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在網頁中插入圖片、設置圖片屬性、編輯圖片和添加背景,學會美化網頁的方法;
2、通過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自身藝術修養水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插入圖片、設置圖片屬性、編輯圖片和添加網頁背景
難點:合理美化網頁
教學準備:
相關教學課件、網站、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對比,導入新課
1、展示網頁,引發興趣:
引言:教師展示未美化的網頁和美化過的網頁,學生認真觀察。
揭題:通過美化的網頁,更吸引我們,那么怎樣美化網頁?揭題(板書:8。美化網頁)
二、回顧舊知,打開網站
展示學習要領(板書:一、插入圖片)
三、回顧舊知,打開網站
1、教師演示講解
2、學生活動:
打開桌面上的網站
四、引導在網頁中插入圖片
1、回顧:如何在ppt中插入圖片。
2、師生互動交流。
在網頁中插入圖片和ppt中插入圖片的方法非常相似,教師提示插入圖片過程
3、布置任務:活動一。
4、巡視全班,個別輔導。
5、學生代表演示,發現問題。
3、學生邊復述過程教師邊出示板書。
定位光標—插入—圖片—來自文件
五、設置圖片屬性
1、教師展示未排版過的網頁,討論交流,說明光插入網頁還不夠,還要對圖片進行設置。(板書:二、設置圖片)
2、教師演示設置圖片方法。
同學們邊復述操作方法教師邊出示板書
鼠標右擊圖片—圖片屬性—外觀
3、學生動手設置圖片。
做一做:活動二
4、巡視全班,個別輔導。
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圖片屬性對話框中各選項設置,如保持縱橫比。
六、編輯圖片
1、提問:只要圖片的文字或者畫的部分,可以做到嗎?那就要編輯圖片。(板書:三、編輯圖片)
2、教師演示編輯圖片步驟,出示板書。
鼠標右擊圖片—顯示圖片工具欄
3、學生動手編輯圖片。
4、巡視全班,個別輔導。
引導學生編輯圖片除了“裁剪”功能,還有其他編輯圖片的的功能,如調整圖片的明亮度等
七、添加網頁背景
1、展示美化過的網頁。
思考:除了有圖片的美化,還有什么特別之處?
2、請學生參考書本P47,嘗試添加背景。(板書:四、添加背景)
3、學生演示添加背景方法,出示板書。
文件—屬性—格式
八、作品展示,教學評價。
1、學生互評:比一比,哪位同學的網頁更美觀。
2、教師鼓勵、評點。
九、提交作業
保存網頁,提交作業。
十、課堂總結
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插入自選圖形。
2、掌握應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
3、學會制作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重點:
插入自選圖形,應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機、幻燈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引入:在幻燈片中插入多媒體素材,會使幻燈片內容更加豐富多采。展示相關幻燈片。
一、插入剪貼畫。
教 師:方法與在WORD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一樣。
[動手做]:制作第一張幻燈片。
師生操作: 選 空白 版式—插入藝術字:駱駝和羊的故事—插入剪貼畫—調整畫的位置與大小。
二、插入文本框。
[動手做]:插入文本框。
師生操作: 空白 版式——豎排文本框——拖動虛框——輸入漢字并做適當調整——設置文本框的背景色。
三、插入自選圖形。
[動手做]:插入圖片和自選圖形。
學生操作:插入——圖片——來自文件。 繪圖工具欄——自選圖形——標注……
教師指導。
四、插入聲音。
[動手做]:錄制聲音。
學生操作:插入——影片和聲音——錄制聲音
教師指導。
教師引導[探究]:插入——影片和聲音。
五、小結:
教師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插入自選圖形、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制作多媒體幻燈片。
學生自我評價:[我的收獲]
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文件和文件夾》的部分內容,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是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前提條件之一,本節課學習內容包括認識文件和文件夾、熟悉其命名規則、掌握建立文件夾、給文件和文件夾改名,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為掌握文件夾的各種操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文件和文件夾圖標及常用文件類型名;
2、了解文件和文件夾命名規則;
3、掌握在指定位置建立文件夾的方法;
4、學會給文件和文件夾改名;
三、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能力。
四、情感目標。
1、在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2、創設適當的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文件或文件夾的命名規則、建立文件夾的方法。
六、教學難點。
文件夾的重命名。
七、教學方法。
猜測驗證法、自主探究法、協作學習法。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整理房間”的話題引出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
(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解釋電腦世界抽象的概念。并希望在此環節引導學生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二)新授:
1、認識文件和文件夾:
(1)觀察“演示”窗口,請生猜測:哪些是文件?哪些是文件夾?
(2)繼續觀察,請生談自己的發現。
(3)根據圖標猜測文件的類型,引出類型名的概念。
2、學習命名規則:
(1)生交流獲取的'信息:長度、合法字符、非法字符。
(2)出示口訣幫助記憶非法字符:一撇一捺一豎條;大魚小魚雙引號;星星問冒號;9個全記牢。(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同樣要遵守規則,否則是行不通的。)
3、新建文件夾:
(1)嘗試操作:在桌面上新建名為自己班級的文件夾。參考課本P25或請教同伴。(提醒小組及時分享自己的收獲與困難。—
(2)請一生演示講解。
(3)師就演示中出現的問題小結。
(4)小競賽:小組成員依次在同一電腦上新建名為1……n的文件夾,哪一組獲勝會獲得“大禮包”。(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另一名組長順推一組當裁判。小組每名成員都要參加,有困難可以由他人協助完成。)(設置此競賽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5)比賽結束,請裁判點評各小組活動情況。(教師結合裁判點評小組活動,養成良好的合作秩序和習慣。)
(6)獎勵優勝組、鼓勵表現稍差的小組。
(7)全體領取大禮包——將“三亞風光圖片”更名為自己的名字。(參考P30,有問題小組合作解決。)
(8)鞏固練習:將自己文件夾中的“南山風光。jpg”更名為“三亞南山。jpg”。(通過此練習,引導學生發現給文件重命名時需注意的細節——不能更改類型名。)
九、教后反思。
本節課,從常規習慣著手,兼顧小組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合作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原本單調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不斷發現的過程;設計的任務充滿挑戰性,引導學生敢于大膽猜測、想象,并通過實踐探索驗證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競賽不但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圓滿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教學意圖——掌握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同時,這節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布置小組競賽時,有的學生急于動手,傾聽的習慣有待培養,以致于不能很好地完成比賽;在時間的調控上,把握得不太合理,學生自讀教材的能力稍差,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提煉信息,使得該環節運作時間稍長,影響后面的進度;小組活動時,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合作意識有待增強。這些都將是今后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制作課件教學設計09-20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范文5篇01-18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07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10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總結09-09
小學數學眾數教學設計(通用7篇)05-10
信息技術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9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5-14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