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時間:2023-07-19 10:41:23 毅霖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精選8篇)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了解澳大利亞的地形、氣候、水文、動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亞豐富的資源條件;了解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規律;了解“坐在礦車上”和“騎在羊背上”的含義。

  2、通過閱讀、分析澳大利亞地形圖、農牧業分布圖,進一步培養讀圖用圖的技能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澳大利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分析,認識到自然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認識到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人類應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的道理,加強人地觀教育。

  教學重點

  1、從地形和氣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亞農牧業地區差異的原因。

  2、澳大利亞的主要礦產資源及其分布。

  教學難點

  1、澳大利亞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從地形和氣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亞農牧業地區差異的原因,進而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主要運用講授法、討論法、綜合分析法等。

  教學準備

  自制幻燈片、錄像片段等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板書設計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視頻播放錄像)澳大利亞風光

  師:同學們想知道這段視頻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嗎?

  (課件展示)世界地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導讀圖:出示“澳大利亞在世界中的位置圖”,并閃爍澳大利亞部分,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以下問題,明確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

  生:(略)。

  師: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是一個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播放“澳大利亞動物”視頻資料)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亞大陸分布著豐富的古老生物物種。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養育幼獸的大袋鼠;形似鴕鳥、三趾足、兩翼退化、不能飛翔的鴯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憨實可愛的考拉等等?吹剿鼈,仿佛進入到遙遠的地球地質演化年代。

  下面,請同學們從“大陸漂移”學說的角度來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澳大利亞長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對生物的進化會有什么影響?

  (2)南極大陸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得出他們自己的觀點,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師:對問題進行總結。

  分析1:澳大利亞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傳播,致使大陸上沒有其他動物與它們進行生存競爭;澳大利亞形成后沒有發生過大的褶皺運動,地殼一直比較穩定,自然條件比較單一,故動物進化緩慢。

  分析2:南極大陸由于自然條件太惡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沒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師: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有兩種特有的動物,你知道它們是哪兩種嗎?(出示澳大利亞國徽)

  生:袋鼠和鴯鹋。

  師:袋鼠是澳大利亞的標志,是澳大利亞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風景。袋鼠拖著美麗的長長尾巴,懷藏可愛的“小袋鼠”,跳躍著行進在澳大利亞廣袤的牧場上、潔凈的城市里。有“跳高、跳遠冠軍”之稱。鴯鹋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它的體積僅次于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之一,不過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會飛翔,但善于奔跑,有“飛毛腿”之稱。

  師:請同學讀一讀P74頁有關澳大利亞動植物資源種類的閱讀資料,同學們可以從中體會一下澳大利亞這個“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的含義。(可以請同學們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師:(過渡語)澳大利亞盡管古老的動植物多,但如果從數量的多少來說的話,澳大利亞在世界上更令人驚嘆的是,這個國家居然有將近2億頭羊,是世界上擁有羊最多的國家。所以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過與澳大利亞有關的農牧產品嗎?

  生:略。

  師:利用澳大利亞羊毛生產的各種毛紡織品,人們之所以喜歡“澳毛”,是因為澳大利亞羊毛質地優良。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可謂是大發“羊”財。

  師:澳大利亞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羊呢?

 。ㄕ故尽鞍拇罄麃嗈r牧業的分布圖”)

  師:請同學們從圖中找出澳大利亞的.四大農牧業區:“粗放牧羊區”“粗放牧牛區”“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討論:為什么牧場主們要把牧羊場建在這些地方呢?

 。ㄕ故尽鞍拇罄麃喌匦螆D”)

  小結:西部、北部、中部地區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積的平原,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肉食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養。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

 。ㄕ故尽鞍拇罄麃啔夂驁D”)

  討論: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有何特點?

  小結:澳大利亞中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區,較為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以粗放為主。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干燥,這樣的氣候特點適宜畜牧業,同樣適宜耕作業,因此這些地區發展了混合農業。

  師:其實,澳大利亞羊養得好,農牧業部門十分發達。歸納起來是澳大利亞人是充分地利用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的。

  師:(過渡語)現在,我們明白了人們為何將澳大利亞比做“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了,但有人又將澳大利亞比做“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讓我們來讀“澳大利亞礦產分布圖”?纯窗拇罄麃喍加心男┑V產資源?

  生:略。

  師:我國鐵礦資源豐富,但是上海寶山鋼鐵廠使用的鐵礦石還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為什么呢?

  生:因為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質量比較好,含鐵量很高。

  師: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澳已探明的礦產資源多達70余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已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鉆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鉆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和第三大鋁、黃金出口國。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

 。▽W生閱讀教材P78頁的閱讀材料“澳大利亞的工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師:到20世紀70年代后,澳大利亞的服務性行業迅速發展起來。

  生:略。

  師:英國移民首先到達澳大利亞,建設城市,發展農牧業和工礦業。請同學們思考:假如是你先發現澳大利亞,你準備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結合澳大利亞氣候圖)

  生:學生暢所欲言。

  師:澳大利亞東南沿海人口稠密,這一帶有較好的港口,對外聯系便利,大城市相繼出現,如首都堪培拉、全國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爾本都位于這里。因此,澳大利亞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找出這些城市。

 。ㄕ故尽鞍拇罄麃喌貓D”)

 。ㄕ故尽鞍拇罄麃喼饕鞘袌D片”)

  生:讀圖,查找城市。

  師:(小結)南太平洋上有個國家,它的環境很美,那里的人“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被特有動物簇擁著,正揚著悉尼的白帆駛向世界。這就是咱們今天講的澳大利亞。

  注:如還有時間,播放“澳大利亞特有動物”的視頻資料。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范圍、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亞地形和氣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點。

  (二)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看景觀圖片和澳大利亞古老生物錄像(或VCD盤),運用小組探究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記住主要的動物名稱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亞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獨特的自然環境,因而有了獨特而古老的生物。

 。病⑼ㄟ^引導學生采用合作學習、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分析本國的地形圖和氣候分布圖及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圖,分析出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系,并通過填圖記憶主要的地形區和氣候分布。

  3、讓學生讀圖,采用自主式學習法找出人口、城市、礦產的分布式,再用小組研究式分析出區域地理要素間的內在聯系。

 。ㄈ┣楦心繕

 。、學生通過探究澳大利亞人與環境的關系,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病W生通過澳大利亞發展農牧業和工礦業的事實,增強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

 。、澳大利亞以發達的農牧業、工礦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特征。

 。、人口、城市分布與環境的關系。

 。ǘ┙虒W難點

  1、澳大利亞有獨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區域地理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步驟

 。ㄒ唬┑谝徽n時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教師展示課件(澳大利亞的國旗和國徽圖片):看,這是某個國家的國旗和國徽,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嗎?

  見到了澳大利亞的國旗、國徽,就相當于來到了澳大利亞。因為我們知道,國旗、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和標志,所以,在任何時候,見到我們中國的國旗、國徽,就像是看到了我們的國家一樣親切。我們一定要愛護國旗、國徽呀。皶r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下面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澳大利亞國旗、國徽的特點(澳大利亞的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深藍色,左上方是紅、白“米”字,“米”字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余均為七角。國徽上有兩只動物,中間一個盾。)。(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請大家注意,澳大利亞的國徽上怎么會有兩只動物?它們是什么動物呢?

  教師簡單小結介紹:同學們很快發現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動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獨特的,它就是形似鴕鳥、三趾足、兩翼退化,不能飛翔的鴯鹋。同學們將它和你見過的鴕鳥比較一下各有什么特點?(鴕鳥能負重,兩翼退化,不能飛翔,只起到輔助行跑的功能)

 。、澳大利亞人在國旗上都要做上動物的標記,說明澳大利亞的動物一定非常獨特和可愛。那么,同學們就來詳細地了解一下這些動物。學生自學澳大利亞的幾種特有動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獸的大袋鼠;形似鴕鳥鴯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動物鴨嘴獸;憨實可愛的考拉)

  老師播放有關錄像或VCD,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

 。础⒔處熜〗Y:剛才同學們自學了澳大利亞的幾種特有的珍奇動物,從進化的角度講,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種類,現成為人們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亞也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二、面積、人口與城市

  教師承轉:為什么澳大利亞保存了這么多古老的動物,而且成為這個國家特有的動物呢?這些特有的動物和澳大利亞自然地理特點有什么關系?我們只有對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評論。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澳大利亞這個國家。1、展示課件:澳大利亞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圖和大洋洲圖。看書上澳大利亞在世界中的具體位置,結合大洋洲圖,引導學生從圖中讀出澳大利亞位置特點及領土組成。(澳大利亞位于赤道以南,是個南半球的國家,周圍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圍,南回歸線從中間穿過。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及附近的一些小島)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在拉丁語中意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之所以保存著特有的動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長期隔離造成的。

 。、教師播放有關地球演化的錄像帶,同學們討論思考下列題目。

 。1)澳大利亞大陸大約在什么時候與其他大陸分離?(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

 。2)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獨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這對生物的進化會產生什么影響?(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的進化速度減慢,這些動物又沒有生存的天敵,就能夠生存至今)

 。3)南極大陸也長期孤立存在,為什么沒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極大陸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教師引導:從時間、環境、天敵等方面考慮。

 。、教師承轉:澳大利亞生物獨特,面積、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樣的特點?

  提問:上一學期,我們學習了澳大利亞是世界面積第六位的國家,其面積數是多少?(769萬平方千米)

  教師補充: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數只有1875萬人。同學們計算一下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大約2.5人/平方千米)

  教師小結:人口密度大約為中國的1/45,澳大利亞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城市怎樣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較集中,主要在東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爾本)。

  出示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圖。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數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點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點。

 。础W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本國著名城市的圖片。

  教師播放有關著名城市的錄像或VCD,加強學生的直觀印象。

  教師播放悉尼標志性建筑——悉尼歌劇院景觀,提醒學生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綠色奧運會能在悉尼舉行?(擁有白帆逐浪的海,細膩迷人的沙灘,街道處處野芳幽香,佳木秀麗,海鷗盤旋,有聞名世界的建筑藝術經典——悉尼歌劇院、悉尼塔、海港大橋等)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人口城市的分布與自然原因和歷史原因都有關系,下一節我們再詳細分析。

 。ǘ┑诙n時

  一、“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導人新課:上節課我們討論了澳大利亞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亞的經濟狀況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這些問題。

 。病⒔處熖釂枺何覀冊谌粘I钪薪佑|過與澳大利亞有關的產品嗎?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在一些羊毛衫的標簽上,發現標有“100%澳毛”字樣,這些羊毛衫全部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羊毛織成的。還有毛線、皮衣等)

  小結引入:

  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3、教師(展示課件:澳大利亞養羊業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為羊特別多,所以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讓學生學習了解76頁閱讀材料,了解澳大利亞養羊業的歷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亞沒有羊,18世紀后期,歐洲的殖民者隨船帶到澳大利亞29只羊。由于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適于綿羊的生長和繁殖,綿羊的數量迅速增加。后來從西班牙引進了美利奴羊,這種羊產毛量高,現在,澳大利亞大部分是這種羊)

  教師小結:我們了解了澳大利亞的養羊業的發展史,是由于自然環境適于綿羊的生長,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本國的自然條件:提示從地形、氣候等方面來考慮。

 。础⒔處熣故菊n件:澳大利亞的地形圖。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分析澳大利亞的地形適于發展養羊業的條件。((1)東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嶺。(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積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天敵,可以四季放牧)

  指導學生讀圖:澳大利亞地形圖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亞最大河流,北艾爾湖——地勢最低,澳大利亞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導學生分析農牧業與地形的關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積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天敵,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發展農業與牧業也不同)

  5、出示氣候圖:討論分析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特點及適于發展養羊業的條件。

  教師指導學生讀澳大利亞氣候圖。

  (1)找出南回歸線,看看它穿過澳大利亞的位置,說出澳大利亞在五帶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亞有哪些氣候類型,討論分析其分布特點(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南部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特點及適于發展農牧業的條件(中西部、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較干燥,適宜牧畜過冬和繁殖)。澳大利亞70%的羊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為什么?(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西南部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干燥,這些既適合于畜牧業又適合農業)

  6、教師小結:澳大利亞的人民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并且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錄像,了了解一下自動剪毛、機械化耕作的農場情景,并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7、教師小結:澳大利亞有發達的農牧業(板書),主要的農牧產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綿羊數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其次牛肉、小麥出口也較多。

  教師承轉:澳大利亞不僅有發達農牧業的優越條件,發展工礦業的條件也得天獨厚(引入)。

  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教師展示澳大利亞礦產分布圖,找出澳大利亞有哪些重要礦產?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布地區。(鐵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銅礦:分布在東北部;還有金礦、石油、鋁土礦、鉛鋅礦、錳礦、鎳礦等等)

  教師小結補充:澳大利亞確實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具有埋藏淺、質量優、儲量大等特點。

 。、教師強調:二戰后澳大利亞利用豐富的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了采礦業、冶金業和機械制造業,現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澳大利亞的工業是建立在豐富的礦產資源之上的,澳大利亞開采的礦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由于礦產品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稱澳大利亞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教師小結:澳大利亞有發達的工礦業。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亞發達的服務業。目前,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已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其經濟支柱。同學們,你認為在服務方面可為中國的2008年的奧運會提供哪些可借鑒的經驗?教師提示:可以從城市環境、城市建設、全國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環境方面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4、談談你對澳大利亞的印象。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澳大利亞

  古老的動物

  一、世界化石博物館

  產生原因

  地廣人稀

  二、面積、人口與城市

  主要分布在東南部

  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發達的農牧業

  四、“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發達的工礦業和農牧業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3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初步說明澳大利亞的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獨特性。

  2、能初步說明澳大利亞養羊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有關澳大利亞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過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對地理現象、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并簡單說明因果關系。

  2、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學習探究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增強對生態保護的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1、澳大利亞養羊業的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2、澳大利亞古老生物與獨特環境的關系。

  教學難點

  澳大利亞養羊業的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教學用具

《澳大利亞》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設計

  展示課件1:(澳大利亞大標題,悉尼奧運會主題曲等)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國家──澳大利亞。談到澳大利亞,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先請同學們來談一談你們想到什么了。(找2~3位學生來講述)

  教師:我們平常用的商品有澳大利亞產的嗎?

  學生:澳大利亞的羊毛衫等。

  教師:澳大利亞的羊毛衫世界聞名;同學們談的非常好,看來大家對澳大利亞很感興趣。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今天我們就從澳大利亞的羊入手,來進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亞,大家請看有關羊的資料片。

  展示課件2:羊的視頻

  教師:看完資料,我們大家知道,澳大利亞的羊主要是什么羊呀?美利奴羊,它是綿羊的一種,這種羊的生活習性有什么特點呢?

  展示課件3:美利奴羊的生活習性圖片和資料(教師邊講述邊演示)

  教師:大家仔細看了,澳大利亞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飲流水,厭惡濕熱的特點,同時適宜于在干燥氣候條件和開闊的地區生活。

  教師:好了,我們對澳大利亞的羊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活動:給羊找家。

  展示課件4:探究活動,“給羊找家”的具體的活動安排

  教師:首先,我們將全班分為地形組和氣候組兩大組,每大組再細分為3個小組。然后,每大組同學探究同一個內容;地形組以羊的生活習性和地形圖為基礎,在圖中標出羊的空間分布范圍并說明原因;氣候組的同學在氣候分布圖中標出羊的空間分布范圍并說明原因。

  最后,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電腦上將羊拖放到相應的位置,同時給大家解釋你這樣擺放的原因。(具體的布置和研究的安排略)

  教師:現在開始給每小組發放你們研究的內容(每小組1張圖)下面開始研究。(5~7分鐘)

  展示課件5:澳大利亞的地形圖和氣候圖

  學生:開始積極的探究活動,時間為5~7分鐘。

  教師:先請地形組的第1小組來說明并演示你們給羊找的家在什么地方。

  展示課件6:地形演示圖FLASH(在圖上給羊找家)

  學生:將6只羊擺放到了不同的地區并說明原因。

  教師:好,非常棒,其他兩小組的同學有補充的或需要修改的嗎?

  學生:(有或者沒有,兩種情況)

  教師:(如果有)請××同學修正。(××同學修正)你為什么會把羊放在這個地區呢?請你給大家說明一下。(××同學解釋)大家同意他的這觀點嗎?(教師適時的點評)

  (如果沒有)看來大家都同意第1小組的觀點,那么我請第2組的××同學給大家說明一下為什么羊分布在××地區。(××同學解釋原因)再請第2組的同學說明為什么在東南部和西南較多呢?(學生解釋)

  教師:剛才我們從地形的角度給羊找了家,那么好,我們請第3組的同學說明一下澳大利亞的地形有什么特點?(強調地理學的基礎知識)

  學生:東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或也可以說明地勢的特點)。

  教師:通過第一組同學的'探究我們知道,不同的地形對羊的分布有重要的影響,(澳大利亞的中部大平原、東南部的墨累河和達令河平原地區、西南部的低矮高原地區等相對地勢平坦、開闊,適宜于羊的生存)總的來講澳大利亞的地形特點有利于養羊業的發展;接下來,我們請氣候組的同學展示你們的探究成果。

  教師:首先,請第1小組的同學說明一下澳大利亞有哪些氣候類型。(強調地理學的基礎知識)

  學生:表述主要的幾種氣候類型。

  教師:氣候類型說的非常準,如果按我們地理學的空間思維特點的話,應該依據一定的空間順序,應該怎么排列?

  學生:按空間順序表述。

  教師:對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描述,大家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來說明。(學習方法的指導)

  展示課件7:2幅氣候圖,分別讓兩組演示

  學生:兩小組學生分別說明并演示。

 。▋煞N可能,兩幅圖相同或有較大的區別:如果相同,請第1、2、3組的一位同學說明一個原因;如果不同,第3組的同學說明不同的原因;第2組同學說明其中的一個地區的原因。)

  教師:我們根據羊的生活習性及澳大利亞氣候的特點,給羊找到了家(澳大利亞的亞熱帶草原氣候區、地中海氣候區、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等氣候條件適宜羊的生存)。

  教師:剛才我們僅僅是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給羊找了家,現在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澳大利亞的羊的實際分布情況圖。

  展示課件8:澳大利亞的羊的分布圖

  教師:(總結)大家看,澳大利亞的羊的分布和我們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和西南部,但是也有些區別,這說明澳大利亞的羊的分布除受地形、氣候兩個因素影響外,還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自然因素:河流、植被等;社會經濟因素:人口、城市的分布、交通等。從大家的研究中我們看到澳大利亞的養羊業確實是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

  教師:澳大利亞的羊的數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可見羊在澳大利亞經濟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是,對于澳大利亞,大家更熟悉的動物也許不是澳大利亞的羊,是什么呢?

  學生:袋鼠、考拉等。

  教師:好,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進一步的了解這些動物。

  展示課件9:澳大利亞古老動物的視頻;(2分鐘)

  教師:澳大利亞由于有許多古老的動物,而這些古老的動物在其它大陸上基本上都已經不存在了或者都已經進化成了其它高級的動物,因此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大家想一下,這些古老原始的動物,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能夠生存到今天呢?(同桌相互議論)

  學生:因為澳大利亞有適宜它們生存的環境。

  教師:澳大利亞大陸是塊孤立的大陸,自然環境較單一。那么,澳大利亞的位置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周圍是海洋。(東:太平洋、西:印度洋)

  展示課件10:大陸漂移學說(邊講述邊演示)

  教師:根據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2億年前,澳大利亞和其它大陸是連在一起的,6500萬年前澳洲大陸和其它大陸分離,孤立于大洋之上,由于長時間的孤立,使得澳大利亞的動物進化緩慢,再加上缺乏天敵,使得這些古老的動物悠閑的生活至今。然而,今天它們卻遇到了嚴重的生存危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先聽一個小故事:1895年澳大利亞從歐洲引進24只家兔,放在墨爾本公園內,一場火災,兔子全部跑走,由于環境適宜,幾十年后,兔子遍布全大陸,到處啃食牧草和麥苗,這一禍害至今未除。不僅如此,來自其它大陸的高等動物都虎視眈眈的瞄準了澳大利亞的古老動物,因此我們全人類應該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我們的世界活化石博物館,使我們這些可愛的動物永遠的生存下去。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從澳大利亞的羊研究到了澳大利亞古老的動物;澳大利亞之所以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由于澳大利亞具有羊生活的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比如地形(東、中、西不同的地形)和氣候(以熱帶和亞熱帶為主的氣候);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是由于6500萬年前就和其它大陸分離,是一塊孤立的大陸,形成了相對比較單一的獨特的自然環境。

  展示課件11:總結圖,邊總結邊演示

  教師:課后探究:實際上,長期處于孤立狀態的大陸,不僅僅是澳大利亞大陸,還有南極大陸。為什么澳大利亞大陸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極大陸卻很少呢?

  展示課件12:課后探究問題

  注:本節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體現新課標的三維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4

  [教學目的]

  1、在地圖上能指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

  2、運用地圖,了解澳大利亞的地形特征及地形與氣候人口的分布關系

  3、運用圖片和資料,了解澳大利亞特有的野生動物種類,并分析這些野生動物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別稱的由來

  5、運用地圖,了解澳大利亞主要礦產資源及礦產地與工業、城鎮分布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澳大利亞的地形、發達的農牧業,工礦業

  難點: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澳大利亞古老動物存在的原因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具準備]

  大洋州掛圖

  [教學方法]

  讀圖法、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設問: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哪個?該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一、地理概況

  1、學生閱讀P95“閱讀材料”,了解大洋州的范圍,而后引導學生在掛圖上找出大洋州的'主要島嶼、群島。

  2、對照圖2—47,學生說出澳大利亞的海陸位置特征

  3、引導學生找出東經160、赤道,從經緯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亞特征:東半球、南半球、跨溫、熱兩帶

 。ㄟ^渡)澳大利亞是南半球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

  4、學生閱讀教材回答,而后教師在掛圖上指出

  5、結合教材第二段文字,了解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特點,并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墨而本的位置

  二、地形

  1、引導學生觀察P97圖3—49,對照圖例,得出澳大利亞的基本地形特征:地勢低平

  2、學生討論完成P97活動題

  (過渡)由澳大利亞地形圖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地形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這三大地形區各有什么特點呢?

  3、引導學生找出西部高原區,對照圖例,分析其面積、海拔高度特點,并突出著名景點:艾爾斯巨石

  4、找出中部平原區,對照圖例,得出海拔特點:地勢低平,形成大自流盆地

  5、結合圖3—51,講述大自流盆地的成因,突出中部有澳大利亞地勢最低處艾而湖

  6、結合掛圖,指出澳大利亞東部山地的范圍,并指出分布在東部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再找出大堡礁的位置

  三、氣候與人口

  1、學生閱讀圖3—53,說出澳大利亞的有哪些氣候類型?以哪兩種氣候類型為主?東南沿海屬于什么氣候類型?

  2、觀察圖3—54,思考: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四、古老的動物

  1、引導學生閱讀P99圖3—55,指出澳大利亞的主要動物,并小結:澳大利亞的動物具有起古老性和獨特性

  2、討論:為什么澳大利亞的動物古老而獨特呢?

  3、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澳大利亞的植物物種也具有獨特性

  (過渡)從經濟發展的水平來看,澳大利亞屬于什么性質的國家?

  五、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1、學生閱讀思考;澳大利亞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可以從哪些文字體現出來?為什么有“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

  2、學生聯系澳大利亞的地形、氣候特征分析:為什么澳大利亞的農牧業會發達?

  3、引導學生閱讀P100圖3—58,完成活動

  [小結鞏固]

  [作業布置]

  基訓、填充圖冊

  [板書設計]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5

  一、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

  在地圖上指出某一地區的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并簡單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某一國家自然條件特點,說出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運用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交通運輸特點以及主要城市。

  課標解讀:

  1、運用地圖說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領土范圍和首都。記住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2、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并記住澳大利亞氣候特征及其分布特點。

  3、知道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并運用資料說明澳大利亞生物的獨特性及其成因。

  4、記住澳大利亞地形的主要特點、主要地形區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亞的經濟特點,記住其主要出口的農礦產品。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對農牧業和工礦業發展的影響,樹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

  6、運用地圖,記住澳大利亞主要城市和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重點:(1)澳大利亞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2)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特點;(3)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難點: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與農牧業、工礦業發展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主題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1、看以下圖片,回答問題:

 。1)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被稱為活化石的有、、、等。

 。2)登上澳大利亞國徽的是:和。

  2、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國家)、

  B(國家)、

  C島、

  D洲、

  E洋、

  F洋。

 。2)圖中紅色粗線為緯線,這說明A國位于半球。

  (3)從圖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亞大陸上有個國家,國名是。

 。4)A國領土包括大陸、阿島及附近的一些小島。

  3、閱讀下面的資料,回答問題:

  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000種,其中有9000種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占植物總數的75%;有鳥類650種,450種是特有的,占鳥類總數的69%。全球有袋類動物150種,南美洲只有幾種,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在今天看來,他們雖然顯得有些原始,但是卻成為人類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亞也因此被譽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1)這段文字說明,澳大利亞的特有生物數量和種類。

 。2)澳大利亞被譽為。

 。3)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傥恢茫撓荡箨懫茖W說)

 、谧匀粭l件(對比南極大陸)。

  學習主題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閱讀下面的資料,回答問題:

  澳大利亞的養羊業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亞沒有羊。18世紀后期,歐洲的殖民者隨船帶到澳大利亞29只綿羊。由于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適于綿羊的生長和繁殖,綿羊的數量迅速增加。歐洲殖民者看到了養羊業的大好前景,隨后又從西班牙引進了美利奴羊。經過不斷選種改良,培育成產毛量高、毛質細長柔軟的美利奴新種細毛羊,F在,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這種羊。

 。1)這段文字說明,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羊的數量多的原因是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挑選優良品種等,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

  (2)自然條件一般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等因素。

  2、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回答:

  (1)澳大利亞大陸地勢,地形大致可分為西部、中部、東部。

  (2)中部地勢最低處有湖面海拔為—16米的湖。還有地下水豐富的盆地,在低處鑿井,地下水可以自動流出地面,成為井,但井水鹽度高,不宜作灌溉用水,可作牲畜飲水。

 。3)東部有自北向南縱貫的(山脈)。

 。4)全國最大的河流河,從大分水嶺西側發源,向注入洋。

  (5)在東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6)對照課本P74圖8.37,回答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與地形的關系:

 、傥鞑、北部和中部地區,是低矮的和大面積的(地形),豐富,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牧,所以這些農牧業區為帶和帶;

  ②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形)地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且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帶和帶。

  3、關于澳大利亞,讀下圖回答:

 。1)判斷下列各圖所表示的氣候類型,寫在圖下橫線上,并將其代表字母填到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的相應位置。

 。2)這里氣候具有半環狀分布特點。

 。3)緯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大部分位于帶和帶,南部一小部分位于帶(填溫度帶)。

  澳大利亞氣候分布

 。4)對照課本P74圖8.37,回答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與氣候的關系:

  ①中、北、西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區和熱帶草原氣候區,氣候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農牧業生產方式為__粗放_式畜牧業;

 、跂|南部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干燥的地中海氣候,既適宜發展畜牧業,也適宜耕作業,農業生產方式為混合式農牧業。

 。5)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經營地帶,其他廣大地區放養的羊只相對較少,養羊業地區差異大的自然原因是:

  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地形較平坦。而南部地區,氣候適宜,降水相對于其他地區較為豐富,東南部地區雖然只處于大分水嶺的雨影區,但引水灌溉可以滿足其小麥種植業和畜牧業的利用,因此這個地區發展混合農業比較有利,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這里。其他地區大多屬于半干旱區,實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場實行粗放的放牧飼養,低投入低產出。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了解澳大利亞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2、了解澳大利亞地勢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

  3、初步理解澳大利亞氣候分布與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的關系,以及氣候對人口分布、植被、農牧業發展的影響;

  4、了解澳大利亞在二次大戰后利用本國礦產、草場和土地資源優勢,發展工礦業與農牧業的事實,增強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重要性的理解;

  5、培養學生認識農牧業發展與自然條件關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較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

  自然條件的基本特征,現代化的工礦業與農牧業,人口、經濟分布與環境的關系。

  【教具準備】

  澳大利亞掛圖,特有動物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解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教學基本過程

 。ㄐ抡n引入)

  教師:在圖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陸和大陸島。

  學生:……

 。ㄖv授新課)

  教師:本節課學習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及其附近島嶼的澳大利亞國家。

  師生交流信息的方式與方法

  教師指定一個學生在掛圖上指出,其他學生注意觀察,教師最后給以明確訂正。

  教師指圖說明澳大利亞的范圍。

  [板書]

  第二節澳大利亞

  一、大洋洲最大的國家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地圖冊中大洋洲圖,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說明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

  學生:……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位于東半球,是南半球國家,南回歸線從大陸中部通過;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

  教師:大洋洲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

  教師:大洋洲面積900萬平方千米,澳大利亞面積為768萬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澳大利亞約有人口1600萬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請計算人口密度。

  學生:每平方千米2人。

  教師:澳大利亞是地廣人稀的國家。

  教師:澳大利亞在大洋洲有幾個之最?

  學生……

  教師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出赤道、南回歸線和東經160°經線,要求學生明確澳大利亞所在半球。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出所臨海洋。

  教師可讓學生查閱課本。

  教師指導學生計算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并與中國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約為121人)對比。

  [板書]

  1、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二、東、中、西部地形不同

  教師:讀地圖冊澳大利亞分層設色圖,說明澳大利亞一般海拔高度。

  學生:……

  教師:全國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東部大分水嶺海拔200—1000米;中部是低平的平原,最低處有艾爾湖,地下水豐富;西部是低矮廣闊的高原,其上分布有沙漠。

  教師要求學生依據高度表說明廣大地區的一般海拔高度。

  指導學生在分層設色圖中查找到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嶺,并明確其一般高度;在圖中讀出澳大利亞最長的墨累河。教師在掛圖上用指圖桿明確西部高原的基本范圍和大自流盆地的位置

  [板書]

  1、東部大分水嶺縱貫南北

  2、中部是平原

  3、西部分布著低矮廣闊的高原

  三、人口分布特征與環境的關系

  教師:請大家讀“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圖”,依據人口密度圖例,說明人口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

  學生:……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西部和廣大內陸地區人口分布很少。

  教師:為什么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特別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教師: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有顯著影響。首先看自然條件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請大家閱讀課本中“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說明哪些氣候分布區最適合人類生存。

  學生:……

  教師: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是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分布地區,溫暖濕潤,適于居民生活,人口集中;廣大內陸為草原和沙漠氣候,干旱少雨,人們居住困難較多,居民較少。

  教師:經濟發展來看,東南沿海有優良的港口,對外聯系方便;經濟發展較快,工礦業、農牧業都較其他地區發達,促成了人口向這里集中,澳大利亞著名城市悉尼,堪培拉、墨爾本都分布在這里。

  教師提示學生可按方位說明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區。

  教師小結時,在黑板掛圖上準確指出人口集中分布的東南沿海,并要求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掛圖。

  教師問題提出后稍停頓,讓學生思考;也可以組織學生議論。

  讀圖時,可請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簡述各類氣候的基本特征,說明與人類生存的關系。

  講解經濟發展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影響時,可指導學生閱讀“澳大利亞城市和鐵路分布圖”。介紹三個城市的性質及人口分布。

  在將人口分布特征與環境關系講解后,教師啟發學生歸納總結在該問題內共講解2個問題,①是人口分布特點,②是人口分布特點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板書]

  1、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2、氣候溫暖濕潤地區人們居住困難較少,人口集中

  3、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農牧業和工礦業

  教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過與澳大利亞有關的農牧產品嗎?

  學生:……

  教師:對,有利用澳大利亞羊毛生產的各種毛紡織品……,人們之所以喜歡“澳毛”,是因為澳大利亞羊毛質地優良……,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很早,牧場多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參看教參)羊毛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亞是世界小麥重要生產國(簡介發展條件和分布地區),因人口較少,小麥大量出口,所以是世界小麥重要出口國之一。

  教師: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你們知道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什么礦產嗎?

  學生:……

  教師:正確,我國上海寶山鋼鐵廠使用的鐵礦石就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澳大利亞除蘊藏有豐富的鐵礦外,還有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煤、鐵等礦石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二次大戰后,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很快,尤以采礦、機械、化學、紡織等工業發展迅速,工礦業的出口收入已超過農牧業,成為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關于經濟狀況講解內容力求豐富、生動,聯系生活,但應掌握的內容則要簡單明確。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澳大利亞的礦產分布圖”,了解澳大利亞的礦產種類和鐵、煤、鋁土等礦的分布。

  [板書]

  1、羊毛、小麥產量多,出口量大

  2、工業發展迅速,煤和鐵礦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教師總結]請談談你們印象中的澳大利亞。

  學生:……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是一個領土遼闊,人口稀少的南半球國家,二次大戰后,經濟發展迅速,羊毛、小麥、鐵礦石、煤的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復習鞏固)請同學們想想,澳大利亞在人口、城市分布方面與加拿大有哪些相同點?是怎樣形成的。

  (答案見教師教學用書)

  教師提示學生先說明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再說明加拿大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可讓學生閱讀加拿大地圖,幫助回憶分析比較。

  【板書設計】

  第二節澳大利亞

  一、大洋洲最大的國家

  1、面積最大

  2、人口最多

  二、東、中、西部地形不同

  1、東部大分水嶺縱貫南北

  2、中部是低平的平原

  3、西部是低矮廣闊的高原

  三、人口分布特征與環境的關系

  1、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2、氣候溫暖濕潤地區,人們居住困難較少,人口易于集中

  3、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1、羊毛、小麥產量多,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工業發展迅速,煤和鐵礦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7

  【課型】

  新授課

  【課標要求】

  1·通過澳大利亞資源分布其后分布圖氣候分布圖地圖等資料了解的經濟特點。

  2·分析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分布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

  3·根據資料試分析澳大利亞城市人口分布規律及形成的原因。

  【學習目標】

  1、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說明該國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

  2、知道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在地圖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教學模式】

  365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討論法、讀圖分析法、媒體學習法。

  【教具準備】

  澳大利亞農牧業圖、礦產資源分布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定向示標

  1:板題示標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讀下圖,你知道這些是哪國的經濟生活方式么?

  學生回答:澳大利亞。

  師:你還知道這些是澳大利亞的哪些生產活動嗎?

  學生:牧業、采礦業、旅游業。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激發學生積極搜集關于本課的相關信息,為下部學習奠定基礎。過渡語:為了更好的'學習本課的知識,請看學習目標。

  2:出示學習目標

  ⑴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說明該國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

 、浦腊拇罄麃喨丝诤统鞘械姆植继攸c,在地圖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學生活動:

  朗讀、明確目標。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人口和城市分布。

  2、了解澳大利亞對比明顯的自然環境、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3、掌握澳大利亞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4、通過閱讀澳大利亞地理位置和地形氣候圖,能夠對圖中信息進行總結。加強讀圖能力的訓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澳大利亞農牧業的發展布局,認識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對人口、城市、動植物資源的影響

  2、教學難點:通過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和工礦業發展的案例,分析說明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必要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準備:搜集澳大利亞動植物的有關資料。

  板書設計:

  一、古老的動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二、唯一的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三、主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四、氣候特征

  五、地形特征

  六、南半球經濟發達的國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今天我們跟隨一些古老的而特有的物種去認識這個國家

  課件展示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的圖片

  問題:為什么說他們是古老的

  解答:從哺乳動物的進化規律來看,有袋類出現的比較早,沒有胎盤,是進化不完全的哺乳動物,所以說是古老的,這些古老的物種都來自澳大利亞

  板書課題:

  《澳大利亞》

  展示關于澳大利亞的動植物資源統計資料

  板書

  一、古老的動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問題:澳大利亞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古老的動物呢?

  學生活動:從大陸漂移說來解釋

  結論:長期孤立,環境單一,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進化緩慢,物種古老

  學生活動:指認孤立的澳大利亞大陸

  板書:

  二、唯一的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提問:

  1、能否把大陸改成大洲?

  2、這塊大陸所屬的大洲

  學生活動:

  1、區分大洲和大陸的概念,不能改成獨占大洲

  2、這塊大陸屬于大洋洲,該國領土范圍還包括塔斯馬尼亞島

  知識延伸

  學生活動:該大陸的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

  承接:

  因為孤立,最初英國殖民者把這塊陸地作為流放罪犯使用,后來隨著大量自由民的加入,使最初登陸的東海岸人口迅速增長,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

  板書:

  三、主要城市和人口

  1、最大城市—–悉尼

  2、課件展示兩國國旗,體現兩國傳統關系

  3、澳大利亞人口信息:⑴90﹪為白種人,大多是英國移民的后裔

 、仆ㄓ谜Z言為英語

  4、其他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墨爾本

  學生活動:從課件展示的人口密度圖得出人口主要分布范圍是東南沿海地帶

  板書: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承接:從學習經驗得知,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于自然環境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板書:

  四、氣候特征

  展示:澳大利亞的氣候圖

  學生活動:查找穿過澳大利亞的特殊緯線

  問題:從這些特殊緯線中,你讀到了哪些信息?

  結論:(1)、赤道,赤道以南,南半球,和北半球季節相反

 。2)、南回歸線,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

  學生活動:觀察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有哪些氣候類型的分布,并熟悉這些氣候類型的氣候特征

  結論:東南沿海氣候溫暖舒適,是為人口和城市分布在東南沿海的主要原因

  學生活動:觀察該國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

  結論:呈半環狀分布

  板書:1、氣候類型以熱帶亞熱帶氣候為主

  2、呈半環狀分布

  承接:自然環境除了氣候特征,還有地形特征

  板書:

  五、地形特征

  1、三大地形區

  學生活動:三大地形區的分布,墨累河的發源地和流向

  教師闡述:東部大分水嶺,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所以發源于大分水嶺的墨累河向西流入印度洋

  拓展延伸:課件展示美國高低高三大縱列地形剖面圖和該國剖面圖比較,得出其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活動:閱讀大自流盆地的文字介紹

  教師簡介: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課件展示其受地形影響的成因,其為該國的農牧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承接:最初英國的殖民者隨船從西班牙帶來了20多只綿羊,沒想到澳大利亞草原多,污染少,天敵少,適合羊的生長,使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養綿羊數量和產羊毛最多的國家

  板書:

  六、南半球經濟發達的國家

  1、農牧業“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手持麥穗的國家”

  2、工礦業“坐在礦車里的國家”

  3服務業

  七、自習詞條:

  1、艾爾斯巨石

  2、大堡礁

  八、隨堂練習

  詳見課件

【《澳大利亞》地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澳大利亞教學設計01-03

澳大利亞地理說課稿11-05

地理教學設計08-16

地理教學設計01-06

地理教學設計01-06

《澳大利亞》教學設計(精選9篇)04-03

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09-26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12-30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12-30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02-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电影第一页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天啪天天99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