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5 19:42:2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1

  一、談話導入、簡介作者。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詩,老師念第一句“籬籬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嗎?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他寫這首詩時只有15歲,他的詩通俗易懂,在廣大群眾中廣為流傳下來的詩有1914首,今天我們學習其中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題目是《暮江吟》。板書:暮江吟

  二、揭題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樣理解的?在這兒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題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從題目中可以看出詩人吟唱的對象是什么呢?

  ⑤從詩的題目上你讀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讀,初步了解詩歌大意。

  思考:這是一首什么詩?寫什么時候的景?在詩中畫出表時間的詞語,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2、范讀

  3、思考、討論: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這些景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齊聲朗讀前兩句詩。

  5、重點理解詞語。

  “殘陽”是什么意思?

  “鋪”是什么意思?這個“鋪”字你體會到了什么?把“鋪”換成“照”、“射”可不可以?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6、出示燈片

  提問: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7、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8、學習后兩句詩。

  ①指名朗讀后兩句詩。

  思考:作者描寫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寫的?

  ②“可憐”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農歷已進入深秋季節這句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是深秋。

  ③詩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深秋的夜景?為什么這樣打比方?

  珍珠晶瑩閃亮,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用珍珠來比喻露珠就照應了“可憐”,詩人寫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彎弓。

  ④指名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⑤想象全詩意境,大家閉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朧的夜晚,仿佛我們來到了江中的小島上,看到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弓一樣的月兒,月兒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像珍珠一樣可愛,你們看到了嗎?)

  ⑥詩人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那么詩人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⑦齊聲朗讀

  請同學們有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詩人對傍晚時分江面美麗景色的喜愛之情。

  四、練習

  (1)作畫

  景色的美體現在哪里?詩人用他的妙筆給我們描繪了幾個畫面,請同學們根據詩意,把詩人筆下的美景畫出來。

  一道殘陽鋪水中可憐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紅露似珍珠月似弓

  (2)寫話

  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人筆下的美景。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2

  一、板書并解釋詩題

  解題是學習這首詩的一把鑰匙。板書詩題后,提問: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這兒各交待了什么?吟當吟唱講。從題目中我們就知道詩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過解題使學生對詩的內容有個大概了解,為學詩奠定基礎。

  二、運用配樂朗誦方法范讀全詩

  先放一段古笙樂曲,再配樂朗誦全詩,把學生帶入詩的意境,調動學生的情感。

  三、運用工具書自學古詩

  預習,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出示寫明自學要求的小黑板,讓學生按要求自學《暮江吟》。

  1、默讀《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詞劃出來,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暮江吟》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樣的?

  四、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1、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根據詩句中一些難于掌握的關鍵字、詞,設計一些問題:殘是什么意思?殘陽的形狀和顏色是怎么樣的?鋪在詩中是什么意思?聯系詩句判斷瑟瑟和可憐兩個詞在詞典中應取哪種解釋?詩人描寫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點?夜幕降臨了,詩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樣子?要求學生了解詩人是怎樣抓住景物的色與形進行描述的。

  2、師生依詩作畫,加深學生對詩中所寫景物的方位和詩意的理解。依詩作畫,既能檢查學生對詩意理解的情況,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把美育和語文課結合在一起了。

  3、指導學生表情朗讀,體會詩的感情色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是理解詩意的關鍵。讀的方式有個別讀、齊讀、配樂讀等等,并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如一道殘陽鋪水中,要求學生讀得平緩、輕柔;半江瑟瑟半江紅,要讀出驚嘆的感情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則要讀出贊美的情感。

  4.運用根據詩意自制的彩色幻燈的投影,來加深學生對詩的美感,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五、總結概括詩的主題思想和寫作技巧

  1、《暮江吟》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繪了深秋從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詩人描寫景物的著重點相同嗎?

  六、課堂鞏固練習

  讓學生根據詩的意思和彩色圖片,將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短文。這比老師在黑板上抄一句詩意,學生再寫一句要強,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進行了寫作訓練。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3

  一、導入激趣。

  復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的詩,采用古詩接龍的方法進行。

  二、師配樂朗誦《暮江吟》。

  生觀看圖畫。

  三、初讀課文。

  師:這首古詩意境很美,同學們,你們覺得美在哪兒呢?試著讀一讀。

  1.學生練讀,讀通。

  2.指名讀,集體訂正。

  3.討論,你覺得這首詩美在哪兒?

  四、看圖,播放音樂《古事曲》,邊聽邊看邊讀邊理解。

  1.出示圖,說一說,畫了些什么景物?這些景物怎么樣?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同桌練說)

  2.出示前兩句。

  ①要求邊聽音樂邊看圖畫邊輕聲讀這兩句,仔細體會。

  ②結合圖,指名說一說這兩句的意思。

  ③評一評。

  ④再仔細讀一讀,你不理解哪個詞或你認為哪個字、詞用得好,為什么?(鋪與射照相比較)

  ⑤這么美的詩句,如果我們用文章寫下來,給它定一個什么題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學習三、四句。

  ①讀后兩句,說一說不理好的詞語,師相機指導理解可憐。

  ②這兩句是什么意思?討論設疑:

  a.像珍珠一樣(晶瑩、發亮),夜晚天黑怎么發亮?

  b.許多人都喜歡寫月亮像個大圓盤。如果白居易寫露似珍珠月似盤你覺得怎樣?為什么?

  ③歸納總結;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連用兩個比喻,貼切地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傍晚(),夜晚(),天上(),地上()。

  ④用彩色筆畫一畫這美麗的月夜。

  五、再讀古詩,加深理解。

  1.你們說這首詩美嗎?該怎么讀呢?

  2.配樂朗誦《暮江吟》。

  3.指名朗誦。

  六、練筆。

  1.導入:這美麗的景色,大家想不想親自欣賞一番?

  2.出示提示語:

  ①傍晚,微風漸停,我漫步江邊()。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③啊!()。

  3.練寫。

  4.指名讀一讀,評一評。

  七、總結。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4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古詩,還記得嗎?誰能背一背給同學們聽聽?

  學生背。(略)

  師:學過的詩都記住了,很好。我國古代出了許多詩人,他們寫了很多詩,這些詩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新詩。(板題)

  二、理解詩意

  1.讀正確、流利。

  師: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只有一個生字,請同學們學會這個生字后,再試著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生自由讀,指名讀,直到讀流利。

  2.理解詩句。

  師: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是寫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讀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吟、鋪、殘陽、瑟瑟、可憐等。

  師:誰會解釋這些詞?動動腦筋,看看課本中的插圖,試著理解前兩句意思。

  學生根據圖,理解了殘陽(夕陽〕,鋪(照),瑟瑟(碧綠色)。師畫圖,讓學生標出瑟瑟和紅。

  師:后兩句詩的意思你們理解嗎?誰能把它的意思畫出來?

  師:看看這景色美不美呀,你們猜一猜可憐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愛的意思。

  師:正確。知道了可憐是可愛的意思,誰能說出詩句的意思?

  生說詩意,師相機指導理解半,半在這里,不是確指。

  三、想象悟情

  師:欣賞古詩重要的是要進入詩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感情。(范讀)

  師:你們聽后能不能理解詩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詩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吟這首詩的?

  生:在江邊,傍晚到夜里在江邊吟的。

  師:說得好。(師勾勒詩人立于江邊的簡筆畫,邊畫邊敘述)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來到江邊(投影:

  詩中景色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圖,想想看。

  師:隨著音樂提示,詩人站在江岸上,只見夕陽江水這些美麗的圖畫你想象到了嗎?(自由說,指名說)

  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模仿詩人,把看到的美景說一說。

  (指名讀,師相機指導)

  師:景色這么美,你看到后會說什么?

  生:

  (用簡筆畫把學生帶入當時當地的氛圍中,同時用音樂渲染情境。此時,教師用語言加以描述,幫助學生再現當時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進一步體會情境。這樣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感情朗讀

  師:下面我們聽朗讀錄音,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感。(放配樂詩朗誦)你能不能通過朗讀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出來?

  (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這么好的詩應該背下來。大家試著讀讀背背。

  (生自由讀背,指名背)

  五、練習鞏固

  1.默寫這首詩。

  2.以《暮江美景》為題展開想象,寫下詩中美麗的景色。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似”。

  2、能說說詩的意思。

  3、能背誦全詩,默寫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登鸛雀樓》

  (2)指名說說意思

  (3)齊背全詩

  2、教學新課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學習生字

  (3)理解題意

  暮:指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江:大河

  吟:古代詩歌的一種。

  (4)分析古詩

  A、教學1、2句

  這句詩中有哪些事物?

  詩中描寫陽光用了一個什么量詞?

  能不能把“鋪”換一個字?

  第二句中哪個詞比較難理解。

  說說整句的意思。

  B、教學3、4句

  理解“可憐“的意思

  給“似”換一個字

  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5)指導朗讀

  A、由朗讀,用鉛筆劃出該停頓的地方。

  B、指名讀

  C、對其進行評價

  D、齊讀全詩

  (6)板書設計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關于《暮江吟》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白居易暮江吟的教學設計12-25

白居易《暮江吟》教學設計3篇11-26

白居易《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3篇)08-08

《暮江吟》說課稿02-21

暮江吟說課稿11-14

《暮江吟》古詩絕句賞析06-25

白居易的古詩暮江吟07-29

《暮江吟》白居易古詩鑒賞11-01

白居易《暮江吟》古詩賞析12-01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注釋、賞析02-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亚洲精品精品一线久久 | 中文乱码在线播放亚洲 | 中文字幕视频专区999zyz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