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

時間:2020-12-11 09:32:2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范文

  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收集多種多樣的紙。

  能夠運用感官和工具,對紙進行深入的探究。

  2.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

  知識與技能:

  知道紙的一般特性和常見用途,并能把紙的性質和用途聯系起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保護天然資源的重要性。

  2.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3.體會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紙的有關知識。

  1、教師出示一個手工紙制品:同學們,看,這是什么?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嗎?老師告訴你這是紙做的!(板書課題:紙)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問題有了研究的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去。】

  (一)了解紙的發展史

  1、你知道紙是哪國人首先發明的嗎?(中國人)

  2、對,造紙的技術也是中國人發明的,比西方國家早了一千多年呢!說道說到造紙術,就說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哪四大發明?(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這四大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

  3、教師補充,視頻展示相關畫面:你們知道嗎?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將字刻于龜甲、獸骨上。周朝時,用竹簡、木簡、帛布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布絮造紙。到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流傳國外。

  【課堂一開始,就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學生從教室到實驗室,一碰面,肯定是互相交流帶來的名種名樣的紙,這些紙是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相聯的,也是他們接下來要研究的對象,他們勢必對這些平時不在意的紙要多留心一些。】

  (二)了解紙在生活中的用途

  1、隨著科技的進步,紙的品種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紙制品。老師收集了好多,誰能來為我們介紹一下嗎?

  2、課件展示收集的紙制品(紙扇、燈籠、紙杯、尿不濕),并引導學生說出用途。

  4、小組內相互交流。

  5、生活中的紙制品可真多呀!聽了大家的介紹,我在想:這些都是用同一種紙做成的嗎?(不是)為什么要用不同的紙做呢?(不可能用飲水杯的紙來做尿不濕??)

  6、小結:從剛才的交流中,我們發現這些不同的紙,有著許多有趣的性質,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它們。

  【讓學生對家中帶來的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紙品進行觀察比較,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也能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學知識也是挺豐富的,也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研究得到的。】

  二、自主探究,研究紙的特點。

  (一)問題提出

  1、提出問題

  師:你想到研究紙的哪些性質呢?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快速板書:結實、光滑、吸水、厚薄、軟硬、透光、大小??

  2、梳理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一節課我們是研究不完的。這里面有的問題是很簡單的,很容易就能解決,同學們可以在課后去研究。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重點研究紙的結實程度、吸水性、透明度三個性質。

  【怎樣讓學生有研究的興趣呢?這就要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自己提出感興趣的問題。這也是探究學習中強調的一點: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使學生覺得我有問題我要解決,而不是覺得你有問題要我解決。】

  (二)問題探究

  1、研究同種紙的結實程度

  1)下面我們首先研究紙的結實程度。老師有一張衛生紙,

  我一直很想知道:它不同方向的結實程度是不是一樣的?我們按照上面的條紋,左右方向,稱為“橫向”,上下稱為“縱向”。我把它裁開,(教師裁紙)你們猜猜,那個方向的紙條結實?

  師:爭論下去沒結果,動手試一試才能確定。你們準備怎樣試呢?(學生思考)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知識不是從老師那兒獲得的,也不是從書本上獲得的,而是他自己建構的。老師光有一桶水也不夠,學生的知識面有時候會超過老師。他們從各個方面獲得信息,有時候在某個領域老師知道的還沒有學生多。所以,不是老師要有一桶水給學生倒水,而是要帶著孩子一塊去打水。】

  2)討論確定研究方法

  生:把它們,套在一起拉一拉,看誰先斷了,說明這個方向的不結實。

  師:怎么拉?(學生演示拉的方法)你們同意嗎?

  師:這樣一長一短可以嗎?(不公平)把它們剪得一樣長。請你來拉拉看(生試拉)結果如何?(橫的斷了,它沒有縱的結實)你們都想試試,是嗎?老師為大家準備好了縱向、橫向裁下的兩條長寬一樣的紙條。那就試試吧!

  【動手之前先要動一番腦筋,動手之前要想清楚實驗如何設計;在實驗過程中如何控制變量;實驗怎么做;做的時候注意些什么……這些都是在動手之前要完成的任務。】

  3)學生動手實驗。

  4)交流實驗結果。

  師:結果如何?(我們也是橫的斷了??)把橫向紙條舉起來讓我看看,都一樣呀!這可真神奇呀!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同種紙橫向縱向的結實程度不相同。(板書收獲)

  2、研究不同紙的結實程度

  師:同學們,收拾好那不太結實的橫向紙條,舉起那根相對結實的縱向報紙,我們現在給它再找個對手來比比。在籃子里放著跟它長寬相同的牛皮紙,大家用同樣的方法讓他們比試比試,看哪個更結實呢?

  生動手實驗后交流

  生:(什么結果?)牛皮紙贏了,牛皮紙結實。

  師小結板書:不同的紙結實程度不同。

  【由外及內多角度觀察紙樣。充分地運用學生活動層層深入的進行探究。豐富學生對紙樣的感性認識,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發現和看法。】

  3、研究透明度和吸水性

  1)確定主題

  師:剛剛我們研究的是結實程度。那其他這些性質如何呢?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三種不同的紙,讓大家進行比較研究。你們想針對那個問題進行研究呢?小組快速商量一下。(小組快速決定)

  是什么讓你們選擇研究紙的透明度?(這個很簡單)看來,你已經有研究它的方法了,說說吧。

  2)討論確定研究方法

  生:把不同的紙朝向光亮的地方看一看,也可以用手電筒照一照。生:蒙在眼睛上看看,或者蒙在字上看。

  師:嗯,這些方法都不錯。既然簡單,待會兒,我們就先研究它,再研究吸水性,好嗎?(好)

  師:那大家都想研究的吸水性實驗用什么方法進行呢?小組內討論一下。我們可要比,哪個小組的實驗更科學更公平了。

  小組討論

  師: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方法吧。其他小組注意聽,他們的方法有沒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給點補充或建議。

  A.生:分別往每一種紙上滴水,看哪種紙上的水印“長”得最大。

  生:我同意他的意見,但我認為應該分別向每一種紙上只滴一滴水,再來比較。師:你為什么要求在每種紙上只滴一滴水呢?

  生:因為只有向每一種紙都滴相同多的水,才能正確比較出水跡的大小。

  師:你需要用什么來滴一滴水?

  生:我想借助講臺上的那個“吸管”(滴管)來滴。

  師(拿起滴管):是這個嗎?這叫滴管,用來滴少量水。待會兒,老師可以借給你。師:其他同學,你們同意他們的這種方案嗎?(同意)

  師:大家都同意你們小組的方案,你能演示給大家看一下嗎?(第三小組上前演示:由一個同學依次向每一種紙滴一滴水。

  師(激發矛盾):老師看到這位同學先在報紙上滴了一滴水,然后又在衛生紙上滴一滴,同學們對他這種做法有什么意見?

  師:如果每隔十分鐘往一種紙上滴一滴水,這樣做行嗎?

  生:不行,應該同時往每一種紙上都滴一滴水,因為不同時滴的話,那么先滴水的紙上,水跡肯定會大些,這樣會影響實驗效果。

  師:同學們贊同他的想法嗎?(贊同)還有哪些小組跟她們研究主題一樣的?有沒有建議?還有別的方法嗎?

  B.生:將所有的紙都放在水里浸濕,然后分別將每一種紙上的水擠到一個瓶子里,再來比較哪一瓶里裝的水多一些,就說明哪種紙吸水吸得多。

  生:我對他的方法有一點補充,應該將所有的紙同時放入水里浸濕,然后還要同時取出來,再擠出水來比較。

  師:這位同學說的意思你們聽明白了嗎?大家對他們這種方案還有什么建議?師(舉起一大一小兩張紙放入水中):是不是這樣同時放入水中再同時拿出來?生:不對。在這個實驗中所有的紙應是同等大小的,不然紙大一些吸的水多一些,這個實驗就不準確了。

  師:你們小組接受他的建議嗎?其他小組還有別的方法嗎?

  C.生:我們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這些紙全都同時插入水中,紙的大小也是相同的,然后同時取出,看哪種紙上的水爬得高,就說明它吸水多。

  師:這組同學真不簡單!能夠用已經學過的只是來解決。其他同學對這個小組的研究有什么建議或疑問嗎?

  生:如果有的紙插入水中多一些,有的紙插得少一些,結果就會不準確,我認為應該讓各種紙插入水中部分同樣多,結果才會準確。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利用水蒸發現象來解決、用吹風機吹干??

  【與其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機械學習,不如多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學習,哪怕有時有些嘗試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能通過學生之間按照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相互質疑,相互補充,使之完善。】

  D.小結

  師:真是人多力量大,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好的辦法。每種方法實驗時都有一些要求,比如說,同學們已注意到了紙的大小,要同時放進去同時拿出來,用力要一樣大小等等。要知道:只有規范的實驗操作,結果才準確!

  【在這一部分注意學法的指導,提供給學生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有東西可研究。在學生探究的同時,注重指導時機的介入。指導過早,扼殺了學生的思考時間。指導過晚,學生又會感到困難重重,從而失去了探究的勇氣。】

  3)提出合作要求,小組進行研究

  師:馬上就請每組根據老師準備的實驗器材,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實驗。好嗎?(好)好,一起來看實驗記錄單,先研究透明度,再研究吸水性,請用強、一般、弱來表示結果,看懂了嗎?實驗前,我提兩個要求:一是小組長組織好你們組的活動,小組成員要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安安靜靜做試驗;二是小組內分工要明確,做好記錄,保護好實驗器材。能做到嗎?(能)趕緊分分工,開始實驗吧!

  【在科學探究時,學生往往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上,往往研究得不夠深入,在這里,教者不要求學生采用所有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選擇其中的幾種方法,這樣就保證了學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時間,從而可以使研究得以深入開展下去。】

  小組研究過程中,教師根據情況進行集體指導:這個小組的同學分工明確,觀察非常認真!/每個小組都要想一下,如何把你們的方法清楚的快速的表示出來呢。/這個小組已經研究完第一個問題,又開始研究第二個問題了,效率可真高!

  【新的課程標準對于教師的角色定位要求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執教時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學生展開研究時教師是讓學生自己制定研究計劃,自己合作進行探究活動,并能把自己的研究發現和其他人分享,讓探究這種學習方式成為學生學習科學課的重要途徑;當然這個過程教師也不是無事可做,而是要真正體現教師的角色,積極地引導學生,并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

  4)匯報交流

  ①分組匯報研究成果

  師:同學們收拾一下,把工具放入材料籃,坐好。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研究結果。你們組是怎么研究的,有什么發現?

  ②成果共享。

  提問:針對大家的研究成果,你又有什么收獲?(板書收獲)

  5)我們現在知道了:不同的紙性質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我們更清楚地知道了:為什么生活中的紙制品要用不同的紙來制作了吧!

  【討論和質疑是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有效途徑,教師要舍得花時間,給學生創造機會,營造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氛圍,使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討論和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學生正是在這種討論和質疑中,思維得到發展和提高的。】

  三、總結下課,倡導節約用紙。

  1、觀看錄像:現代造紙的過程

  師:這些各種各樣的紙是怎么制造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2、談感受,知道節約用紙

  3、課件出示節約用紙口號進行小結

  師:你們說得很對,同學們,那就讓我們共同來——節約一張紙、凈化一滴水、保護一片綠吧!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通過科學學習,實現科學的應用價值,深化學生對學習科學的認識,喚起學生親近科學的熱情,增強探索科學奧秘的信心。】

  第小組的研究

  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常見材料”單元的第二課,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課要幫助學生建構“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這樣一個核心概念和分解概念。通過了解常用材料---紙具有的特性和它們的用途,為學生學習建構“紡織材料、金屬、塑料的特性”做好鋪墊。因此,在本課為了幫助學生建構好“紙的特性”這一概念,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主要探究支架活動:

  ⑴教師通過禮物(宣紙)的形式來揭示課題。

  三年級的學生對“宣紙”表現出來的書法和繪畫藝術,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通過教師現場的展示,會激起學生探究紙的興趣和心向,使學生就會想弄明白為什么“宣紙”會有這樣的“獨效”。教與學的內容水到渠成進入下一環節。

  ⑵探究宣紙的吸水性、透明度、纖維的疏密

  學生在教師的引領和指導下,探究宣紙的吸水性、透明度、纖維的疏密,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認識到宣紙在幾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性是由宣紙的制作材料和纖維的疏密程度所決定的。這一環節體現出教師對學生探究的“拐棍”作用---“扶”。

  ⑶分組探究面巾紙、報紙、彩色紙在吸水性、透明度、纖維的疏密程度方面的特性

  教師又選擇了三種學生常見的紙,組織學生分組再探究,使學生明確這些紙在吸水性、透明度等方面的差異,了解不同紙有不同的特性,進而把紙的性質與紙的作用相聯系起來。這一環節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更體現出教師在教學中的“放”。至此,學生對“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特性”這一核心概念的建構,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⑷師生合作探究四種紙的結實程度

  這一環節活動的設計,既與開課學生對宣紙特性探究的照應,也是學生更全面地來建構“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特性”這一核心概念,又使本課的支架活動行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學生學習效益達到最優化。

  ⑸通過蔡倫對造紙術的改進(課件)和書寫工具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從中受到美的享受。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積累,使學生來認識一些常用的紙和紙制品,了解一些紙的簡單特點和用途。

  ⑹從紙的角度談環保和愛惜資源,倡導學生節約用紙,對學生進行節約用紙的教育。

  通過制造紙的主要原料木材和其他原料,使學生知道浪費紙的危害,意識到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作為普通的紙,學生會經常與其打交道。因此,學生對紙和各種紙制品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再認識紙,學生未必很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學生喜歡的科學探究活動,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幫助和促進學生對紙探究的'再認識。由于在異地進行施教,教師對所教學生不是很了解,學生年齡又小,自己盡量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進一步提升和豐富學生對紙的認識。

  預期學習結果

  1、能初步運用多種感官和放大鏡等工具對紙進行探究。

  2、能運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紙的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

  3、知道紙的一般特性和常見用途,并能把紙的性質和用途聯系起來。

  4、了解蔡倫改進造紙術和書寫材料發展的簡要經過,感受中國文字和繪畫的美。

  5、意識到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了解一些紙的特點和用途。

  教學難點:探究出紙的不同特點。

  教學準備:各種各樣的紙制品和紙質樣本、滴管、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談話:老師這節課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禮物,你們想知道嗎?

  2、出示:宣紙(實物)。你知道這種什么紙?有什么作用?(板書課題:紙)這種紙,非常神奇,在表現書法和繪畫方面有著獨特的效果,你們想看嗎?

  3、演示:教師現場書寫一個字“誠”。

  4、課件出示:國畫“牡丹”和“山水”。

  二、探究宣紙的特性

  1、談話:為什么宣紙會有這樣的效果,我們來探究一下其中的奧秘好嗎?

  2、講解:觀察宣紙的透明性、纖維疏密、吸水性的方法。

  3、分組觀察

  4、交流匯報:紙的毛邊科學上稱作“纖維”。

  5、小結:宣紙是一種用特別的原料制成的,潔白細密,質地柔軟而有韌性,它吸水性強,吸墨均勻,遠近聞名,深受書畫界名士的青睞。

  三、再探究面巾紙、報紙、彩色紙的特性和用途

  1、談話:其實關于紙有很多有趣的特點,下面我們來選擇幾種紙進行研究。

  2、提問:老師給每一個小組都準備了三種紙,你認識嗎?都是什么紙?

  3、學生匯報:報紙、面巾紙、彩色紙

  4、談話: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研究這些紙的特點呢?你能用剛才學過的方法來探究這三種紙的特點嗎?

  活動1:探究各種紙的透明度

  ⑴把各種紙分別對著光亮或者蒙在有文字的書上看一看,哪種紙的透明度最好。

  ⑵要求:小組活動完后,要填好你們小組的研究紀錄。

  ⑶交流匯報: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活動2:探究各種紙的吸水性

  ⑴在每種紙的中間滴一滴水,觀察哪種紙的吸水性強。

  ⑵要求:小組活動完后,要填好你們小組的研究紀錄。

  ⑶交流匯報:面巾紙吸水性強

  四、探究四種紙的結實程度和疏密程度

  ⑴把四種紙對折后鉤住拉一拉,比一比誰最結實。

  ⑵觀察紙撕開后的毛邊有什么不同。

  ⑶要求:小組活動完后,要填好你們小組的研究紀錄。

  ⑷交流匯報:紙的結實程度與用紙的材料和纖維的疏密有很大關系。

  ⑸小結:以后我們學著用這些方法來研究其它紙的特點。

  五、舉出生活中用到紙的實例

  教師補充:紙幣的性質和作用。

  六、了解造紙術和書寫材料的發展

  1、談話:其實紙是我們人類天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自從人類發明了紙,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紙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像我們現在用到的紙,經歷了一個悠久漫長的過程。

  2、講述:在沒有發明紙之前,人們在石頭、龜甲、絲織品帛、木牘、竹簡來紀錄文字,(出示:帛書、木牘、竹簡)后來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這些材料

  也逐漸不適應書寫的需要。我國東漢時期,有一個偉大的發明家,發明了新型造紙術,生產出了輕便、便宜的紙張,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蔡倫,出示:自畫像)關于蔡倫發明了新型造紙術,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課件展示)

  七、節約用紙教育

  1、談話:通過剛才的小故事,我們還了解到造紙術成為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你知道造紙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木材)現在用廢紙、稻草、舊棉布、大象的糞便也可以造紙。為了保護木材資源,我們應該怎樣使用紙呢?

  2、學生匯報。

  3、小結:節約用紙,回收利用。(6個牛奶盒就可以生產1包衛生紙)

  八、總結

  本節課有哪些收獲?

  九、檢測

  1、填空題

  ⑴紙,潔白細密,質地柔軟而有韌性,它吸水性強,吸墨均勻,遠近聞名,在表現中國書法和繪畫方面具有獨特的效果,被稱為紙中珍品。

  ⑵中國東漢的大發明家()發明新型造紙術,因此造紙術成為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⑶現在造紙的主要原料是()。

  2、簡答題

  炎熱的夏天,許多來海島的游客,經常要用面巾紙來擦去臉上的汗水,這些游客用的面巾紙有什么好處?

【小學課文《紙》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文輔導教學設計范文01-28

小學課文《觀潮》優秀教學設計11-05

初中課文鄉愁教學設計范文02-18

課文《觀滄海》教學設計范文08-04

初中課文鄉愁教學設計范文07-01

課文《組歌節選》教學設計范文08-01

課文《沁園春雪》教學設計范文08-26

課文沁園春雪教學設計范文08-03

課文《沁園春·雪》教學設計范文08-02

課文《木蘭詩》教學設計范文08-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香蕉 | 在线看又黄又爽成年视频 | 男人先锋影音在线视频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亚洲欧美成αⅴ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