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除法的意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 教學內容
義務版第八冊67~68頁《除法的意義》
2、 教材簡析
除法是與乘法相反的運算。在前三年半學生經過大量的整數除法計算和應用題的練習,對除法的意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這里在已學的基礎上對除法的意義加以概括,使學生有更明確的認識。
和講減法的意義一樣,教材也是通過三道應用題為載體,從除法和乘法的聯系概括出除法的意義。教材對1、0在除法算式的特性做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其中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這部分知識是教學難點,以后在學習分數、約分、比等知識時經常要用到。
3、學情簡析
所授教的是四年級學生,他們通過幾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觀察、推理、驗證、歸納等能力。另外學生已經掌握了簡單的筆算和口算除法,并會進行簡單的驗算。所以,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大量的探索性平臺,讓他們在探索中發現問題,學習知識。
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除法與乘法的聯系,理解除法的意義。
(2)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
能力目標: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抽象、概括等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滲透轉化思想。
5、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除法的意義。
難點: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
6、 教學程序
(一) 在生活的信息中,感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1、 采用聊天的形式引入(師生相互猜測年齡,得出兩條信息;教師今年30歲,學生今年10歲)
2、 通過以上兩條信息你想到什么數學問題?(老師的年齡是學生的3倍)
3、 讓學生從這三條信息當中任選兩條,并提出一個問題。
(1)學生今年10歲,老師年齡是學生的3倍,老師今年多大?
(2)老師今年30歲,學生今年10歲,老師是學生年齡的幾倍?
(3)老師今年30歲,是學生年齡的3倍,學生今年多大?
4、 指明學生列式并計算。
【雖然這部分內容不是本節課的.重點,但這樣的教學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與教師交流中,感到特別親切,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將生活與數學融合在一起。并在出示應用題時改變了以住的呈現的方式,使應用題的出示更能體現出計算來源于實際,并將計算與應用題巧妙整合在一起。同時為后面學習新知作好鋪墊。】
(二)在觀察比較中概括除法的意義
(1)觀察這三道算式,感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①先說出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因數、因數、積)
②再觀察二、三兩道題說出除法算式中的各數在第一道題中是什么數(積、因數、因數)
③小結二、三兩道題相同點即已知什么求什么(與第一題相反二、三兩道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30)與其中一個因數(10或3),求另一個因數)
④歸納除法是什么樣的運算。(除法的意義)
⑤師生共同總結除法的意義后,再說明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被除數、除數、商)
【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提供學生學習的空間,讓他們在觀察、比較、討論、反思中去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并在總結除法意義時,是讓學生根據減法的意義去進行理解,也是讓學生的知識結構達到轉化。】
(三)在探索中理解難點
【1和0在除法中的特性是本節課的難點,所以我在學生學習理解時,運用猜測結果——推理驗證——歸納特征——舉一反三的這樣教學方式組織教學。】
出示答題卡:
一個數除以1
結果
用除法意義驗證
我發現了:
再舉例說明
7÷1
5÷1
6÷1
9÷1
10÷1
0除以一個非0的數
結果
用除法意義驗證
我發現了:
再舉例說明
0÷20
0÷10
0÷15
0÷17
0÷5
一個除以0
猜測結果
用除法意義驗證
我發現了
5÷0
7÷0
16÷0
9÷0
10÷0
【學生在解答這兩張答題卡時,比較順利。因為這些知識都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內容,只不過加以歸納和整理。其實我在這里設計這張答題卡的真正用意,不僅僅是為了歸納1以及“0除以一個非0的數”在除法中的特性,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突破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這一難點。因為學生掌握了這樣的分析推理的過程,特別是如何利用除法的意義進行驗算這一方法后,對這一難點理解,就迎刃而解。如10除以0,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的積等于10,再如0除以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0和任數相乘都等于0,所以0不能作除數。并且通過答題卡的出示,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式,以便于梳理知識,感受除法意義的價值,同時為第二課時的學習(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及驗算)奠定基礎】。
(四)從練習實踐鞏固知識
基本練習:
(1)根據36×14=504,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504÷14= 504÷36=
(2)一本書有95頁,每頁按624個字計算,這本書一共有多少個字?(3)把上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
拓展練習:
判斷正誤,并說出理由:
(1)任何除以1都得到原數。( )
(2)0除以任何數都得0。( )
【按照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根據由淺入深的原則,力求做到人人學有必須的數學,我設計了兩個不同層次的練習,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學有所獲。】
(六)從質疑問難中,暢談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什么疑問?
【讓學生在重溫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知識的脈絡更清晰,更有條理。】
【《除法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2-10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3-02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3-02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2-10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1-12
關于《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2-07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12-27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5篇)02-21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5篇02-10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13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