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比喻句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比喻句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比喻句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喻句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認識比喻句的特點。
2、初步判斷一句話是不是比喻句。
3、培養學生寫比喻句的興趣,從而樂于表達,樂于寫話。
二、教學準備:
一年級《小池塘》中一段優美的比喻句。幾組形狀、顏色相似物體的圖片。
三、重難點:
1、了解比喻句的表達特點。
2、初步學寫比喻句。
四、教學過程:
1、欣賞優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小學一年級下冊《小池塘》中這樣一段話: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
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
寫得美嗎?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個比喻句。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2、觀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點。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一句來說,句子中出現了兩個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鵝。它們具有相似之處,顏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狀也類似。像這樣,把兩個具有相似點的不同類別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較,這樣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簡單點說,就是把一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
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句子: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句子寫了哪兩樣事物,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恩。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這句話中的月兒和小船是不同種類的事物,但他們有共同之處,都是彎彎的,而且兩頭尖。所以這個句子呀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比喻句。
一般來說,一個比喻句包括三個部分: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體”,把拿來作比的事物叫作“喻體”,把聯系兩者的關鍵詞叫作“比喻詞”。
3、鞏固練習。
那同學們,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這個比喻句中,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請開動腦筋找一找吧!恩,真厲害!這么快就找到了。在這個比喻句中,月兒是本體,船是喻體,像是比喻詞。同學們,剛才通過對比喻句中本體、喻體、比喻詞的學習,你們學會了嗎?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呦!孔雀那美麗的尾巴抖動著,像一把五彩灑金的大扇子。這個比喻句中,本體是();喻體是();比喻詞又是()?趕快寫下來吧!同學們又答出來了,真
棒。∵@個比喻句中,本體是(孔雀);喻體是(大扇子);比喻詞是(像)大家學得真快!
我再出兩道題考考大家!要認真思考哦!。請同學們判斷一下,這兩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嗎?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媽媽一樣美。
我們先來看:妹妹急得像要哭了。這個句子的本體是妹妹,比喻詞是“像”,但沒有喻體,所以不是比喻句。再來看第二句:小女孩像她媽媽一樣美。我們都知道
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應是不同類別的事物,而這個句子中小女孩和媽媽是同一類別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構成比喻句。
五、鼓勵總結,激發寫“比喻句”的興趣。
通過比較,我們更清楚地明確比喻句具備以下兩個特點:
。1)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比喻詞三個部分構成。
(2)句中本體、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處,存在著比喻關系。
看到同學們能正確地把握比喻句,老師真的非常高興。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僅能辨別比喻句,還能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去,令人賞心悅目。
比喻句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擬人句的作用,將自己喜愛的事物寫生動有趣。
2.在寫話練習中,掌握擬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夠正確運用并完成練習。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進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特征,在實際生活中學會運用。過程與方法目標:
結合具體實例,正確區分比喻句和擬人句。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會在語境中靈活運用比喻句和擬人句,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和正確區分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特征。
3、學會在語境中靈活運用比喻句和擬人句,使句子更生動形象。教學難點: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分,能夠正確運用并完成練習。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圖片導入
一、導入
同學們,你的身邊一定有許多你喜愛的東西,請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讓他們“活”起來嗎?
提示:用上擬人的修辭說寫一句話,描繪圖畫。
二、小組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
。2)你能將它們寫一寫嗎?
(3)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一)師巡視,對學生作品進行擇優,多媒體出示學生作品:
1、每當我生氣的時候,小書柜都會耐心傾聽我訴苦。
2、一陣陣風吹來,院子里的花在對我們點頭微笑。
3、下班時間到了,馬路上的小汽車著急地排著隊等著“紅綠燈”的指揮。
4、看到我把攢下來的`零用錢都捐給了災區小朋友,儲錢罐小豬都對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同學們讀了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交流:
師總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呢?
。1)談談你對擬人句的理解。
。2)說說擬人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3)交流比喻句的運用應注意什么問題,擬人句的運用形式有哪些?
課件出示:擬人的定義和特點。
(二)發現易錯點
根據剛才的學習,我們來看這兩位同學寫的句子:
發現共同點和不同點:
像這樣的句子,我們還可想到很多:
1、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使你感到溫暖舒暢。
2、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
3、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恰似顆顆寶石綴在湖面之上。
。ㄈ┝私獗扔
出示比喻句的定義和特點
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再來看這個句子:
小河清澈見底,宛如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判斷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擬人句。
三、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兩者的區別吧。
比喻句:有本體、喻體、喻詞組成,把一種事物比喻成另一種和他本質不同的事物。
擬人句:沒有比喻詞,將事物賦予以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征。
四、完成拓展練習
判斷以下句子屬于擬人句還是比喻句。
。1)花兒在風中笑彎了腰。
。2)字典好像一個不開口的老師。
。3)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五、板書設計
比喻、擬人易混淆
比喻句:物(喻詞)物(常見、易懂)
擬人句:
(本體)物(喻體)人(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賦予)
比喻句教學設計 3
教學過程: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內容是《比喻句的學習與運用》,授課老師是武穴市實驗小學的朱丹老師。
一、導入
請看圖片,(出示課件圖片彎彎的月亮)。師問:彎彎的月亮像像()。你想到哪些與它相似的事物了嗎?(留白)彎彎的月亮像香蕉、像鐮刀。你又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物呢?是的,它們形狀很像。
圓圓的月亮像大玉盤,像大月餅。你又怎么會想到這些事物呢?因為,它們之間形狀,顏色很像。也就是說,兩種事物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和相似點。
二、進入新課
由一事物聯想到了很多與它相似的事物。如:彎彎的月亮像鐮刀;圓圓的月亮像大玉盤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比喻句。
剛說出這些比喻句,你是不是感到非常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呢。這就是比喻句的魅力!現在,你肯定迫不及待地想去學習比喻句了吧,那我們趕快繼續吧!
三、講授新知
1.什么是比喻句呢?
定義:比喻俗稱打比方,就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2.比喻句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組成:一般是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詞(表達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請看例句:樹葉上的露珠,像一滴晶瑩的珍珠!
本體是“露珠”、喻體是“珍珠”、比喻詞是“像”。
3.常用的比喻詞有:像、好像、似的、好似、猶如、仿佛。
4.找一找。
(出示課件)讓我們一起來說說,找出比喻句中的本體、喻體、比喻詞。
又大又紅的蘋果好似紅燈籠高高的掛在樹上。本體:蘋果喻體:燈籠比喻詞:好似。你找對了嗎?
在閱讀中,我們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雖然也有“像”、“好像”等詞語,但不是比喻句,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們判斷真正“比喻句”的敵人。要牢記不能將比喻詞語作為判斷比喻句的主要依據,主要應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關系。如:“他畫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摘來的一樣!薄爱嫷暮苫ā焙汀皬暮镎獊淼暮苫ā敝g只是簡單的像,不是比喻。
又如:“貓頭鷹的耳朵很特別,好像一對立起來的貓耳朵。”“貓頭鷹的耳朵”和“貓耳朵”之間是事實上的相像,不是比喻。
而“樹葉在空中飛舞,像蝴蝶一樣。”用“樹葉”(本體)和“蝴蝶”(喻體)兩種本質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飛舞”的樣子很相似來作比,它們之間用“像”(比喻詞)來連接,此句是比喻句。
判斷是否是比喻體的方法“三看一比法”一看:本體二看:喻體三看:比喻詞一比:比本質
接下來,老師出示幾組句子,大家來辨一辨吧!你做對了嗎?
5.說一說。出示課件
現在你已經認識、了解了比喻句,仔細看圖,我們來學習說比喻句吧
。1)雨下的很大。
(2)樹上掛滿了紅蘋果。
。3)皚皚的白雪猶如又如。
6.比喻句的魅力
現在你已經會說比喻句啦,真不錯,快來大顯身手一下吧!將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秋天到了,一片片黃葉從樹上飄落下來。
(2)下雪了,田野上鋪了一層層厚的雪。
(3)小貓在白紙上踩下幾個腳印。
。4)長城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5)小興安嶺有數不清的樹。
四、拓展延伸
這節微課我們認識并了解了一位新朋友--比喻句,而且同學們已經會說比喻句啦!希望你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多多運用!本次微課到此結束,謝謝,再見!
比喻句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習得體、貼切地說好比喻句。
2、在活動中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識,明確比喻句的基本結構,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3、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識,學會說好比喻句。教學難點: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識,學會說好比喻句。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美麗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橋高掛在雨后的天空。
2、彩虹掛在雨后的天空。
同學們,這兩個句子,你喜歡哪一句呢?為什么?
二、深入探究
1、是的,像第一句這樣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達思想感情,使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具有更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將這樣的句子稱為比喻句。
比喻,俗稱打比方。簡單點說,就是把一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
它是利用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之間的某種相似來進行說明或描寫。
2、練習: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這個句子寫了哪兩樣事物?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尋找共同點:月兒和小船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但它們有共同之處,都是彎彎的,而且兩頭尖。所以這個句子是比喻句。
3、一般來說,一個比喻句包括三個部分:本體、喻體、比喻詞。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體,把拿來作比的事物叫作喻體,把用來聯系本體和喻體之間的詞叫作比喻詞。
4、練習:
。1)彎彎的月兒像小船。
這個句子中的本體、喻體、比喻詞各是什么?
這個句子中的本體是彎彎的月兒,喻體是小船,比喻詞是像。
。2)孔雀那美麗的尾巴抖動著,像一把五彩灑金的大扇子。這句話中的本體是xx,喻體是xx,比喻詞是xx。
。3)判斷下面兩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說出理由。
a、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b、小女孩像她媽媽一樣美。
分析:妹妹急得像要哭了。這個句子的比喻詞是像,本體是妹妹,但沒有喻體,所以不是比喻句。
分析:小女孩像她媽媽一樣美。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應該是不同類別的,而這個句子中小女孩和媽媽是同一個類別的,都是人,不構成比喻句。
三、小結
通過比較,我們應該更清楚地明確比喻句具備以下兩個特點:
。1)句中有本體、喻體、比喻詞三個部分。
(2)句中的本體、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處,存在著比喻關系。
比喻句教學設計 5
一、 謎語導入
讓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吧。身體輕又輕,空中來飛行,有時像棉花,有時像魚鱗(猜一自然現象)——是云,你猜到了嗎?
句中用像棉花,像魚鱗,這樣具體的事物來表述抽象的自然現象——云。這種比喻敘事很重要,能體現一個人的文采,我們可得好好學一學“比喻句”。
二、 認識比喻句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原來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它一般由本體,比喻詞和喻體組成. 請看我們三年級上冊第六課《西湖》中的句子: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本體:湖面,比喻詞:猶如,喻體:銀鏡。
下面我們就來進行練兵活動。請用比喻的方法描述自己看到的景物。我們班有同學這樣寫道:
1、蘋果樹上掛滿了蘋果,遠遠看上去像一個個紅燈籠。√
2、樹葉上的露珠,像一顆顆寶石!
3、老師像媽媽一樣年輕、漂亮。×
嘿,為什么?我們來看看,通過看圖就知道了:蘋果與紅燈籠,露珠與寶石不僅有相似之處,且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但老師和媽媽卻都是人,所以不存在比喻關系。
三、總結比喻句的特點
這里我們總結出比喻句的二個特點:
(1) 一般有本體、喻體、比喻詞三個部分。
(2)句中本體、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處,存在著比喻關系。
四、比喻句大練兵
了解了比喻句的特點,我們就掌握了比喻句了。你掌握了嗎?請讓我們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我們來看圖找找事物之間的相似處,列出比喻關系,先從顏色入手找:白如雪,綠如玉,粉似霞;再來從形狀入手找:像繡球,像玉珠,像龍爪。
最后一個溫馨提示:讓我們都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觀察,多練習,在平時說話、寫作中多用比喻句,讓言語更生動,讓文章更出彩!
比喻句教學設計 6
一. 提出問題:梳理關于比喻句的課堂實錄,孩子們是如何
表述的。從孩子的表述中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岢鰡栴}
二. 分析問題:
1.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否設置過高?或者目標設置時考慮到了關于“比喻”的理性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對文中這些形象的比喻的感受?課標是如何要求的?通過想象來體驗比喻,是一種理想的表征方式!话阈越虒W知識的角度
2.比喻的理性知識:理性比喻和描寫性比喻的補充——學科知識的角度
三. 總結問題,得出結論:二年級的比喻句應該如何教學才
能更有效?為什么這么說?改進以后的課堂實錄作為實證來支持。
四. 關于行文的建議:用生動的小標題來統攝每個部分要論
述的內容。
五. 題目要有點睛作用。
低年級的比喻句教學
郭佳夢 2012.6 在整校推進的課題研究中,我們二年級組打算研磨北師大版第四冊中的《瀑布》一課,并由我承擔第一輪試講。在備課過程中我了解
到《瀑布》是葉圣陶先生所寫的一首詩歌,文中由遠及近地描寫了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在語言表達上與一年級教材中的《小小的船》一課有明顯差異,其語言優美,更有多處比喻句,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困難。于是我在教學設計中,著意安排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比喻句的環節。
課上,我問學生:“在描寫瀑布聲音的段落中,你喜歡哪個詞語?為什么?”有的學生回答:“我喜歡‘疊疊’這個詞,因為這個詞說明瀑布的聲音像海浪一樣是嘩啦啦響個不停的。”還有的學生回答:“我喜歡‘松林’這個詞,因為松樹林很綠很茂盛!边@個答案顯然謬之千里了,但是該如何引導二年級的孩子理解瀑布震耳欲聾的聲音如松濤陣陣呢,我一時間無措了。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又帶著學生去體會了另外兩個比喻句,如“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在圖片的輔助作用下,學生基本理解了這兩個比喻句中的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以及它們的相似之處和比喻的作用是為了表現瀑布的壯觀和美麗。但“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边@個比喻句的教學出現了困難,一個學生質疑道:“瀑布濺起的小水珠像霧,是因為它們都是水狀的,可為什么說如塵呢?水不可能像土呀!”可見學生并沒有理解瀑布從高處飛落,在風中那彌漫的樣子。
在接下來的評課改進過程中,我們組的幾位老師及課題組指導老師就本課的教學難點,即比喻句教學進行了研討。呂老師指出這節課中學生之所以對比喻句的理解不到位甚至產生偏離,是由于我的教學目標制定有誤造成的。她告訴我們:“比喻句教學首先得注意年級特點。一、二年級教學不必太在意比喻句,比喻句早就存在于學生的口語中,是一種常見的'句式。教師只要重視對優美生動詞句的朗讀指導和學生的語言積累就是了。三年級以上可有選擇地引導學生欣賞比喻句。教學的基本方法是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浮現形象、體會情感。千萬不可進入以語法修辭分析來代替學生自己感悟體驗的誤區。"于是,我再次研讀了課標和一些有關比喻句教學的文章,認識到比喻句教學不能不顧年級特點,不分年級高低,一遇到課文中的比喻句就統統找出來進行教學,造成教學的低效性;更不能過于理性化,一遇到比喻句,似乎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明白把什么比作什么了,或者拿什么來比什么的(認識本體與喻體),只重知識而不重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把很優美的比喻給坐實了。通過學習我知道,比喻從它的作用來分,可分為說理性比喻和描寫性比喻兩大類。這篇《瀑布》中的比喻就是描寫性比喻。《文心雕龍·比興》提出比喻的作用是“寫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皩懳铩敝该鑼懀帮r言”指夸張的描寫。比喻的作用不是重在說明什么,而是用描寫來突出事物的形象。所以教學中更應注重學生對意境的感受,而不是對比喻句的分析;诖苏J識,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的朗讀,引導學生感受瀑布之美,葉老語言之美,詩歌意境之美,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比喻句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1、能從學過或未學的課文中,識別出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句子。
2、能根據比喻句的結構形式特點,認識一些比喻詞,從而加深對比喻句的理解。
3、能造比喻句。
二、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掌握比喻句的特征。
2、能區分比喻句和“偽比喻句”。
三、教學過程:
(一)圖片,音樂導入
。1)出示圖片
(2)播放音樂《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
(3)出示一句常見的比喻句。
。ǘ┏鍪颈扔骶涞亩x,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并出示例句,讓學生通過討論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ㄈ┧姆N疑似比喻句的判斷。
1、表示比較
。1)大家都說我長得像爸爸。
句中的“像”是我的樣子和爸爸的樣子的比較,不是比喻句。
。2)弟弟好像長高了。
句中的“好像”是弟弟以前的身高和現在的身高的比較,也不是比喻句。
2、表示猜測
(1)我好像在哪里見過新同學。
句中的“好像”表示猜測,懷疑,判斷。不是比喻句。
(2)這支鉛筆似乎是我的。
句中的“似乎”同樣表示猜測,估計,判斷,不是比喻句。
3、表示聯想
他靜靜地聽著,好像面對大!
句中的“好像”是他的想象,不是真的比喻句。
4、表示說明
這只小天鵝好像鴨子。
句中的“好像”是說小天鵝像鴨子的情況說明。
(四)練習鞏固,判斷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老師好像我媽媽一樣。(×)
2,天上的星星好像一閃一閃的眼睛。(√)
3,我好像餓了。(×)
4,圓圓的月亮好像碧玉盤。(√)
(五)闡述比喻的作用
。┖喗楸扔骶涞淖⒁恻c。
【比喻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比喻句教學設計范文01-28
比喻句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6-25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猶如的比喻句08-15
書的比喻句12-20
比喻句的句子10-18
理想比喻句08-03
夏天比喻句05-08
書的比喻句子07-15
感動的比喻句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