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27 08:33:2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范文(通用7篇)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借助課文插圖學習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會書寫要求寫的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司馬光嗎?誰知道?給大家講一講好嗎?

 。▽W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诋嫵鰩в猩值脑~語,讀一讀。

  ③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師檢查讀文情況。

 、俪鍪驹~語,指名認讀。

 、诔鍪旧,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

  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引讀第一小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3)古時候是什么時候?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ǔ鍪菊n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指的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4)花園里有什么?(自由讀。)

  (5)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缸里的水多不多?從課文中措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學習課文第三、四段。

  (1)這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看見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別的小朋友怎么樣?(指導用著急的語氣讀第四段。)

 。▽W生練讀、評讀)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4、學習課文第五段。

  (1)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5、學習課文第六段。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獲: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 司馬光

  慌了 沒有慌

  哭 叫 喊 跑 舉 使勁砸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問答對唱:學生分兩小隊,老師進行指揮。先由師唱什么字豎心旁?誰猜對了誰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學接著唱,對答老師慌字是個豎心旁,我猜對了我就走,回答完畢回到座位。

  2、讀一讀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一個小朋友。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找出規律。(要寫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橫排兩個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師范寫,學生觀察,練寫。重點指導寫好雙耳旁。

  3、展示、評議。

  三、背誦課文

  1、指名看圖敘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誦。

  3、自由背,喜歡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誦全文。

  四、實踐活動

  1、積累詞匯:

  (1)找出課文表示數量的詞。誰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自由說。

  (2)口頭擴展詞語,如:司司機、公司用慌、假、別、嚇、塊、救口頭組詞。分小組討論、積累,再大組比賽,指定時間內,看哪組組的詞最多。

  2、創新故事會:學生交流有關司馬光的故事。

  編輯短評:教案中的教學方法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便于教師借鑒和操作,有些教法和問題設計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師設計教學的思路。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玩音樂游戲《司馬光砸缸》。

  2、能在沙包的幫助以及教師語言、動作的提示下,合樂地做出砸缸救人和交換舞伴的動作。

  3、體驗與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戲帶來的快樂。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碟片、錄音機、沙包一個。

  2、幼兒會玩“切西瓜”的游戲。

  3、15名幼兒圍坐成圓圈。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復習律動“司馬光砸缸”。

  在古代,北宋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名叫司馬光。有一天,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忽然有人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正在大家著急的時候啊,司馬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什么辦法?

 。ǘ┙處熞龑в變簩W習《司馬光砸缸》游戲的玩法。

  1、教師示范“砸缸救人”的游戲玩法。

  下面呢,我來當那個司馬光,我還帶來了砸缸的工具:一塊大石頭。待會兒,被救出來的人,誰先跑回來,搬起大石頭誰就是?好,聽好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反復游戲。

  好,下一位司馬光是誰?司馬光選出來了,可以繼續玩游戲了嗎?缸里又沒人了怎么辦?

  司馬光砸了缸之后,缸的什么位置破了?那水流出來了,砸破的缸片到哪兒去了呢?

  里面被救的小朋友要出來,他們兩個要進去,如果他們四個人同時跑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那誰先跑呢?為什么?

  現在誰是下一個司馬光?那原來的司馬光站哪兒呢?對了,站在缸的缺口處。看懂了嗎?

  3、幼兒嘗試反復游戲。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可不可以?我先來當第一個司馬光。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學習被淹小朋友的.動作。

  你們覺得掉進缸里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怠⒂變和暾螒。

  那我們再來玩一次,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加上剛剛我們討論的這些動作,好嗎?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司馬光砸缸》游戲中的集體舞。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兩人結伴玩游戲的方法。

  下面啊,我們站起來和好朋友面對面來玩這個游戲,好不好?歌里有一個搖手的動作,現在和好朋友面對面可以怎么搖呢?我們聽著音樂來試一試。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找朋友”的游戲經驗,學習交換舞伴的方法。

  剛剛,我們只是和對面的好朋友來玩游戲的,那我怎樣才能和更多的朋友來玩這個游戲呢?

  誰來說一說,蒙眼睛、打開的動作和以前哪里不一樣?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誰來說說看,剛才你一共和幾個小朋友玩了游戲?

  那怎樣才能讓我們每次換的朋友都不一樣呢?

  我要來考考你們了,我是把原來的哪個動作換成了“交換位置”?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3、游戲結尾增加“砸缸”——“慶!杯h節,再次游戲。

  我們在哪一句歌的時候要手拉手圍成一個大缸?這個時候,誰就準備要出場啦?記住哦!當游戲最后結束的時候,還是有兩個小朋友沒有被救出來哎,怎么辦?

  小朋友被救出來了,你們高不高興啊?那等里面的小朋友跑出來之后,我們可以一起做一個表示勝利的手勢,什么手勢“耶!”

  活動反思:

  《司馬光砸缸》是一個經典的歷史人物故事,影響了很多輩人,主要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砸缸救人的事。課文雖簡單,但是,為了引領孩子們體會司馬光的品質,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行為對比

  當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的行為有明顯的反差,文中是這樣寫的: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通過讓孩子們反復讀句子,認真觀察圖上幾個孩子的表情、動作,并設身處地地想假如自己在現場,心里是如何想的,讓孩子們明白當時孩子們心里很慌,不知所措。再通過讀寫司馬光的句子,明白他的沉著與機智。

  通過對比,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當時的情況和司馬光的沉著行為,同時也讓孩子們明白了對比手法的重要性。

  二、抓關鍵詞語

  寫司馬光的句子: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描寫司馬光的行為中有兩個關鍵的動作:搬、使勁砸,通過提問,讓孩子們找描寫他動作的詞,并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學著司馬光的樣子一起來演一演,更深刻體會司馬光當時的沉著、穩重、機智。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的主要情節線索圖,嘗試創編故事。

  2、在與老師、同伴共同觀察、講述和討論圖片的過程中,豐富講述經驗。

  3、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

  故事主要情節的.圖片兩幅(①孩子掉進水缸里;②司馬光砸缸)。

  活動過程:

  1、觀察、講述第一幅圖片,大膽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指導語:這個孩子掉進水缸里了,怎么救他呢?

  2、觀察、講述第二幅圖片。

  指導語:司馬光想的是什么辦法呢?

  3、嘗試根據故事主要情節線索圖,講述故事。

 。1)自由結伴講述。

 。2)集體交流講述。

  4、猜想和創編故事的開頭和結尾,嘗試完整地講述故事。

 。1)猜想和創編故事的開頭和結尾。

  指導語:①猜猜看,這個孩子是怎么掉進水缸里的呢?②他被救出來以后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2)討論故事名稱,完整講述故事。

  附:司馬光砸缸

  從前,有個男孩叫司馬光。有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捉迷藏。花園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裝滿了水的大水缸,有個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來。

  大家玩得正高興時,忽然聽見“撲通”一聲。哎呀!那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這可把大家嚇呆了:如果不趕快把這個小朋友救上來的話,他就會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圍著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來?墒,水缸太高,小朋友們個子矮,根本就夠不著,沒有辦法把小伙伴救上來。去叫大人吧,又怕時間來不及。怎么辦呢?有的小朋友嚇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嚇得跑了。只有司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辦法。當他看到路邊的石頭時,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他急急忙忙抱來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過去。只聽到“喀嚓”一聲,水缸被砸出了一個大洞,水嘩嘩地從洞口流了出來。不一會兒,水就流光了。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傳開以后,大家都夸司馬光又聰明又勇敢。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1)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2)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現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說話練習)

  (1)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2)給課文標段號。

 。3)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ㄇ宄皬托铡眱蓚字)

  (4)說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嘩夸 機智 勇敢

  5、作業。

  (1)讀課文1遍。

 。2)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3)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復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砸缸?為什么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1)師:沒有慌神,說明他怎么樣?(很鎮定)

  (2)急中生智!凹薄保抉R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后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說話訓練,說清楚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說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夸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在(沒有慌神)。

  五、說話訓練。

  夸夸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

  學了司馬光砸缸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復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強調:亭子、捉迷藏、嘩、夸,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5

  通過《司馬光砸缸》教學,不僅使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還要教育學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開動腦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識記8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14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兩個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時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馬光沉著、勇敢、果斷的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學生或老師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學習“司”字,字謎: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展開圖上畫的故事的。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聽準字音。

  2、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說一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識記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從前”是什么意思?

 。3)在這一自然段,發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從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還可能有什么樣子的?

 。3)相機學習“叫”“跑”,請學生列舉其他帶有“足字旁”字,說說它們都與什么有關。

 。4)小結:別的小朋友慌了,動作忙辭職,司馬光表現怎樣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畫出描寫司馬光砸缸動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討論:

  司馬光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

  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3)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中的小朋友嗎?

 。4)相機學習“使、勁、砸、破”。學習“石字旁”,說一說帶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與什么有關?

 。5)結果怎樣了呢?

  (6)學習“出”、“終”、“于”、“救”。

  (7)通過這件事,你能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8)讓學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五、朗讀課文

  六、課后作業

  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第二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復述課文。

  3、讓學生說一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復習字詞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完成課后活動——連線。

  3、完成課后活動二,涂色。

  4、完成課后活動三,讀詞語。

  三、指導書寫。

  司:注意第一筆先寫“橫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寫法。

  出:注意筆順

  四、課后作業。書寫生字。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6

  一、 教學目標

 。、 認識“司、假”等12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 重點和難點

 。、 認識并書寫生字。

 。病 通過朗讀感悟勇敢、機智的品。

 。场 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三、 教具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生字卡片、錄音機(帶)

  四、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認識生字、感悟課文

  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ǘ、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3、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ㄈ、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聽錄音機,數數全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看第一張幻燈片,說說水缸在假山的什么位置?

  3、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正當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 展開想象: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小伙伴們什么心情呢?

  ②看第二張幻燈片有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體會小伙伴著急的心情。

 、塾眉鼻械恼Z氣練習朗讀。

  過渡:在這危險的情況下,是怎樣做的?請默讀第四自然段。

 。、 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① 思考小朋友們為什么這么驚慌?

 、 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小孩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 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础 學習第五自然段

 、賹W生自由讀,思考:是怎么做的呢?他的表現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看第三張幻燈片。

 、谌嘣囍鲎鲈腋椎膭幼鳌

  ③小組討論:的做法好在哪?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 學習第四張幻燈片,并指導朗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辦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嗎?

 。ㄎ澹┛偨Y全文

 。┎贾米鳂I:背誦課文,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ㄆ撸┌鍟O計

  20—機智、勇敢

  ↓

  砸缸

  ↓

  救→小朋友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話題“如果有人落水了,怎么樣去救人?”展開討論,積極發言,表達個人的想法。

  2、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思考自己闡述的救人方法和方式是否有效。

  3、能愉快的圍繞話題討論,尊重他人意見的同時表達自己的意見。

  重點難點重點:通過傾聽故事了解司馬光在緊急情況下是怎么沉著、勇敢的解決問題。

  難點:能圍繞主題展開討論,不跑題。

  活動準備

  視頻資源、白紙、筆、故事圖片、情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再次了解《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1、導入:分頁解讀故事

  2、討論一:這些孩子在干什么?

 。ㄓ祝涸谕嬗螒颍

  4、討論二: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

  5、(有個小朋友掉水里了)

  小結:孩子們在玩兒捉迷藏,一個孩子爬到樹上不小心掉進了水缸里

  二、關于“司馬光砸缸救人方法”展開討論

  1、一邊講述一邊提問,切入話題司馬光救人的方法、。

  2、討論一:其他孩子看見同伴落水了,是怎么樣做的?司馬光是怎么做的?

 。ㄓ變鹤杂捎懻摚喝纾涸谂埽掖笕藥兔ΑK抉R光在那兒站著想辦法)

  小結:其他孩子看見有人落水了,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去找大人幫忙。只有司馬光沉著冷靜,觀察周圍,怎么去救那個落水的孩子。

  3、討論二:司馬光除了用石頭砸缸救人,還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

 。ㄓ祝河美K子、可以用棍子)

  4、討論三:水缸比我們要高還要大,拿棍子夠不著,繩子也扔不進去呀,還有什么其它的辦法嗎?

  (幼:積極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可對他人的意見進行質疑和反問。)

  小結:觀察周圍,冷靜下來的司馬光,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

  三、關于“遇見有人落水,怎么樣去救人?”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1、討論一:你會怎么去救他?(小組討論,并記錄在紙上,選一人來說說你們的辦法)

  幼:自由發表意見。

  小結:我們會去找救生員、找棍子、找游泳圈等。

  2、討論二:剛才有小朋友說跳下去救他,那他會獲救嗎?有什么又能保護自己又能救起落水人的方法?

  幼:自由發表意見。

  小結:即使小朋友會游泳,老師也不太建議下水去救他,因為小朋友的體力不夠,不僅救不起別人,還會讓自己失去生命,我們可以找找周圍有沒有可以救助水里人的工具,如果沒有應及時去找達人幫忙,或者打119求助

  活動總結

  在活動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司馬光遇事冷靜、勇敢,不慌不亂積極向案發解決問題,從而知道自己遇事時也要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哭。在活動中孩子們對“如遇別人落水了,應該怎么做的問題時”說出來各式各樣的方法,思維非常的活躍。對于孩子們所提出的方法我們進行討論是否可行,最后孩子們得到了即能保護自己也能救助別人的方法。整個活動幼兒能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話,也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氣氛很活躍。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03-12

司馬光砸缸作文08-19

司馬光砸缸作文[精華]09-25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英文06-02

司馬光砸缸教案(精選21篇)12-07

《司馬光砸缸》教案(精選15篇)07-13

司馬光砸缸之后作文03-11

《司馬光砸缸》教案設計范文(通用6篇)11-10

司馬光砸缸救人課文教案08-26

大班語言活動《司馬光砸缸》教案10-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此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五月天久久综合一区 |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成人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99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