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組“回顧拓展”安排了三項內容。交流平臺是回顧本組課文中關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語句,并體會它好在哪里。日積月累安排了關于誠信、孝敬和立志的名言警句。課外書屋安排了學生非常喜愛的漫畫作品《父與子》。漫畫講的是媽媽讓爸爸叫書迷兒子吃飯,兒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卻被書迷住了,媽媽兒子只得讓兒子去叫爸爸。
【設計理念】
詞語盤點和日積月累的內容旨在讓學生積累語言材料,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及時的書寫,在弄懂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背誦。為學生習作和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交流平臺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怎樣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父母之愛的,在學生感悟書中范例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拓展遷移,找一找自己習作和課外書中類似的描寫,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完成第三學段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這一學段目標。課外書屋通過讓學生了解漫畫大意、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說說漫畫內容、拓展閱讀課外漫畫,既培養了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擴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面。
【教學目標】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現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漫畫內容,了解漫畫集《父與子》。
【教學重點】
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現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讀懂漫畫內容,并試著講一講。
【教學準備】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內容。
3、準備自己喜歡的漫畫書。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盤點
1、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并練習用其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句或幾句話。
2、讀一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并練習用自己熟悉的詞語口頭說一句話或幾句完整話。
二、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
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了父母之愛,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朗讀體會:
朗讀范例中的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語句,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語句好在哪里。
3、拓展練習:
在自己習作或課外書中找一找類似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這些句子好在哪里和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
一、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工具書讀一讀書中的名言和警句。想一想這些句子的意思和小組同學交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全班交流詩句的意思,教師適當講解:
詩句解釋如下: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敦:忠厚;篤:忠實。意思是兄弟之間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間要注重誠信。
孝在于質實,而不在于飾貌: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內心充滿敬意與愛心,而不只在于禮節上做得十分周全。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要愛自己的父母,必須愛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對于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須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對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澹泊:同“淡泊”,清靜寡欲。意思是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3、練習背誦。
4、拓展:
把自己會背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同學交流。
二、課外書屋
1、自己看漫畫,并弄明白漫畫的大意。
2、和小組同學交流漫畫的大意。
3、全班同學交流漫畫的大意,注意說好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
4、拓展:
向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漫畫,并講一講漫畫的內容。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回顧與交流,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和寫法的理解。
2.指導讀背理解古詩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滲透思想感情的教育。
3.閱讀,培養學生語言文字信息的處理、記憶能力和語文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回顧課文內容,強化對作者表達獨特感受方法的感悟和理解。
2.對詩句的背誦、文章內容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收集相關的古詩以及有關的文章、故事資料等,準備相關課件或小黑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教學目標:
1.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悟課文借助想象、聯想等方法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到交流討論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學會怎樣與人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題
同學們,一個單元的課文學習已經結束,本單元的課文帶領我們投身大自然的懷抱,讓我們領略到了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到了大自然的聲音,讓我們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同時,通過對這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也體會到了作者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體會到了作者們對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獨特的感受,還知道了作者們是怎樣展開想象和聯想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的。可以說,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從中收獲了很多很多的東西。這節課,我們就來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好嗎?
板書課題:
交流平臺
──課文學習的'體會和收獲
二、呈現目標
我們這節課上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是:
學習目標
1.回顧課文的內容、情感以及文章表達作者獨特感受的方法。
2.練習并掌握借助與他人交流討論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
三、指導學法
本節課我們交流討論的重點是“課文學習的體會和收獲”,怎樣才能夠讓我們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更有效呢?這里,老師相對大家的學習提幾點建議,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小黑板):
學習指導
看課本第15頁“交流平臺”部分的對話,想想他們重點交流的話題是什么?如果你要和班級的同學交流課文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可以像他們那樣先確定好話題,然后再進行討論,這樣才能使話題集中在某一個方面,使談話更有針對性,使討論學習的效果更好。
想一想:1.你可以和同學就哪些話題展開討論?
2.你準備選擇其中哪一個話題重點來談?
(先想好2~3個準備交流的話題,4分鐘后向老師匯報。)
四、提交話題
4分鐘時間到,同學們,你們準備交流的話題都想好了嗎?誰愿意站起來向
老師匯報一下你想出來的話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有價值的談話題目寫到黑板上。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并準確表述話題的能力。必要時,教師可以問一問學生: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話題?)
五、確定話題
同學們一下子找出了這么多可以供大家討論的話題,可見你們對課文掌握得多么好,在對課文的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和收獲有多么多。除了你們說的這些,老師還可以再提出幾個可供大家討論的話題。(教師作補充板書)
這么多的話題,我們一節課不可能討論得完,我們從中選擇幾個重點來交流,行嗎?(教師用符號重點標記幾個重要話題)
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交流這幾個話題。現在,老師給大家5分鐘的準備時間,讓你們做發言的準備,待會兒咱們比一比,看那位同學的發言最精彩。
(學生看課文、查資料、思考、寫發言要點,做交流前的準備)
六、匯報交流
下面咱們開始第一個話題的交流,那位同學愿意站起來第一個發言?其他同學要認真聽,自己也隨時做好補充發言的準備。
(一個話題一個話題的交流,有利于集中討論明白一個問題,也有利于教師逐項了解學生語文課文學習的效果。)
七、課堂小結
通過剛才的交流討論,大家對本單元的課文又加深了一層的理解,有許多先前自己沒能感悟到的東西現在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這就是回顧和交流學習的好處。經常回顧自己學過的知識,可以做到溫故而知新,對學過的課文每回過頭來回顧一遍,我們就會有一些新的理解和發現,這的確是一種值得我們采用的學習方法。就學習的心得和體會與別人進行交流,更是一種值得我們借鑒的學習方法,因為討論和交流可以使我們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更多的東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怎樣才能與別人進行更有效的合作交流嗎?
(啟發學生認識三點:明確的話題、充分的準備、謙虛的態度)
八、作業練習
這節課,咱們重點就幾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還有一些話題也很值得大家相互間進行交流。如果你對那些話題感興趣的話,下課后可以和同桌、小組的同學、老師甚至你的家人進行一下交流。
第二課時詩句積累
教學目標:
1.積累有關描寫大自然的詩句,體會想象、聯想的寫法與作者的獨特感受。
2.閱讀短文,準確把握內容,體會“一”字詩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1.導入板題
同學們,我們中華古詩詞中有許多描寫大自然的語句,如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像這樣的詩句誰還能再背誦一些?
古人的這些詩句,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與情致,今天,我們再來這樣的詩句,好不好?請大家把課本翻到第15頁,找到“日積月累”這部分。
板書:日積月累
2.呈現目標
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第一個任務,請大家先看一下我們對這幾句古詩學習的目標要求:
學習目標
(1)能夠背誦、默寫詩句和作者的名字。
(2)體會聯想、想象方法的運用和詩句表達的作者的感情。
3.學習指導
下面請大家先按照老師的建議和要求,自己理解和記憶這幾個詩句。
自學指導
先比一比,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記憶詩句和作者的名字。然后試著體會聯想、想象方法的運用和詩句表達的作者的感情。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工具書、和同學討論、問老師。
先自學,5分鐘后老師檢查背誦和默寫,找同學說說對詩句的理解。
4.學生自學
學生自學時教師巡回察看,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態和效果。
5.自學檢測
(1)抽背詩句及作者名字。
(2)抽學生到黑板上演板,找其他學生上臺改錯。
(3)抽問學生對詩句的理解。
(在自學檢測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會的地方實施后教和點撥。)
二、趣味語文
1.板題示標
下面我們進行本節課的第二項學習任務(板書:趣味語文),學習的目標任務是,請同學們根據學習目標要求和學法建議自學理解短文,5分鐘后老師檢查大家學習的效果。
學習目標
(1)借助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學習理解生字詞。
(2)比賽看誰能準確記住故事內容并最先會背“一”字詩。
(3)體會“一”字詩妙在哪里。
2.學生自學
學生自學環節教師巡看,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在哪里,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以監督、提醒或暗示。
3.自學檢測
(1)指名讀短文,重點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2)指名概括介紹短文內容,要求抓準關鍵要素。
(3)指名說說對“一”字詩的理解。
(4)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落實后教。
4.詩句背誦
(1)學生背誦
(2)提問背誦
三、練習檢測
1.將詩句補充完整,并填寫作者名字。
(1)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造物無言卻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今夜偏知天氣暖,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此夜曲中聞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云與我俱東。( )
(6)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花開盡更無花。( )
2.按照要求默寫詩句。
(1)表達思鄉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贊美奉獻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贊美菊花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默寫“一”字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短文《妙答“一”字詩》,完成練習。
(1)給加點漢字注音。
蘄縣陳沆艄公船槳
(2)根據意思從短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① 在一個地方名氣很大。( )
② 走路的神態匆忙急促。( )
③ 不經思考,隨口說出。( )
(3)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妙答“一”字詩的人是,他是人,故事發生在年間。
(4)《妙答“一”字詩》的“妙”表現在哪里?
四、拓展作業
1.課外搜集描寫大自然的詩句,記錄在摘抄本上,然后跟同學做交流。
2.搜集趣味語文材料,講給別的同學聽。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父母對待自己的態度,并用講故事的方法使父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式。
2、在交流的過程中,練習口語交際的能力。
3、在習作中,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4、在習作中,嘗試使用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方法。
5、學會評改自己和同學的習作。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讀故事、談看法
1、自己出聲朗讀“父母的愛”中三則小故事。
2、指名讀第一則小故事。
3、小組內交流。
4、班級交流:
媽媽的包辦,使劉明養成了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應該像《慈母情深》中的母親,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5、指名讀第二則小故事。
6、小組內交流。
7、班級交流:
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當,使馮剛畏懼考試。爸爸應該幫助他找出失敗原因,鼓勵他盡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8、指名讀第三則小故事。
9、小組內交流。
10、班級交流:
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確引導的結果。
11、交流對這三則故事的整體的看法。
二、說自己、明事理
1、同位之間講自己的生活中發生的類似的事情。
2、指名在班上講。
三、熟記故事、講給父母
1、讀熟這三則小故事。
2、先講給同位聽。
3、回家講給父母聽,并請他們談談看法。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敞開心扉、吐露真情
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沒有你們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們的時候呢?敞開你的心扉和同學們說一說你心中的困惑吧!
1、同位之間交流最想給父母說的話題。可從下面選擇:
⑴ 通過具體的事,從對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體會到父母的愛。
⑵ 建議父母改進教育方法,勸說他們改掉不良習慣。
⑶ 同父母再說說其他心里話。
要求:
所說要真實,語言表達要清楚;舉的事例要完整。
2、整理自己和同學交流時的發言,列成提綱。
3、閱讀《回顧·拓展六》中“交流平臺”,細細體會文章寫作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描寫方法,試著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
4、習作成文,題目自擬。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
一、教師總結,指導批改
1、總結此次習作的共性問題和修改意見。
2、指導批改:
要求:
⑴ 出聲朗讀你要批改的文章,標出錯字和不通順的句子。
⑵ 看文章內容是否真實,感情是否真實。
⑶ 看是否運用了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
⑷ 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下感受與作者交流。
⑸ 在文章最后寫出總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見。
二、放給學生,互評互改
根據老師的要求和指導同學間交換習作,互評互改。
三、佳作品讀,集體評價
同學推薦(或自薦)一兩篇習作,在班上朗讀,請大家一起評論。
四、整理評語,修改習作
認真思考同學給出的評語和修改建議,把習作重新抄寫一份。
第四課時
一、抄寫“詞語盤點” 抄寫109頁的“詞語盤點”,點撥學生學會運用。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查資料、交流,學習112頁“日積月累”。
2、老師適當講解。
3、學生背誦、抄寫:
兄弟敦和和睦,朋友篤信誠:敦:忠厚;篤:忠實。意思是兄弟之間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間要注重誠信。
孝在于質實,而不在于飾貌: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內心充滿敬意與愛心,而不在于禮節上做得十分周全。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要愛自己的父母,必須愛填寫蓑有的父母,不敢對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須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對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澹泊:通“淡泊”,情景寡欲。意思是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指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三、交流“課外書屋”
1、讓學生自己看圖,弄清漫畫大意。
2、同學之間交流產生興趣后,因勢利導,讓學生課外通過各種方式找來《父與子》或類似的作品讀一讀:
漫畫作品《父與子》講的是媽媽讓爸爸叫書迷兒子吃飯,兒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卻被書迷住了,媽媽兒子只得讓兒子去叫爸爸。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交流對學過的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解是怎樣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學習了本組課文,在寫作表達方面有哪些收獲。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成語故事《邯鄲學步》,理解成語的寓意。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重新閱讀本組幾篇課文。
2.查閱、搜集資料,了解“日積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處、作者和含義。
3.閱讀成語故事書。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一、談話導入。閱讀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樣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體會范例。結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讀懂課文,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
三、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本組課文或以前學過的課文,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對學過的某篇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解是怎么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練習。結合自己讀過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樣獲得的,是怎樣加深的;在寫作中嘗試運用本組課文在表達感悟方面的寫作方法。
日積月累
一、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對這6句名言含義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師及時講解。
四、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背誦名言。
五、當堂檢查背誦情況
六、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語故事
一、讀故事,講講故事的內容。
二、悟寓意,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三、想生活,談談現實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邯鄲學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閱讀,推薦《東施效顰》和《蜥蜴失策》兩篇文章,供學生閱讀。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現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漫畫內容,了解漫畫集《父與子》。
【課前準備】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內容。
3、準備漫畫集《父與子》。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
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
2、讀悟范例:
首先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遷移練習:
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練習:
在自己的習作或讀過的課外書中,找一找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日積月累
1、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2、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3、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
可以默讀、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4、展示:
運用各種方式檢查積累。如齊背、開火車背、指名背等。
5、拓展:
你還能背誦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三、課外書屋
1、看漫畫,說說漫畫的內容。
2、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
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3、拓展漫畫:
向大家介紹你從漫畫集《夫與子》讀懂的其它漫畫,一邊說,一邊向大家展示漫畫內容。或者向大家介紹其它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4、課后延伸:
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有關自己感興趣的漫畫。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系上下文。
聯系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想。
……
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生過許多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回顧·拓展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5篇12-25
《回顧·拓展七》教學設計4篇02-16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5篇12-25
《鄉愁》教學回顧與反思10-27
語文教學回顧總結范本12-10
回顧_1000字01-21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匯編15篇01-02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02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集合15篇01-02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集錦1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