園……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現在旅游都有導游,老師為你們做次導游好不好?
生:好(歡迎)
師:(帶有表演性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走近非洲。非洲雖然沒有歐洲的先進于發達,也沒有拉丁美洲的浪漫于美麗,但非洲卻以她無以倫比的魅力吸引著我們。(指向小黑板)非洲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億多人口中,有六億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這六億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種人,由于赤道橫穿非洲中部,整個非洲又有“熱帶大陸”之稱。整個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線平直,海灣,島嶼非常少,離大陸不遠的西南端,有一個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乘車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長頸鹿伸著脖子吃樹梢上的嫩枝綠葉;成群的斑馬向水草地遷移……沒錯,這是非洲的天然動物園,在這天然動物園里,不許獵人狩獵,只許游人觀賞,你可以坐在堅固的游車里,也可以坐上小飛機,還可以住進“樹頂旅館”來盡情觀賞野生動物的自然生活情況!怎么樣?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吧,我們的旅行開始了!
二、樂器廳:
師:請在我的描述中搶答出這是非洲的什么樂器:(故作神秘地)這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一種樂器,被稱為非洲傳統音樂之魂,這種樂器除了用于音樂外,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它的形狀有很多……它的演奏方式……
甲:鼓
乙:手鼓
丙:非洲鼓
師:(對丙所在小組加分)同學們想不想聽聽非洲鼓的聲音?(錄音播放《戰士的舞蹈》)
你也拍著桌子來感受一下吧!
學生紛紛拍桌子打鼓。
師: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想象的出,非洲音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敲擊桌子提示)
非洲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最后一課。課文向我們講述了非洲是一個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描述了非洲的驕陽藍天、花草樹木、動物世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風采,從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突出表現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這篇課文在篇章布局、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十分鮮明。結構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總結全文的方法。開頭“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和結尾“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應,呼應課題,又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非洲風情文化的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能夠快速瀏覽課文
2.通過看彩色非洲教學視頻和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非洲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搜集與非洲相關的圖文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1、聊聊非洲。(學生交流對非洲的了解。)
2、在人們的印象里,非洲和貧窮、落后、災難、疾病往往聯系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經濟落后所導致。今天,老師卻要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非洲(師板書:彩色)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3、這節課就讓我們隨作者彭仁一起走進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二、創設情境,整體感受非洲的風情文化。
1、播放課件:非洲風光視頻
2、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表達作者對非洲真切感受的兩個句子。課件出示這兩個句子。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發現。
3、默讀課文,思考:“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詞句來具體描繪非洲的色彩斑斕。可以做一下摘記,讀后同桌之間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出文章在結構上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三。合作品讀,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色彩斑斕的非洲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分組學習,讀悟交流:非洲的哪一處地方最讓你心動,讀一讀,品一品。
2、全班交流,匯報學習。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從哪里看出這片藍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好在何處,并感情朗讀。
3、教師小結: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許多樹也開花”這一特點,寫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動物世界:
1、導語: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這一部分內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
4、資料交流:說說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
5、引語:人們曾說:非洲是上帝創造的伊甸園,這里是植物的樂園,也是動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就在非洲!
6、課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動物。
7、小結:非洲的動物多種多樣,作者無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來寫,詳略得當,寫出了非洲動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導語: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無一不是彩色的!
2、學生交流讀書方法,如:(1)抓關鍵詞理解;(2)找出寫得最美的句子進行體會;(3)給自己提問題而后找答案等。
3、相機引導:作者通過花花綠綠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綠樹紅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顏六色的賓館,來體現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語:熾熱的赤道驕陽孕育了這一方皮膚油黑發亮的非洲人,他們以自己的熱情奔放營造了七彩的生活。
6、課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輪車夫艷麗的衣著及市場人群多、食物多樣化,突出其五彩繽紛)
彩色的藝術:
1、導語: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藝術。
2、學生交流最令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從彩色的繪畫、彩色的工藝品、彩色的音樂、舞蹈,來體現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
3、資料交流: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非洲的工藝品嗎?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嗎?
4、引語:人們常說,非洲舞蹈是非洲藝術的靈魂,非洲的舞蹈質樸、清純、火熱。請同學們朗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學生朗讀:“如果你有幸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那熊熊燃燒的火焰旁那穿著花衣裙歡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動的、五彩的旋律,你就會更深地領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動與無限的活力。”
6、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課件展示非洲舞蹈的錄像片斷。
7、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讓人激情洋溢,熱情似火。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共同傳遞這份豪爽,這份激情!
四、總結全文:
1、導語:這激情洋溢的舞蹈,來自舞者的心靈。它訴說著非洲的原始與神秘,訴說非洲的熱烈與奔放。難怪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2、學生朗讀這兩個感嘆句:“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師點題:是啊!說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斕,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讓我們再一次贊嘆這彩色的非洲吧!
學生再次感情朗讀這兩個感嘆句。
五、推薦閱讀:《非洲地理雜志》、《非洲之旅》等。
教學反思:
對于這樣一篇美文,要讓學生感受它寫作的技巧,體會非洲的色彩斑斕,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恰到好處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開課時的出人意料:在《夢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再出示絢麗多彩的非洲圖片,讓大家感到驚訝、震憾。而在學文中,我分三步走:初讀知大意,再讀抓重點,三讀談感受。我充分創設情景,播放非洲風光視頻,激起學生對非洲的神往,再引領學生將全文進行梳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達特色。而后和學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讀悟結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觀”,讓學生走進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動物世界,從文字中細細品味,用作批注的方法,讓學生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感情朗讀加深體會,全體交流盡情暢談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其余部分的內容。課堂上,我注重精讀與略讀相融合,采用列提綱的方式來梳理本文的文脈,了解本文表達特色,給學生充分的言語實踐時間和空間,體現著略讀教學略教而不略學理念。再就是感悟與積累并重。采用作批注、激情朗讀等方式讓學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斕并內化積累。
非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能夠學會修飾性詞語。
2、能力目標: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掌握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并且應用這些方法,學會讀寫結合。
3、情感目標:能夠讓學生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到非洲的彩色,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掌握課文的學習方法,并且應用于習作中。
一、導入:
你去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嗎?你去過非洲嗎?那你印象中的非洲是什么樣的呢?
很遺撼老師也沒有機會去非洲,可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的片子,我們一起看一看,一會老師要找同學談一談你的感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非洲美麗的景色,一起走進彩色的非洲。好嗎?齊讀課題:彩色的美洲(板書)
二、提問:
那么課文中又是如何描繪這彩色的美洲呢,下面我們就走進課文中去賞讀一下,按我們以前學習的方法,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閱讀提示,誰來讀一讀?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現在同學們就結合這個問題去感受多方面、多角度的七彩非洲,先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然后想一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非洲的“彩色”?
三、新授。
(一)我們先來掃除一下字詞的障礙:
讀下面的詞語。
(二)學生匯報。
(1)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看一看課文從幾個方面寫出非洲的彩色世界?
(2)現在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結合資料認真讀一讀,想一想課文如何把彩色的非洲寫具體的?
(3)植物:師過渡:
①同學們可以想像一下,你周圍是五彩繽紛的花叢,而你置身其中,感受著迷人的大自然的氣息,還有芬芳的花香,這種心靈的悸動,真的是難以言表,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
②這時候,我們恐怕也只有像作者一樣,只有用“妙不可言”來表達我們對這花的海洋的喜愛,現在把這種由衷的喜愛融入到讀中,好嗎?誰來試一試。讀:“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為那里的花開花,草開花,灌木開花,許多樹也開花。芒果樹開的是星星點點的白花,仙人樹開的是金燦燦的黃花,玉蘭樹高擎著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樹綻開的花朵比綠葉還多,一棵似一團火,一排似一片霞。”“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處。還有一種叫做花樹的樹,更是妙不可言,遠遠望去,樹上像是開滿五彩繽紛的花,非常壯觀。走近一看,卻是滿樹的彩葉,紫的、黃的、綠的、紅的,好似含情脈脈的少女,向人們頻頻點頭。”
(4)動物:植物世界不愧課題中的“彩色”,那其他方面呢?誰來接著談。我們一起來觀賞一下吧。(放錄像)面對非洲大平原上,如此五彩斑斕、色彩繽紛的動物世界,你想發點感慨嗎?師:美吧?課文中的語言也很美,我們來看一看,同學們結合錄像和課文,試著填一填。想一想加上了這些詞語,有什么好處?
(5)人的日常生活:
①動物世界也無愧于“彩色”,誰來接著談一談非洲的彩色世界?
②是啊,煊麗的色彩再融合著彩色的生活,多么美妙,多么幸福,正如這位同學說的,非洲人民曾有過災難的過去,但我們相信他們在將來都將擁有快樂和幸福,讓我們也祝福他們吧!
(6)藝術:的確,非洲人民是那么地熱情,讓我們一起在讀中感受一下吧?讀“如果你有幸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看到熊熊燃燒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歡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動的、五彩的旋律,你就會更深地領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動與無限的活力。”
(7)是啊,此時我們充滿了對彩色的非洲的向往,也深深地被非洲的彩色世界所吸引,老師也相信同學們將來一定有機會到非洲去游玩。
四、小結: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你從課文中學一了哪些寫作的方法?
五、特色作業:
我們知道了作者用了這么多的寫法,把非洲的彩色世界描繪得如此美麗,其實我們的家鄉比非洲美得多,希望同學們用你們那一雙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觀察,然后寫一篇寫景的作文。
非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對非洲的建筑雕塑、壁畫藝術進行較細致的觀察和描述;
(2)能創怍或臨摹一幅表現非洲題材的裝飾畫。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觀察、分析、思考、表述的過程與方法,感受非洲的有代表性的藝術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關注非洲的歷史、文化與藝術,珍惜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2、教學難點:
從文化遺跡到自然景觀,如何做到以點帶面、處理教材內容繁多的問題。
3、興趣點:
探秘式的學習活動。
4、觀察點:
(1)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的造型特征;
(2)古埃及壁畫的線條與色彩。
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夠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然環境、野生動物與人的關系。
2、較高要求:
了解壁畫的表現特征,并能夠加入自己的理解,臨摹或創作一幅埃及形式的壁畫。
3、個性探究:
以小組的形式集體創作一幅埃及風格的壁畫。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提問:同學們有沒有外出旅游的經驗呢?能和大家談談你的旅行見聞嗎?
2、展示一些非洲的旅行照片(生態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請學生欣賞。
3、教師小結:旅行是一件有趣而且能增長知識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在小博士的帶領下做一個小小的旅行家,開始我們的神奇之旅。
4、出示課題:非洲大陸之旅。
二、課堂發展、學習活動:
活動一:通過影像方式展示非洲風情,分小組討論,匯報見聞。
1、播放反映非洲風土人情、歷史人文景觀的短片或圖片(加入非洲鼓樂)。
2、作為—個小小的旅行家,在欣賞的旅途中你留意到哪些景觀呢?
每個小組扮演一個旅行團隊來討論,然后派代表向大家匯報旅行的見聞。(在匯報的時候注意區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3、聯系前幾節課的內容,簡單說出這些藝術表現的區別。
活動二:利用“旅游字典”,向同學介紹。請小博士休息,自已扮演小導游。
1、翻開非洲“旅游寶典”找出最感興趣的照片,仔細閱讀背后的文字介紹,然后把它介紹給各小組的同學。
2、請小組評選出的小導游向大家介紹旅行見聞。
“旅游寶典”須課前準備好,每組內容不同。
●金字塔●神廟●壁畫●自然風光、生態環境●木雕
3、評選小導游。
比一比誰講得最生動,適合做小導游。
活動三:具體學習非洲木雕和古埃及壁畫。
在旅行過程中我們不能總是一晃而過,有許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坐下來細細觀賞品味的,例如非洲木雕、古埃及壁畫。現在開始欣賞這些有趣的藝術作品吧。
1、展示非洲木雕作品圖片。創設問題:
●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表現了什么內容?
●這個面具和你以前看過的有什么不同?
●你喜歡這些藝術作品嗎?如果你擁有這些作品,準備擺在哪里?
2、古埃及壁畫的欣賞與臨摹:
●這是一個幅古埃及的壁畫,從這幅壁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請同學來模仿畫中的人物的動作,能模仿出來嗎?
●說一說古埃及人是怎樣描繪人物形象的?
●你覺得壁畫中顏色的使用有什么特點呢?
3、我們一起來描繪這些神奇的壁畫吧!
三、動手實踐:
鼓勵學生臨摹或創作一幅埃及壁畫,送給自己的親人朋友作為旅行紀念品禮物。
四、課后延伸:
1、告訴學生其實教師也沒有去過非洲,但是知道這么多非洲的知識,就象真的到過非洲一樣,猜猜老師是怎樣做到的呢?答案有三個:
●網上查找資料
●到圖書館找資料,翻看旅游雜志
●請教別人
2、提示下節課內容。
我們將開始美洲、大洋州之旅,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設計旅游線路
【非洲教學設計(通用4篇)】相關文章:
彩色的非洲說課稿11-05
教師教學設計培訓心得通用03-07
爭吵教學設計通用15篇02-23
跳水教學設計(通用20篇)04-15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通用15篇)02-09
《絕句》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01
長城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04
《陽光》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04
《家》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01
貓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