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頭像》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卵石頭像》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內容:
《卵石頭像》
教學設想:
一、面向全體,培養創新精神。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育就是引導。導出是“引”的過程,而非灌輸人的內心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身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發明者,而在兒童的心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做卵石頭像時先讓同學觀察各種臉譜和不同年齡人的不同形態,表情,激發了同學的創作欲望。通過引導,將課堂創作面向全體同學,發揮主體參與熱忱,優化同學的`個性,同學聯系自身生活中的所見的各種各樣的人,并根據石頭的不同形狀,創作自身喜愛的作品形象,使同學選擇自身喜愛的形象,充沛展示個性,充沛挖掘同學的創作潛能。
二、變廢為寶,美化生活。
在人們不時發明生活垃圾和廢物的今天,通過對卵石的巧妙利用,鼓勵同學在生活中要用發明性的眼光去發現美和發明美,教師通過提供各種素材讓同學找創作的靈感,以打開同學的創作思路,豐富同學的表示方式,用藝術家的眼光去嘗試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從創作中體驗勝利的喜悅。
教學方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卵石頭像的制作方法。
2、技能目標:培養同學用夸張的方法表示卵石頭像,學習制作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同學感受美的能力,鼓勵兒童在生活中要用發明性的眼光去發現美和發明美。
4、創意目標:通過教學,使兒童不時地觀察和想象,并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和構思,提高“因勢造型”發明新形象的能力,并大膽進行“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卵石的形狀,“因勢造型”,引導同學刻畫頭像的個性。
難點:采用何種形式,選用何種資料去表示臉部特征。
三、教學準備。
同學:收集多種形狀的有趣的卵石;收集樹、毛線、布片、麻繩、彩帶;帶剪刀、抹布。
教師:一些表示人物年齡、性格表情的臉譜和卵石頭像若干。
四、優秀教案。
。ㄒ唬﹩l引導(激發創意)
1、〈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幾塊卵石〉師:我們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這樣的鵝卵石,小朋友們可不要小看這些卵石,只要我們愛動動腦筋,就能把它們變成一件有趣的藝術品。
2、揭示課題。
師:“生活需要發明”。本課要求同學們利用鵝卵石與有關物品,并且充沛發揮我們的想象,把鵝卵石變成一件好看的藝術品——《卵石頭像》。
(二)要點輔導(構思創意)
1、欣賞典型性作品,啟發想象,討論考慮方法。
。1)出示各種臉譜供同學啟發想象,利用卵石的大小、形狀進行巧妙的構思和大膽想象。
。2)分組討論,確定你根據卵石的形狀,確定你要制作何種形象的石頭人,鼓勵兒童依樣畫葫蘆和與眾不同,加強觀察和聯想。
。3)討論歸納。
A、圓石、扁石宜做娃娃臉,長石、凸石宜做老人臉、怪人臉;
B、表示頭像的不同表情;若畫笑臉:眉開眼細嘴角翹;若畫怒臉:眉豎眼圓嘴唇努;
C、選擇不同的資料,制作頭發、眉毛、胡須,能表示不同的性格,有的粗獷,有的溫柔……
。4)出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為同學的創作作品增加“養料”。
2、技法指導,討論制作步驟。
A、根據石頭的形狀和準備的資料,想好做什么頭像;
B、分別將五官等所需資料挑出來,捏、剪、扎出需要的形狀;
C、粘貼時,將眉、眼、鼻、嘴、發等粘在石頭上,注意粘貼時的位置。
3、把所帶的鵝卵石和所帶的工具、資料互相交流,同桌間合作交流,既鼓勵獨立創作,也可充沛發揮想象,用比較夸張的手法,發明出新形象。
。ㄈ﹦撟黧w驗(展現創意)
。1)同學可獨自創作,也可和同桌或小伙伴一起創作;
。2)師巡回指導,參與同學的制作過程;
。3)同學在“石頭人之家”展示作品,全班交流,互議互評,體驗藝術創新的樂趣和勝利的喜悅;
。4)課堂小結:鼓勵同學在人們不時進步的今天,用藝術家發明性的眼光去嘗試“變廢為寶”,做一個勇于發明的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5)評寫“同學美術課內情況綜合測評表”。
【《卵石頭像》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讀《鵝卵石》有感04-11
大班美術有趣的鵝卵石教案04-11
畫頭像作文03-07
素描頭像說課稿11-02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狼》的教學設計02-21
實用的教學設計02-16
貓的教學設計02-09
絕招的教學設計01-10
春的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