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1
一、說教材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掌握了整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在三年級下冊學習了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冊的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又分別學習了整數的四則運算、整數加法的運算定理、減法的性質以及簡便運算,第四單元又進一步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而本節教學內容從整數加減法引入,先教學加法再向減法遷移,過程中理解“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的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法學法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教師主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基于此認識,本課教學教學需要重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一) 口算
1.2+1.4= 1.5+7.5= 2.1+4.8= 136+42=
8.7-6.3= 10.5-3.4= 3.2-1.7= 225-34=
(設計意圖:在日常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口算能力)
(二) 情景引入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呈現書店圖書信息,請同學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將學生置于相關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然地實現由生活到數學的轉換,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小數加減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應用意識。)預設:這兩本書一共多少錢?
(三)交流匯報,探究算理
1、觀察發現,提出問題。
教師: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預設:兩個同學到書店去買書,女同學想要買2本書;小男孩要買1本詞典。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由主題圖過渡到例1中的情境圖,分別呈現《數學家的故事》和《童話選》的單價。
教師:你又知道了什么?
教師:根據你們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的問題。
(1)買這兩本書一共要花多少錢?
(2)《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3)《童話選》比《數學家的故事》便宜(少)多少錢?
2、遷移經驗,探究小數加法算法
教師:根據你們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想一想,該怎樣列式?
學生分別列出:6.45+4.29和6.45-4.29這兩個式子。
教師:先來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買這兩本書一共要花多少錢?
教師:這是兩位小數的加法,用豎式該怎么計算呢?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同學們先先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嘗試計算,算完后再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計算方法。
學生嘗試獨立試算,再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設計意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由理解算理到探索算法的過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由具體到抽象,理解了小數加法的算理,特別是相同數位對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
每個小組板演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要這么計算?為什么4和2對齊?表示什么意義?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怎么對齊?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該如何對齊數位的道理。)
教師:看來小數加法同學們都會算了,那6.45-4.29這道小數減法,你們會計算嗎?
教師放手讓學生獨立試算,教師巡視,在巡視過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錯例)在講臺展示,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對于出現的錯例,要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評議進行分析,找出原因。
(設計意圖:遵循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重視原有知識、經驗對學習新知的遷移作用。)
3、引導比較,深化算理
教師:看來小數的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既有聯系又有不同,根據整數加減法與小數加減法的這種聯系,想一想,計算小數加減法應該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在算理上是相通的,計算的本質都是要相同數位對齊。因此通過找聯系,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借助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歸納、概括能力的形成。)
(四)練習鞏固,應用拓展
1、 讓學生完成“做一做”第1題的2道題,并且驗算。
12.53+4.67= 15.62-7.46=
匯報時說說是怎樣計算的,用什么方法來檢驗的。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12.53+4.6是怎么計算的?
教師:大家討論一下,得數的末尾是“0”,這個“0”可以怎么辦?從而回顧小數的性質。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統計圖。
學生獨立思考后嘗試計算,解決問題,然后交流匯報,全班形成共識。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第一題鞏固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培養驗算習慣。第二題將統計知識與計算融為一體,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的能力。)
(五)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2
一、教學內容分析
8和9的加減法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數字8和9,以及掌握了7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之一,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數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等活動,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得數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2. 教學難點: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一圖四式)。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復習8和9的組成,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游戲,引出新課內容。
2. 新知講授
出示一幅圖(如恐龍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根據圖意列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8和9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 鞏固練習
設計有層次的練習題,如看圖列式計算、口算比賽等,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4. 全課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分享收獲和感受。
五、板書設計
8和9的加減法
6+2=8 2+6=8 8-2=6 8-6=2
5+3=8 3+5=8 8-3=5 8-5=3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3
一、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6、57頁《8和9的加減法》。
二、教學目標
1. 會計算8和9有關的加減法。
2. 會用8和9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 會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客觀事實。
三、教學重點
會計算得數是8和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四、教學難點
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并列出正確的算式。
五、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復習8和9的組成,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引出新課內容。
2. 新知講授
出示一幅情境圖(如海濱游泳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根據圖意提出數學問題。
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并列出正確的算式。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8和9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 鞏固練習
設計練習題,如看圖列式計算、口算等,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大括號線的意思,能正確列式計算。
4. 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8和9的加減法的重要性和應用場景。
六、板書設計
8和9的加減法
加法:5+3=8 3+5=8 4+4=8(特殊)
減法:8-3=5 8-5=3 8-4=4(特殊)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4
一、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6、57頁。
二、教學目標
1. 經歷觀察情境圖,發現、交流圖中數學信息的過程。
2. 會計算得數是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3. 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培養初步的問題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教學重點:會計算得數是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 教學難點: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并列出正確的算式。
四、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通過師生之間的談話,引出游泳的'話題,并出示一幅海濱游泳的情境圖。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復習8、9的組成,為接下來的加減法學習做準備。
2. 新知講授:
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發現圖中的數學信息,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游泳、有多少個游泳圈等。
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并列出正確的算式。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和算式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3. 鞏固練習:
出示一些帶括線的示意圖,讓學生理解括線的意思,并正確列式計算。
組織學生進行口算比賽,鞏固所學知識。
提供一些綜合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并交流計算結果和想法。
4. 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感受,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5
一、教學內容分析
8、9的加減法是本單元10以內加減法的第二部分內容的第2課時,是在學生認識了數字8和9、7以內的加減法等內容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系統學習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進一步熟練和鞏固計算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得數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等活動,在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中,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得數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教學難點: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一圖四式)。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復習在學習這節課的內容之前,先復習一下上節課的知識,比如8和9的分與合。展示PPT,將水果和數字結合起來,對同學們提出問題,猜一猜水果代表數字幾,結合前面學的內容列出算式,教師配合學生的發言列出板書,并讓該同學詳細分析列算式過程。
2. 新知講授
(1)“一圖四式”的學習
出示PPT上的插圖,讓學生根據這幅圖列出算式,并說說怎么想的。小組合作,發表不同的意見并相互補充。
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所寫的加法算式,教師配合學生的發言板書。
先讓學生計算得數,然后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小組合作再次寫出減法算式,教師配合學生發言板書。
提問學生得出算式經過,與上一步相同,計算得數,說出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兩個算式,比如8-5=3和8-3=5,觀察這兩個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擺一擺,算一算
屏幕上出示擺一擺情景圖,并引導學生觀察。
小組合作動手擺一擺,擺完交流自己擺的過程結果,以及列出的加法算式、減法算式。
學生匯報,列出關于9的四個算式,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進行板書。
教師根據學生計算方法,進行板書。
(3)填一填
有關8和9的數學算式,可以小組內共同計算,也可以教師帶領學生邊擺學具邊計算。
(4)想一想
寫出式子4+4=和8-4=,引導同學觀察這兩個關于8的式子,跟上面學習過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小組討論。
學生組內討論得出,4+4=8和8-4=4是特殊的式子,不管怎么交換位置都是4+4和8-4,不像別的式子有兩道加法算式兩道減法算式。如學生組內沒有討論出結果,教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促使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3.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五、板書設計
《8和9的加減法》
6+2=8 2+6=8 1+7=8 8-7=1
8-2=6 8-6=2 做減法,想加法。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 會計算8和9有關的加減法。
2. 會用8和9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 會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客觀事實。
二、教學內容
教材安排了兩個主要教學環節:
1. 教材呈現一副“海濱游泳”的情景圖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的問題,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和了解圖中數學信息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并列出正確的算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 “算一算”環節,教材第一次呈現了大括號線的示意圖,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大括號線的意思,能正確列式計算。
三、教學過程
1. 經歷觀察情境圖
發現、交流圖中數學信息的過程,讓學生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培養初步的問題意識。
2. 會計算
掌握得數是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3. 根據情境圖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圖中的數學信息,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并計算。給予一定的思考和寫算式的`時間。
4. 提出其他問題
教師可以先作為參與者共同完成問題的提出,如“正在游泳的有幾人?”“一共有多少個游泳圈?”“岸上有多少個游泳圈?”“學生比老師多幾人?”“有幾個女生?”“有幾個小朋友在游泳?”等。
5. 指導學生理解圖意
觀察教材中的兩幅圖,指導學生理解圖意,認識帶括線的加減問題。通過師生對話的形式,明確括線和問號的意義。
6. 課堂練習
設計有趣的練習題,如鉆山洞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7
一、教學內容分析
8、9的加減法是學生在已經認識了數字8和9以及掌握了7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之一,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等活動,感受調換兩個加數位置得數不變的客觀事實。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2. 教學難點: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一圖四式)。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復習8、9的組成,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2. 新知講授
(1)出示一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2)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3)引導學生比較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感受調換兩個加數位置得數不變的客觀事實。
3. 鞏固練習
通過看圖列式、口算比賽等形式,鞏固所學知識。
4. 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教師進行總結。
五、板書設計
8、9的加減法
6+2=8 2+6=8 8-2=6 8-6=2
5+4=9 4+5=9 9-5=4 9-4=5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8
一、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6、57頁。
二、教學目標
1. 經歷觀察情境圖,發現、交流圖中數學信息的過程。
2. 會計算得數是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3. 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培養初步的問題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會計算得數是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 教學難點:能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問題。
四、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通過談話復習8、9的組成,引出新課。
2. 新知講授
(1)出示一幅海濱游泳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出數學問題。
(2)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嘗試提出其他問題。
3. 鞏固練習
(1)出示帶括線的加減問題,指導學生理解圖意,并列出正確的算式。
(2)讓學生自主完成課堂練習,然后交流訂正。
4. 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9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關于8、9的加減法的教學,旨在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加減法的理解和計算能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能夠掌握8和9的加減法,并能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等活動,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 教學難點: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一圖四式)。
四、教學過程
1. 復習引入
通過口算卡片復習8、9的組成。
導入新課,引出8、9的加減法。
2. 新知講授
一圖四式:出示一幅圖,引導學生根據圖列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通過小組合作和討論,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一圖四式的方法。
擺一擺:通過動手操作學具,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關系,并鞏固計算方法。
算一算: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8、9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3. 鞏固練習
通過課件出示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題思路。
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4. 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或收獲,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五、板書設計
8、9的加減法
6+2=8 2+6=8 8-2=6 8-6=2
5+4=9 4+5=9 9-5=4 9-4=5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56、57頁,關于8、9的加減法的教學。
二、教學目標
1. 會計算8和9有關的加減法。
2. 會用8和9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 能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客觀事實。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教學重點:會計算8和9的`加減法。
2. 教學難點:能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
四、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通過談話復習8、9的組成,為8、9的加減法學習做準備。
2. 新知講授
情境導入:通過呈現一幅“海濱游泳”的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
一圖四式:根據情境圖,引導學生列出四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通過小組合作和討論,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一圖四式的方法。
算一算: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8、9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3. 鞏固練習
觀察教材中的兩幅圖,指導學生理解圖意,并列出正確的算式。
呈現補充的帶括線的練習題,鼓勵學生自己看圖列式,然后交流。
4. 課堂練習
通過課件出示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題思路。
通過游戲等形式,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5. 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或收獲,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五、板書設計
8、9的加減法
8+?= 9+?=
?+8= ?+9=
8-?= 9-?=
【數學《89的加減法》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的加減法》教學設計優秀02-05
10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5-15
分數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2-27
《小數的加減法》教學設計10-02
《小數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6-09
數學加減法教學反思02-09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2-14
小學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11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2-14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優秀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