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本百花園安排了“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要求:
1、語海暢游——同義詞、邏輯訓練、加標點。
2、積少成多——《別董大》。
3、閱讀平臺——《心靈創可貼》。
4、能說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5、筆下生輝——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學重難點:
1、閱讀平臺——《心靈創可貼》。
2、能說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3、筆下生輝——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學方法:
討論法、練習法等。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語海暢游”,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海暢游”。
1、出示文字幻燈:板書有課本中的例子。
2、認真讀讀以下字,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組內討論,交流字的注意點。
4、出示“一起”和“一同”……
學生讀這組字,并開火車進行口頭說句。
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做練習,教師檢查反饋。
5、出示課本例子。
6、學生做練習,教師反饋做練習情況。
。1)把“學生”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年齡的。
(2)把“少年”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職業的。
。3)把“電視”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劇種的。
(4)把“電影”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家用電器的。
7、(1)出示課外練習,學生做練習。
。2)學生做課本中加標點的練習。
8、反饋練習情況。
。1)電燈、電話、留聲機是愛迪生發明的。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
(2)他小時候記性很好,不到三歲,就能背誦杜甫的《絕句》。人們稱贊說:“這小孩多可愛呀!”
9、出示課外練習,學生做練習。
二、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
2、全班齊讀,同桌互相抽查,熟讀成誦。
3、各小組內交流對古詩的理解。
4、各個小組推薦代表發言,教師適時點撥。
三、閱讀平臺——《心靈創可貼》。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心靈創可貼》,要求讀得流利、連貫。
你讀懂了什么?
2、作者在這篇短文中告訴了我們什么?
3、自讀短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4、你喜歡蘇茜嗎?為什么?
5、學生自由發言,要求說出理由。
6、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的嗎?
。ㄎ覀儜搶W習蘇茜那可富有愛心的童心。她是一個善良的小姑娘,是一個關心他人的小姑娘。)
四、作業:
背誦《別董大》。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
“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背誦、默寫《別董大》。
二、能說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1、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的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組內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
三、筆下生輝——寫“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1、指名讀題目,其余思考:題目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饋思考情況。
3、幻燈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樣把文中感人的部分寫具體呢?。
(2)怎樣把你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四、總結。
學生寫作文,教師隨堂指導。
五、作業。
1、完成習作。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習作。
3、將自己寫的文章展示給同學看。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 使學生掌握把主謂句改換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方法.
2聯系本單元學過的課文,體會表現人物形象和精神的方法。
。匙x讀背背并理解感悟古詩。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自己感悟古詩。.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化。
。彩熳x古詩,理解它們的意思
二、匯報展示
。弊x例句,說說句子是如何變化的。
例:黃道婆學會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
黃道婆把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都學會了。
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都被黃道婆學會了。
完成: 居里夫人毫無保留地公布了鐳的提純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餐卣古c交流:同學們,本單元講述了五位古今中外著名女性的故事,她們的形象和業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怎么才能在有限的篇幅中鮮明地表現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呢?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吧!
。抽喿x平臺:
。ǎ保┲笇W生讀準字音。
。ǎ玻┠阌X得女主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3)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捶e少成多
。ǎ保┳x準字音。
。ǎ玻├斫飧骶涞囊馑肌
(3)讀一讀背一背。
三、反饋檢測
背誦默寫古詩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表現“花”這一主題的音樂、歌曲、圖畫、詩詞等藝術形式,感受不同藝術形式對同一主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美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開闊藝術視野,感受多種藝術形式帶來的美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收集、帥選、整理資料,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教師播放編排好的錄音。
2、在播放過程中學生搶答出歌曲中唱的是哪種花?
3、請學生介紹這幾種鮮花。
二、連一連、畫一畫
1、出示教科書第45頁的圖片。
2、學生把國家有代表性的圖片和他們的國花一一對應的畫上連線。
3、指名講解。
荷蘭——郁金香
俄羅斯————向日葵
日本————櫻花
英國————玫瑰
美國————玫瑰
韓國————木槿花
4、在現代生活中人們都喜歡花,送花成了交往中的“心意之禮”鮮花還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含義,你們知道嗎?請你為同學們介紹一下。
5、學生介紹搜集到的資料:鮮花代表的意義。
白菊————真理
無花果————爭論
百合————重獲快樂
山茶————可愛
柳樹————坦白
紫羅蘭————永恒之美
百合花————順利、吉祥、百年好合
郁金香————愛的告白、富貴吉祥、真摯情感
康乃馨————健康、快樂、順利
紅玫瑰————美麗的愛情、美好常在
2、教師展示有關花的繪畫作品
師:畫家用線條、筆墨為我們展示了鮮花的蓬勃的生命力和絢麗的色彩,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則用精妙的文字歌詠著各種鮮花。
3、教師展示有關花的詩句。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各種各樣的“花”,欣賞了有關花的繪畫和詩句,希望同學們涉獵更多的藝術形象,開闊藝術視野,感受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帶來的美的享受。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4
一、讀一讀,注意帶點的詞語,說說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目的:引導學生感悟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再說話寫文章時,根據表達的需要,選用最恰當的語言形式表達所要表達的內容,以提高表達效果。
過程:1自己讀一讀這4個句子,感受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2出示另一組句子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打比方”或“把物當作人來描繪”能增強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
節日的北京,人多極了,鮮花也很多。
1839年6月的一天,廣州城里的人們都情緒高漲。
夜深了,這個山村寂靜極了。
洶涌的海浪猛烈地向岸邊撲來。
3我也能用這兩種表達方法寫句子。
二、認識修改符號,并練習正確使用。
目的:引導學生學習使用修改符號。
過程:
1.認識修改符號。
(1)引導學生看例句和說明認識刪去、刪改、增加、調換這四種修改符號,
。2)了解他們的作用和用法。
2.試著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用錯的字、詞、標點。
。1)完成書上的練習。(指導學生要把修改符號些正確,并且要讀一讀修改后的句子,來檢查修改得是否正確。)
。2)同住兩個同學互換互查。
。3)老師給以正確的答案。
。4)擴展聯系。老師再提供幾個病句,加大練習量。
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目的:積累有關理想的格言,樹立遠大理想,勇敢地去實現理想。
過程:1自己出聲的讀一讀句子,試著理解句子的含義。
2大聲地讀你能理解的句子,通過讀表達你的理解。
3與全班同學交流你理解的句子。(在同學們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提升認識。)
4說說理解了句意之后的感受。(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5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大聲的誦讀句子。
6鼓勵學生背誦句子。(要求不要太高,能背幾句都可。)
閱讀平臺
目的: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感情,并鼓勵學生能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過程:1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詩歌。大體了解詩歌的內容。
2再讀詩歌,想一想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在小組中討論:《兒童和平條約》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說說你讀后想到了什么?在討論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誦讀詩歌。
4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結果,并展示合作誦讀。
語文大課堂
──我們向您致敬
目的:引導學生圍繞本單元愛國精神這一主題,通過辦小報的活動形式,提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動手、動腦、動口、動筆的語文綜合能力及合作精神。
過程:
1.教師總結本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倡議開展辦小報活動。
教師導語激情: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后,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平靜。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崛起、祖國的尊嚴、祖國的榮譽,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斗志更強,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深深熔鑄在我們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我們應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奮發有為,開創未來的強大精神支柱。為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承傳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收集和了解熱愛祖國的杰出人物的事跡,來表達我們的崇敬之情吧!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作辦小報的前期準備工作。
。1)確定本次小報的主題,選定要贊美的人是誰。(教師可給學生提示范圍:可以是偉大的領袖、可敬的愛國志士、杰出的科學家,也可以使優秀的體育明星、狼洞模范、教育工作者、義務工啄著等等。)
。2)依據組員的特長,合理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
3.搜集相關資料,如有關者個人的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
4.舉辦“名人事跡報告會”。
。1)把搜集到的人物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在小組里進行交流,人人動口。(注意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要篩選有價值的資料。)再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目的是讓同學通過活動了解到我國歷史上更多的杰出愛國人士的事跡。)
。2)交流前提出要求:
①想好重點介紹什么,按怎樣的順序說。
、诼爠e人介紹時,要聽清楚介紹的重點,聽后要相互評一評。
(通過交流活動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和交際能力)
5.在交流的基礎上完善本組的內容。
6.小組合作,一齊動手辦一起介紹名人的小報。
。1)確定主題,選好題目
以“我們向您致敬”為大題目,根據本組準備的內容確定小的題目。
。2)發揮各組員特長,合理分工。人人參與,人人動手、動腦。
準備資料安排版面設計制作
7.把小組制作的小報向全班展示,并作介紹。進行評價?稍u出最佳小報、最佳版面設計、最佳設計制作等。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肯定學生的閃光之處。激發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興趣。為下一步寫活動作鋪墊。
8.把這次活動的過程和感受寫下來。
(1)引導學生回顧辦小報的全過程,你覺得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環節。
。2)說說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把這個過程和感受寫下來。
要求:寫活動過程時要抓住最有趣的地方來寫;寫感受要把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4)寫好后讀給同組的同學聽,征求意見。再進行修改。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地理解和運用成語,理解并積累嚴守規則,遵紀守法等方面的對句。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獨立閱讀理解并交流自己對“人間天平”這一主題真切的感受和體會。
3、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出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4、能把自己經歷或看到的有關規則事情如實而有條理的寫下來,學會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別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
一件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溫故而知新中”的“成語
運用、積少成多”。
一、成語運用
1、師講笑話導入課題:同學們,這是
亮亮給爸爸的信(投影出示)。
我最親密無間的爸爸:
你好!
最近身體是否健壯如牛,工作是否蒸蒸
日上。我現在正在奮不顧身的學習。前天,老師表揚了我的豐功偉績,我聽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評我濫用成語,我以后一定前功盡棄,卷土重來。祝爸爸萬古長存!你獨一無二的兒子小明。
你們是不是也能準確地運用成語呢?
我就來考考大家對成語的運用能力。
2、恢復成語原貌。
。1)投影:讀一讀劃線部分,你能把
句中畫線的部分改成成語嗎?
◆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頒布之前,費盡心機,苦苦思索了好幾天,終于想出了一個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辦法。( )
◆唐高宗突然間因憤怒變了臉色,準備嚴懲權善才。()
◆到了豫州,他看到到處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難民,無辜而受牽連的人極多,內心非常不安。()
◆我高興得眼淚都要掉
下來了,連忙對這位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為己有的黑大哥表示謝意。( )
【學生自主讀題,先弄清題目的要求,
再讀句子中畫線部分的意思,理解后改寫成相應的成語!
(2)你能運用“冥思苦想”、“勃然
大怒”、“哀鴻遍野”、“拾金不昧”說話嗎?
【強調不僅能夠理解成語,還要重視成
語的準確應用!
3、選擇恰當的成語,填入句子里。
五光十色 五顏六色
◆走進花園,郁金香開得
正盛,()的花朵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艷麗
◆大廳里擺放著各種各
樣的工藝品,( ),琳瑯滿目。
滔滔不絕夸夸其談
◆爸爸是個足球迷,一談
起他喜愛的球隊,總是( )。
◆新來的同學維克多喜
歡( )。他說自己一個人曾經撲滅過一場大火,肚子一人去過很多大城市游玩,一天看完過三本小說,可是他說的并不真實。
【先要引導學生弄懂出示的兩組成語的
意思,找出每組里兩個成語區別之處。比如:“五光十色” 是形容色彩鮮艷,式樣繁多。而“五顏六色”是指各種顏色?淇淦湔勑稳菡f話、寫文章浮夸不切實際;滔滔不絕是褒義詞,形容口才很好,說話不間斷。在理解詞的基礎上,根據句子的意思、感情色彩、語言環境,再在提供的成語中選擇恰當的一個,填入句子里。意在讓學生感悟成
語的特點,激發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二、積少成多
1、引入: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我
們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的成語,并能把握成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感受到成語的精煉和含義深刻。下面讓我們學習一些對句,這更會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語言的精煉和含義深刻。
2、出示對句,讓學生朗讀。
☆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 道德行為憑自律 文明
規范貴堅持
☆ 須養成處處好風正氣
方配做泱泱大國公民
☆ 修身治國生死無懼
敬業奉公寵辱不驚
☆ 車走直馬走斜必依規矩
綠燈行紅燈止才成方圓
☆ 崇尚文明充實精神生活,升
華公德熏陶思想感情
3、讓學生合作交流,理解對句的意思。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通過詞句練習,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繼續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收集同音字,進行區分;初步了解重疊詞的特點,積累詞語;通過對一般陳述句和“把”字句的朗讀感悟和轉換練習,培養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表達能力;朗讀、理解并背誦關于名人關于讀書的名言,懂得讀書的重要;運用已有的閱讀知識和能力獨立閱讀《第一個望遠鏡》,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激發學生觀察、思考的興趣;通過練習請假和學習寫請假條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課件、電話(道具)。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步驟:
一.談話引入,區分同音字:
1.在漢字中有很多有趣的字,板書:須需
2.問:誰知道這兩個字念什么?板書音節。
3.那么這兩個字有什么不同呢?你能分別組一個詞嗎?
4.體會一下兩個字有什么不同?查查字典。
5.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說一說。
6.板書學生說的字。
7.引導積累:課下我們可以多積累些這樣的字。召開一次同音字大聚會。
二.照樣子寫詞語:
1.談話導入:其實漢字中不僅有很多有趣的字,還有很多有趣的詞語,看,這些詞:
課件展示:灰灰蒙蒙。引導學生思考:這個詞有什么特點?
(前面是表示顏色的,后面兩個相同的字表示灰的樣子。)
2.像這樣的詞你還知道哪些?
3.填空體會,總結:這樣的詞語叫做ABB式的重疊詞。
它可以把顏色表示的更形象、具體。我們在寫句子時可以學習用這樣的詞語。
三.照例子改寫句子:
1.引入:剛才我們學習了同音字和重疊詞,下面我們看兩個句子:
2.課件出示:
走馬燈吸引住了茅以升。
茅以升被走馬燈吸引住了。
3.指名讀:
思考:兩句話意思一樣嗎?“被”前后內容什么關系?
4.拓展練習:你能仿照例句說話嗎?
課件出示:我們打開了電腦。
指名讓學生改寫:
5.自由練習說句子。
6.語言實踐:
學生練習紙:
(1)媽媽搬來了花盆。
。ǎ玻┬∶鞑扰K了語文書。
。ǎ常┬∝堊降搅死鲜蟆
7.小組交流、糾正。
第二課時
一.積少成多:
。保勗捯耄和瑢W們,你們一定都喜歡讀書吧?誰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讀書?
。玻n件出示名人名言:
3.自由讀,思考:這些語句都是關于什么內容的?
。矗〗M討論:每句話什么意思?
5.背一背,同桌互相檢查。
二.閱讀平臺:
。保杂勺x短文《第一個望遠鏡》,圈出不認識的字。
。玻米约赫J為合適的方法認識生字(問同學、查字典、拼音節)。
。常〗M合作朗讀,檢查字音掌握情況(分自然段、分部分等方式)。
4.指名分段讀,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5.學生質疑,教師板書問題,同時出示文后思考題:
一次偶然的發現后,利普西是怎樣做的?他這樣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6.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7.小組討論,小組匯報,互相補充、糾正。
三.能說會道:
。保勗捯耄
。玻x懂題目要求:
3.明確口語交際練習的內容和方式:
幾種請假方式?分別需要哪些角色進行表演?表演時分別會說什么?
4.分別以兩種方式進行表演,師生評議。
。担瑫r以評價和追問及點撥的方式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禮貌、簡練、明確、清楚等。)
6.板書響應的詞語。
第三課時
一.談話激趣:
上節課我們進行了關于請假的口語交際練習、如果我們不能用說的方式請假該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寫請假條。
二.課件出示請假條:
1.仔細觀察請假條,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歸納學生所說。
點擊相關部分閃爍,同時講解格式:
題目:在中間。
稱呼(假條給誰寫的):左上角。
正文:開頭空兩個格。
落款:右下角。(與請假人的關系、姓名,之間空格)
寫假條的日期:落款下面。
3.探究正文寫法:
(1)引導學生默讀思考:你發現寫請假條要注意什么?
(2)小組討論。
。3)以小組方式匯報,師生補充,總結:
A語言簡練、意思清楚。
B內容:請假原因、請假時間。
C文明禮貌(您、請。)
4.練習寫一張請假條。
5.小組交流,修改。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體會漢字偏旁的表意功能。
2、訓練數量詞與名詞間的合理搭配。
3、讀背古詩《墨梅》,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4、閱讀短文《路邊的橡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靈。
5、能說會道《讓花草樹木好好過冬》,激發學生用實際行動來保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
6、筆下生輝,引導傾聽、觀察、想象、描述聲音。
7、引導發現,抓住要點,練習積累。
8、讀、說、寫結合,培養欲望綜合能力。
重難點、關鍵
1、發現與積累。
2、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訓練。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語海暢游”與“積少成多”,引導發現與積累。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漢字真有趣,體會偏旁的表意功能。
1、出示“廣、病”字的演變過程。
2、學生自由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3、認讀題中兩組帶有“廣、疒”的漢字組成的詞語,再介紹自己的發現。
4、再請學生舉些帶有“廣、疒”的漢字并組詞。
5、教師總結:漢字的偏旁大多表示了自的意思,而聲旁則表示了字的讀音。
二、填一填,練習正確使用數量詞。
1、看題中內容,明確題意。
2、開火車口頭填空,加以評議,補充。
3、獨立動筆填空,教師巡視檢查。
4、選取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展示、評議。
5、同桌互相檢查,進行訂正。
6、教師總結:正確使用數量詞可以使所表達的意思更準確、更具體。
三、讀讀背背古詩《墨梅》
1、出示詩題,齊讀。
2、引導根據詩題來猜想古詩所描寫的內容。
3、設置懸念:墨梅到底是不是黑色的梅花,或是用墨水畫出來的梅花,讓我們從古詩中尋找答案吧。
4、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5、指名讀古詩,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6、正確、流利地齊讀古詩。
7、討論:題中的“墨梅”到底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詩句中了解到的?
8、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9、啟發體會:說說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10、練習背誦古詩。
四、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閱讀平臺”與“能說會道”。
教具準備
橡樹的圖片,收集有關花草樹木過冬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閱讀平臺:
路邊的橡樹
1、出示導讀提綱,學生獨立閱讀。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檢查反饋,引導讀懂短文。
4、教師總結:
人人都應該有一顆關愛花草樹木的高尚的心靈,這樣,我們的地球母親才能會更健康,我們所生活的家園才會更美好。
二、能說會道:
讓花草樹木好好過冬
1、自由認讀提示,明確口語交際的內容及要求。
2、學生出示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準備交流。
3、出示提綱,引導介紹、交流。
4、教師總結:
花草樹木也有生命,花草樹木也懼怕狂風與冰雪,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去溫暖它們、呵護它們,讓它們平安度過寒冷的冬天吧!
三、結束,布置作業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表達的意思和表達的效果,能將兩種句式相互轉換,不改變原句的意思。
2、能以閱讀日記的形式交流在閱讀過本單元的課文后的收獲,學習作者如何細致觀察、如何細致描寫和如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的。
3、挑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在小組內介紹清楚這種動物的外貌體態、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
4、閱讀《螳螂的啟示》,認識連續觀察日記,知道這種日記在寫法上的特點。
5、通過自己對某種事物的連續觀察,學寫連續觀察日記。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同總目標1、2。
教學過程:
。ㄒ唬皽毓手隆敝械木渥佑柧殻
1、通過第一組句子,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的表達特點。
。1)輕聲讀讀句子,說說兩個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讀句子,想想兩個句子還有什么不同之處?根據學生的發現,老師適時總結:
①標點不同:一個用問號,一個用句號;
、诓糠衷~語不同;
、劾首x時的語氣不同;
、鼙磉_的效果不同,反問句所表達的感情要更強烈一些。
。3)師小結:第一句叫反問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變換一種說法改為了陳述句。兩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問句表達的情感更強烈一些,可以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我們在習作中也可以嘗試著寫一寫。
2、通過第二組句子,嘗試改寫。
。1)審清題目。提示:我們在改寫時要注意什么?(①不能改變原句意思;②標點要正確使用;③不丟字,不寫錯別字。)
(2)學生改寫,教師巡視。
。3)指名匯報。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點撥訂正。其中,變為反問句可以有多種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變,通順即可。反問詞可用“怎么”、“怎么能”、“難道”等。
(二)“溫故知新”中的“拓展與交流”:
1、指名朗讀導語。
2、默讀丫丫的閱讀日記,邊讀邊想一想:丫丫的這則閱讀日記中都記錄了哪些內容?
3、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梳理:
。1)讀了什么?(自己感興趣,印象深的一篇課文、某個段落,或幾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都可以)
(2)讀后產生了哪些問題?
。3)思考后尋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閱讀后,揣摩到的寫作手法。
4、想想丫丫這樣做閱讀日記,對自己的語文學習有什么好處嗎?
。1)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做及時記錄,可以為今后的復習提供材料;
。2)能將課文中作者的寫作方法作更細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積累、掌握各種寫作手法,今后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3)培養自己質疑問難的好習慣,并通過自己反復品讀和思考尋求答案;
。4)堅持進行練筆,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5、想想你在學習過本單元后,哪些閱讀的內容讓你最有收獲或最感興趣,不妨也照著丫丫的樣子,寫一則閱讀日記吧。
6、學生當堂寫作,教師巡視。
7、指名朗讀日記。師生共同評價,適時修改。
8、小結:希望大家能將閱讀日記堅持寫下去,一個學期后,我們做一次班級閱讀日記展覽交流會,那時大家一定會寫得很多,寫得更好!(如果班級中已經有學生曾寫過閱讀日記,老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
。ㄈ┎贾米鳂I:
1、陳述句、反問句互換的補充練習。如:
。1)媽媽批評得對,我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2)時間如此寶貴,我們要珍惜它。
2、將自己課堂上所寫的閱讀日記進行修改完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同總目標3。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預習。提示學生認真閱讀導語及活動建議、活動評價的內容?梢运鸭檎蚁嚓P的資料,將自己的發言列一個簡要提綱。
(一)通過導語引出口語交際的話題,并引發學生的思考,回憶各自在課前所準備的內容。
(二)準備發言:
1、認真默讀“活動建議”,明確此次發言的要求和具體內容有哪些。
2、檢查自己必須介紹的三項內容是否都做了準備?想想自己還想補充哪些內容?進一步調整、完善自己在課前所列的發言提綱。心里面試著先說一說。
(三)明確小組發言的要求后,進行小組內的介紹。
1、認真默讀“活動評價”,對說者、聽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別明確。
2、小組內發言,之后本組按要求進行評價,選出本組發言最佳者。
3、每組選代表在班中發言,同學進行評價,選出本班發言最佳者。
。ㄋ模┎贾米鳂I:
1、將今天的發言進一步修改,回家說給家人聽,請他們作出評價。
2、預習“閱讀平臺”。
板書設計:
介紹一種動物
內容:要求:
1、外貌體態說者聽者
2、生活習性(1)內容準確,觀點正確①認真傾聽,不打斷別人
3、生存環境(2)說話連貫,有條理②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
。3)語氣、語調適當③能大膽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4)動作、聲音模擬準確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同總目標4。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連續觀察日記《螳螂的啟示》。
。ㄒ唬┮耄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寫過日記,但昨天我們預習的日記——《螳螂的啟示》和我們所寫的日記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同一個寫作內容,卻由幾則日記共同組成)
。ǘ┟鞔_什么是連續觀察日記: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圍繞同一個寫作內容,把觀察到的事物發生的變化通過幾則日記描寫出來,叫作連續觀察日記。它屬于應用文的一種。
。ㄈ╅喿x內容,明確寫法特點:
1、指名朗讀,每名學生朗讀一則日記,其他同學聽聽他們是否朗讀得正確、流利,想想每則日記各寫了什么內容。
師生共同評價學生的朗讀,明確每則日記各寫了什么內容。
2、默讀這六則日記,邊讀邊思考:從這幾則連續觀察日記中你都學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欣賞的地方畫下來。
3、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
(1)先小組內交流。提示:可以從以下一個或幾個方面來談,但必須要結合日記中的具體的語言文字交流收獲。
。2)全班進行交流。
、僮屑氄J真地觀察。找出能體現作者觀察細致的語句。
②認真思考。能通過觀察事物,進一步思考,從中獲得啟示。
、勰軋猿诌M行觀察,做事能持之以恒,有始有終。
④熱愛生活,喜歡小動物。
⑤能運用各種寫作方法描寫觀察對象。如:比喻、設問。
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兩則日記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ㄋ模┬〗Y:
1、我們了解到了什么是連續觀察日記。請大家想一想:寫這樣的應用文,對于我們有什么樣的好處嗎?
如:培養自己認真觀察事物、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將某種事物的變化及時記錄下來,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2、大家都堅持記錄了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寫出幾則不錯的連續觀察日記呢?我們只要前一段堅持認真觀察,像作者那樣細致描寫、深入思考,一定能!
。ㄎ澹┎贾米鳂I:
完善自己的觀察記錄,準備習作。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同總目標5。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放寒假前,或學期初就布置給學生觀察任務,確定觀察對象,開始進行連續觀察,并根據觀察到的及時作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表:(在此期間,教師要經常詢問學生觀察及記錄的情況,解答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觀察時間觀察重點記錄自己所聯想到的連續觀察后獲得的啟示
。ㄒ唬┮耄
今天,我們要嘗試創作一種應用文,能準確地說出它的名稱嗎?(板書)
。ǘ┲笇忣}:
1、指名朗讀題目要求,看看什么是連續觀察日記?
2、默讀題目,畫一畫:你還知道了什么?想提示同學們哪些地方?
(1)寫作的內容:種植花草果木、飼養小動物、觀察氣候變化、做科學小實驗等。
。2)要記錄事物變化的情況。
。ㄈ┗仡櫋扼氲膯⑹尽,明確寫法:
1、默讀《螳螂的啟示》,回憶從這幾則日記中你都學到了什么?
2、將《螳螂的啟示》中你認為描寫得好的'語句練習朗讀。
。ㄋ模┝曌饔懻撈脚_:
1、默讀討論平臺中提示的問題以及三名同學所想到的內容。
2、拿出自己的連續觀察記錄,我們先回顧一下,你對哪種事物在什么時間進行了連續觀察?重點觀察到了它的哪些變化?
3、展示3至4名同學的觀察記錄表格,簡單評議。
4、班級中統計一下,哪些同學記錄的是事物連續幾天的不同變化,哪些同學記錄的是它有突出變化的那幾天的情況。
師小結:變化比較快,比較明顯的事物往往適于我們記錄它連續幾天的不同變化,如:天氣在一周內的變化、科學小實驗前后的變化等。而變化相對時間段稍長一些的事物,適于我們記錄它有突出變化的那幾天的情況,如:飼養蠶寶寶、泡水仙頭等。
5、指名朗讀書上三名同學的話,看看他們三個都想到了哪些習作中的內容。
第一個同學實現選擇好了觀察內容,準備進行連續觀察;
第二個同學選擇了日記的寫作內容;
第三個同學明確了連續觀察日記要注意的內容上的銜接,要寫完整。
6、你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也給自己提示些內容嗎?先進行小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
提示:寫法方面、格式方面、內容方面,如:描寫細致,獲得了啟示等。
。ㄎ澹⿲W生先試寫一則,教師巡視。
。┲v評一兩則學生當堂所寫的日記,修改。
(七)布置作業:寫連續觀察日記。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2、學習積累中華古典優秀詩文。
3、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4、語文大課堂活動“今日家鄉”。著力讓學生每個個體主動參與,自由選擇活合作伙伴,學習自己策劃調查采訪方案、自主確定匯報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內容范圍、文體樣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語文百花園二”,安排了“溫故知新”、“語文大課堂”、“習作”。
一、溫故知新
1、理解與運用:體會出句中帶點詞語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辭方法,把句子描繪的情景表現得更加具體形象。
讓學生在比喻句子中體會比喻修辭的作用。
。1)投影:
“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比喻)
每一聲炮響,全場就有一陣十分響亮的掌聲。(形容)”
。2)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饋交流:
第1個句子中,采用“海洋”來比喻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寬廣無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來比喻天安門廣上的紅旗也很多以及飄揚翻動的樣子,就像大海上翻滾的波浪。
第2個句子中,用“雷明”來比喻會場上人們的鼓掌聲特別響亮,就像打雷的聲音那樣震天動地。
(4)學習用比喻的方法來寫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詞。
2、拓展與交流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寧寧和丫丫二人的對話。
。2)各自說說自己的認識,或是產生共鳴的收獲,或是與之不同的感受。
。3)教師酌情進行點評。
3、積少成多
所選詩的作者龔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史上首開新風氣的人物。他48歲時因主張革新受到清政府頑固派的打擊迫害,終以父親老等借口辭官歸鄉。這首詩是他回家途中,讀陶潛詩的有感而發。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將滅亡的封建制度,抗擊朝政,表現他期盼變革現實、振興國家、以抵抗外敵的意愿,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1)對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和注解去解決。
(2)指導朗讀并能背誦。
(3)可以讓學生搜集、抄寫有關表達“愛我中華”之情的詩句、格言等。例如: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宋。岳飛)
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明。李夢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趁之?(清。林則徐)
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清。秋臻)
人在異域最思念家鄉,人在異國最懷念祖國。(俠名)
二、語文大課堂
1、討論
2、調查與采訪
(1)組成小組,組成小組,走進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進行調查和采訪。
(2)圍繞調查對象,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去書店,還可以上網查閱、搜集反映家鄉發展變化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搜集實物、圖片、或錄像等。
。3)整理與分析
以“今日家鄉的。。。為題,寫一份表格式的調查報告。
(4)交流
三、習作
1、審題:讀提示,明確寫作要求。
題目要求有四句話,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說明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內容范圍,也不限文體樣式”(第一句話);第二層解釋“兩不限”的具體含義:“可以寫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寫你特別熟悉的景物或物”——這是“不限內容范圍”,“可以寫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寫日記或詩歌”——這是“不限文體樣式”(第2句話);第三層提出寫作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題目恰當,自作修改等(第3、4句話)
2、看“平臺”,參與習作討論。可按“習作討論平臺”的四點,先個體思考,再與同學交流。
3、自動筆,進行初步試寫。根據各人選定的內容、文體動筆的練習,可先列提綱,也可直接寫。
4、選例文,組織交流評改。
教師審閱全班學生的初作,從中選擇內容、不同的問題理文若干篇,分類與點評,使學生從別人的習作中的優點或不足受到啟發。注意:要讓學生也參與點評、發表意見。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豐富詞匯。
2.感受打比方的寫法的好處。
3.閱讀短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讀、背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通過言語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能說會道
教學難點:
學習仿寫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積累多音字。
2、認識比喻的修辭方法,能造會寫。
3、理解閱讀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游——漢字真有趣
1.讀一讀,看誰讀得最正確。
2.讀一讀,想一想:每組的字為什么讀音不相同?
3.學生討論。
4.教師點撥:漢字這么有趣,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詞語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讓學生多讀幾遍,讀準多音字的讀音,并理解每個字在詞語里應該讀特定的讀音。
6.拓展: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多音字嗎?
二、語海暢游——詞語搭配
1.以“童年”這中心詞,讓學生在四周填上合適的詞語。
。ㄈ纾和耆な拢晟,快樂的童年……)
2.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
3.拓展:你還能用更多的詞進行搭配嗎?如: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際的田野……
4.老師小結。
三、語海暢游——照樣子寫句子
1.自由讀例句,體會句子的特點。
2.認識這樣的句子稱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學生照樣子寫幾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
5.老師小結。
四、背誦古詩,積少成多
1.輕聲讀古詩,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將古詩大聲讀給同桌聽,同桌專心聽,欣賞,指點。
3.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詩句。
5.拓展:課外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五、閱讀平臺——《一只小鳥》
1.輕聲自由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細讀短文,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并說說為什么?
3.再讀短文,討論
。1)你想對那只小鳥說些什么?
。2)你還想對用子彈打鳥的孩子說些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能說會道”,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導說話。
2.明確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課文中《綠葉的夢》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最令他覺得有趣、難忘的是采集綠葉,制作標本。而《蘆葉船》的作者最難忘的是采蘆葉做各種各樣的蘆葉船,放在家鄉的小河里,放在長江里,F在,我們來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選擇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興的事,講給同學聽,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
3.每組推薦一個同學向全班同學說。
4.師生合作評價:態度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規范流暢,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說具體。
5.評出“故事大王”。
第三 、四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筆下生輝”。
1、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2、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明確。。
3、學會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通過敘事寫出自己童年的樂趣或明白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哪些事是“趣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寫“事”表現“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讓我們先聽聽這首歌曲。在聽歌的同時也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屏幕上的一些畫面,看看畫面中的事能否勾起你對童年往事的回憶。(播放音樂,出示畫面)
2、玩跳步、丟沙包、玩老鷹抓小雞等等這些游戲都是我們喜歡的游戲,正像歌詞里唱的“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游戲的童年”。是的,童年正是因為有這些游戲而成為我們難以磨滅的記憶。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正是這些有趣的事讓我們的童年多姿多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寫一寫童年趣事。(板書:童年趣事)
二、說事議趣
1、理解“趣事”,“趣”字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課件出示:意趣、情趣、傻趣、樂趣。
2、回憶本組課文里的童年趣事。課件出示
3、過度:我們正處童年這個五彩繽紛的時代,誰沒做過一兩件趣事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同桌互相交流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4、學生同桌相互交流。
5、你曾經有過什么趣事?用一句話概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6、小結:剛剛幾個同學說的都是很有趣的事,其實啊,自己經歷的“傻”事、“蠢”事、可笑的事、有意思的事,均屬趣事。
三、寫事表趣
1、明確范圍,簡要指導,齊讀明確習作要求(課件出示習作要求:①寫童年趣事。②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③題目自擬。④寫完后把作文讀給同學聽,互相修改。)
2、提問這次習作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3、指導審題
(1)那些是趣事?課件出示
自己經歷的“傻”事、“蠢”事、可笑的事、有意思的事,均屬趣事。
(2)把事情寫清楚: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起因、經過、結果
。3)題目自擬
3、自主擬題,打開習作思路。
。1)過度:俗話說“題好一半文”,作文題目,首先要能反映文章中心,而且要簡短、生動,有新意,有吸引力。如:《“騎牛”找“!薄、
《“不聽話”的掃把》、《愛玩泥的小子》、《電視機“生病了》
《留在我記憶深處的》、《“哈哈!想起來我就想笑”》《童年趣事》、《到底誰完了》、《夜半驚魂》、《喝墨水事件》、《會走的鞋子》
(2)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同學們的題目,誰想先來?
4、寫法指導
(1)如何寫具體。課件出示范文
要把事情講述清楚,做到有條理,詳略得當,事情的經過要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神態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寫生動!
過度:把事情寫具體了,還不算是一篇好的作文,好作文還得注意文章的結構安排,我們剛剛所寫的只是習作的中篇,還得寫上習作的開頭和結尾,那么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呢?
。2)如何開頭?(抒情式開頭、開門見山式、倒敘式、設問式等)今天我們就學一種。課件出示抒情式開頭的幾種方式
(3)學生根據自己的習作,引用課件提供的開頭寫好習作開頭。
。4)如何結尾:注意首尾呼應,表達自己的收獲或快樂、感受
四、學生自主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佳作共賞,體驗成功
六、總結
同學們,童年的生活充滿了快樂,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童年充滿歡聲笑語,課后讓我們繼續拿起筆記下快樂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童年趣事
審題
(1)選擇好內容,
要從眾多的內容中選出一件最有趣、難忘的事來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寫的時候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
。3)要突出重點。把重點內容寫具體,不要平鋪直敘。。
(4)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行細致地描寫。
。5)在習作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童年趣事習作提綱
開頭(抒情式、疑問式)
中篇 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結尾(收獲或快樂、感受)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積累好詞詞佳句的能力、和閱讀理解的能力。
2.運用多種方法,嘗試不同的練習形式,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3.在多樣的練習中,拓展學生的視野,嘗試創辦小報。在小組合作中,發揮秘書自己的才能。
二、重點難點
。、在多種形式的練習中,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掌握各個知識點。
。、指導學生創辦小報。
三、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嘗試各類詞語練習,提高辨析能力。
2、引導學生將諺語記錄在“我的采集本”中。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一張寫有價格的發票。
教學過程
(一)學習習題
1、出示詞語卡片,引領學生認讀.
衣服 力氣 嗓子 他們 爸爸 嘴巴 耳朵 糧食
2、請你自己讀一讀,能發現什么規律?
3、學生討論。
4、老師小結:這些詞語的第二個字要讀成輕聲音節。
。、出示標有音節的詞語卡片,請學生認讀。
6、還有哪些詞語在讀時有這樣的變化?請學生列舉實例。
(二)學習習題
。薄⒗蠋煶鍪疽粡垖懹袃r格的發票。
2、學生看發票 請看懂的學生說出發票中的金額,說說是怎么知道的。
3、學生看書,了解各個數字的大寫形式。
4、認讀生字。
。怠⑼阑ハ喑鲱},練習運用數字的大寫形式。
(三)學習習題
。、出示同音字,請學生認讀。
2、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我們怎樣分辨這些同音字?
3、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點評。
4、練習分辨同音字
紗布 泥沙 芬芳 紛飛 做事 作業 公園 圓圈
(四)學習習題
。、出示成語,引領學生認讀。
2、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的大致意思。
3、看書中的插圖,你看到了什么?
。、請你結合書中的插圖,展開想象,用上這些成語,說一段話。
(五)引導學生積累諺語。
。、出示諺語,引導學生認讀。
。、想一想每句話的大致意思。
。、將這些諺語抄寫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讀報辦報興趣,提高學生合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美術能學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會辦報方法。
二、重點:教給學生怎樣辦手抄報。
三、難點:通過辦手抄報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習題
以辦手抄報的方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報紙來引起大家的興趣,同時又讓他們自己親自動手去學習怎么辦報紙。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學到新東西、提高興趣,又可以讓他們檢驗自己以前學到的生字、新詞,同時還要求他們寫好字,學好繪畫,讓他們知道要想做好一件事是需要綜合能力的,這是一種不錯的實踐方式。重點難點:如何讓小學生學到新東西而又沒有畏難情緒。辦手抄報這種方式固定下來,讓學生經常去做。
五、學生分析
小學生在已經學到一些生字的基礎上,對新鮮的東西還比較感興趣,同時也有點躍躍欲試,很想把自己學到的東西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辦手抄報既可以讓他們學到新東西,又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對小學生很有益處。
六、設計思路
通過話題,引出報紙這個話題,然后用大家常見的報紙讓學生觀察,從而一起大家對報紙的興趣,再引導學生辦手抄報。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地理解和運用成語,理解并積累嚴守規則,遵紀守法等方面的對句。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獨立閱讀理解并交流自己對“人間天平”這一主題真切的感受和體會。
3、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出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4、能把自己經歷或看到的有關規則事情如實而有條理的寫下來,學會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別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教學內容:“溫故而知新中”的“成語運用、積少成多”。
一、成語運用
1、師講笑話導入課題:同學們,這是亮亮給爸爸的信(投影出示)。
我最親密無間的爸爸:
你好!
最近身體是否健壯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現在正在奮不顧身的學習。前天,老師表揚了我的豐功偉績,我聽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評我濫用成語,我以后一定前功盡棄,卷土重來。祝爸爸萬古長存!你獨一無二的兒子小明。
你們是不是也能準確地運用成語呢?我就來考考大家對成語的運用能力。
2、恢復成語原貌。
(1)投影:讀一讀劃線部分,你能把句中畫線的部分改成成語嗎?
◆ 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頒布之前,費盡心機,苦苦思索了好幾天,終于想出了一個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辦法。( )
◆ 唐高宗突然間因憤怒變了臉色,準備嚴懲權善才。( )
◆ 到了豫州,他看到到處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難民,無辜而受牽連的人極多,內心非常不安。( )
◆ 我高興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連忙對這位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為己有的黑大哥表示謝意。( )
【學生自主讀題,先弄清題目的要求,再讀句子中畫線部分的意思,理解后改寫成相應的成語!
(2)你能運用“冥思苦想”、“勃然大怒”、“哀鴻遍野”、“拾金不昧”說話嗎?
【強調不僅能夠理解成語,還要重視成語的準確應用!
3、選擇恰當的成語,填入句子里。
五光十色 五顏六色
◆ 走進花園,郁金香開得正盛,( )的花朵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艷麗
◆ 大廳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工藝品,( ),琳瑯滿目。
滔滔不絕 夸夸其談
◆ 爸爸是個足球迷,一談起他喜愛的球隊,總是( )。
◆ 新來的同學維克多喜歡( )。他說自己一個人曾經撲滅過一場大火,肚子一人去過很多大城市游玩,一天看完過三本小說……,可是他說的并不真實。
【先要引導學生弄懂出示的兩組成語的意思,找出每組里兩個成語區別之處。比如:“五光十色” 是形容色彩鮮艷,式樣繁多。而“五顏六色”是指各種顏色。夸夸其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浮夸不切實際;滔滔不絕是褒義詞,形容口才很好,說話不間斷。在理解詞的基礎上,根據句子的意思、感情色彩、語言環境,再在提供的成語中選擇恰當的一個,填入句子里。意在讓學生感悟成語的特點,激發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二、積少成多
1、引入: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的成語,并能把握成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感受到成語的精煉和含義深刻。下面讓我們學習一些對句,這更會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語言的精煉和含義深刻。
2、出示對句,讓學生朗讀。
☆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 道德行為憑自律 文明規范貴堅持
☆ 須養成處處好風正氣 方配做泱泱大國公民
☆ 修身治國生死無懼 敬業奉公寵辱不驚
☆ 車走直馬走斜必依規矩 綠燈行紅燈止才成方圓
☆ 崇尚文明充實精神生活,升華公德熏陶思想感情
3、讓學生合作交流,理解對句的意思。
通過誦讀你讀懂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理解嗎?
【引導學生通過對嚴守規則,遵紀守法,講正氣,講公德,崇尚文明,修身治國,敬業奉獻等方面對句的交流。目的是增加語言積累,樹立講正氣,講公德,講敬業奉公的精神,作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4、引導學生背誦。
三、作業:
請學生再搜集一些相關內容的對句,諺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溫故而知新”中的“拓展交流” 與 “ 閱讀平臺”
一、拓展交流
1、談話導入:同學們,本單元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公正執法,嚴守規則的故事,我們也從中結識了一個個主持公平正義的人物,學了本單元課文以后,誰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請大家讀讀寧寧同學的讀書日記,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課件出示)
三月十二日 星期一 天氣:多云轉晴
學完了這單元的課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放學路上,我看著路邊的車輛,眼前總浮現出課文《美麗的規則》中的所描寫的場面,我現在還能背誦那句話“這是一個左右極不平衡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馬路,一邊是密密麻麻的車子!边@的卻是一種“最美麗的景觀”,我不禁為那些遵守規則的人而感動,我想,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世界不就會變得更美好嗎?
2、分組合作交流。
【首先在組內確定交流的重點內容是什么?然后回顧自己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他的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動?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和啟發?在組織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密切結合課文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實際,說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和體會。如果學生還愿意交流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獲和心得,比如文章的表達方法,詞句的理解與積累等,也是可以的!
3、展示交流范例。
二、閱讀平臺
1、學生自讀《女兒要投訴》。
2、指名學生朗讀,并評價。
3、讓學生提出疑惑的問題。
4、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女兒要投訴》講的是“我”和讀小學的五年級的女兒到一家商城的顧客投訴室投訴的事情,表現了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贊揚了她的維權行為喝樂于體諒別人的精神。
5、討論和交流:你對這位小學生投訴的行為有什么看法?
【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討論案例
一天放學后,初中生小明在校外遭到幾名社會青年的勒索,他們強行將小明身上的錢搶走,并威脅小明以后每周一放學后都要交出20元錢,并不許告訴任何人,小明又氣又怕,不知該怎么辦……
1、你認為小明可能會想出哪些對策?
2、請你幫小明決定,應該選什么對策,不應該選什么對策,并分別說明理由。
【對策:①忍氣吞聲,自認倒霉,第二天把錢帶來;②糾集社會上的不良青年進行報復;③去敲詐小學生,搞到錢后給他們;④向老師家長反映,或向學校領導求助;⑤打“110”報警,或直接向公安部門報案;⑥在被敲詐時,實施正當防衛。
說理:如:笫一種,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為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我們不能忍氣吞聲,要用法律武器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如:笫五種,這種做法正確,因為當公民的合法財產受到非法侵害時,既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自行報復,而應當及時尋求法律援助,運用法律武器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
二、導入話題
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在你的身邊(學校或社會),是否有過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發生?你是否見過侵害公民權益的事情?你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嗎?當你面對這些事情時,你的感受是什么?今天,讓我們以“維權守法小衛士”為主題開一次交流會吧!板書課題。
三、活動建議
閱讀教材中“活動建議”部分,明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要求。
1、選擇一兩件你見過或經歷過的與維權守法相關的事情,回憶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
2、向同學講述時,要運用法律知識,說明人物的所作所為維護或損害了誰的什么權益;維護或違反了哪方面的法律法規。
3、聽的同學可就所講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4、大家討論一下:怎樣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一個“維權守法小衛士”?
四、活動準備
選擇一兩件自己見過或經歷過的與維權守法相關的事情,并回憶當時的具體情況和自己的感受。(可列出簡單的提綱)
五、進行交流
(1) 講述時,要運用法律知識,說明人物的所作所為維護或損害了誰的什么權益;維護或違反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規。
(2) 聽了別人所講的事情后,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身邊(學;蛏鐣),違反法律法規、侵害公民權益的事情以及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從而增強法規、法制觀念、自覺維權守法,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六、進行活動評價。
(1) 評價的要求。
、僦v述的內容是否完整,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否交代清楚;講述的感受是否真實可信。
②交流時是否提出有法律的依據的見解,并是否用簡單的事例加以說明。
(2) 進行評價。
【小組成員要有分工,按秩序人人參與,人人評價。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看小組代表講述的內容是否完整,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否交代清楚,講述的感受是否真實可信;交流時是否能提出有法律的依據的見解,并是否能用簡單的事例加以說明!
七、拓展交流,深化交流主題。
怎樣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一個“維權守法小衛士”?
(學習法律知識是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需要。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要運用好這個權利,只有學法懂法,才能認清和揭露違法犯罪行為。遵紀守法,學法護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第四、五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習作
一、引入主題,明確習作要求
1、上節的口語交際“維權守法小衛士”,你一定很受啟發吧!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身邊(學校或社會),違反法律法規、侵害公民權益的事情以及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吧!
2、讓學生閱讀習作要求:
課件出示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拧⑺鶎懙囊患卤仨毰c規則有關,要表明與什么規則有關,這個規則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茖懬宄@件事是怎么發生的,相關的人都做了什么。
、橇曌饕獙懙谜鎸嵍袟l理,要如實的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和別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仍诹曌髦耙幸粋簡要的提綱。習作之后要認真自我修改,還可以同學交換習作,互相修改。
二、啟發習作內容,感悟習作方法
1、讓學生說一說,想寫身邊的哪件事,為什么要寫這件事。
2、有位同學也寫了有關規則與維權的一件事,請你們讀一讀,評一評。
出示范文:
3、引導學生欣賞評價例文。
【習作的賞析、交流、評價,是習作訓練的一次良好的語言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佳作賞析中,通過對話交流,點撥寫作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達到聽說讀寫綜合發展,習作與口語交際雙贏的目的。】
三、讓學生寫一段精彩的片斷。交流片斷,并評議。
四、以“規則”為話題寫一篇習作,題目自擬。
(寫好后,學生自讀自改。)
五、交流、評改。
1、集體評議一篇作文。
評議要點:
、兕}目是否新穎。
、 敘述的事件是否真實,表達的是否完整(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凼欠衩枋隽俗约旱母惺芑蚴莿e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④語句方面是否表達準確、具體。
2、小組互評。
3、展示最佳作品。教學后記: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注意“一”字在不同聲調前會發生變化。
2、一方面增強對漢字的了解和學習漢字的興趣,另一方面幫助辨析“析”和“折”。
3、引導學生注意一詞多義現象,培養學生據詞定義的能力。
4、強化本單元的思想教育,使學生養成勤奮好學、將來勤奮工作的良好品質。
5、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6、學習制作讀書卡片。
7、讓學生通過發現、收集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由衷地贊美”他們的可貴品質,來發現“真、善、美”;同時也可以從別人身上汲取好的東西,促使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快進步。。
教學重點:
聲調變化與一詞多義。
教學難點:
習作——發現別人的閃光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海暢游“。
1.讀一讀,注意“一”字聲調的變化。
目的:引導學生注意“一”字在不同聲調前會發生變化。
過程:(1)自己讀一讀,注意“一”字的讀音。
。2)你發現“一”字讀音變化的規律了嗎?
(3)我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
例:一目十行、一念之差、一貧如洗、一竅不通、一事無成
一絲不茍、一塌糊涂、一言為定、一字千金、一視同仁
2.漢字真有趣。
目的:增強對漢字的了解和學習漢字的興趣,幫助辨析“析”和“折”。
過程:(1)自己讀一讀,你從這段話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會分辨“析”和“折”了嗎?
3.讀句子,查字典,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
目的:引導學生注意一詞多義現象,培養學生據詞定義的能力。
過程:(1)在字典中分別查出“保險”和“精神”的意思。
。2)自己試著進行選擇,把所選的意思帶到句子中讀一讀,看是否合理。
二、學習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目的:強化本單元的思想教育,使學生養成勤奮好學、將來勤奮工作的良好品質。
過程
。1)自讀,注意讀正確、流利。
(2)小組讀,互查。
。3)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大體了解格言的意思。
(4)試著背一背。
(5)抄寫在《采集本》上。
三、學習閱讀平臺
目的: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過程
1.讀題目,了解題意。(“聯”指對聯,“改聯”改寫對聯。)
2.帶著問題讀一讀,說一說。
3.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作業
1、課外積累名言名語。
2、找一些對聯并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能說會道”,收集身邊的閃光點
讓學生通過發現、收集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由衷地贊美”他們的可貴品質,來發現“真、善、美”;同時也可以從別人身上汲取好的東西,促使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快進步。
口語交際及習作的指導思想
。1)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表達,在口語交際中滲透寫作知識。
。2)借助口語交際活動拓寬寫作思路。
(3)將習作教學與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過程:
一、引語,進入新課。
二、學習能說會道。
在我們班,你最想夸獎的同學是誰呢?寫好后把答案舉起來,給周圍的同學看看。
1、小組內互贊閃光點。
2、指名2—3名同學回答,在同學介紹的時候,其他同學要仔細聽,看看他夸的人物有什么閃光點?
。ù谁h節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學生能用列舉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說明人物閃光點的方法,馬上給予表揚。)
預計情況:(1)學生舉了一個事例
表揚:他能舉一個自己很熟悉的事例,很有說服力,看來舉一個熟悉的事例是個好方法。
預計情況:(2)可能有的學生會列舉多個事例
點撥:看來你對他真得很了解,一下子舉出了好幾個事例,能說說哪個事例給你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嗎?
3、教師引導:就像水果的特點可以從味道、形狀、營養多個方面來說一樣,其實人的閃光點也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除了前面談到的,你還能想到哪些方面的閃光點。
。ㄖ该麑W生回答。)
4、教師小結:看來介紹人物特點也可以從很多方面表現,而且要想讓別人記住自己介紹的人物,就要抓住他與眾不同特點,而且用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來介紹。
。ǘ┠隳懿荒苷f出一位身邊有特點的人?同時介紹能表現他這個特點的事例。
◎你想向大家介紹誰?他的閃光點是什么?
1、小黑板出示
誰( )
閃光點( )
用一兩句話說出能表現他這個閃光點的事例。
2、事例說的要簡潔,能說出這個人的特點就行了。這是我寫的答題卡。
。ń處熓痉墩f事例:劉明特別愛幫助同學。)
3、反饋小組意見:你的同桌舉的事例能表現特點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筆下生輝。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題,明確寫作要求。
二、板書要求
1、在自己熟悉的同學身上找閃光點,再寫一寫這位同學。
2、想想他身上的閃光點是什么,從哪些事可以看出來。
3、選擇一兩件事,想想他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然后寫下來。
4、小組或同桌之間交流。
三、學生寫作。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動物、比一比、猜字謎等形式進行識字訓練。
2、通過猜謎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照樣子說一說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4、練習朗讀并背誦詩歌,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懂得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正確的人及交往態度。
【教學難點】
1、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發現不同并積累多種識字的方法。
2、通過情景交際,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常識。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一幅“動物園”平面圖。
3、詞語卡片。
4、“了——子”“木——禾”“大——太”“云——會”等幾組字的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1課時
本課的內容是完成第一至第六項內容。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百花園中玩一玩,你們想去嗎?這個百花園的名字叫“語文百花園”。(出示課件——一個百花園,拱形門上寫著“語文百花園”。)百花園中的知識可豐富了,相信同學們在里面一定能學到很多知識。
二、參觀“動物園”(學習第一項內容)
1、出示多媒體課件——“動物園”。(師:瞧!這是百花園中的“動物園”。這里的動物可多了,你認識它們嗎?)
2、看圖:我們一起叫出它們的名字?指名說。(在說的過程中,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讀音。)
3、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圖下面的詞語,邊讀邊找出圖中對應的動物。
4、同桌合作,一人讀詞語,一個指對應的動物。
5、分別去掉圖及生字上面的拼音,四人小組互讀這些詞語,不會讀的向同學請教。
6、看圖貼字:出示一幅“動物園”圖,讓學生抽認詞語卡片,然后貼到圖上相應的動物身上。
7、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詞語來說一句話。
延伸:動物園里除了這些可愛的動物,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8.老師小結。(出示課件:一只小青蛙一邊跳一邊說:“你們真棒!”)
三、逛游“識字園”(學習第二項內容)
1、老師引入:參觀完動物園,咱們繼續往前走吧!喲,前面就是識字園了,咱們進去逛逛吧!(出示多媒體畫面——“識字園”。)
2、出示要對比的各組字,自己先讀一讀,比一比。
3、同桌互相說一說各組字有什么不同。
4、指名說說各組字有什么不同。
5、指導學生用“了——子”“人——個”這兩組字分別組詞。
6、學生拿出字卡,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組詞,互相糾正組錯的詞,有不懂的向同學請教。
7、老師檢查學生是否還有不懂組詞的字,然后小結。(出示課件:一只小鳥飛來,落在“識字園”上說:“你們的識字頂呱呱!”)
四、勇闖“猜謎宮”
(一)學習第三項內容。
1、師引入:咦!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出示多媒體課件——“猜謎宮”。)
2、出示課本第三項內容的圖,并聽錄音,猜出其中的字謎。
3、自由找伙伴說一說自己搜集的字謎,猜一猜。
4、全班交流猜字謎。
5、做猜字謎游戲——摘蘋果。(出示課件:一棵蘋果樹,樹上掛滿了蘋果,蘋果上寫的字謎有“一頭大一頭小”“不上不下”“大一點”“一人”“二人”“兩棵樹”“十撇”“口中口”等。學生每答對一個字謎,鼠標點擊蘋果,蘋果就會下落。)
(二)學習第六項內容。
1、學生自讀謎語。
2、指名讀謎語,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學生說出謎底。
4、教師補充三則謎語讓學生讀一讀,猜一猜。
鼻子像鉤子,水兒見我皺眉,像糖不是糖,
耳朵像扇子,樹兒見我點頭,有圓也有方,
四肢像柱子,花兒見我彎腰,幫你改錯字,
身體像房子。云兒見我逃走。自己不怕臟。
(猜一種動物) (猜一種自然現象) (猜一種文具)]
5、教師小結。
五、漫步“句子林”(學習第四項內容)
1、教師引入并出示課件——“句子林”,齊讀題目的要求。
2、齊讀例句:爸爸看書,媽媽看書,我也看書。
3、出示課文中要求補充說的句子:
爸爸________,媽媽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
4.同桌互說句子,互相糾正。
5.指名說。你還和其他什么人干過同樣的事情嗎?
6.補充練習:__________學會了__________學會了__________。
六、走進“讀書屋”
正確、流利地朗讀《人有兩件寶》這首詩,然后把它背下來。
1、自由讀兒歌。同桌讀一讀、指名讀
2、交流:人有哪兩件寶?人的這兩件寶會做什么?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賽一賽:看誰先把兒歌背下來。
七、教師總結
今天,同學們游覽了“語文百花園”,收獲真不少。只要我們平時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就會有新的發現。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后做“語文百花園”中的小主人,收獲更多的知識。
第2課時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第七項內容“能說會道”。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如果你們的爸爸、媽媽不在家,客人來了,你該怎樣辦呢?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遇到了這種情況,請看他是怎樣做的?
2、出示掛圖,板書課題,讀題。提出口語交際要求。
二、看圖說話
1、一共有多少幅圖?圖上畫的是誰和誰?(華華和客人。)
2、看圖一,誰在干什么?(客人輕輕地敲門。)
3、看圖二,華華聽到后怎樣做?(華華連忙去開門。)
4、把一、二幅圖連起來說一說。
5、看圖三,開門后,華華說些什么?(請進。)
6、三幅圖連起來說一說。
7、看圖四,客人進屋后,華華干什么?(請客人坐,倒茶,回答客人的問題……)
8、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先小組互相說,再由代表面向全班說。)
三、角色表演——誰是最禮貌的小主人
1、同學扮演角色,看看怎樣接待客人。
2、找你的好伙伴分角色演一演。
3、面向全體同學分角色演一演,評選優秀演員。
四、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在百花園玩了玩,又有了新的進步,相信今后我們班的每個人都會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以“圖畫”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動物的名稱,符合低段學生認知規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識字環節通過比一比、猜字謎等游戲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學生開始留意生活,做觀察生活的有心人。禮貌待客的交際活動,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實現聽與說雙向互動,培養了交際能力。
美術課《百花園》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展學生語言;繼續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練習說繞口令: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現: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四、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五、我的采集本: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布置作業: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二、閱讀觀察日記: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生發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課時
一、談話引入: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2、既然喜歡,那你們一定對這些動物有比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紹給同學們聽?
二、自由介紹喜歡的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三、筆下生輝——學寫觀察日記: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四、布置作業:
完成觀察日記。
五、拓展學習:
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