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8 18:10:1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蔚、弋、頻、茵”等四個生字,理解“蔚藍、巡弋、不速之客、頻頻、祈盼”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體會詩歌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3.仿照課文1—4小節的結構特點,仿寫詩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詩句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感受春天,鋪墊激情

  1.師板書:春天,問:看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哪些畫面?有什么感受?

  2.談話:是啊!春天代表著美好,代表著幸福,代表著希望,大家每天都在享受著春天。可是,有許許多多的孩子卻飽受戰亂之苦。他們在戰爭中失去了房子,失去了雙手,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原本屬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失去了如花一般燦爛的生命!讓我們一起對那些戰火硝煙中的孩子們說一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繼續板書課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指導讀題

  二、初讀感知,理解悟情

  1.自讀課文,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畫出難理解的詞語,通過查詞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2.檢查詞語:蔚藍、巡弋、不速之客、頻頻、祈盼、綠茵茵、蜥蜴

  ①讀準字音

  ②提出:通過自學,還有哪些詞不理解?

  3.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誦讀感悟,體會入情

  (一)感悟戰爭前的寧靜和美麗

  1.默讀課文,思考:詩中的春天指的是哪些景象呢?請同學們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蔚藍色的大海,

  本來是海鷗的樂園;

  金黃色的沙漠,

  本來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藍得發黑的夜空,

  本來屬于星星和月亮;

  綠茵茵的草地

  本該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3.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以圖促讀,指導朗讀,體會戰爭前的寧靜和美麗。

  (二)感悟戰爭后的悲慘與不安

  1.師:是呀,本來是這樣的寧靜而美麗,那么現在怎么了呢?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蔚藍色的大海,可是巡弋的戰艦和水雷

  本來是海鷗的樂園;成了不速之客;

  金黃色的沙漠,可是轟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本來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打破了它們的夢幻;

  藍得發黑的夜空,可是如今頻頻發射的導彈

  本來屬于星星和月亮;把星星的家園攪得很不安寧;

  綠茵茵的草地可是如今散落著的地雷碎片

  本該滾動著歡樂的足球。阻擋著孩子們奔跑的腳步。

  1.請生讀,談感受。

  2.體會心情,指導朗讀。(生氣、痛惜、憤慨……)

  3.師引讀:

  再也不是,生接讀——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再也不屬于,生接讀——星星和月亮,

  再也不會,生接讀——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師:詩中通過“本來,可是”使情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表達出了美好的東西消失了。

  4.出示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的圖片,用上“……本來(該)……可是……”寫話。

  ——————————,

  本來是———————,

  可是————————。

  ——————————,

  本來是———————,

  可是————————。

  ——————————,

  本來屬于——————,

  可是————————。

  ——————————,

  本該———————,

  可是————————。

  (三)感悟作者對戰爭的控訴和憤慨

  1.出示句子:

  這究竟是為什么?

  這究竟是為什么?

  這究竟是為什么?

  這究竟是為什么?

  2.討論:這究竟是為什么?到底是什么破壞了這寧靜而美麗的世界?(殘酷的戰爭、貪婪與殘暴、掠奪與侵略……)

  3.這四個“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控訴、責問、憤慨……)

  這四句的語氣一樣嗎?該怎么讀?指導練習朗讀。

  4.再一次有感情地(配樂)朗讀1——4小節。

  四、拓展補寫,升華抒情

  1.其實,戰爭帶來的殘酷遠不止這些,老師課前收集了《戰爭下的伊拉克兒童》的有關數據,從這一組數據中,你又有什么新的體會。

  出示:(數字顯紅)

  戰爭下的伊拉克兒童

  戰爭是造成兒童意外傷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自1990年以來,全球共有200多萬兒童在武裝沖突中喪生,有600多萬兒童受重傷,1200萬兒童無家可歸。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將使總數達130萬的伊拉克兒童面臨嚴重的饑餓、疾病和死亡的威脅,傷亡人數可能高達數十萬。而且,被戰火灼傷的不僅是他們弱小的身體,更是孩子稚嫩的心靈:他們所目睹的鮮血和死亡,是否會在內心埋下仇恨的種子?他們所經歷的沒有童話的童年,是否會成為隨行一生的陰影?

  自從伊拉克戰爭打響后,美國已經在伊拉克領土上投下了一萬枚炸彈和導彈,給伊拉克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人們從電視和照片上看到了伊拉克兒童絕望和痛苦的表情。這些無辜的兒童為戰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出示圖片)

  2.面對如此殘酷的戰爭,你有什么話想說嗎?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小節。

  3.引讀: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被導彈的氣浪掀翻!

  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免遭炸彈的彈片擊穿!

  和我們一樣__________,

  和我們一樣__________……

  從這個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了什么?

  是啊!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但是對于戰爭中的孩子們來說是何等的珍貴,他們的愿望是那么的強烈。(齊讀)

  4.出示句式,拓展抒情。

  有————,————……

  和我們一樣————,和我們一樣————……

  5.再次點題。

  師:我想有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這些處于戰火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不再有戰艦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頻頻發射的導彈,不再有到處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傷害,不再有痛苦,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師:我想不久的將來這些處于戰火中的孩子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到那時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美麗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東西也會屬于他們,到那時他們會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希望、自由、快樂、和平)板書:享受和平

  板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沐浴著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盡情享受和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還有好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有多少人正期盼著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

  二、初步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后同桌互相檢查。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交流。

  3、讀讀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交流反饋

  1、指名讀詩,看字音A是否讀準,句子是否通順。

  2、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四、閱讀示范

  1、默讀第三節,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想一想:夜空本身應該是什么樣子?而正在經歷戰爭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個地方,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三節

  五、自主閱讀學習

  1、回憶學習方法閱讀其余各節。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六、升華總結

  1、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2、宣讀“兒童和平宣言”

  作業:

  閱讀選讀課文《黃繼光》

  板書設計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借助工具書,自學4個生字。

  2.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了解詩歌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讀促悟,以讀激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憎恨戰爭、熱愛和平的思想品質,從而使學生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2.讀出感情,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三、教學難點

  1.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2.讀出感情,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課前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生活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戰爭地區同齡孩子的生活環境。

  2.了解“閱讀鏈接”中“兒童和平條約”簽訂的時間、背景。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體會快樂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個詞語:春天(板書:春天)

  同學們,你們能用哪些詞去形容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在春天,你會去做哪些快樂的事情?你們真幸福,真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學校《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補充課題)請同學們用“幸福、快樂、享受”的語氣來讀課題。

  (出示自學要求)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一想,每一節詩主要講了什么,詩中四次提到“這究竟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請自讀課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

  (二)、理解感悟,情感共鳴

  1.學生自讀。

  2.你覺得哪一節讀的最好,讀給大家聽。

  3.再讀文,你讀懂了哪一節,你仿佛看到什么情景。

  (1)在小組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讀給同學聽,讓大家提意見如何讀好。

  (2)全班交流你的感受及朗讀。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在本環節中,就是通過個人的品讀、學習小組中的朗讀、交流,使學生展開想象,將一個個文字讀成一幅幅畫面,非滿了已有的生活經驗。將美好的景象與殘酷的戰爭場面形成強烈的對比,震撼心靈。

  (三)、情感升華,宣泄情感

  1.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出自己對戰爭的感受,這種感情更多地用了一個重復出現的句子表達出來,你知道是哪一句嗎?這個問句表達的難道僅僅是對戰爭的疑惑嗎?那是什么?(是憤怒、憎恨,是對戰爭的抗議,對戰爭的控訴)板書

  2.引讀,學生在朗讀。

  3.多么簡單的要求呀!“一張課桌,一間教室”對于現在處于和平環境的你們來說,那根本不能算作是要求,可是,戰火中的孩子竟然要用祈盼,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那我們回到課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僅僅是我們課前談論的大自然的春天嗎?那指的是什么呢?(是和平的環境。是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擁有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啊,我們衷心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著和煦的春光,在美麗的鮮花中嬉戲,都能在安寧的校園中描繪自己的未來,所有的這一切期盼,作者在詩中用了一個符號來表示,你知道是哪一個嗎?

  5.請同學們帶著對戰爭的控訴,帶著對和平的希望,帶著對和平的祈盼,再讀課文。

  (四)、擴展延伸

  1.當今的世界并不安寧,除了戰爭,困擾著人類的還有、內戰、恐怖活動等等,受到傷害的是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和許許多多的兒童,為此,1986年由全世界兒童代表簽署的《兒童和平條約》。請打開課本P76,讀讀我們全世界兒童的心聲吧。

  2.戰爭的硝煙彌漫著世界的許多角落,除了詩中所說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還有……使大自然、使人們生活不得安寧,你能仿照課文的形式寫一寫嗎?

  3.學生仿寫詩歌。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了解詩的結構。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教具教學課件

  課型新授課

  教學流程設計及設計意圖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多好聽的拍手歌,一曲拍手歌唱出了同學們心中的歡快!是啊,我們沐浴著春光,享受著和平,心中怎能不歡快?但是,你們可曾想到,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有多少人正祈盼著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

  2、師板書課題。

  3、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由學生課前唱的《拍手歌》自然地引入教師充滿激情的導語,這樣就把學生很快地帶入了課文情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歌曲是唱出來的,工夫是練出來的,語文是讀出來的。”讓我們趕緊翻開課本讀讀這首詩吧!

  2、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課件出示)蔚藍色、巡弋、蜥蜴、頻頻、綠茵茵、祈盼

  4、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獲得一個初步的印象,為下一環節的學習鋪設了基礎。]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一)品讀第一至四節

  1、你們讀書時專注的神情告訴老師:你們都讀得很認真,是這樣嗎?為了獎勵同學們,老師帶了幾張美麗的圖片供大家欣賞。

  (課件出示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的美景圖)

  2、看了圖片,你有什么話要說?

  3、找出文中描繪畫面的句子。

  4、指導朗讀這些句子。

  5、同學們讀得很美,可這美麗的大海、沙漠、夜空和草地在一夜之間變了樣,它們變成什么樣了呢?

  6、找出文中描寫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的句子。

  7、那么美麗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頃刻間變成了這般模樣,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這種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中嗎?

  8、指導朗讀(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議后再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9、這究竟是為什么?(因為戰爭)

  10、用“因為戰爭,__不再是__。”說話。(課件出示戰爭圖片)

  11、作者發出“這究竟是為什么”的疑問是為了表達自已怎樣的情感?

  12、齊讀一至四節。(師引讀,生齊讀)

  13、可惡的戰爭不僅把月亮、星星攪得很不安寧,也給人們帶來了種種不安寧,就連少年兒童也不能幸免。

  (課件出示“戰爭中的兒童”圖片)

  14、看了這些圖片,這段文字,你想說什么?

  15、朗讀一至四節。

  [設計意圖:借助課件極其生動的畫面與教師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將自然界原本的美好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對比著感受,深化了學生對戰爭的破壞性的認識,從而激起學生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呼喚。]

  (二)品讀第五節

  1、可惡的戰爭給奪取了那么多無辜的小生命,給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時此刻,作者呼喚的是什么?我們一起來看詩歌的最后一節。

  2、齊讀。

  3、多么令人揪心呀!如果沒有和平,僅僅是一張平穩的課桌,一間潔白的教室也是空想!讀到這,你想發出什么樣的呼喚?

  4、生說。

  5、指導朗讀。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6、理解詩尾的省略號。

  7、齊讀第五節。

  [設計意圖:讀讀,說說,再讀,再說,而后再讀,層層深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與文本的情感產生共鳴。]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是啊,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世界兒童的共同心愿,198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了世界兒童聯歡會,會上世界兒童代表簽署了《兒童和平條約》,我們一起來看看。

  (課件出示《兒童和平條約》)

  2、生讀。

  3、我們在一起,熱愛和平的我們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讓我們滿懷著對和平的祈盼,大聲地讀吧!

  (課件出示文本語言拓展)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蔚藍色的大海永遠是海鷗的樂園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金黃色的沙漠永遠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藍得發黑的夜空永遠屬于星星和月亮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綠茵茵的草地永遠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戰火中的孩子永遠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設計意圖:以“閱讀鏈接”和“模仿文本語言”的拓展結束全課,更加堅定了學生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的信念。]

  板書設計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不要戰爭!

  想要和平!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

  2、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課前準備】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現在已經是深秋季節了,那秋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我們也學過很多描寫秋天的故事名句,誰能起來背誦兩句?詩人之所以能寫出這么好的詩句,是他們平時善于觀察積累語言,所以平時我們在課外書上看到好詞好句,就要注意積累,這樣我們才能寫出好詩好文章。我們經常說秋天是天高云淡,秋高氣爽,給人一種涼爽愜意的感覺,那你在春天里,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溫暖,溫馨)春回大地,百花盛開,在春天里生活,我們感覺是多么舒服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這篇課文主要是寫人們在春天里的感受的嗎?那是寫什么的呢?

  當我們沐浴著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盡情享受和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在我們這個美麗的地球家園里,有不少地方還籠罩著戰爭的陰影,他們正祈盼著和平,呼吁著和平,飽受戰火的人們希望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般美麗而和平的世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呼喚和平的詩。(齊讀課題)

  二、自讀詩歌,朗讀展示

  下面同學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邊讀邊想:我都讀懂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也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理解。

  誰讀讀這首詩歌?其他同學認真思考:課題為什么是——同時并圈出作者所描繪的地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三、品讀感悟,探究

  (1)他們原先是什么樣子的呢?

  (2)談談現在又如何?

  (3)把原先和現在的放在一起寫,這種寫法叫什么?(對比)

  作者運用這樣的對比你意識到什么?(因為戰爭的破壞,大自然不再安寧,戰爭使自然界滿目瘡痍,使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激起我們對戰爭的憤慨)

  (4)作者抓住自然界人們熟知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將其中原有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加以對比之后,在每節末尾都發出痛心的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同學們,你們能回答這是為什么嗎?(圍繞戰爭的罪惡說)

  作者在課文的前四節的結尾重復了這樣的疑問,這就使人感到,這不僅僅是疑問了,更是一種對戰爭的控訴,一種對戰爭的抗議。

  請大家選擇一個自己感受深的“這究竟是為什么”再去深入地讀一讀,體會戰爭的罪惡。

  夜空本身應該是什么樣的?而正在經歷戰爭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個地方,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在每句中加上“本來(該)”,再讀一讀,說說加上“本來(該)”后感覺有什么不同?

  是呀,本來是這樣的寧靜而美麗,那么現在怎么了呢?

  指導讀好“本來———可是”的轉折語氣。

  沐浴著和煦的春光,在美麗的鮮花中嬉戲,這是多么幸福、多么愜意的事,可是對戰火中的孩子們來說,卻只能是夢中的情景!(指導讀好出“這究竟是為什么?”)

  (5)讓我們帶著對戰爭的控訴和抗議來朗讀第1—4自然段。(對戰爭的憤慨與不解)

  (6)小練筆:你也能像作者那樣的用詩歌格式來寫一寫?

  四、升華情感,祈盼和平

  1、可惡的戰爭奪取了那么多無辜的生命,給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時此刻,作者呼喚的是什么?是啊,僅僅是“一張課桌,平穩的課桌,”讓我們為戰火中的孩子來祈盼吧——……

  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是種種不安寧,讓我們發出對和平的呼喚,一起高聲朗讀第5節吧!

  2、拓展運用文本語言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讓蔚藍色的大海,永遠是海鷗的樂園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3、詩歌最后的一個標點——省略號,你覺得省略的是什么?(詩中的省略號,省略的是美好、無限的希望,就是“和平”。)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是啊,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熱愛和平的我們在一起共同努力,和平就是可能的。在198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了世界兒童聯歡會,會上世界兒童代表簽署了《兒童和平條約》,表達了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宣讀“兒童和平宣言”。

  3、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戰爭中的兒童的資料。

  五、課堂總結:

  因為戰爭的破壞,大自然不再安寧,戰爭使自然界滿目瘡痍,使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我們希望,我們祈盼,我們希望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我們祈盼讓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們回到校園,讓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能享受到溫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生活。希望大家能努力學習,將來為維護和平制止戰爭,做出貢獻。我相信有我們這些愛心小使者在,明天是的世界一定會成為充滿陽光充滿溫暖充滿鮮花和愛的美好家園。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改寫650字作文01-15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四年級01-13

春天的小雨教學設計(通用7篇)03-01

春天到教學設計02-25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6

觸摸春天課文教學設計(通用6篇)03-01

尋找春天的蹤跡教學設計(通用5篇)02-28

音樂春天的故事教學設計(通用6篇)02-25

小學語文找春天教學設計(通用5篇)02-11

《找春天》微型課教學設計(通用5篇)02-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成综合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妇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a∨在线国自产拍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亚洲色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不卡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