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7 14:38: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6篇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認知:認識生字8個,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形影不離”的意思。

  操作: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聯想句的作用

  3、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安要求圈劃詞句。

  情感:激發起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回憶,懂得珍惜所有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一切事物。

  教學過程:

  談話說話,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時候,你有哪些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誰呀?為什么他能成為你的好朋友呢?

  2 每個人長大后都會有不同的生活,但有一樣東西對你們來說是共同擁有的,那就是曾經一起走過的童年。你的童年的朋友,你的曾經的最愛。

  3今天的這篇課文將會帶我們一起重溫往事, 夢回童年。讓我們一起走進第7課,揭示課題(以歌曲《朋友》做為背景音樂,老師范讀課文)。

  默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朋友是誰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么事呢?

  交流

  找找生字詞語,

  出示:擊、紐、情、景、羹、主

  出示:童年、拳擊、紐扣、似乎、投降、形影不離、簡直、一心一意

  指名讀生字、詞語

  動動小腦筋: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另一個字,再組詞。和同桌比一比,看誰組得多。

  青( )( )( )( )( )( )( )( )( )

  京( )( )( )( )( )( )( )( )( )

  練習說話:在出示的詞語中選幾個詞語說一句到兩句話。

  (3)試試你身手:照樣子寫詞語,看誰寫的多

  一心一意( )( )( )( )

  不緊不慢、自由自在、有聲有色、不慌不忙、無憂無慮、自言自語、十全十美、

  三、學習課文,練習說話

  默讀課文:作者的童年朋友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

  找出課文中描寫玩具小熊的句子。

  “一聲巧克力色,兩只眼睛一大一小……就投降了。”

  質疑: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出小熊的陳舊和可愛?

  作者在介紹小熊時不僅抓住了它的特點,而且加上了想象,使得小熊仿佛有了生命,這樣就更加突出了作者與它的深厚友誼。我們在寫作時不妨也運用一下這樣的寫作方法。

  指名分節讀課文,想想“形影不離”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哪些句子具體寫了“我”與玩具熊形影不離。

  交流、出示:

  “那時我走到哪里都帶著它。吃飯時讓它坐在旁邊,用調羹喂它;當我把什么東西抹到

  它嘴上時,它那張小臉兒就十分逗人,簡直象活了似的。睡覺時我也讓它躺在旁邊,對著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給它講故事。”

  (1)指名讀讀句子讀讀這幾句話,想想說明了什么。

  (2)有感情朗讀這幾句話。(挑戰讀、小組讀)

  想象一下,還有哪些時候我會帶著小熊?所以說“我”和小熊事――形影不離。

  引讀:那時候________為了它_________可它__________

  小熊一大一小的眼睛對我笑著,而我卻想拿它練拳擊,我真的很對不起小熊,所以我想對小熊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此刻,小作者的心里充滿了內疚,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永遠也不想當拳擊家了)

  齊讀第一節和最后一節

  你從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體會到了什么?(急著要當拳擊家和永遠不當拳擊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小作者的想法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呢?(小作者和童年朋友之間深厚的感情)

  是啊!那些在童年時代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一切事物都值得我們好好珍惜,老師衷心希望這篇課文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讓我們一起回憶自己的童年以及那些伴隨我們一起成長的童年朋友。

  四、詞句活動室

  你來評一評:讀讀每組中的兩句句子,你覺得哪句寫得好,為什么?

  那不一樣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著我,兩手朝上舉著。

  那不一樣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著我,兩手朝上舉著,似乎在開玩笑,說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當我什么東西抹到它嘴上時,它那張小臉就十分逗人。

  當我什么東西抹到它嘴上時,它那張小臉就十分逗人,簡直像活了似的。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6、童年的朋友

  我——(形影不離)——小熊

  親密 喜愛 互相關心

  (練拳——改變主意)

  [練習設計]

  (1)任選一個詞語,寫一句話:

  情景 主意 形影不離

  *(2)語言直播廳:

  小時候的你是否也有非常親密的朋友?是美麗的芭比娃娃,還是長毛絨玩具;是泥塑的七品芝麻官,還是遙控的小氣車……能不能把其中的一個介紹給同學們,告訴大家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故事。

  教后記

  《童年的朋友》,這篇文章樸實無華,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文章讀來讓人回味無窮,寓意深刻。我在本次備課過程中感觸頗深,收獲不少。

  當我初讀文章,教學目標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抓住“形影不離”這個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形影不離”;想象朋友之間“形影不離”的情境;以朗讀為主要訓練目標,加以想象、句式練習和口語表達的訓練;最后得出珍惜友情的感嘆。

  “站得高,望得遠”。當我看了幾遍這篇文章就感覺像在看三維圖片,看到圖片中所凸現的“立體圖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新教材編排的意圖,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讀一本好書,就像跟一個智者在談話。”的確,這篇文章就像一個智者,讓我收益非淺。再次備課我抓住了課文中的一句話:“可它,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時真正的朋友……”中的“真正的朋友”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真正感受到怎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來之不易,讓大家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友情。這個目標成為這篇文章最終的教學重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其所長,作為老師——主導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只有當老師也融入到課文中去,才能帶著學生進入課文,體會深刻的寓意。例如最后環節,我讓學生寫寫和自己玩具朋友的故事,我先給學生作一個示范:“課文學到這兒,徐老師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朋友,我們……我真想對他說:朋友,你曾經……因為有了你,我的童年才那么精彩!”再讓學生寫下與自己朋友的故事。學生紛紛拿起筆寫著自己的心理話,雖然語言簡樸,可感情真摯,真正體會到了朋友的真諦。師生互動,讓學生在心靈上得到了共鳴,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童年的朋友》出自教科版語文教材五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快樂讀書屋”。這是一篇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寫的是6歲時的“我”一開始要當拳擊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來練拳,在我準備練習前,望著小熊快活的樣子,回憶起以往與小熊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于是“我”自責不該忘卻小熊曾經帶給自己的快樂,改變了主意,立誓永遠不想當拳擊家了。課文似乎把讀者也帶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沒有生命的,并提醒大家要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本單元以“難忘童年”為主題,訓練重點是抓重點詞句理解含義,領悟表達的情感。本文是這個單元的最后一課,要通過在講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開展自主學習來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義,體會“我”與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間真摯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珍惜所有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事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義

  2、體會“我”與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間真摯的情感。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巧妙導入,誘發閱讀期待

  童年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有居住了12年的小屋,有與祖父在一起的快樂的田園生活,相信也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為什么你覺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這個“朋友”可能是你兒時的玩伴,也可能是你養過的小雞、小貓、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個布娃娃。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前蘇聯作家——維?德拉貢斯基,讓我們聽一聽他的童年回憶。(板書:童年的朋友)

  【設計意圖】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愿意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對玩具朋友的回憶。

  二、切入重點,明確學習目標

  進入“快樂讀書屋”,打開書95頁,首先找同學讀一下題目上方的文字。誰來說說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應把握的重點是什么?(課件出示學生凝練后的學習重點)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義

  2、體會“我”與童年的朋友之間真摯的情感。

  【設計意圖】由學生自主尋找并把握學文的重點,把握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展開自主學習。

  三、提出要求,自讀整體把握

  明確了學習課文的重點,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1、出示讀書要求:

  (1)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能讀出感情;

  (2)邊讀邊想:“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誰?它和“我”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學生根據讀書要求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讀書要求清楚明白,學生在讀書要求的引導下開展的讀書活動,使學生與文本對話從容充分。

  3、對照檢查,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情況的檢查:認讀詞語開火車領讀如:拳擊家、形影不離、硬邦邦、沉默、克制等。

  (2)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誰?它和“我”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誰?板書:玩具小熊(一只什么樣的玩具小熊?)

  一身巧克力色。兩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來的——黃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個紐扣后補上的。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燈片):“我”一開始要當(拳擊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來(練拳),但是“我”后來想到(小熊曾經帶給我的快樂),于是“我”改變主意,永遠不想當(拳擊家)了。

  板書:要當不想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用填空形式降低了難度。

  四、巧設話題,體會交流感悟

  1、默讀第18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關系怎樣?(非常親密)

  2、讓學生說一說通過哪個詞語最能感受到“我”和小熊之間的關系非常親密。板書:形影不離

  3、理解“形影不離”的意思。

  4、再讀這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具體寫了“我”和小熊的形影不離,用直線畫出來。

  5、指名回答。(出示幻燈片):那時我走到哪里都帶著它。吃飯時讓它坐在旁邊,用調羹喂它;睡覺時我也讓它躺在旁邊,對著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給它講故事。

  你能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嗎?帶著你的體會讀讀。想象還有什么時候?(指導學生讀出“我”回憶美好往事的甜蜜。)

  讀出“我”和小熊關系的親密無間,讀出曾經的難舍難分。

  引讀:所以“那時候,我愛它,—————”(一心一意地愛它)

  因為那是“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的————”(真正朋友)

  教師總結:那時的我甚至為了它,把命獻出來都舍得。帶著這份感情再來齊讀這兩句話。的確,我和小熊就是這樣一對形影不離的朋友。

  所以已被丟棄在筐底的、殘缺不全的小熊依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對我笑著”,而我卻想拿它練拳擊,我真的很————。我想對小熊說:“——————————。”(此時,你就是那個曾經與小熊為伴,與它形影不離的小熊的主人,你想對它說點什么,把你此時想說的話寫在書上。)

  的確,這是小作者最真實的內心獨白,他陷入了深深的疚愧之中。

  可為了不讓媽媽從聲音里猜出“我”的心事來,“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掩飾了內心的自責,哪種方式?

  直擊最后一段,抓動詞“轉過臉去,沉默了好長時間”“仰起頭,想把眼淚憋回去”(動作描寫)

  這種具體可感的心理描寫,作者是怎樣呈現給讀者的呢?你能嘗試著歸納一下作者展開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嗎?

  1、通過動作,反映人物心理《童年的朋友》

  2、直接刻畫,交待人物心理(剛才的讀寫結合訓練)

  3、通過想象,表現人物心理《賣火柴的小女孩》

  4、通過環境,烘托人物心理《十里長街送總理》

  布置作業:請嘗試著用其它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呈現文中“我”當時內心的自責。

  【設計意圖】

  五、總結全文,遷移拓展閱讀

  童年的朋友只是這只小熊嗎?也許是更多的可愛至極的玩具,也許是那些最親最近的人,也許是幾本精彩絕倫的故事書。對,是所有曾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一切事物,同學們,童年生活的回憶是美好的,讓我們好好珍惜吧!

  推薦閱讀:高爾基前蘇聯作家代表作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其中《童年》中的同名作品《童年的朋友》。你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誰嗎?(他的外祖母)為什么把自己的長輩稱為“童年的朋友”?不妨課余時間拿來讀一讀。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自傳體小說的節選,教學時應根據自傳體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應用到平時的寫作指導中,同時還應學習本文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外貌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請大家說說,你在假期里見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嗎?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他的童年的朋友,會是誰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樣,寫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們今天就一同走進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吧!

  二、作家簡介

  1、你了解到高爾基的哪些情況。(提問學生,先由學生先說一說)

  2、教師補充說不到的情況。

  三、課堂互動過程

  1、生字詞語音檢查(加點字注音)先由教師出示卡片(或ppt課件),列出下面詞語,提問學生。

  咕噥()噗噗()發綹()顫動()胸脯()兜起來()

  馬鬃()詛咒()兩頰()鑲銀()嗅煙草()然后由課代表,教學生拼讀這些詞語,并當場聽寫出“噗噗”“發綹”“兜起來”“馬鬃”“詛咒”這幾個詞語。

  2、各學習小組根據課文,各提出一個問題考察其他各組。

  3、課堂討論:本課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家?

  4、教師提出以下問題作為課堂練習

  (1)本文采用第幾人稱進行敘述?

  (2)本文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

  (3)本文出現的人物有哪幾個?為何要簡單的交代母親?

  (4)課文采用外貌描寫的方法,請問作者具體寫到了外祖母的方面?

  (5)課文有幾處寫眼睛,為何要突出的寫她的眼睛呢?(體會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

  (6)課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問:有哪幾句是比喻句?本體、喻體分別是什么?

  (7)課文出現兩個破折號,作用是什么?

  (8)結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

  (9)為什么說外祖母“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四、課堂互動過程

  抽出本班的兩個男生,要求學生當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寫比賽,看誰寫得快,描寫得象。

  五,總結:

  通過大家的描述,外祖母的形象逐漸在我們的腦海中豐滿起來,那作者在刻畫人物時使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呢?明確: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通過外祖母的語言描寫外貌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明確:外祖母的愛使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使我有了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齊讀最后一段)

  六、拓展:

  請閱讀下面一段材料,說說你心中的朋友應該是怎樣的人,用一段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材料一:小東、小南、小西、小北四個女孩是好朋友。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四個好朋友形影不離,不管缺了誰就像一只漂亮的碗缺了個口子一樣地不完美。十幾年的時間不但為她們儲蓄了豐富的知識,也為他們儲蓄了深厚地感情。彼此關懷,彼此信任,彼此傾訴。

  材料二:《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例如:朋友是一杯酒,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誠;朋友是一盞燈,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候,是他給我們以無窮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陽,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是他們處處為我們驅散陰霾,送來溫暖。真摯的朋友給我們鼓勵,給我們力量。

  七、課后練習

  1、收集開學第一個星期本班發生的主要事跡,在練習冊中寫出三四件。

  2、對課堂進行的外貌描寫進行補充完善。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2、學習作者生動細膩而又飽含感情的語言特點。

  教堂重整點

  抓住特征,運用適當的描寫方法刻畫人物。教學準備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教學這篇課文時,應首先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明確文中刻畫的主要人物。能分辨出運用的描寫方法及其刻畫的人物性格。再進一步去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有關這些問題,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記憶中韻朋友每個人都有許多。你童年時代最難忘的朋友是誰?為什么難忘?說出來,給同學們聽聽。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高爾基少年時的朋友跟我們韻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童年的朋友》。(板書課題。)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站起來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1。)

  高爾基,蘇聯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二、自主學習

  師: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幾個人輪讀,要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文章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4、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寫人最好是寫眼睛。課文中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體會這些描寫表現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

  5、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長輩,可作者在文章中說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貴”的“終身朋友”。為什么?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1、給下列字注音。(出示幻燈片3)

  噗噗咕噥綹鬃詛咒鑲

  要求:讓一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學生起來糾正。

  2、文章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7

  明確:(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里描寫。)

  3、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寫人最好是寫眼睛。課文中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體會這些描寫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

  明確:(黑眼珠兒閃耀著氣憤的光芒。)

  (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但通過她的眼睛,從她內心卻射出一種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光芒。

  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充滿活力、愉快、溫暖。)

  4、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長輩,可作者在文章中說外婆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貴”的“終身朋友”。為什么?

  明確:(因為她不僅善良,有愛心。還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給了我關懷,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5、放聲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和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6、重點研討第6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4。)

  ①本部分運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②本部分刻畫人物時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③從這部分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個怎樣的人?

  (2)小組代表發言交流。

  明確:

  (①比喻、對比、排比。

  ②肖像描寫、動作描寫。

  ③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個善良、充滿活力、愉快的人。)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

  (不必只局限于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業

  《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5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自傳體小說的節選,教學時應根據自傳體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應用到平時的寫作指導中,同時還應學習本文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外貌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請大家說說,你在假期里見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嗎?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他的童年的朋友,會是誰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樣,寫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們今天就一同走進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吧!

  二、作家簡介

  1、你了解到高爾基的哪些情況。(提問學生,先由學生先說一說)

  2、教師補充說不到的情況。

  三、課堂互動過程(一)

  1、生字詞語音檢查(加點字注音)

  先由教師出示卡片(或ppt課件),列出下面詞語,提問學生。

  咕噥()噗噗()發綹()顫動()胸脯()兜起來()

  馬鬃()詛咒()兩頰()鑲銀()嗅煙草()

  然后由課代表,教學生拼讀這些詞語,并當場聽寫出“噗噗”“發綹”“兜起來”“馬鬃”“詛咒”這幾個詞語。

  2、各學習小組根據課文,各提出一個問題考察其他各組。

  3、課堂討論:本課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家?

  4、教師提出以下問題作為課堂練習

  (1)本文采用第幾人稱進行敘述?

  (2)本文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

  (3)本文出現的人物有哪幾個?為何要簡單的交代母親?

  (4)課文采用外貌描寫的方法,請問作者具體寫到了外祖母的方面?

  (5)課文有幾處寫眼睛,為何要突出的寫她的眼睛呢?(體會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

  (6)課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問:有哪幾句是比喻句?本體、喻體分別是什么?

  (7)課文出現兩個破折號,作用是什么?

  (8)結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

  (9)為什么說外祖母“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四、課堂互動過程(二)

  抽出本班的兩個男生,要求學生當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寫比賽,看誰寫得快,描寫得象。

  五、課后練習

  1、收集開學第一個星期本班發生的主要事跡,在練習冊中寫出三四件。

  2、對課堂進行的外貌描寫進行補充完善。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6

  一、談話式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這段美好的時光里,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朋友呢?為什么你覺得他是你的朋友呢?(指三名同學說)

  過渡:是啊,這個“朋友”可能是你的玩伴,也可能是你養過的小貓、小狗或者陪伴你長大的布娃娃。著名作家—維·德拉貢斯基就有這么一個童年的朋友,你想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誰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童年,找回他童年的朋友。(出示題目)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把握脈絡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想想它和作者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情況總結:課文主要寫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舊玩具“小熊”作為練習拳擊的沙袋,但是在“我”準備練習前,回憶起以往與小熊朝夕相處給我帶來的快樂,我改變了主意,再也不想當拳擊家的故事。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受

  你過去的理想是什么?現在的理想是什么?你呢?(指三名同學回答)

  過渡:童年的理想不是唯一的,是善變的,作者童年也是這樣的,課文是怎樣寫作者的理想善變的?

  學生匯報:有時,我幻想當一名遠航船長,到老遠的新加坡去,為自己買一只逗人的小猴兒。有時,我覺得當個勇敢的旅行家也不壞,像阿連·蓬巴爾那樣,光靠吃生魚,橫渡大洋。這個蓬巴爾旅行結束后,體重減了二十五公斤;我呢,體重才二十六公斤!要是我也像他那樣去橫渡大洋的話,天哪,旅行完了我的體重只剩下一公斤了!萬一有一兩天我捉不到魚呢,那會瘦得更厲害呢!把這筆帳算完后,我便放棄了這個念頭。

  想當一名遠航船長只是為了買一只逗人的猴兒,放棄當旅行家的念頭的理由卻十分幽默,那你就帶著幽默的語氣再讀一讀。(指名讀)

  過渡:作者的理想善變還表現在:

  學生匯報:第二天,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當一個拳擊手了。因為我在電視里看了一場歐洲拳擊冠軍賽。拳擊手們你來我往打得真來勁!接著電視又播放了他們的訓練片段。訓練時候他們用的是皮制的“梨”,那是個橢圓形的有分量的沙袋。拳擊家們使出全身的力量來擊打這個“梨”,為的是鍛煉自己的攻擊力。我看上了癮,也想成為我們院里最有力氣的人。

  你從中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迫不及待,渴望)

  那你就讀出作者迫不及待渴望的心情。

  過渡:課文除了直接告訴我們作者理想是善變的,還通過什么描寫來烘托作者理想的善變?(如果學生找不出,可引導)

  “沒有‘梨’,你就隨便玩兒點兒別的吧。你反正什么也干不成。”通過父親的談話,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匯報:體會到了“我” 的理想善變,也感受到了父親對我的不屑一顧,請你讀出來)

  這是通過父親的語言描寫,從側面烘托描寫,我們在寫作時,應該應用這種寫作方法,會突出人物特點。

  過渡:是啊,童年就是這樣色彩斑斕的,曾經的理想是那么的強烈,但真正把舊時的朋友當作練拳的“梨”時,卻又放棄了,為什么?下面請同學們找出“我”放棄當拳擊家的原因。

  (生匯報):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兩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有黃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媽媽后來用一個紐扣做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樣大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著我,兩手朝上舉著,似乎在開玩笑,說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過渡:作者把小熊舉手的動作想像成投降,對這樣一個繳械不殺的可愛的朋友,我怎么能忍心鍛練自己提臂力呢。

  (生匯報):我瞧了它一會兒,突然想起以前我跟它形影不離的情景來了。……,而我卻想拿它練拳……

  過渡:是啊,美好的回憶后,我對小熊的態度截然不同了,是哪個詞語讓你體會到了和小熊的深厚感情。

  (生匯報):形影不離。

  你怎么理解?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我和小熊形影不離?你能體會出作者此時的心情嗎?

  (生匯報):對往事的甜蜜回憶,對自己的想法的自責。

  過渡:是啊,回憶往事,心情是甜蜜的,想想現在的想法,又是自責的,那你就把這種不平靜的心理讀出來吧。(指一名學生讀)

  過渡:回想起過去形影不離的畫面,作者猶豫了,流淚了,由原來的迫不及待的想當拳擊家到現在再也不想當拳擊家了,故事的結尾是不曾預料的,但也在情理之中,誰會把曾與自己形影不離的朋友當作“出氣筒”呢,我們應該珍惜帶給我們快樂的一切事物。

  四、情感體驗

  1、朗讀課文,這篇文章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匯報):充滿歡樂的童年生活;珍惜帶給我們快樂的一切事物。

  2、童年的美好回憶是最珍貴的,經歷了這次情感的轉變,替作者想一想,小熊現在怎樣?作者會怎么說呢?

  (學生暢所欲言)

  五、總結全文,遷移訓練

  同學們,童年生活的回憶是美好的,讓我們珍惜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許是一些人,也許是一些可愛的玩具,也許是一本精彩的故事書。

  同學們,你童年的朋友是誰?寫一寫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故事吧,展開恰當的想象,把你們之間的感情體現出來。

  板書:

  童年的朋友

  形影不離

  迫不及待想當拳擊家 不再想當拳擊家

  美好回憶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6篇】相關文章: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2-16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5篇)12-30

《童年趣事》教學設計9篇01-19

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01-15

課文《“計算機之父”的童年故事》教學設計02-28

童年的朋友小學作文02-19

高爾基-童年的朋友課件05-14

童年的朋友_850字01-25

童年的朋友1000字01-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综合国产精品2021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浪潮 | 五月天丁香小婷婷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