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6 18:25:00 飛宇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通用5篇)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課文重點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一共寫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達這種情感,如教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詩時會落淚;因年齡大不能回國時,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哭起來。有的間接表達這種情感,如因為我弄臟了墨梅圖而發脾氣;臨走送我墨梅圖,到船上送我繡著梅花的手絹。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自主探究,體會梅花堅韌高潔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意。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個性化閱讀,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愛國情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說起梅花,我們學過許多有關梅花的詩句,你還記得嗎?梅花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預設: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師:是呀,傲骨凌霜的梅花不畏嚴寒,不畏風雪,古今中外多少人畫梅,詠梅贊梅。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關梅花的小故事。

  板書課題:梅花魂

  齊讀,強調“魂”的寫法。組詞,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到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課文講了有關梅花的什么事?

  2、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談一談你初讀課文的感受,你最想說什么?

  3、檢查預習。

  (1)生詞:縷縷幽芳頗負盛名抹凈低頭折節衰老秉性

  (2)交流感受。

  預設:

  a、外公久居他國,非常思念祖國,家鄉。

  b、外祖父喜歡梅花。

  4、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寫了那幾件事來表達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預設:

  a、讀詩詞落淚。

  b、分外珍惜墨梅圖。

  c、不能回國,失聲痛哭。

  d、送墨梅圖。

  e、臨行送梅花手絹。

  師:這節課我們了解到了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和眷戀之情,而這種情感作者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過自己回憶的幾件真實的小事來表達的,使文章更真實,更感人。而我們在習作中也可以以運用這種表達方法來表達情感。

  三、作業。

  熟記生字詞,熟讀課后的閱讀連接《故鄉》。

  第二課時

  一、回顧文章。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作者通過回憶外祖父和梅花的幾件事表達了外祖父的思鄉之情,誰還記得這幾件事?

  二、精讀感悟,入情入境。

  大問題:你從那些事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了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要求:默讀課文,在自己體會深刻的地方作簡要的批注。

  預設:

  (一)“我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你還小呢,不懂!”

  1、外公為什么教我讀唐詩宋詞,為什么流淚?

  2、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情感?

  3、指導朗讀。

  (二)體會另外兩次流淚。

  1、師:在鶯兒的回憶中,外公幾次流淚?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

  (1)不能回國,失聲痛哭。

  (2)臨別流淚。

  (三)“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有什么稀罕的呢?”

  1、你從哪體會到了外祖父對墨梅圖格外珍愛?

  預設:從動作、語言。頓時拉下臉、輕輕刮去、慢慢抹凈、玷污。

  師:幾個細微動作的描寫就使外祖父對墨梅圖的珍愛之意躍然眼前,這就是文學大家的功底。

  2、指導朗讀。(訓斥中讀出對墨梅圖的疼惜)

  3、對于一幅墨梅圖,外公為什么會如此珍愛?

  師:是呀,在外祖父心中,它不是一幅普通的墨梅圖,而是祖國的象征,是值得用全身心去愛的。愛墨梅圖,就是愛祖國啊。

  在這里,作者用外公對墨梅圖的分外珍愛,間接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無限熱愛,真是巧啊。

  (四)“這梅花,……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師:關于為什么喜愛梅花,外公還有一段話,誰來讀讀?

  1、外公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師:是呀,外公不能和我們一起回國,把他最珍愛的墨梅圖送給了我,又向我講述了這樣一段話。

  2、再讀,想一想,外公的話講了幾層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三層意思。

  (1)贊美梅花不畏風欺雪壓的精神。

  (2)贊頌中華民族出現了許多有梅花精神的人。而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頂天立地、不肯折節的民族魂。

  (3)感慨每一個中國都要有梅花的精神。同時希望鶯兒也要做一個具有梅花品質的人。

  細節:她:梅花為什么用“她”。

  體會:

  1、外公漂流海外,卻沒有改變中國人的本性,是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2、梅花魂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3、我看到了外公不變的中國心。

  (五)送手絹。

  外公除了送我他最珍愛的墨梅圖,還送了我什么?

  (六)師:是呀,這梅花圖,這手絹上的梅花,它不僅是花,而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

  1、齊讀最后一段。

  2、哪段也寫了同樣的意思?(第一段)

  作者首尾同樣寫了梅花,寫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讓我們對這種感悟更為深刻,這種寫法就是首尾呼應。

  三、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課文學完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與眷戀之情,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再一次齊讀課題,讀出一位身在異國的老人對祖國的眷戀;

  讀出梅花不畏風欺雪壓的堅強品格;

  讀出中華民族頂天立地,不肯折節的民族魂。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魂”“幽”等12個生字,會寫“魂”“縷”等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情境感悟、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學習課文內容,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

  3、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感情,懂得梅花“不畏風欺雪壓”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魂”的含義,感受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和對祖國的眷戀。

  難點: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體會梅花所表現的中國人的精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討論法、談話法、情景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花冬天開放嗎?聽到有同學說是梅花。那么你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學過哪些描寫梅花的詩歌呢?王安石《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還有“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可見梅花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贊美的對象。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一個和梅花有關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梅花魂》。(板書題目)

  我們先看一看題目,昨天已經讓同學們在課下預習課文了,這篇課文是圍繞著外祖父喜愛梅花、珍愛梅花圖來寫的,但是課文的題目為什么不是“梅花”或者“梅花圖”,而是“梅花魂”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朗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將生字詞提前放在投影上,指名讀,并進行糾正。

  2、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

  明確:這篇課文圍繞著梅花講了漂泊他鄉的外祖父珍愛梅花圖、眷戀祖國的故事,表達了外祖父熱愛祖國、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3、文章可以劃分為哪幾個部分?

  明確:

  1段:因梅花而回憶

  2—15段:教作者讀唐詩宋詞;對墨梅圖分外愛惜;因不能回國痛哭;把墨梅圖贈給作者;送手絹給作者

  16段:照應開頭,贊揚老華僑的愛國精神

  (根據回答板書:讀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課文共寫了5件事,那件事最能體現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明確:珍愛梅圖。

  2、這一部分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呢?從這些句子中你能體會出什么呢?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思考并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明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這句話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體現了外祖父對梅花圖的珍愛。

  (2)“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

  從“頓時”“第一次”等詞語都能看出,外祖父對于墨梅圖是非常寶貝的。在訓斥后,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慢慢”抹凈,都能看出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圖。(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關鍵字詞)

  3、外祖父說:“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梅花為什么不能玷污?學生獨立思考回答

  明確:“贈墨梅圖”部分:“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外祖父這里所說的是梅花的精神。正因為梅花有這樣的精神,所以老人倍加珍愛。

  4、外祖父僅僅是在說梅花有品格、靈魂、氣骨嗎?(小組討論,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小組派代表回答。)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由此可見,老人喜愛、贊賞梅花,實際是在贊美中華兒女,贊美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氣節。作者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梅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珍愛梅花,就是因為梅花是祖國的象征。老熱保存梅花圖,是為了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是中國人的`氣節;送給外孫女,想讓外孫女也有這樣的秉性、氣節,這就是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有機會見到課文中的老人,你想對這位老人說些什么呢?并播放《我的中國心》音樂。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科學習的內容。作業:將你學習這篇課文后的收獲寫成小短文,下節課一起分享。

  五、板書設計

  梅花魂(精神)

  中華民族的精神

  眷戀

  六、教學反思

  梅花,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來,人們常把她當作理想的寄托。《梅花魂》這篇課文展現了一個客居異鄉的老人分外珍愛這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墨梅圖。老人含淚教外孫女讀寫滿鄉思、鄉愁的唐詩宋詞,像個孩子似的淚眼婆娑地送孫女登船。老人那顆赤誠的中國心長久帶給學生感動。在教學中層層叩問,情感步步推進,學生心中的精神豐碑自然高聳。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①認識“魂、幽”等12個生字,會寫“魂、縷”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飄泊、玷污”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能從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鄉之情。

  ③從課文中感受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思想感情,領悟梅花不畏“風欺雪壓”的品格。

  課前準備

  ①查找有關梅花的資料。了解梅花的特點。

  ②自學生字詞。

  ③回憶已在古詩中品味的游子的思鄉之情。

  第一課時

  導入揭題

  ①(教師板書“梅花”二字)你見過梅花嗎?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嗎?

  學生相互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

  ② 查字典說說“魂”字的解釋。

  ③ 揭題釋題。(教師板書“魂”字)“梅花魂”

  ◆ 讀課題,你的心中有疑問嗎?

  ◆ 學生針對課題進行質疑。

  教師過渡語:是啊,梅花只不過是一種植物,它何來之魂?帶著“?”讓我們走進課文,來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讀感知

  ①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② 小組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交流自讀生字新詞的效果,教師重點指導“縷、葬、腮、甚、眷、颼、衰”的讀音,指導“幽、衰、葬”的字形。

  ③ 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讀。

  ④ 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閱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內主要寫了幾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還常流出眼淚。b、外祖父對墨梅圖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臟,他竟大發脾氣。c、外祖父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了。d、外祖父將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了“我”。e、分別那天,外祖父有把繡著梅花的手絹送給“我”。)

  合作交流

  ① 討論交流:比較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你發現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圖想到了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

  ② 教師導語: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會讓作者憶起已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圖與手絹,讓作者永遠感受到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同學們,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③ 分小組學習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做簡單的批注。

  ④ 自己讀一讀所畫的句子。

  第二課時

  讀“三哭”,感悟真情

  ①讀課文,找出并用”“畫出有關描寫外祖父哭了的語句,讀一讀,共有幾處?(共有三處:教我讀詩詞時;得知不能回國時;送“我們”上船時。)

  ②學生聽錄音跟讀第二自然段,交流體會外祖父”一哭”時的情感。

  ◆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誦的三句詩的出處,讀懂它們的意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意思是“獨自一個人在遠方居住,每到過節的時候就格外思念家鄉的親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也是王維的詩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綠草如茵的時候,您回不回來?”)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北宋詞人秦觀的詞,意思是“在空中隨風飄飛的落花,輕得好像夜里的猛,無邊無際落著的雨絲,細得好像心里的愁。”)

  ◆ 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的用意所在。(這三句詩都表達了游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的目的在于借詩句表達他對家鄉的思念。)

  ◆ 說說“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為這些詩句觸動了他思鄉的情感,教“我”讀著詩句,他心里涌動的是對家鄉,對家鄉親人的懷念,淚水就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③ 探究外祖父的“二哭”,體會他無法回歸家鄉的情感。

  ◆ 教師讀這部分內容,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你看見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 學生交流。(在我眼前出現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竟不顧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孫女面前“嗚嗚嗚”地哭著,他哭得是那樣傷心。)

  ◆ 你能理解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嗎?(自己的兒孫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鄉,可 / 是因為自己年紀太大,無法和他們一起回到家鄉,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由來已久的心愿。同時,因為年紀太大,自己將永遠不可能回到家鄉,心里當然十分悲切。)

  過渡語:久居異鄉的外祖父日夜思念著自己的家鄉,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他無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將這種思鄉之情寄托在某種事物之上,請大家再認真讀讀課文,

  (A)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讀出體會和感受。

  “惟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畫,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個句子進行比較:“書房里那一幅墨梅畫,他很珍惜。”

  ◆說說這兩個句子的異同,哪個句子更好?為什么?

  “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

  ◆從外祖父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外祖父的動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讀好它嗎?

  (B)品讀外祖父送畫時的`話,體會老人對梅花別樣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 你發現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最多?

  ◆ 再讀一讀這句話,說說有怎樣的感受?

  ◆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樣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話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

  “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他們”是指誰?為什么把他們比喻成“這梅花”?

  ◆ 聯系我們已有的知識說說中華民族中涌現的有氣節的人物。相機指導朗讀。

  “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怎樣理解外祖父的這句話?

  ◆ 在外祖父的眼睛里,梅花代表著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他珍愛梅花,贊美梅花,實則是在表現他那顆拳拳愛國之心。)

  ◆ 美讀升華: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這番話讀出來嗎?。

  ④ 再探外祖父的第“三哭”,深入體會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 哪個詞使我們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淚眼蒙朧。)

  ◆ 外祖父把珍愛的梅花圖及手絹送給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鄉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這一舉動。(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顆眷戀祖國的心帶回祖國,讓他也能“魂”歸祖國。)

  品語句,升華情感

  ① 教師導語:從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們不僅深深體會到了他對梅花的愛,對具有梅花秉性的中華兒女的愛,更體會到了他的愛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愛,是對 祖國的深深的眷戀。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讀讀外祖父的話和外祖父為我們送行的有關句子。

  ②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③教師導語:面對這樣一位身居異鄉的老人,我們的心中能不對他產生敬意嗎?讓我們飽含敬意之情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

  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歸整體,理清層次

  ① 讀到這兒,你發現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有什么聯系嗎?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呢?

  ② 嘗試分段。

  重積累,延伸拓展

  ① 從文中找出讓自己感動的語句或段落,抄寫下來。

  ② 教師導語:“故鄉、祖國”讓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擁有無盡的相思與眷戀,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出了無數“思鄉愛國”的詩篇,你會吟誦嗎?

  ③ 學生吟誦熟知的有關詩篇。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 4

  【教學目的】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對祖國的眷念之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了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教具準備】

  1、課文插圖。

  2、配樂磁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梅花,歷來是我國詩人、畫家贊美的對象。這是因為它經霜傲雪,不懼嚴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們對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梅花魂》,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齊讀課文,想知道什么?

  “魂”在本課指什么?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目?這是本節課要了解的內容。還要了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二、放音樂,自由讀課文,掃清生字、詞語障礙

  (自己能聯系上下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請工具書或同桌幫忙。還不行,請做上記號。)

  檢查、匯報。

  (重點理解“頗負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

  三、自由快速讀課文

  看看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哪幾件事?(珍愛梅花圖;送繡梅花的手絹。)

  四、再自由讀課文,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討論、匯報:

  1、讀唐詩宋詞,表達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愛梅花圖。為什么?

  ⑴ 找出課文有關內容再細讀。

  ⑵ 結合插圖說說為什么珍愛?

  ① 梅花本身的特點:

  梅花不是春暖才開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

  ② 中華民族具有梅花一樣的精神:

  不管歷盡……受到……從來……不肯……。這是珍愛的原因之二。

  ③ 把梅花作為祖國的象征:

  這梅花寄寓了他對祖國的'思念、眷戀、熱愛。這是珍愛的原因之三。

  (板書)

  師:這正是梅花魂的內涵。魂指的是有……有……有……,這也是梅花魂為題的原因。

  ⑶ 配樂朗讀這段。

  3、外孫女回國時,外公竟像小孫子一樣,“嗚嗚嗚”地哭了。

  (為什么?想念祖國卻不能回,傷心、難過)

  4、外祖父送墨梅圖,送繡梅花的手絹:

  (為什么?一是希望外孫女保持梅花這種秉性,這種氣節。二是借此表達這位華僑老人眷戀祖國之情。)這也是梅花魂為題的原因。

  五、再讀課文第一和最后一段,發現什么?

  1、了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

  2、按“眼前──回憶──再回到眼前”的順序分段。

  六、放音樂,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七、總結,談收獲

  1、“魂”指什么?

  2、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

  (統領全文的內容;緊扣讀者的心靈;透示文章的情思。)

  3、了解了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八、課外作業

  畫一幅梅花或寫一首關于梅花的詩。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了解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在愛梅花中寄托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了解課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二)指導朗讀。

  二、教學重點、難點

  自學并掌握18個生字。

  三、教學過程

  (一)利用錄像,引入新課。

  1、大家邊看錄像,邊想一想人們為什么稱梅花為君子,人們為什么深深地喜愛這種花呢?

  2、大家來讀一讀你了解的情況。

  3、梅花香自苦寒來,她是萬花中最有骨氣,最有品格,最高貴的花。因此與蘭花、竹、蓮花并稱四君子。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 縷 芳 吁 耍 訓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颼 撩 梳

  衰 絹 僑 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舊字換一部分的方法記住它的字形,并注意與形近字比較加強記憶和理解。如碉堡的碉與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縷lǔ,韻母不能寫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與要有區別。

  脾氣的右旁卑是8畫,筆順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結構加個干凈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結構,記字時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開,中間插入一個,讀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與卷相比較。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以秉字為例:秉在課文中組成新詞是秉性。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可以用換詞法理解這個詞的意思。讀帶有秉性的這句話,考慮可以用哪一個詞替換。用性格可以。進而聯系生活實際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剛直。換詞:爸爸的性格忠烈剛直。句意不變。可見,秉性一詞指性格。

  3、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冷艷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飄泊文中比喻職業生活不穩定,東奔西走。

  頗負盛名頗,很,相當。名氣很大。

  幽芳香氣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傳下來的文物,很貴重。

  玷污使之有污點。

  希罕少見的,不常有的。

  眷戀顧念,愛戀。

  5、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抵d! 愈y) 欺q9

  前兩個愈應讀得慢些,低沉一些,為表現惡劣的自然環境。

  后兩個愈應讀得高些,堅定一些,為表現梅花毫不畏懼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這一排比短語,要讀出氣勢來,最字要重讀。

  (3)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語速稍慢,應讀得深沉、堅定,突出多少、怎樣頂天立地不肯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

  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撩、眷兩字;

  2、能飽含深情地朗讀課文,我心融文心,文情是我情。

  3、能充分調動已有知識,使文章重現血肉。從而受到潛移默化地感染與熏陶。

  教學重點:

  通過多元學習,能文我交融,受到作者的文與心的感染。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感悟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暑氣漸去漸遠,我們一下子撞進了秋天的懷抱,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讓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節,有人說,一個愛花的人是一個懂得欣賞的人,一個有著高雅情趣的人。其實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風霜挺且直和菊,而嚴冬,則更有此花開是更無花而一枝獨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畫面)在樂曲中娓娓而述:

  梅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贊美的對象,我國宋代詩人王安石、陸游;元代畫家王冕都曾經寫下詩句贊美它。我們的開國領袖也曾寫下詞盛贊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二、淺滲目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梅花她有魂嗎?我懷著不解讀了它。被她所講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所以今天我們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學它。

  請你們帶著預習的感受再讀題目。(生讀體會語感)

  三、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1、請同學們自由地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大意。(生讀后交流)

  2、讓學生體會到文章是寫鶯兒的外祖父愛梅情結。

  3、課文是通過幾件事來敘述他的愛梅的情懷。(出示五件事)

  四、品茗課文

  1 、你是從課文中哪些地方讀出祖父的`愛梅情呢?

  (1)、要聯系上下文;

  (2)、聯系時代背景:

  (3)、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4)、其它適合自己的方式。

  2、小組交流,精彩匯報。

  3、有氣節的人物是什么意思?你能舉例說明嗎?(生舉例體會氣節人物的含義。)

  導語: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怎能說得清,道得完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讀這段吧。

  4、生誦讀13自然段。

  5、體會血色的梅花的深意。

  導語:血是生命的顏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外祖父這位與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愛梅情結其實是深藏著的一顆愛國心啊!

  6、自己品讀15自然段。

  導語:外祖父終究沒有回到讓他魂牽夢縈的故土,就讓他那顆眷戀祖國之心長留星州吧。

  五、涌情釋懷。

  1、導語:讓我們把心回到梅花上來,打開我送給你們的梅花圖,這是一幅略顯單調的圖畫,希望你能妙筆生花,寫上一兩句與梅花有關的語句。

  2、學生展示語句。

  (1)、對聯:梅花魂,愛國心。

  (2)、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3)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略)

  六、余韻結束

  同學們,現在正是初秋時節,轉瞬,冬天就會來臨,你或許會懼怕,會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不過,我相信,今天我們學了《梅花魂》一定會在嚴冬里給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縷陽光。在你春風得意時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在不如意時,牢記若非

  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帶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你的一生都會活得非常精彩而溫暖。

【課文《梅花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梅花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17

課文《梅花魂》教學反思08-15

課文梅花魂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0篇)12-26

《梅花魂》課文教學反思07-11

《梅花魂》教學設計11-12

《梅花魂》教學設計10-02

梅花魂教學設計08-09

梅花魂教學設計06-11

《梅花魂》教學設計10-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在线看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