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19 17:46: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卜算子教學設計(精選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精選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卜算子教學設計(精選4篇)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1

  一.學習目標:

  1、誦讀與品味。在對具體詞句的品讀中,感受作者所表達的相思離別之恨。

  2、學習本詞借“長江水”這個抒情線索寫景抒情的構思技巧。

  3、積累對“卜算子”這一詞牌的了解。

  二.學法指導:

  1、反復朗讀成誦。

  2、與本單元其他宋詞比較語言特色。

  3、查閱有關作者資料,參考有關這首詞的評價。

  三.預習內容:

  1、熟讀并初背。

  2、結合注解2理解全文大意。

  3、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基礎練習

  1、李之儀,字  ,號  ,本詞選自  。

  2、默寫: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  。

  此水幾時休。  。  ,定不負相思意。

  五、聯系拓展

  1.你能品評一下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嗎?

  2.閱讀理解: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無開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A.請你概括作品上片所描寫的梅花的境遇。

  B.“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表面寫梅花的孤高,你是否能體會作者的言外之意呢?

  3.參考拓展:

  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賞讀方法;

  2、學習詠物詞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賞析詞的內容、表現手法及煉字;

  教學難點:對背景的把握,詠梅與自詠之間的關聯;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周敦頤《愛蓮說》

  二、介紹詩歌賞讀方法:意讀、情讀、美讀;

  學生集體朗讀,整體感知,把握詞意,達到意讀目標。

  分析內容:

  (1)上片寫梅愁:梅生長的環境,荒寒寂寥,凄苦困厄;

  (2)下片詠梅品:以群芳反襯,凌寒先發,傲然卓立。

  表現手法及煉字的賞析。

  三、情讀

  詠物詞的特點:托物言志。言志應知人論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詞。

  上片:所遇之世:驛外斷橋,黃昏風雨,正象喻著作者一生艱難的政治處境和他所遭受的政治打擊;

  下片:生平品質:爭春無意,妒任群芳,正寫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功,有別于一般官僚政客們的傲岸性格;成泥成塵,香猶如故,凸現了作者即使粉身碎骨也還是堅持愛國理想,民族氣節,君子操守的.頑強意志。

  詠梅是自詠,梅花是作者自我寫照,人格化身。

  四、美讀:學生能讀出美感。

  古典詩詞,貴在凝練,貴在意境,貴在寄托。本詞妙在凝練而圓熟的語言,超群脫俗,獨標一格。從屈原《橘頌》開始,就有以貞木勁草比擬正人直士,借佳卉幽芳歌頌高風亮節的優良傳統,《卜算子》完美地繼承、體現了這一優良傳統。

  五、比較閱讀。

  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比較《卜算子詠梅》和《山園小梅》各得其妙,各妙在何處?學生探討。

  總結:梅以韻勝,以格高。林逋所重,在其韻;放翁所重,在其格。

  六、課后作業。搜集詠梅詩句,寫一則關于中國梅文化的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可根據學生回答適當調整)

  憂國傷時  托物  寫梅愁:荒寒寂寥,凄苦困厄(烘托映襯)

  明志——————詠梅

  堅貞自守  言志  詠梅品:凌寒先發,傲然卓立(以群芳反襯)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2、了解詞的大意,感悟毛主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謙遜的作風。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比較毛主席與陸游的詞,理解時代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審美情趣不同,所以詞的思想內涵也就明顯的不同,這是理解本課的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圖片、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溫故知新

  同學們,我們在上一冊中已經學過《墨梅》、《竹石》、《石灰吟》這三首古詩,同學們還會背嗎?在學習這三首古詩時,我們接觸到了中國詩詞的一個重要的表現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誰能解釋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對,就是借助對一件是物的描寫、歌詠來表現作者內心的思想與情感。這節課,我們又將學習毛主席的一首詠梅詞。

  二、自主閱讀,以讀悟情

  請同學們反復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在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帶著飽滿的感情來讀課文。每個人在小組內讀,小組推薦人讀給全班聽,最后大家齊讀。

  三、交流討論,激趣導學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自己來解答問題。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理解詞中的深層含義。

  1、“風雨”、“飛雪”、“懸崖”、“百丈冰”等詞語烘托出了梅花生長的自然環境,表現出梅花堅韌不拔的性格,“風雨”與“飛雪”的并存點出了梅花盛開的季節是早春,這也為下片贊頌梅是報春使者做了鋪墊。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從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由情導讀,因讀成頌

  1、過大家的討論,我們對這首詞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

  2、播放網上下載的名家配樂朗誦,讓學生學習朗讀的技巧。

  3、播放音樂,讓學生自己配樂朗誦。

  五、對比閱讀,深入感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后心境的寫照。)

  毛主席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后,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主席的詞后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主席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并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引導學生自己給畫命題時要有創意,有文采)

  3、展示網上下載的為本試所配圖畫及音樂,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作業:

  1、讀讀背背陸游的詠梅詞。

  2、搜集毛主席詩詞,為下節課的演唱、朗誦會做準備。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本設計意在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加強小組合作,培養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學會表演,學會評價。

  教學準備:

  1、將全班學生分為5個競賽組,每組4人。各小組提前將參賽詩詞曲目報上來。

  2、讓學生準備好朗誦詠的配樂磁帶、歌唱伴奏帶。

  3、從每組中抽出一人組建小評委團

  教學過程:

  1、各小組分別派選手登臺表演,評委為其打分,并說出評分理由和依據。最后評出最佳小組和最佳賽手。

  2、請小評委們登臺表演,接受全班同學的評價。

  3、教師予以。總結。

  進一步拓展,請同學們課外閱讀背誦中國古代的詩詞曲賦,制作精美的摘抄本,在以后的班會客上交流賞析。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感受此種所描繪的浙東江南美景,以及詞中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2,了解比喻,寄情于景等手法在詞中起的作用。

  教學重點:這首送別詞的表達特點以及詞人的樂觀態度。

  教學難點:體會這首宋詞與其他送別詞在表達上的不同。

  教學過程

  導入:在面臨分別時,你們會有怎樣的感受?比如,你們的好朋友突然搬家了,是離你很遠的地方,你們之后不能再常常見面了,你會怎么想?(請同學回答)古人在與親朋好友離別時,會用詩詞的方式來表達情感,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送別詞。請大家翻開課本,到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朗讀:個讀齊讀

  在之前已經學過詞的基礎上,進行常識問答

  1,解釋標題,詞牌名,題目。

  2,詞可以根據字數,分為哪幾類?《卜算子》屬于哪一類?

  分析

  1,第一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眼波橫:眼波橫流;眉峰聚:眉峰緊鎖。

  題目一:這里說眼波橫流,那你們想水有眼睛嗎?(沒有)那什么才有眼睛,而且眼睛會波光流動。(人)同樣的,人才有眉峰緊聚。是人的眼波橫流,是人的眉峰緊聚。

  題目二:一般的人會有眼波橫流的感覺嗎?你們想,如果一個眼睛很小的人,會有這種感覺嗎,那只有怎么樣的人會有這種感覺。(美人)

  問題三:請一位同學解釋一下這句話。

  (江水像美人的眼波橫流,山巒像佳人的眉峰緊鎖)

  問題四:翻譯出來之后,誰來說說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起了怎樣的作用

  (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水的明凈澄澈,波光粼粼,和山的連綿起伏)

  在同學回答比喻之后,會對怎樣的作用有些疑問,這時候要說明眼波橫流是怎樣的一種情況,淚水是怎樣的,透明的,并為他們演示眉峰緊鎖的樣子,這樣,學生更能順利回答問題。

  問題五: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山水的特點,有了這些形容詞后,請同學更加完整的翻譯這句句子。(明凈的江水像美人的眼波橫流,起伏的山巒像佳人的眉峰緊鎖)

  問題六:眼波橫流,眼里有淚水,熱淚盈眶,眉頭緊鎖。是在怎樣的情緒下會有這樣的表情(傷心)山水有表情嗎?那這個表情是誰的呢?(實際上是人,是此人寄托自己的感情在山水之上,這是一種寄情于景的手法,含蓄的表達自己的感傷之情)

  詞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情呢,我們來看下一句,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第二句“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欲:想要;行人:遠行的友人;盈盈:清澈美好的樣子

  問題一:這里的眉眼盈盈處是什么意思,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提示:之前把眉眼比喻成了山水,這里同樣用了比喻的手法,意思是江南山青水秀的地方)

  問題二:這個話透露了怎樣信息,告訴了我們什么?(友人要去哪里)

  問題三:我們把上片學完了,有哪位同學可以告訴我,上講了什么,或寫了怎么樣的景色,表達了怎么樣的感情。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間接含蓄的表達了詞人與友人依依惜別的'情感)

  3,第三句“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始—剛剛;

  問題一:翻譯“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剛剛才把春天送走,接著要送你回去)

  問題二:這里的君是指誰(鮑浩然)

  問題三:在這句話中,我們有可以得到一個信息

  (送別時間:春天剛剛過去,正是春末夏初之時)

  問題四:春天是美好的,美好的春天詞人剛剛送走,有送走了友人,你們認為這是詞人內心有怎樣的感受?(傷心,難過)

  4,第四句“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問題一:翻譯這句話

  (如果到江南可以趕得上春天,千萬要和春天一起居住)這句話讓學生多次翻譯,只要反應出要留住春天的意思就可以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了解詞人是喜愛春天的。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友人和春天同住,留住春光。)

  教師作:友人同春光一樣,將要去江南,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留住繁花似錦的春天,享受江南的最后春光。

  問題二,上片是寫景,間接表達詞人情感,那下片呢?

  (抒情,下片直抒胸臆,直接斜對友人的深情祝福,淡化了離別的感傷,進一步表現出送別人的一片深情)

  5,學生經過學習,體會到這首詞所包含的情感,這首詞在感情上是委婉含蓄的,像江南的山水美景,把自己的情感放在詞中,全班再齊讀一遍。

  問題:請同學來回答,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內容,有了怎樣的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這首詞中描寫了浙東美景,用了比喻,借景抒情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即將離去依依惜別的真摯情感)

  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詢問學生之前學過的送別詩,并用其中一首與本首詞作比較。

  6,板書

  上片水眼波橫(比喻)澄澈波光粼粼

  山眉峰聚(比喻)連綿起伏

  去那邊眉眼盈盈處交代目的地

  送春歸,送君歸春末送友圖

  下片

  千萬同春住詞人最后的叮囑,淡化了離別的感傷

  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時的感傷,與友人依依惜別的真摯情感。

【卜算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08-09

卜算子詠梅的教學設計06-26

卜算子精品教學設計07-02

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06-03

《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通用10篇)01-06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05-27

課文《卜算子詠梅》導學案設計06-19

《卜算子·詠梅》的語文教案設計05-12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優秀教學設計(通用6篇)04-29

六年級語文《卜算子詠梅》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亚洲精品在线永久免费 | 亚洲污码欧美激情h动漫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A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