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5 12:27:53 賽賽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聯》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對聯吧,對聯源于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對聯?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聯》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對聯》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對聯》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一、了解對聯的起源及含義。

  二、了解對聯的特點。

  三、掌握對聯的寫作。

  [學習重點]

  了解對聯的特點并掌握對聯的擬寫。

  [學時]

  2課時

  [學習過程]

  一、了解對聯的起源

  中華第一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

  二、了解對聯的特點

  楊升庵是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受到相親們的夸獎。有一回,他在家鄉始康縣(今四川新都縣)一個堰塘洗澡。始康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并不回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是楊升庵拒不上岸。縣令美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幅對子——‘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楊升庵不等縣令話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對出了下聯。縣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還給楊升庵,并請他到縣衙作客。

  從此,楊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農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1.試一試:為這個對聯擬出下聯。千年古樹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對的對聯有什么特點?

  三、牛刀小試

  (一)評改對聯

  1.上聯:茍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著起床;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2.上聯: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亭榭;

  下聯: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之軒齋。

  下聯改為:

  3.上聯:井岡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嶺綿延不斷;

  下聯:鄱陽湖,綠水蕩漾,碧波粼粼。

  上聯改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聯: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下聯: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前。

  2.上聯: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下聯: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廣東名山。

  3.上聯: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下聯: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年來到。

  4.上聯: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下聯: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聯: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聯:春雨潤物長城外百花香。

  (三)補充對聯

  (1)填寫缺字聯: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

  (2)根據課文內容,將對偶句補充完整。

  歐陽修。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縣鄭板橋于大年三十走出縣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無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門上貼著一幅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腳步,皺了皺眉頭,問身邊的'兩個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來。請問這副對聯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語寫出橫批。

  橫聯是。

  (4)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請你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補充完整。

  上聯:,棄之可惜;

  下聯: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挽聯。但由于其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你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上聯: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下聯: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四、對聯試擬

  1.蠶吐絲——辭舊歲——畫餅充饑——行千里路——福如東海闊——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陽光普照校園花開春來早——千年修煉,難得一生牽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上聯:

  下聯:

  五、趣味對聯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無不低頭屈膝;世間貞女節婦,進來紛紛解帶寬裙。

  六、課后作業

  試為學校大門擬一副對聯。

  《對聯》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2、積累有關對聯知識,重點積累平仄、對仗知識。

  3、學習欣賞對聯,重點積累一些名聯。

  4、嘗試對對聯。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對聯常識,如對聯的歷史,平仄,對仗等基本常識。

  2、讓學生嘗試對對子。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四、教學準備

  PPT教學課件、學生事先收集整理一些對聯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一年春節前夕,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去郊外辦事,路過一家門前,看見門上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鄭板橋讀后,掉頭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會兒,他扛來一袋糧食,還拿著幾件衣服和一塊肉,急匆匆地走進那戶人家。只見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臉,送來的糧食、衣物正好救了他們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鄭板橋。

  奇怪的是,鄭板橋和這家人素不相識,卻從門前的對聯里看出了這家人的`貧困和急需。聰明的小讀者,從這副對聯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說這副對聯是一個謎語,打一個成語,你能猜出這個成語是什么嗎?

  (明確:缺一(衣)少(食))

  2、版塊一:掀起你的蓋頭來——走進對聯

  問題1:看練習一,并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對聯常識。

  (明確: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對仗的要求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當。

  對聯講究平仄,平仄相異,仄起平落。)

  問題2:試對下面一副對聯。

  紀曉嵐幼時讀私塾,聰敏過人,過目成育,強記不忘,有小神童美譽。其師石先生甚愛之,只因功課對他毫無壓力,他便偷閑喂家雀塞進墻洞里,再用磚頭把洞堵上,石先生發現這個秘密,怪其不務正業,便偷偷將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磚上戲題一上聯:“細羽家禽磚后死,”紀曉嵐下課又去喂家雀,見磚上對聯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為,便在旁邊續對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石先生看到續聯大為惱火,手持教鞭責問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不慌不忙答辨說:“我是按先生的上聯續對的下聯。請看,粗對細,毛對羽,野對家,獸對禽,石對磚,先對后,生對死。是還這樣對,請先生指教。”石先生無言對答,拂袖而去。

  《對聯》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的基本知識以及對聯的發展歷史。

  2、品味對聯的形式與內容美,嘗試寫作一些簡單的對聯。

  3、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對聯的特點,如平仄、對仗等基本常識。

  【教學難點】

  嘗試擬寫對聯

  【教學方法】

  賞析法、討論法、合作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兩姊妹,一般長;同打扮,各梳妝;滿面紅光,年年報吉祥!那么你們猜謎底是什么呢?確切點說是春聯。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我們對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貼對聯,戶戶掛對聯,商場賣對聯,春晚看對聯,但是,我們對對聯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對聯?它有什么基本特點?如何寫作張貼?以及如何嘗試寫作簡單的對聯?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對聯的奇妙世界來探索!

  據說,三國時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與魯肅設宴請諸葛亮。席間,瑜曰:我與你以對聯設賭,對得上——飲酒,對不上——砍頭!敢否?孔明笑答:請出題。

  瑜曰:有水便是溪,無水便是奚,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雞。得志貓兒賽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亮答:有木便是棋,無木便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瑜大驚,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長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無手便是丑,去掉扭邊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長得丑,百里難挑一個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橋,無木便是喬,去掉橋邊木,加女便是嬌,江東美女大小喬,曹操銅雀鎖雙嬌。

  瑜大怒,欲反目。魯肅忙勸曰:

  有木便是槽,無木便是曹,去掉槽邊木,加米便是糟,當今之計在破曹,龍虎相爭豈不糟。

  言罷,哈哈大笑,一場干戈暫告平息。

  二、整體認知:

  (一)對聯的含義:

  對聯廣義上屬于詩的范疇,它是書寫或是均、鐫刻并且懸掛于門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一種最短的文字表達形式,可以說,一副好的對聯就是一首好詩。它是用上下兩聯形式相對、內容相關的語句結構而組成的一種漢語言藝術和裝飾藝術,是社會生活的高度凝練和藝術化的反映。

  正所謂對聯是:對地對天,天地有情皆可對;聯古聯今,古今無事不成聯!

  (二)對聯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記載:后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一般認為,這就是我國最早的春聯。而正式提出春聯這個名稱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并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對聯的特點:

  1、對仗工整:

  對仗是指詞句的對偶,具體要求為:

  (1)字數相等。

  (2)詞性相同。

  (3)結構一致。

  (4)內容相關或相反。

  2、平仄協調:上聯末尾的一字用仄聲,下聯末尾一字用平聲。即仄起平落。

  舉例: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隨著隨著對聯藝術的逐步成熟和發展,各種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斷出現,還出現了所謂非正宗對聯,是指不過分強調平仄、工仗、用韻的對聯。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郭沫若為陶行知先生墓門所題寫的對聯。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

  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

  ——毛澤東

  對仗歌謠(節選)

  天對地,地對天。日月對山川。祥云對瑞雪,暮雨對朝煙。

  北斗七星三四點,南山萬戶十千年。

  溪對谷,水對山。峻嶺對狂瀾。柳堤對花苑,洞壑對峰巒。

  舟橫清淺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對暮,夏對春。五戊對三更。重陽對七夕,冬至對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晝,十千美酒賞芳辰。

  樓對閣,院對宮。棟宇對垣墉。墻頭對屋角,寺外對庭中。

  幾萬黃蜂尋苑圃,一雙紫燕入簾櫳。

  今對古,漢對唐。五帝對三皇。三國分吳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為四代,禹湯文武是三王。

  韓對趙,呂對申。張耳對李膺。賈山對潘岳,魏絳對陳平。

  蕭曹漢代稱良相,李郭唐朝是偉人。

  心對口,面對身。皓齒對朱唇。咽喉對肺腑,肝膽對腹心。

  3.傳統對聯寫作所使用的'方法

  疊字、反復、復疊、頂真、析字(拆字、合字)、鑲嵌、加減、翻造、雙關、同音、回文、比喻、夸張、數字、方位、聯綿等。

  舉例:

  數字聯: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疊字聯: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反復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復疊聯: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頭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頂針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

  拆字聯:踢倒磊城三塊石,剪斷出字兩重山

  合字聯:蠶為天下蟲鴻是江邊鳥

  鑲嵌聯:天下萬物皆潤澤世間無水不之東

  雙關聯: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

  同音聯:無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聯:斗雞山上山雞斗,龍隱巖中巖隱龍

  聯綿聯:獨抱琵琶尋舊曲;數教鸚鵡念新詞

  數字對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4.如何貼對聯?

  對聯有上聯和下聯之分,貼對聯時就要分清上下。先說說門的上下,古文都是豎排版,自右而左。這樣一來,我們面向門站立時,右手邊自然就是上,左手邊的是下。再就是給對聯分上下,對聯是講究平仄押韻的,遵循著仄起平入規則。結尾仄聲(三聲、四聲)的是上聯,結尾平聲(一聲、二聲)的是下聯,橫批的書寫是自右而左。

  三、優秀對聯賞析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賞析】用比喻手法,以天為盤星為子,地為琵琶路為弦,氣象宏大,豪邁之情溢于言表。

  天氣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

  【賞析】這副對聯用四個節氣--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兩個節日--端午、重陽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談天說地,意境優美。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發聲鼓,收聲鼓。

  【賞析】上聯從月的形狀介紹了天文知識。下聯從聲音上介紹了春雷的區別,一形一聲,構成一副對聯,頗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

  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賞析】這是對聯,也是詩畫,聯中鉤畫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圖。其中的數字摻進了乘法運算。上聯“十四”是“七”的倍數;下聯“一雙”是“孤”的兩倍。

  對穿腸: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賞析】這個要說得詳細一些。這一副改得絕,把秋香嵌進去了,十分應景。原聯大多是這樣傳說的:上聯:口十心思,思鄉思友思父母:下聯: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相傳是清乾隆和紀曉嵐的酬唱之作,構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現在改的下聯卻也不遑多讓,將“賞”字拆為尚、目、八(繁體),更擺秋香姐姐上臺,才子風流呀!

  四、活動

  (1)猜對聯活動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成都杜甫草堂)

  欄桿外滾滾波濤,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東去;

  窗戶間堂堂日月,盡四時憑眺,幾曾見黃鶴西來。(武漢黃鶴樓)

  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廣州黃花崗)

  猜人物;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清湘應識九歌心。(屈原)

  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云霄,幽思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日月同懸出師表;風云常護定軍山(諸葛亮)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曹植、李白)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揚深處;

  漱玉詞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李清照)

  猜行業

  架上丹丸長生妙藥壺中日月不老仙齡(藥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店)

  不教白發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理發店)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書店)

  寒衣慰出春風暖彩線添來瑞日長(裁縫店)

  前程遠大腳根須站穩工作浩繁步驟要分清(鞋店)

  四時恒滿金銀器一室常凝珠寶光(珠寶店)

  (2)對聯練習

  對聯連線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紅欲滴日烘楊柳綠初浮

  補充對聯

  處處春光好,(家家氣象新)掃千年舊習。

  學問藏今古,(文章貫中西)春暉盈大地。(正氣滿乾坤)

  爆竹聲聲脆,(滿園春色好)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潤長城內外氣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上心頭)綿綿春雨潤萬物。(皚皚白雪兆豐年)

  五、布置作業

  一、為班級的學習園地創作一副對聯。

  二、為自己讀過文學作品寫一副對聯。

  小結:對聯是一朵小花,是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中一朵精巧別致的小花;對聯,是一條小溪,是我國古老文化長河中一條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對仗,和諧的音調,特有的書法,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這種文學形式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國特有的瑰寶。希望同學們發揚光大。

  《對聯》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2、積累有關對聯知識,重點積累平仄、對仗知識。

  3、學習欣賞對聯,重點積累一些名聯。

  4、嘗試對對聯。

  教學重點、難點

  對對聯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了。這件事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反思。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的根。

  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國民對民族文化分外珍愛。大家稍一留意就不難發現,這幾年的春節晚會,元宵節都或多或少地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對聯。像趙本山小品里的“上聯:吃吃遍人間美味不要浪費;下聯:喝喝盡人間美酒不要浪費;橫批:吃好喝好”甚至都婦孺皆知了。但我身邊的一位老農民卻跟我說:“小品中的這段插科打諢實在算不得一副工整的對子。”那么,工整的對聯應符合哪些基本規范呢?

  二、檢查預習

  1、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2、對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對、字數相同、結構相當。

  3、對聯講究平仄,平仄相異,能夠達到聲調的和諧。對聯無論長短,上聯最后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后一個字必須是平聲。

  4、詞性相同是指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助詞對助詞等(請用“動詞、形容詞、副詞、助詞”填入前面各空,并補充完整)。

  5、結構相當是指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等(請用“動賓結構、并列結構、偏正結構”填入前面各空,并補充完整)。

  6、平仄是就字的聲調而言,在現代漢語中,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兩種,仄聲包括上聲和去聲兩種。

  三、欣賞對聯

  1、對聯的種類繁多,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名勝類、喜慶類、衷挽類、諧諷類、文藝類、行業類、集句類等。

  2、請閱讀教材第二部分“對聯欣賞”請任選一副對聯加以欣賞、品味。

  我最喜歡第副對聯,理由是:

  下面是對聯的釋義,請根據釋義選出你喜歡的(供參考):

  四、對聯作法

  1、對聯的寫作方法

  按上下聯在內容上的關系分,對聯可分為三種,即正對,反對,流水對三種。

  ①正對指對聯上下兩聯的內容相關或相似,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如: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派春光明四海;萬枝桃李艷三江。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夫婦共譜勞動曲;男女同謳致富歌。

  ②反對指上下聯內容相反,對比鮮明,這種對聯往往從正反兩面來說明同一個問題,在對比中突出表達效果。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幸鑄佞臣。

  莫忘當年創業苦;春看今朝生活甜。

  又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鋪張浪費損家害國;勤儉節約積少成多。

  ③流水對也叫串對,指一個意思分兩句說,兩句合起來是一個整體,上下聯有承接、假設、遞進、因果、條件等關系。

  如:江河無止終而為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如:但使人家有遺愛;曾將詩句結風流。

  五、課堂小練

  1、舉幾個列舉幾個名人勵志聯

  ①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為蒲松齡落第自勉聯)

  ②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此聯為周恩來同志所作)

  2、下面幾副對聯已經打散,請按照對聯的相關知識重新組合。

  A、人梯巧搭登攀路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學海無涯勤可渡陣陣漁歌卷春風

  C、山高自有人行路雨滋桃杏萬戶紅

  D、風吹楊柳千門綠書山有徑志能攀

  E、點點輕舟騰巨浪心血勤澆棟梁材

  3、按照對聯的相關知識與要求調整下聯的順序和結構。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調整下聯為: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紅雨樹邊,此間有堯天舜日。)

  《對聯》教學設計 5

  教學目的

  1、認識“美、民、歲、歡、笑、新、年、百、萬”9個生字,會寫“萬、百、民、竹”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對聯,了解對聯意思。

  3、激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識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態度。讓學生受到祖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新課

  1、課文共有幾幅圖?每幅圖畫的是什么?

  2、借助圖畫和老師的`介紹,讓學生粗略的了解對聯。

  二、出示課題,學生朗讀課題

  三、自學生字

  1、出示第一副對聯,讓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說說是怎樣記住字形的

  3、依次出示第二、三副對聯,標出要求認識的字,學生自主識字。

  四、朗讀感悟

  1、指導朗讀對聯。

  2、引導學生了解每副對聯的意思。

  3、熟讀對聯,鼓勵學生背誦。

  五、你家貼過對聯嗎?讓學生說說看對聯認識的字。

  六、指導書寫。

  《對聯》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了解對聯的基本特點。

  2、掌握對聯的'擬寫方法。

  3、簡單嘗試對對子。

  4、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對聯的特點并掌握對聯的擬寫。

  教學難點

  嘗試對對子。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一些接觸過的對聯。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春節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其實,春聯只是對聯中的一類。你們可知道,對聯可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在國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春聯外,你們還知道在生活當中對聯都用在哪些方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認識對聯。(課件出示)

  二、認識對《走進對聯、認識對聯》

  (一)了解“對子”

  師:對于對聯,古人早有研究,并且形成了專著。老師今天就帶來了對聯專著《聲律啟蒙》中的幾組材料,大家先一起來讀一讀。(課件出示)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秋月白,晚霞紅,水繞對云橫。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生讀)

  讀了兩遍后,同學們有什么發現?(詞語是相對的)

  (二)認識對聯

  我們在小學階段,也曾經接觸過一些對聯,看同學們能否打開記憶的閘門,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讓我們大家欣賞欣賞

  1、學生試背,教師隨機出示一些對聯。(課件出示)

  (1)、地滿紅花紅滿地,

  天連碧水碧連天。(回文聯)

  《對聯》教學設計 7

  設計理念

  本設計意在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通過讀讀、想想、猜猜、聯系生活實際等形式多樣的方法識字、學詞,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語言文字,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背醪餃鮮抖粵這種文學形式,誦讀對聯,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2、痹謁卸煉粵中認識13個生字;會正確、規范書寫10個生字。

  3、痹謔蹲中醋止程中,進一步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通過書寫表達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讀文識字,會認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對聯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

  老師:在黑板張貼一副完整的對聯,課件一套,紅紙,黑色彩色筆若干。

  學生:課前搜集對聯。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鼻胙生觀看課件,感受過春節的熱鬧氣氛。

  2、碧富敖沂究翁狻

  孩子們,過年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對聯(教師指向張貼在黑板上的對聯),學生齊讀課題。

  3、幣孕蝸蟮畝粵入手,初識對聯。

  (1)抽學生讀:“春回大地,春風吹出千山綠,春雨灑來萬家新”。讀了對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2)教師講解,指導學生認識對聯。(師:每逢過年,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張貼用紅紙書寫的對聯,一副完整的對聯包括橫聯、上聯、下聯,別看簡簡單單的對聯,它包含的內容可豐富了。)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苯柚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

  2、蓖桌互讀互評。

  3、奔觳槭蹲幀⒀Т是榭觥

  (1)將生字放在五顏六色的氣球中逐一讓學生認識。

  “聯”、“六畜”、“財”、“茂盛”、“風調雨順”,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爆”、“財”: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擴詞。(當學生說到“爆炸”時,老師相機教育學生注意安全,遠離爆炸,滲透安全教育。)

  “稻米”、“六畜”,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想猜猜進行理解:“稻米”還可以叫什么?“六畜”指農民伯伯飼養的六種牲口,請孩子們猜一猜有哪些。(通過這一形式的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驟然高漲,輕松理解了難點詞的意思)

  “茂盛”:結合窗外的.那棵高大的黃桷樹進行說話練習。

  (2)詞語(四字詞、三字詞教學)。

  過渡:對聯中還有一些特殊的詞語,藏在燈籠里,孩子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將四字詞、三字詞分別放入燈籠里讓學生認讀,在讀中體會含義)

  “爆竹聲聲”、“梅花點點”,讀了這兩個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看看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過年的熱鬧場面,聽到了鞭炮噼噼啪啪的聲音,看到了朵朵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展示它的美麗,散發著它的芳香)

  “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這組詞語是農民伯伯給我們送來的,在讀中體會農民伯伯給我們送來了什么?(豐收的糧食、肥壯的牛羊)

  “生意興隆”、“財源茂盛”,讀好了這些詞語,你想把它們送給誰?(生:我想把它們送給做生意的人,祝他們生意紅紅火火)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邊讀邊體會,你感受到了什么?(對學生的理解加以鼓勵,教師不作具體講解)

  “三字詞”教學,在朗讀中記憶、積累。

  三、朗讀指導

  過渡:學好了生字詞,下面老師把它們送回到對聯的家中,老師相信你們會把對聯讀得更好。

  1、迸淅擲識痢

  (配上喜慶吉祥的音樂,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讀文氛圍,學生很容易入情入景地讀好對聯)

  (1)配樂自由讀。

  (2)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對聯進行朗讀,并讀給小伙伴聽聽,小伙伴讀得好的,給他畫上一面小紅旗進行獎勵。

  (3)抽學生讀、評讀、賽讀。

  (4)男女生以對對子的方式朗讀對聯。

  2、卑唇謐嗬識痢

  過渡:讀好了對聯,請孩子們仔細觀察一下對聯有什么特點。

  (1)學生匯報:兩兩相對,每句字數相等,根據前面的詞語教學,學生很容易觀察出對聯中都藏有四個字的詞語和三個字的詞語。

  (2)教師相機點擊課件,將對聯分成“××××/×××”的節奏指導朗讀。(師:我們讀對聯時,不僅要有感情地朗讀,還應像古詩那樣,讀出對聯的節奏,讀出韻味)

  (3)教師引讀,學生再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積累詞句。

  3、庇蝸——對對聯。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書中的對聯與黑板張貼的對聯有什么不同。(缺少橫聯)教師相機出示四句橫聯(辭舊迎新、欣欣向榮、恭喜發財、普天同慶),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后,將橫聯添加在課文中的對聯上。

  (2)學生匯報并簡單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對對聯。

  四、書寫指導

  過渡:孩子們,讀了那么多對聯,又增長了不少知識,那你們想把這些對聯送到紅紙上去嗎?但對聯中有兩個調皮的漢字娃娃,想讓你們把它倆寫得漂漂亮亮的,它們才愿意回去,教師相機出示生字“順”和“盛”。

  《對聯》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的定義和特點。

  2.熟悉對聯的組成結構和韻律。

  3.學習如何創作簡單的對聯。

  教學重點:

  1.對聯的組成結構和韻律。

  2.對聯的創作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

  1.如何創作有意義、有韻律的對聯。

  2.如何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來創作對聯。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小組討論和合作創作。

  3.朗讀和展示。

  教學準備:

  1.PowerPoint課件。

  2.紙筆、顏色筆、海報紙等創作工具。

  3.對聯創作范例。

  教學過程:

  步驟1:導入(5分鐘)

  1.1師生互動,詢問學生們對對聯的了解和看法。

  1.2展示對聯圖片和創作范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作欲望。

  步驟2:講解(15分鐘)

  2.1講解對聯的定義、特點、組成結構和韻律,重點介紹什么是“對仗”和“韻對”

  2.2通過課件和實例解析如何創作對聯,包括:

  a.觀察和思考,找出有意義和有趣的詞語或句子。

  b.按照“對仗”的原則將詞語或句子組成對聯。

  c.使用適當的修辭手法,如借喻、夸張、反問等,創作具有表現力和藝術性的.對聯。

  步驟3:小組合作(15分鐘)

  3.1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2-3人。

  3.2發放創作工具和海報紙,要求學生們合作創作對聯。

  3.3引導學生們運用所學的對聯創作技巧和修辭手法,創作有特色和意義的對聯。

  步驟4:展示和評價(5分鐘)

  4.1讓各小組依次展示對聯作品。

  4.2師生互評,評選出最有創意和藝術性的對聯。

  步驟5:總結(5分鐘)

  5.1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創作過程。

  5.2強化對對聯的認識和興趣,鼓勵學生們繼續創作和欣賞對聯。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通過講解、創作和展示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對聯的構成和韻律,掌握對聯的創作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力。在小組合作創作環節中,學生們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同時也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對聯作品展示和評價環節則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的交流和合作。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和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對聯。

  《對聯》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

  2、欣賞對聯,嘗試對簡單的對聯。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了解對聯,會欣賞對聯。會對簡單的對聯。

  教學用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學語文。說到語文,大家覺得語文如何?……今天這一課,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玩一玩文字。首先,我們先來聽一則故事。】

  (一)聽故事導入

  有一次,紀曉嵐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時候,乾隆皇帝看見桌子上放著兩碟豆,就想考考紀曉嵐。于是出了一句:

  兩碟豆;

  紀曉嵐環顧四周,略一思考就對出了下句:

  一甌油。

  乾隆見難不倒紀曉嵐,便改口道:

  “我說的是——兩蝶斗”。

  【如果你是紀曉嵐,你會如何對下聯呢?我們來看看紀曉嵐的下聯,你覺得怎樣?】

  紀曉嵐隨即說:“我說的`是一鷗游”。

  乾隆是個很聰明的皇帝,他見紀曉嵐又對上了,就在上聯前加了兩個字:

  林間兩蝶斗;

  這是,紀曉嵐又是怎樣對的呢?

  紀曉嵐道:

  水上一鷗游。

  乾隆開心大笑。

  【通過這則故事,我們知道了乾隆皇帝與紀曉嵐的這出一句,對一句,這樣子就是一幅對聯。出句就叫上聯,對句就叫下聯。】

  (二)對聯的有關知識

  對聯又叫對子,楹聯,楹貼,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體制短小、文字精練、歷史悠久,雅俗共賞的傳統文學樣式。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對聯由“桃符”演化而來。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倆兄弟能在桃樹下降鬼,并把惡鬼用“葦索”捆了喂老虎,于是,百姓在每年除夕用桃木板刻制他們的畫像分掛于門前兩側,用以辟邪,叫作桃符。【說道桃符,我們之前是不是有學過了。提示《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寫的是新年的。我們過年的時候也有貼,那聯就是春聯。除了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在什么什么時候或者哪種場合我們也會見到聯呢?】對聯種類有茶聯、壽聯,婚聯,春聯,挽聯,行業聯,座右銘聯……

  【現在根據你記憶中的對聯、或者用黑板上的這句來想一想,對聯有什么特點?】

  (三)對聯特點

  字數相等

  詞性相對

  音韻相諧(仄平)這是區別上下聯的一個標準。

  4、意思相關

  【了解了對聯的這些知識后,現在我們要來進行一次關于文字的科舉考試,你們是考生,我是主考官,大家有沒有信心?】

  (四)對聯練習

  1、說說這些對聯的行業(秀才)

  理世上千絲萬縷,創人間頂上功夫。(理發店)

  釀成春夏秋冬雨,醉倒東西南北人。(酒店)

  美味招來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飯店)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書店)

  懸將小日月,照澈大乾坤。(眼鏡店)

  2、故事中的對聯(舉人)

  紀曉嵐,有一次,他非常想家,情不自禁吟了這么一聯: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你們也來讀讀這個上聯,看看有什么發現?(這里心口十打一字就是思字,上聯中一共用了四個思字,真是思家心切)那你們想想,下聯什么有什么特點?好,恰恰這個時候,皇帝聽到了,皇帝看紀曉嵐愁眉苦臉的,于是,呵呵笑了兩聲,右手一揮,說:“愛卿,朕恩準你回家探親”。同學們,你們想想,紀曉嵐會有什么樣的動作?說什么樣的話?可以做做看。那你想,下聯是什么樣的呢?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謝字可以讓生猜一猜)

  3、試對對聯(貢士)

  地——天雪——風

  花好——月圓虎頭——蛇尾萬水——千山

  辭舊歲——迎新年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4、用自己的名字編寫祝福聯。(狀元)

  例:五年(4)班丁心怡同學作:

  上聯:心想事成家家富。下聯:怡然自樂個個歡。

  (五)總結

  同學們,對聯是我國文化上的非常寶貴的財富。我們今天所學習到的只是對聯汪洋中一朵小小的花,還有更多更多的花等著你們去乘風破浪去尋覓。希望不久的將來,看到你們的收獲。最后,送大家一幅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對聯》教學設計 10

  設計理念:

  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讓小學生從小了解、欣賞、創作對聯,體現了“小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的精神與要求。

  《走進對聯》從“感知對聯”、“認識對聯”、“挑戰對聯”三個環節,讓學生了解對聯的特點,進而嘗試簡單的對聯創作,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

  教學充分體現生本理念,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結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了解對聯的基本知識。

  (2)感知對聯的形式美。

  (3)感受對聯的內涵美。

  2、能力目標:

  (1)嘗試創作對聯。

  (2)學習欣賞對聯。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對聯的興趣和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從對聯中汲取中華文化精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對聯的形式美,感受對聯的內涵美。

  難點:學習欣賞對聯,嘗試創作對聯。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知對聯激發學習興趣

  1、“爹滿門”故事

  天增歲月娘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

  對聯已入尋常百姓家,過年尤其要貼對聯。有句俗話,“有錢沒錢,貼個對子過年”說的就是貼對聯的重要。今天我們就“走進對聯”!

  師介紹對聯:對聯又叫對子、“桃符”;對聯,在古代特別崇尚。才子佳人碰在一塊,少不了對對子、

  二、認識對聯了解對聯特點

  云白山青萬余里江深竹靜兩三家

  1、學生自由發言,談對聯的特點(學生發言后,自主板書)

  ①字數相等

  ②詞性相對

  ③平仄zè相合:

  師釋:(平:一二聲;仄zè:三四聲)這就如同走路,手腳相對才自然,有韻味(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了解“平仄”,

  ④內容相關(關聯)

  牛刀小試

  如何區分上聯與下聯?(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后一個字為平聲)

  1、區分上下聯

  ①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②臘梅吐芳迎紅日()綠柳展枝舞春風()

  ③雨滋春樹碧連天()風送花香紅滿地()

  ④春入鳥能言()風來花自舞()

  2、對聯尋親

  1、舊歲又添幾個喜

  2、平安二字值千金

  3、和順一門有百福

  4、雨潤百花香

  5、風和千樹茂

  6、新年更上一層樓

  (1 6 2 4 3 5)

  3、對聯找搭檔

  1、芳草連天碧春花——(遍地紅滿地開)

  2、冬去———春來鳥語花香(山明水秀雪花飄揚)

  3、臘梅吐芳迎紅日綠柳展枝——(隨風飄舞春風)

  4、考試對對子:1932年,清華大學新生入學考試,教授陳寅恪別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對聯題”,上聯“孫行者”,要求學子按照對聯的格式,答出下聯。

  (出示課件)孫行者——()從五個選項中選擇一個。

  (1)豬八戒

  (2)沙和尚

  (3)祖沖之

  (4)牛魔王

  (5)王八蛋

  三、挑戰對聯嘗試創作對

  點擊課件對對子:

  ①對一字聯:海對()松對()雨對()車對()

  ②對二字聯:大海對()青松對()春雨對()

  名車()

  ③對三字聯:講故事——魯迅對“獨角獸”對(比目魚)

  水中魚(山上虎籠里鳥田間蛇……)

  ④對四字聯:連線

  白駒過隙狐假虎威

  引狼入室鴻雁傳書

  泥牛入海放虎歸山

  狗仗人勢天馬行空

  ⑤重組對聯:

  有一副對聯,上聯是“蝴蝶有花皆入夢”,請從下面的字中選擇七個組成下聯。

  蘆葦香心鴛鴦無魂水不掉成家蚱蜢

  ()

  ⑥特殊的對聯:

  析字對(填空):閑看門中木思耕心上田

  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邊(明)

  3、挑戰難度對對聯:

  04年高考試題

  荔枝龍眼木瓜皆為嶺南佳果。

  這幅對聯是由三個名詞加一個地名詞再加一個前面三個名詞的屬類名詞組成的。其實可以有好多種對法,比如:

  1、奔馳寶馬豐田都是世界名車。

  2、黃山泰山華山都是中國名山。

  3、趙微周訊許晴都是影壇名人。

  4、香港澳門臺北都是中國名城。

  四、布置作業

  1、課外繼續搜集妙聯。

  2、為學校圖書館寫一副對聯。

  《對聯》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對聯知識,了解對聯的起源、種類和基本規則。

  二、通過對對聯,熟悉運用對聯基本規則。

  三、感受對聯文化,激發學生對對聯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對聯基本規則的掌握和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微課學習

  通過觀看微課,使學生了解對聯的起源、種類以及基本規則。

  二、對對樂園試身手

  (一)字數相等

  1、一字聯

  月(星)雨(風)紅(綠)馬(羊)

  2、二字聯

  冷月(寒星)春雨(秋風)紅花(綠葉)河馬(山羊)

  3、三字聯

  孫行者(胡適之)水簾洞(花果山)紅燒肉(黃燜雞)

  獨角獸(比目魚)水底月(鏡中花)蘋果臉(葡萄牙)

  其中,蘋果臉對葡萄牙一對,屬于無情對,對聯背后還有光緒和珍妃的故事。

  (設計意圖:從一字聯到二字聯再到三字聯,字數逐漸增加,難度也逐漸增大,讓學生一邊對對聯,一邊熟悉鞏固對聯規則。同時重點掌握字數相等的規則。)

  4、對聯小故事

  祝枝山和徐子建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五臺山上五層臺,臺臺臺臺.....

  (二)平仄和諧

  1、四字成語對聯

  請在括號里標出下列成語對聯的平仄聲,平聲用“—”,仄聲用“|”。

  例:(— — | |)春來眼際喜上眉梢(| | — —)

  ()披肝瀝膽刻骨銘心()

  ()風吹草動水漲船高()

  (設計意圖:因平仄較難,本課又為對聯的起始課,所以先只要求學生能區分平仄聲,并了解上下聯相應位置上的字,平仄聲相對)

  (三)詞性相對

  1、以集句聯為例分析詞性相對

  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

  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總結: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

  (四)考考你

  顏料店趣味對聯

  上聯:鵝黃鴨綠雞冠紫

  下聯:鷺白鴉青鶴頂紅

  請學生在教師提示下對出下聯

  (五)拓展:玻璃聯

  對聯對聯,上下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和諧、內容相關,處處體現著一種對稱之美,而這種美,恰恰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欣賞的。我們的漢字就具有這種獨特的.對稱之美,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欣賞下面一幅對聯:

  山中日出

  (教師正、反兩面展示玻璃聯,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發現:正面看、反面看都是一樣的)

  請學生試著對出下聯,展示下聯:

  水里風來

  (六)延伸

  漢字不僅有對稱之美,一個單獨的漢字就很有魅力。我們把一個字拆拆合合有時竟也能造就一副佳聯。這樣的文字游戲,連古代皇帝也愛玩。唐玄宗和楊貴妃就曾出此佳對。

  有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一同在御花園賞月,二人坐在土石堆成的假山上,唐玄宗想考考楊貴妃,當即吟出一句上聯:二人土上坐。這副對聯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暗藏玄機。二加人加土,剛好構成一個“坐”字。這是一幅“析字聯”。同學們想知道下聯嗎?我們下節課再來專門學習“析字聯”。

  (七)作業

  1、請同學們搜集更多有意思的對聯大家一同賞析。

  2、思考析字聯下聯。

  《對聯》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通過聽故事、佳聯賞析等方法,了解析字聯的特點。

  2.通過小組合作,試著對出析字聯。

  3.培養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學精華之一對聯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析字聯的特點。

  教學難點:

  試著對出析字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上節課,張老師給大家留了一個作業,請你試著對出下聯,不知你們是否對出了?

  2.學生交流。

  3.師小結揭題。

  二、認識析字聯

  1.微視頻故事:《析字聯》。

  2.析字聯欣賞。

  師:知道了什么是析字聯,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欣賞幾副析字佳聯吧。請男同學讀上聯,女同學讀下聯。

  (課件出示對聯)

  (1)墨泉

  (2)苗是田頭草愁為心上秋

  (3)子女合心恰好日月比白皆明

  (4)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

  3.師:在這幾副對聯中,你猜猜畢老師最喜歡哪副?為什么呢?

  4.學生交流。

  三、試對析字聯

  1.師:欣賞完幾副析字佳聯,不知大家是否有興趣來對上一聯?因為對這種對聯的難度稍大些,所以畢老師稍作處理,請你們在小組內討論后來補充下聯。請看屏幕:

  (1)鴻是江邊鳥

  蠶為

  (2)一明分日月

  各丘山

  (3)踏破()橋三塊石

  劈開()路兩重山

  (4)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典木置屋,曲,直。

  (5)此木為柴山山出

  因火成煙夕

  2.小組合作完成對聯填空。

  3.集體交流。

  4.師講對聯故事——“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

  四、布置作業

  師:同學們,漢字的趣味無窮,古時候的人們利用漢字的'形體結構,創作出了有趣的析字聯。如今,人們還將析字聯作為謎語供大家益智,今天的作業就是這樣一副對聯,請大家課下猜一猜。

  十月十日,一魚一羊。——這副對聯中隱藏著一個國家的名字

【《對聯》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對聯》教學設計(通用13篇)01-18

《對聯》教案教學設計(通用10篇)01-18

《對聯》教學反思11-04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軍神》教學設計軍神 教學設計05-31

春曉教學設計 《春曉》教學設計02-02

教學教學設計01-27

設計的分類教學設計04-17

《標志設計》教學設計02-27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jyzzjyzz免费视频 | 亚洲资源网久久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五月天久久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