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7 19:32:1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感。

  3.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重點與難點

  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猜數游戲:教師或學生指定一個4位數(不讓其他學生知道),學生猜猜是什么數。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所猜數是否與目標數接近,猜中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圖畫和文字,讓學生讀一讀圖畫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參賽運動員的人數嗎?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說一說“將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這種說法特別精確,所以它是一個準確數。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較容易記住,10000是一個近似數。

  (板書課題:近似數)

  (2)讓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二年級同學304人,可說大約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數。

  (304是準確數,300是近似數。)

  這里的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容易記住?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

  (3)提問:現在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近似數了嗎?誰來說說。

  小結:近似數是指大約是多少的數,也就是與實際比較接近的數。

  2.日常生活中我們還碰到過哪些近似數?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體會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三、課堂作業

  1.教材第91頁“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頁練習十八第4~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過程及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

  數學思考: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簡單體力能力。

  解決問題: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乘加、乘減的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快樂,體會數學價值。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猴山上的桃熟了,大猴和小猴采了一些桃,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不過小猴說去了要能幫它解決實際問題,你們看行嗎?

  二、探求新知

  1、教學例題

  ①揭示例題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②提問:怎樣才能求出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個桃?

  ③引導:從問題想起。

  ④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列式解答后再進行交流。

  ⑤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2×3=36(個)

  36+6=42(個)

  ⑥回顧: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了幾步計算?

  板書課題: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提問: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呢?第二步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反饋后教師板書:

  12×3=36(個)

  36-6=30(個)

  強調:解決這個問題同樣要先算出什么?

  (3)比較:解答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的過程,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小組討論后在班上交流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獨自計算,再與同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讀題后提問,題目中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學生獨立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練習。

  四.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談話:今天解決的實際問題比較復雜,需要兩步計算,關鍵是要確定先算什么。

  五、作業

  做“想想做做”第3題

  教后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4頁至第35 頁的內容。本課的任務是讓學生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通過實際測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教材中創設了“估一估、量一量”鉛筆有多長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估測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測量、比較、找實物等活動體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培養學生的估測、操作、分析、判斷等能力。

  學情分析

  在生活中已經具有了測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并在前面的學習中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測意識,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應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多動、多說、多想,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問題,從中感受數學的意義、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力爭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本課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多種活動,建立豐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認識毫米、分米的學習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當學生發現厘米、米不夠用時,自然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新的長度單位。整個教學活動完全是由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從而建立新的長度單位的概念。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的團結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2.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實際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提高估測能力。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的表象,提高估測能力。

  教學方法

  讓學生在具體的估測活動中反復體驗,加深認識。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用具

  教具:米尺、1分硬幣、鉛筆、電話卡、光盤、課件。

  學具:學生用尺、學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一)上課之前,老師要考一考你們的眼力,請你估一估老師的身高是多少呢?(學生試著以米或厘米作單位估計)

  (二)你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關系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米=100厘米)

  米和厘米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兩兄弟,用什么字母怎樣表示?你能用手比畫出1米和1厘米的長度嗎?長度單位家庭中還有很多兄弟,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設計意圖:創設估計老師身高的情景,復習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一)認識毫米

  1.我們已經學習了用直尺測量線段的長度。下面的三條線段請你先估一估它的長度,在測量一下,看你的估計和實際測量是否接近。在測量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可以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以四人為一組測量作業紙上的線段。

  學生匯報,你發現了什么?

  3.引導學生說出第三條線段比3厘米多,又不夠4厘米。當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量得更精確,我們要用到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

  4.毫米的認識

  (1)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毫米的知識。直尺上1厘米中每小格的長就是1毫米,我還知道毫米可以用字母mm來表示。

  (2)拿出手中的直尺看看、數數1厘米中有幾個小格,直觀感受1厘米中有10個這樣的小格。

  (3)課件演示:我們把尺子中的1厘米放大,細細地數一下,一起來。演示邊數出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cm=10mm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5)請組長組織你們小組的同學拿出準備的學具,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結果填在作業紙上。

  物品

  我的估計

  我的測量

  一元硬幣的厚度

  電話卡的厚度

  我的鉛筆的長度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線段的活動,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是學生體會到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的必要性,也培養了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團結合作意識。)

  (二)認識分米

  1.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直尺量一量課桌的高度。

  2.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用厘米和毫米都不方便,而且課桌的高度又不夠一米,如果有一個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3.教師指出:測量稍長的物體時,我們用分米做單位會比較方便。(板書:分米dm)

  1dm到底有多長呢?(課件演示)

  板書:1分米=10厘米

  1dm=10mm

  4.現在你再量一量課桌有多高?

  5.估計一下你的小臂的長度,再測量一下,小組內比一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測量課桌高度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測量、比較、等活動體驗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培養學生的估測、操作、分析、判斷等能力。)

  三、全班練習,鞏固提高

  (一)說說我們一共認識了單位家庭中的幾個兄弟?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游戲:變一變。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憶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長度。聽老師的口令用手指比劃一下,看誰的準確?學生在老師的口令下比劃幾個單位的長度。再睜開眼對比一下。

  (三)修改日記:課件出示。

  下面是淘氣在學習了長度單位后寫的一篇日記,同學們看看日記里的長度單位用得合適不合適?怎樣修改呢?

  4月10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和媽媽去秦嶺野生動物園參觀,玩得可開心呢。

  我們穿過4厘米高的門就來到了動物園里,哇,里面有好多動物呀!我看見左邊是3分米高的大象,右邊的犀牛個子也不小,大概有2分米高吧,再往前走就是蟒蛇館,里面的蟒蛇好嚇人呀,最長的一條估計有30毫米長。我覺得最好玩的是溜滑滑梯,滑滑梯一定有4厘米高。

  在滑梯的旁邊我還發現了一群螞蟻在搬家,別看它們個子不大,每只螞蟻只有2米長左右,但是即勤勞又很團結,我想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呀!

  (四)拓展訓練:有一把斷尺,零刻度已經沒有了,怎樣用它來測量鉛筆的長度呢?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實際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學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提高估測能力。)

  四、課外延伸,結束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在長度單位的大家族里,還有它們的老大哥,你們想知道嗎?那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新單位千米。

  板書設計

  鉛筆有多長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分米=10厘米 1dm=10mm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9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12-29

數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2-2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范文01-04

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五篇12-2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1-04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通用7篇)03-27

數學必修四教學設計范文01-04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12-31

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范文01-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区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思思久久99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欧美性爱在线播放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