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周長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86~87頁的例1、例2、例3。
【教學目標】
1.結合事物或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一些物體表面及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測量周長記錄單
學生:直尺、軟尺、線、紙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課件播放螞蟻沿樹葉邊線爬行一周的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螞蟻爬行的起點和終點在同一個點上,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
提出問題:在數學上,螞蟻爬過的這一周的長度叫做什么呢?
教師順勢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利用視覺,感知周長
教學例1
1.視覺感知桌布周長
出示情景圖(例1左圖)。
提問:想給桌邊鑲花邊,你知道應該鑲在什么地方嗎?
指名上臺指出:花邊應鑲在桌布邊沿。
出示模擬桌布并演示鑲花邊,引導學生發現花邊圍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
指出:桌布一周的長度是桌布的周長。
2.視覺感知樹樁面的周長
出示情景圖(例1右圖),指導學生觀察,從中獲取信息。
提問:圖中這兩位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樹樁面周長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長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課件閃現樹樁面的邊線,并指出:樹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樹樁的周長。
三、觸摸感知,聯想周長
教學例2
1.觸摸感知,認識課本封面的周長
讓學生觀察課本封面,指一指課本封面的一周。
2.啟發聯想
讓學生找找身邊的周長并描一描它們的一周。(如課桌面一周的長度是課桌面的周長、鉛筆盒面一周的長度是鉛筆盒面的周長……)
3.深化概念,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及六邊形,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并描一描它們的一周。
4.總結歸納
引導學生認識:圍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5.鞏固練習
運用周長的概念判斷哪條繩子的長度是獎狀框的周長。
四、動手測量,認識周長
教學例3
1.小組內測量周長
先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紙杯杯口的周長各是哪一部分的長,再討論三角形、紙杯杯口的周長的測量方法,最后小組測量周長。
2.全班交流
指名匯報測量方法及結果。
3.小結
五、全課小結,課外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么?
2.在我們的生活中,智慧的人們利用周長來解決了不少問題,如:知道了自己的腰圍,就可以買到合適的褲子……同學們,請用你們敏銳的觀察力,在生活中找一找能用周長來解決的問題,想想解決方法,找找問題答案吧!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3頁的內容、第84頁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感知周長,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或簡單圖形的一周。
2.在指一指、描一描、算一算等活動中理解周長的概念,了解測量周長的方法,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
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練習。
教學重點:認識周長的含義,會計算出周長。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教具準備:樹葉、尺子、軟尺、細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圈”和“周”的聯系。
1.出示學生籃球場的情境
經常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小美計劃每天繞著籃球場跑一圈,我們看看她是怎么跑的。(出示動態演示跑步)
師:小美跑得對嗎?為什么?你覺得她應該怎么跑?
生1:她跑得不對,沒有繞著籃球場的邊線跑。
師:這一次,小美又跑夠一圈了嗎?應該怎么跑?
生1:不夠,沒有跑回到起點。
小結:從一點出發,沿著邊線,最后回到起點,這樣跑才是圍著籃球場跑了一圈,這一圈在數學上稱它為“一周”。(板書:一周)
師:你知道籃球場的一周有多長嗎?小美爸爸測量出籃球場一周的長度是66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一周的長度”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周長的認識)
二、探索體驗,理解周長的本質。
1、認識平面圖形的一周
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三角形、圓
師:你知道這三個圖形的一周指的是哪嗎?說一說、指一指。
師:你能找到身邊物體的表面,指一指它的一周嗎?(學生找一找、摸一摸)
師:你真厲害!老師為你驕傲!現在有些物體表面的圖形跑到練習紙上了,請你描一描它們的一周吧!
學生在練習紙上描一描活動一中古畫表面、綠色小旗表面、五角星表面、樹葉表面、鐘面的一周。
學生展示描圖形的一周。
2、圖形一周的長度
師:我想把這幅古畫的四周裝裱上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呢?實際上就是要算什么?怎么做?
生:用直尺量出每一邊的長度,再加起來。
師:你真棒!經過測量,古畫每一條邊的長度都是5分米,我需要花邊的長度是多少分米?
生:20分米。
師:你們真聰明!把古畫四條邊加起來得到的20分米,就是這幅古畫表面一周的長度。那綠色小旗表面一周的長度又怎樣才能知道呢?
生:三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師:那五角星表面一周的長度呢?
3、找到測量不規則圖形一周的長度的方法,化曲為直。
師:樹葉和鐘面的邊線不是直的,你有方法能測出它一周的長度嗎?
生:用細線繞一周,再把細線拉直了用尺子量。(化曲為直)
師:樹葉表面的一周指的是哪里?用什么方法測出它一周的長度呢?
生:用剛才繞細線的方法。
師:剛才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樹葉表面等圖形,我們都能通過測量,算出它們的一周的長度。(板書:圖形一周的長度)
4、質疑辨析,概括概念。
出現角、不封閉圖形,組織辨析。
師:彎彎曲曲的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這些圖形,都能算出一周的長度嗎?
生:能。
師:那這兩個圖形誰來找一找它們的一周,并算出它一周的長度?(出示角、不規則圖形)
生:算不出一周的長度。因為角和另外那一個圖形從起點開始沿邊線回不到起點。(學生指一指)
師:這兩個圖形和上面的圖形區別在哪里?
生:這兩個圖形從起點沿邊線回不到起點,沒有封閉起來。
師:像角沒連起來,有缺口的圖形,我們叫不封閉圖形。
師:那像長方形、三角形、圓等這些圖形能夠從起點沿邊線回到起點,沒有缺口的,我們叫什么圖形?
生:封閉圖形。
小結: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板書)
三、練習鞏固
1、下面各圖形中,哪些是封閉圖形?描出封閉圖形的邊線。
(課本84頁第1題)
2.下面圖形的周長一樣嗎?你是怎樣想的?
3.一塊長方形草地被分成A、B兩部分,小鹿和小馬分別繞A、B跑一圈,它們跑的路一樣長嗎?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本第83頁“做一做”。
2、回家算一算家里飯桌表面、電視機顯示屏表面等物體的周長。
板書:
周長的認識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周長說課稿11-04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3-04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3-04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0篇03-16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04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7篇12-29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