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弈》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弈》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和背誦
三、教學難點結合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揭課,質疑
1、直接導課
我們這一節來學習第九課《文言文兩則》中的一則《學弈》。(板書課題,放課文內容插圖幻燈片)
2、解題。《學弈》節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題目“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請打開課本看注釋1
(1)指名讀注釋。
(2)點擊鼠標,出示:下棋
3、質疑。看插圖,讀課題,你最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了解故事內容,二是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并明示學生這也是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讀通課文
1、老師范讀(放2號幻燈片,出示帶有停頓符號的全文內容)。
2、學生看著大屏幕,試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停頓。3、指名讀,正音,指導停頓。
4、老師領讀。
5、學生練習讀。
6、再次指明讀。
7、齊讀。
(三)理解課文
1、回憶、總結以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結合注釋及參考有關資料,先自行理解課文,然后與同桌交流。(老師巡視,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2、集體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句子?(根據學生交流的順序,依次出示相應的句子,適機指導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3、針對本文內容,誰還有什么問題要問?
4、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全文的意思。(同桌先互相說,然后指名說,最后看著大屏齊說。)
(四)領悟道理
1、在解決第二個學習目標之前,我建議大家先關注一下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對他們做一下評價。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板書:專心致志,三心二意)
2、從二人的身上,我們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五)回顧總結
1、讓我們聯系本節所學,完成填空。
《學弈》這則文言文講了()的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2、練習背誦。
《學弈》教學反思
《學弈》這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其內容和道理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但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所以我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作為小學生,他們接觸到的文言文還比較少,所以本課的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
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步驟:
一、導課、解題、質疑。在質疑中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
二、朗讀課文。這是學習本課的重點,所以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尤其是范讀、領讀是不可少的。
三、理解課文。這是一個教學難點,所以在這個環節我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先讓學生結合注釋自行解決文意,為了減輕學生對文言文翻譯的壓力與恐懼,接著安排同桌合作學習,交流意見,其后,在集體交流匯報中,允許學生只說出對一句話的理解,降低了要求與難度,同時也給更多的學生參與表現的機會。課堂效果的確不錯。
四、領悟道理。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評價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根據兩人不同的學習態度帶來的不同的學習效果,學生很容易就領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這一課我總共上了兩次。第一次在我們班,我沒布置預習,主要是認為文言文的預習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另外,我也想挑戰一下,看一看在學生沒預習的情況下,我能否按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結果,在讀課文環節花費了不少時間,但基本上還是完成了當節課的教學任務。第二次是在五(2)班上的。他們班學生提前預習了,所以在讀文環節節省了一點時間,在完成本節教學任務后學生又進行了背誦。
通過這兩節課的對比,我發現不管什么類型的課,課前布置學生預習還是有必要的。
《學弈》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
2、能夠根據注釋疏通全文,了解課文內容。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跟弈秋學弈的兩個人的表現不同,明白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能夠說出學習課文后的體會。
【教學的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的難點】
理解文意。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疑問引入
1、板書“文言文”和課題“學弈”,初步了解文言文并解釋課題的意思。
2、觀察課文插圖,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明白兩個學弈人的不同表現。
3、疑問引入:
這位看下棋的老者是誰?他與這兩個下棋的孩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清楚。
2、指讀,評價并正音。
3、學生再練讀。
4、指讀。
5、齊讀。
6、小節過渡:下面我們來理解課文的意思吧!
三、理解課文
1、根據注釋,疏通全文:
學生根據課后注釋自主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會的地方小組商討。
2、學生交流匯報(出示小黑板):
(1)你都理解了那些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2)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3)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講講課文的意思。
3、引讀課文,加深理解:
引讀設計內容:
(1)弈秋是誰?
(2)讓弈秋干什么?
(3)跟弈秋學弈的兩個人表現有什么不同?
相機板書:
一人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思援弓繳而射之
(4)后一個人與前一個人相比學習效果如何?
(相機板書:弗若之矣。)
(5)是最后一個人的智力比不上前一個人嗎?
四、感悟道理,談出感受
1、不是智力不如別人,為什么“弗若之矣”?
(引導并相機板書:專心致志、三心二意。)
2、從這兩個學弈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相機介紹本文的述說者孟子,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3、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對自己說些什么呢?
五、練習誦讀,讀出韻味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這一課你學會了嗎?為什么學會了?
2、回去之后,把自己心得體會寫下來,好嗎?
《學弈》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篇文言文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故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然后講讓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不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
設計理念: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遺產,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通過本課的教學,是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掌握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同時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根據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文言文的精妙。
4、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仔細體會文章所運用的對比手法,深入理解文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古文嗎?古文有時也叫文言文,我們現在學的文章包括同學們自己習作課上寫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話文”。白話文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開始大力提倡的。古文與現在的白話文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字的讀音和意思跟現代的不同,而且語言簡略,意思深刻,多讀文言文能夠有效地提高我們的語言能力。
二、解題、質疑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解題“弈”是什么意思?“學弈”是什么意思?
2、質疑:看了這個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誰學下棋?結果怎樣?)
三、看圖了解故事梗概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圖上的內容,(出示文中插圖)。
2、學生自己練說圖上內容。
3、指明交流圖上內容。
四、讀通課文
1、講: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是學文言文的訣竅,同時,學習古文的難點也在于會讀,讀古文講究“斷句”,原來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的課文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讀課文時,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哪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要拖個長音,這樣讀,你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聽懂。
2、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在沒有標點卻拖了長音的地方畫斜線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鵲/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3、生按照停頓,自由練讀,然后再小組里讀。
4、指導朗讀
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后,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你們試一試,看看能不能讀出滋味來。
五、理解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在小組里交流學習情況,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討論。
2、結合課文回答
(1)、誰和誰學下棋?弈秋是個怎樣的人?
(2)、他兩個學生表象怎么樣?學習的結果怎樣?你喜歡誰?
(3)、為什么同一個老師教,會有不同的結果?你能用一些成語來說說兩個人學習的情況嗎?
(4)、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拓展學習
表演“學弈”的故事
七、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我國古代文言文的韻味,它是那樣的凝練,讀起來意味無窮,其實我們平時說話或寫作時也偶爾會用一些文言,像“明日之星”“逃之夭夭”等,會產生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學好文言文。
八、作業
背誦課文
《學弈》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學弈》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故事,說明了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指明了之所以學習效果不同,其實是因為學習態度的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異。
學情分析
由于我班的校本課上的是《論語》,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不僅喜歡學習文言文,而且對文言文有了較高的領悟力。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對照譯文自學原文,并喜歡搖頭晃腦的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所以在本課我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撥講解然后討論交流的辦法來學習本課。不逐字逐句的串講對譯,主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理解。
教學要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在反復吟誦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學習方法——熟能成誦,閱讀注釋,聯系上下文讀通讀懂。
3、體會做事情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選自《孟子》的文言文《學弈》。(板書課題學弈)
2、請同學們看課題,弈,是什么?學奕是什么意思?
3、那在學下棋時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對照譯文讀讀這篇文章吧。
二、讀中感知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1、自己想辦法解決文言文中的不認識或者不理解的字詞。
2、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讀課文
1、對照譯文,把自己能理解的關鍵字詞標注在原文上。
2、小組內匯報交流:通過原文譯文的對照閱讀,都理解了哪個字或者詞,哪句話。
3、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全班解決交流。
4、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圖片,結合課文說一說:兩個學下圍棋的人表現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誦讀課文:
1、理解文章內容后再來讀這篇文章,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根據意思斷句了,一定會讀得更好。快來練一練吧。
2、練讀以后,你覺得讀這樣的文言文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3、引導學生按照大家的提議,把讀的速度放慢并抑揚頓挫再來練讀。
4、指名誦讀并學生評價后引導學生小組之間賽讀,男女生之間賽讀。
(四)感悟拓展
1、看著同學們搖頭晃腦的讀的這樣認真,投入。老師覺得在讀的同時,你一定明白了許多,誰愿意對大家說一說?
2、你喜愛那個對那個專心致志的人說些什么?對那個三心二意的人又說些什么呢?
3、在我們的身邊,在學習和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這兩種人呢?自己評價一下,自己屬于哪一種?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那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學下棋的兩個人都專心致志了,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把這個故事按照你的想象寫一寫。
5、看來同學們都知道做事情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把一切做到最好。
那老師想送同學們一句話: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希望同學們以后不論學習還是做事情,都能專心致志。
《學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情境教學法、引導法、鼓勵評價。
2、學生學法:
討論交流法、合作探究法、朗讀法。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難點:
學生根據注釋讀懂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3、解決辦法:
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出示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合語言文字,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希望做到能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一步了解體會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積累成語,文言文成語故事,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媒體】
插圖、動畫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激發學習興趣
1、成語游戲──請學生在30秒鐘內自由說成語。
2、介紹成語大多來源于古代故事從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學弈》這篇文言文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為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多媒體、成語游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讀通整體文章
1、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文言文。
2、學生初讀課文,做到讀懂、讀通、讀不通的句子作上記號。
3、學生再讀課文,根據注釋、插圖在文中邊批劃,邊讀懂每句話,不明白的做上記號。
4、反饋疑難問題。
5、自主合作解決疑難,讀懂課文。
設計意圖: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利用老師的范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三、吟誦悟道成誦
1、自讀、自悟文言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學生說獨特的感受。
3、讓學生通過自讀、演讀達到熟讀成誦,進一步感悟文言文吟誦的韻味。
設計意圖: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維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四、拓展抒發真情
1、大家談學習本課后的體會。
2、推薦成語故事的網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學弈》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學弈》閱讀答案03-26
讀學弈有感03-01
學弈課后說課11-12
《學弈》原文及譯文04-20
有關《學弈》課件模板參考05-13
讀學弈有感15篇03-01
《學弈》擴寫作文05-27
學弈_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學弈文言文的原文及譯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