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生命生命》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課前準備】
1、搜集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2、預習課文,并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生字生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暢談生命,激發情感
1、談話導入:
小時候,在小院的墻角丟下幾顆葵花子,不料過了一些日子,竟然長出了兩棵葵花秧苗。我不禁驚嘆起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相信同學們的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能列舉一些嗎?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從這些生命現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簡介作者:
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歲時,因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始,頭不能轉。但是殘而不廢的她,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自主學習:
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讀幾遍就讀幾遍,達到目標為止。
2、小組合作學習:
搶讀生字生詞卡片,比一比誰認的生字又快又多,請優勝者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全班交流:
請一個小組向全班同學介紹識字成果,再請一個小組朗讀課文,其他小組進行評議。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學習:
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共寫了幾個事例,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
指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將三個事例以小標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自讀自悟:
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
2、小組交流:
在小組長的組織下每位同學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互相交流、質疑、辯論、研討,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掌握情況,并予以個別指導。
3、全班交流:
請學生先讀一讀自己選擇的段落,然后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感悟。教師抓住每一部分中含義較深的語句提問,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這些語句的含義。之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飛蛾強烈的求生欲,讀出瓜苗頑強的生命力,讀出作者積極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悟語言
1、自主品讀:
輕聲吟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或語段,反復誦讀。
2、小組交流:
小組同學每人讀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集體賞評:
學生自由交流匯報,教師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二、通讀課文,暢談收獲
1、回讀全文,自我總結學習收獲。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以及對生命的感悟,還要引導學生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和語言等方面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讀背說寫,積累運用
1、舉行朗讀比賽:
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比一比誰讀得好。教師引導學生對朗讀的同學進行評議,并請讀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成功秘訣。
2、練習背誦: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意蘊深厚,稱得上是一篇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遠把它裝在記憶的寶庫中?下面請同學們練習背誦課文。
3、積累名言:
⑴投影出示: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這段話是著名作家冰心對生命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關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訴給大家?
⑵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摘錄的名言,引導學生進行賞評。
4、布置作業:
把學習這篇課文的感受一下來,也可以仿照課文寫一寫自己對于生命的感悟。
語文《生命生命》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學難點】
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解決生字詞。查找作者杏林子的材料(作品、生平)。
教師準備課件及音樂材料(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聯系生活實際,培養自己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情。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教師播放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學生聽,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問學生:這是首什么曲子?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學生發言)
師(過渡):貝多芬一生的遭遇可以說是十分的悲慘,可是他憑著驚人的精神和意志,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而且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藝術。在我們所了解的人中也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人物,如張海迪等(學生回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也與他們有著相似的命運,她從小病魔纏身,肉體和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強烈的呼喚生命,她寫的文章《生命生命》將再次帶給我們對生命對人生的震撼,讓我們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悟作者的心靈。
學生齊讀,教師強調1、2是重點。
二、整體感知
1、學生之間互查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出示多媒體:
讀準下列加粗字詞的音:
小憩擎天撼地肅然起敬糟蹋
庸碌辜負騷擾茁壯
⑴找學生讀,其余同學認真聽。
⑵糾錯。
⑶教師強調應注意的幾個字詞:憩糟蹋辜
2、師:掃清了字詞障礙,讓我們共同走進這篇給我們心靈帶來震撼的課文。要想更好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必須認真朗讀課文。首先老師給大家范讀一下課文,大家認真聽,可以同時在下面小聲仿讀。
三、學法指導
多媒體出示朗讀方法:
(包括語氣、語速及重音的把握)
思考兩個問題。
多媒體出示:
1、作者列舉的三件小事分別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2、文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學生思考,全班交流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結合文章導語和題目思考。分析結束,全班齊讀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的段落。
五、研讀賞析
師(過渡):對一篇文章除了整體感知外,更重要的是讀一些精彩的內容進行研讀,通過具體的研讀可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更好的品味文章的思想內涵,從而深入地感悟作者的心靈。
學生運用剛才學過的朗讀知識,邊讀邊思考問題。
1、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說說為什么感觸最深?
2、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朗讀結束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允許學生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理由,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去談。
學生先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然后進行賞析,賞析結束其他學生補充或評價。
在學生進行賞析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點撥,如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在這里教師可以提問,竟然可否換成居然,以此來品味詞語對表達感情的作用,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總結: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還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另一種使人敬佩的感情(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境啊)。
學生教師再讀最具震撼力的段落。
師小結:文中香瓜子的頑強值得我們敬佩,在這里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在生活中,無論什么事,我們都要珍愛生命,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挫折,用奮斗讓我們的人生更為光彩。
六、拓展延伸
師(過渡):課文學習完了,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你認為在今后的生活中應該如何珍愛生命?
師生之間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家庭、社會、校園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學生可能就一些敏感問題發表見解如歹徒行兇時我該怎么辦?有人在海里喊救命我該怎么辦?,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我們要珍惜我們的生命,不要去做無謂的犧牲,在特殊情況下,我們要學會見義智為。
七、作業
1、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等書。
2、閱讀美國克倫·沃森的《生命生命》,并與本文進行比較,思考:兩篇文章比較,自己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將自己的理由寫成一篇小文章。
【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杏林子
事例思想感情
飛蛾求生強烈的生命意識
瓜子抗爭積極的人生態度珍愛生命
傾聽心跳堅強樂觀面對生活
【語文《生命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語文課件設計05-08
談生命教學設計12-23
生命生命課件設計05-08
生命的藥方教學設計12-16
生命生命的課件設計05-10
《生命生命》課件設計內容05-08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2-24
談生命教學設計15篇12-23
《談生命》教學設計(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