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成長》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長》教學設計 1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能大膽講述自己成長的變化。
2、了解自己成長的故事,學會感恩養育自己的人。
3、感受和小伙伴一起長大的快樂和自豪。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搜集幼兒不同年齡時期的照片,并向幼兒講述成長期間發生的故事。
2、請幼兒帶一件自己成長中最有意義的物品與同伴分享。
活動過程:
1、物品展示
。1)請幼兒把自己帶來的物品放置在桌子上。
。2)師:請小朋友看看桌面上的物品,哪一件最讓你想知道它的故事?
(3)幼兒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幾樣物品請幼兒與同伴分享他的故事。
2、猜猜他是誰?
。1)出示不同幼兒的嬰兒、幼兒時期照片。
(2)討論:這是誰?和現在的她比有什么變化?請幼兒也來說說自己的變化。引導幼兒表達成長的想法。
(3)師:看到自己逐漸長大的樣子,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感受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對父母的感情。
3、現在的我。
讓幼兒講述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自己的進步,通過談話、比較的方式,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高、體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愛。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大膽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活動延伸
繪畫:長大后要做的事情
《成長》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萌發感激之情。
2、懂得家人的愛能使自己健康成長,理解家人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所付出的辛勞。
3、能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關心體貼家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能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難點:理解家人的付出,初步培養家庭責任感。
教學過程預設
(一)照片欣賞調動激情
1、欣賞一組本班學生小時候與家人的合照
2、揭示課題
。ㄔO計說明:照片源于學生生活,喚起幼時記憶,初步感知成長道路上一直與家人同行。)
。ǘ┕适禄貞涹w驗親情
1、分享故事:
2、引發回憶:靜靜地想一想,家人疼愛你的幸福故事。
。ㄈ┍嫖鲇懻撋钊肜斫
1、父母的愛無所不在
。1)現場調查:接下來,吳老師要做個小調查,如果遇到下面這些事,你第一時間會想到誰來做?(統計人數)
考了好成績向誰要獎勵?
落了作業本要誰送過來?
衣服弄臟了誰來洗?
誰為我過生日?
。2)討論匯報:能否從這些小事中感受到家人的關愛。
。3)小結:家人的愛無所不在,家人總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2、松是愛嚴也是愛
(1)現場調查:老師再做個小調查,班級里有受過家人批評,甚至挨過打的小朋友請舉手?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們是在什么情況下受批評挨打的?你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你了嗎?
(3)小結:是。〖胰说膼塾袝r候是關心呵護,有時候是責備教育。
3、活動小結
小朋友,講了這么多家人關愛我們成長的故事,現在你最想對家人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我們把心中的感謝一起融入這首小詩中。
這世上,爸爸媽媽是我的`最愛;這世上,我是爸爸媽媽的最愛。
家人的愛是一聲重復的話語,讓幸福縈繞在耳邊;
家人的愛是一頓可口的飯菜,讓我們營養每一天;家人的愛是一把美麗的花傘,為了我們遮風擋雨。
《成長》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能力:能從曲線圖中分析出人在生長過程中各時期變化的特點,并利用問卷進行調查和統計。
2、知識:正確認識到自己身體已經發生了哪些變化;舉例說明“青春期”自己應注意的生理問題及和異性同學交往時要注意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能與同學交流有關青春期健康的信息。
教學重點:
結合自身體驗,通過數據、資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漸養成科學地認識青春期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各種變化,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身高、體重、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多媒體課件
學生:四年來的身體外形輪廓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老師: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逐漸發生著一系列奇妙的.變化,有的階段變化非常明顯,有的階段變化又不太明顯,你注意到了嗎?
活動:體驗成長的快樂
學生:觀察身高、體重和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分析身體在不同時期發生的變化。
老師:知道學生正確識讀曲線圖。
學生:將分析出的結果填寫在表中。
學生:討論:我們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顯增長發上在人體發育的哪個時期?
老師: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還發生著哪些變化?
學生:匯報交流。
老師:祝賀你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這是人生長河中最關鍵、最寶貴、最美好的時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我們可要珍惜哦!
老師:處于青春期的我們,除了身體的變化外,心理上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你意識到了嗎?
學生:交流心理上的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學會健康生活
老師: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從兒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階段,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討論:青春期,我們需要怎樣做呢?
老師:喜歡與同齡人交往是件好事,當你和異性同學交往時,需要學會掌握分寸。
學生:閱讀男女生交往要注意的問題。
拓展:我所欣賞的品質與氣質
老師:知道學生完成調查問卷。
學生:統計本組的調查問卷。
《成長》教學設計 4
訓練目標:
1、感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調整心態,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煩惱情緒,學會調適和化解煩惱的情緒。
2、培養說真話,抒真情的良好文風,明白只有樣才能寫出好文章的道理。
3、學習理解掌握“有感而發”這類文章的寫法和基本模式。并寫一篇習作。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同學們,我今天想先來個民意測驗,大家可得說真話喲。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煩惱的事情?如果有,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說出來大家聽聽,看看能不能幫助你化解一下?[學生說,師生點評;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種成長的煩惱,指導學生調適心理,化解煩惱的方法:讀書法、注意轉移法、運動法、傾訴法、休息法等]
二、指導寫作:
1、同學們,大家如果把你們說的這些事情我感悟寫下來就是好文章,這一類文章我叫它“有感而發”一類的文章,那么,這類文章怎么寫呢?下面我們就來讀一篇同學的`習作,看看這篇文章存在什么問題?[分發學生習作初稿《成長的煩惱》]
2、學生讀文,分析文章的毛。焊艛⑦^多,開頭拖沓,缺少吸引力;思路不夠明晰,層次有些雜;敘事與對話描寫中的人稱不正確。
3、再分發老師的修改稿《成長的煩惱》,讓學生讀文歸納出寫感悟類文章的基本方法是:由敘而議。敘應盡量做到有細致、生動、形象的描寫,進而找到引發思考的點,進行議論,悟出道理。敘是基礎,議是升華,敘議要聯系緊密。其基本模式就是:[板書:一種現象,一點分析,一點感悟。由敘及議]要求就是要“說真話,抒真情”,老師送給學生三句話:[板書:寫作文真實就好,有情更佳,揚善則美]
三、實戰演練:
請以成長的煩惱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有感而發”類的作文。
《成長》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說“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知道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四幅秋天的圖片,讓學生感受。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夏天里的成長”。(板書)
(此環節的設計邊觀看圖片邊聽老師的敘述,吸引讀者,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通讀全文,找中心句。
1.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找一找文章的中心句。
2.這幾位同學讀得多流利呀,而且老師發現大家聽得也非常認真。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誰在夏天里成長嗎?大屏幕出示: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大家齊讀這句話。(板書)
3.中心句里的兩個關鍵詞(萬物、迅速生長)
。ㄟ@個環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三、抓住中心,深入學習。
。ㄒ唬┢纷x第二自然段
1.是啊,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可是夏天的長是(課件出示:飛快地長,跳躍地長,活生生地看得見地長。)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寫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飛快地長,跳躍地長,活生生地看得見地長。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筆在文中圈一圈
2.學生匯報瓜藤:一天就可以長幾寸,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長嗎?一寸大約是三厘米多一點,幾寸就是幾個三厘米那樣長,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段植物生長的視頻,讓我們去感受一下?,瓜藤生長的多快,這也說明了夏天的長是(飛快地長,跳躍地長,活生生地看得見地長。)
3.學生匯報竹子林:竹子真像作者寫的那樣長的那么快嗎?讓我們進入到一段視頻中去,看一看。果真是長得那么快。
4.學生匯報花蕾:這里,作者為了突出植物長的快,用上了夸張的寫作方法,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植物那飛快地長,跳躍地長,活生生地看得見地長。
5.學生匯報石頭:(欣賞圖片)
6.學生匯報草坪、菜畦:(欣賞圖片)
7.學生匯報小貓:“個把月”是多長時間呢?(一個月左右)如果是你們,一個月能長多少呢?是啊,很難發現,可是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卻已經有媽媽的一般大了,它們的長可是(飛快地長,跳躍地長,活生生地看得見地長。)
(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文本解讀的選擇權在學生那一邊,所以我制作的課件是開放的,學生交流到哪部分,就出現哪部分的文字或圖片,供交流時用。)
8.聽了幾位同學的匯報,我們感受到了夏天的長是飛快地長,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受齊讀第二自然段。
(二)品讀第三自然段
1.剛才文中說的瓜藤、竹子林、高粱、草坪菜畦都是屬于植物(板書)小貓小狗小雞小鴨都是動物(板書)植物動物這些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成長,還有許多沒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也在成長,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誰來讀給大家聽。
2.這一自然段向我們描寫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長呢?
3.學生匯報。草長樹木長,山是一天一天變豐滿。山是怎樣一天一天變豐滿的呢?豐滿是什么意思呢?在文中,豐滿指的是多而密,那是什么多什么密呢?草多,樹木密,是啊,也就是說因為草長樹木長,所以山是一天一天變豐滿。那么你能不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回答還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才呢?
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句式把這五種事物成長的特點說出來。
如:因為草長樹木長,所以山是一天天變豐滿。(因為秧苗長甘蔗長,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來;因為水長瀑布長,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變深變大;因為鐵軌長,所以縫隙是一天天地變小;因為柏油路長,所以路是一天一天的高起來。)
4.鐵軌怎么也在長呢?有知道的嗎?是的,物體遇熱膨脹,體積增大,所以鐵軌的縫隙越來越小,柏油路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路面好像是高起來。
5.是啊,不熱不大,不熱不長,因為太陽威力的增加,溫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長。無論是有生命的植物動物,還是沒有生命的山水鐵軌都在長,這也說明了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
。ㄈ┢纷x第四自然段
1.的確,夏天是萬物迅速成長的季節。人也是一樣。一天天的長大,在人的生長過程中,有些是看得見地長,有些是看不見地長,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2.理解諺語
(大屏幕出示諺語)指生讀,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查找這兩條諺語的意思了,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
“六月六,看谷秀”:農歷六月初六,就到處可見齊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讓農民們欣喜不已。
“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保禾幨罟潥庠诿磕臧嗽露蚨娜眨馕吨谉岬南奶旒磳⑦^去,此時的谷子如果還不出穗,就沒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草一樣,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是啊,如果農作物到了(該長的時候不長,或是長得太慢,就沒有了收成的希望)所以,農民都會在植物生長的最近時期,讓植物茁壯成長,這樣秋天的時候才會有好的收成。其實我們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量地長。)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量地長,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呢?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你可以把你的理解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4.這里的趕時候趕熱天不是指季節,而是說在青少年時期要利用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環境。這句話也是告訴我們,人要珍惜時間,積極爭取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經驗的積累,不能錯過時機,否則就會成為一事無成的人。(此環節的設計吸引讀者,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查閱資料能力。)
四、總結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地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這樣讓我想起了一首詩(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五、板書設計
15 夏天里的成長
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
動植物 事物 人
《成長》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就讀那一節。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設計
感悟文章。
植物 人也一樣
動物 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 山水 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 鐵軌 盡量地
馬路 用力量的長
《成長》教學設計 7
一、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二、學習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三、學習時間:
兩課時
三、學習準備:
課件
四、學習過程:
。ㄒ唬┙沂菊n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篇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集體交流中提出來。
3、自由讀課文,你能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你想讓老師、同學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區分形近字:你能給這些生字找個伙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四)集體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3、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
4、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ㄎ澹┳鳂I:
1、生字、字詞,熟讀課文。
2、向家長詢問或與家長交流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成長》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知道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值得紀念的事情和物品,了解制作成長檔案的意義。
2、初步知道制作成長檔案的方法,能仿照去制作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和欣喜。
3、能感受自己的成長和變化,并為此高興。
教學準備:
1、學生訪問家長,從出生到現在,曾經發生過哪些令人留念的、值得紀念的故事。
2、每人抽屜里放一只檔案袋。
3、自己帶值得紀念的物品。
4、帶彩色筆等
教學預設:
一、“時光倒流”故事會
1、同學們,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在我們身上,發生過許多令人難忘的值得紀念的故事,你想聽一聽嗎?下面就請沈云揚媽媽來講一講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聽故事。
2、是呀!從出生到現在,我們身上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故事,請大家打開書本,看p74頁,這是我們的成長過程,誰來說一說?學生說。
3、你能把發生在你身上的值得回憶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學生講故事。
二、揭題
那一個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就像那閃閃發光的珍珠,今天我們就要把它們收藏起來,來制作 出示課題成長檔案
三、“我能留住什么”大討論
1、 請大家看p75頁思考:在當案中可收藏些什么最能代表成長的足跡。
2、 討論:不同年齡階段
出生時會講話時會走路時三歲時上幼兒園時大班時上小學時(學生還可以根據情況自己劃分階段)
3、 學生自己劃分階段
4、 每個階段代表的物品1——2件。
5、 學生分類整理,自己列出清單
6、 請2——3位小朋友說說自己的清單。
四、制作檔案袋
請大家拿出檔案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檔案袋。(放音樂)
五、“成長回放”參觀記
請同學老師來參觀檔案袋,并請留下意見
《成長》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學會養蠶。能夠較長時間觀察、描述蠶的生長和變化。
2、道幼蟲期需要食物、空氣、空間等生活和成長的必要條件。
3、道幼蟲形成了蛹,蠶蛾是從蠶蛹里羽化出來的。知道蠶的成蟲——蠶蛾從蛹里孵化出來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長大。知道雌雄蠶蛾交尾后,雌蠶蛾產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蟲。
4、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偉大。珍視在整個養蠶期搜集的科學信息。體驗養蠶及研究蠶的樂趣。養成把養蠶活動堅持到底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了解蠶在每一個階段的生長變化。
教學難點:
養成把養蠶活動堅持到底的科學態度。
教法學法:
觀察法、談話法、小組學習法。
教學準備:
蠶的生長過程的教學碟片、蠶的一生標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你們的蠶寶寶怎么樣了?我們在飼養蠶寶寶的同時還要為它們記好成長日記。(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交流觀察記錄
。1)了解蠶寶寶吃什么
提問:蠶寶寶吃什么?如果沒有桑葉,你用什么代替桑葉?
。2)實驗:比較吃桑葉和萵筍葉的蠶哪個長的好。
。A先布置學生開展此實驗。)
。3)了解蠶是怎樣蛻皮的`
談話:蠶生長一段時間后,會有幾天不吃不喝,你知道這是怎
么回事呢?請了解的學生介紹:怎么蛻,從哪里開始蛻皮,一生蛻皮幾次皮?蛻皮后蠶寶寶有什么變化?
。4)了解蠶吐絲談話:經過四次蛻皮以后蠶開始吐絲了,你見
過嗎?
。5)觀察蠶繭和蛹觀察蠶繭是什么樣的?稱一稱一只繭有多
重?量一量蠶繭的長度和寬度。剪開一個繭子觀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觀察蠶蛾
討論:剪開的繭子能活嗎?(做好觀察記錄)
提問:蠶繭過幾天后又發生什么變化?同學介紹蠶蛾及產卵。
2、歸納蠶的一生
。1)蠶的一生分為幾個階段?
。2)小結并板書
三、布置作業
記好觀察日記,過段時間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2、給蠶寶寶記日記
卵——蠶——蛹——蠶蛾
。ㄓ紫x) (成蟲)
《成長》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嘗試尋找長大的變化,讓幼兒感受自己不斷在長大和變化。
2、感受長大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而感到自豪。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視頻《我的變化》;
2、操作材料包:P17頁;
3、請幼兒帶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和小時候使用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成長的過程。
1、教師播放視頻我的變化。
提問:畫面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小朋友是怎樣一步步長大的?
2、幼兒通過視頻了解自己慢慢長大的過程,體驗成長的快樂。
小結: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要有很多變化,一開始還不會走路,后來我們會爬,可以玩玩具,再后來我們能走路,長得又高又大,能上幼兒園和好朋友一起玩了。這樣,我們一天天的變化,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
二、說一說:我的成長。
1、身體的長大。
過渡:最近我們收集了一些自己長大的資料,老師請你們找找看看與小時候相比你發生了哪些變化,把你找到的這些長大的秘密和我們一起來分享。
關鍵提問:說說你找到的長大的秘密好嗎?
。1)腳變大了。
(2)身體變高了。
。3)開始換牙了。
小結:你看,長大多好呀,長高了,手臂變長了,身體變闊了,腳變大了,開始換牙了,人越長越漂亮了。
2、內在的變化成長。
。1)提問:小時候的你和現在的你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請你說一說,你和這件寶貝之間的故事。(幼兒結合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或物品來說)
小結:原來,不僅是我們的身體發生了變化,我們的一些習慣和能力也發生了變化。因為,我們學會了很多事,學會了獨立吃飯、穿衣。所以,小時候有的東西,我們不再需要,因為,我們長大了。
。2)提問:你做過哪些關心別人的事呢?
小結:你們真的長大了,從你們話中,從你們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你們的成長。
有的學會了堅強,有的學會了謙讓、有的學會了合作。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都在變化。
三、做一做:我在長大
1、看看右邊照片中的小寶寶在做些什么?
2、想一想怎么給這些照片排隊?
3、幼兒自主操作,教師指導。
4、相互介紹自己的記錄:發現一些順序上的'不同。(比如有的幼兒先會說話,有的幼兒先會走路等)
總結:我們有自己的長大過程,有的先學會了走路,有的先學會了說話,真是一個奇妙的過程。
四、延伸活動:
我們還在不斷地成長,你們長大后還有什么夢想呢?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內容的選擇是適合我們中班幼兒現有水平的,活動內容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體驗性,這次活動孩子體驗了自己長大的喜悅,他們開始關心自己身邊的人,他們學會了主動幫助自己身邊的朋友,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嘗試著自己單獨睡覺等。這次活動也更貼近生活,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選材主題是來自于生活,只要是貼近他們的生活,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受到關注。而且主題確定在于老師平時對孩子的交談,喜好關注,及時抓住他們所關心的熱點,是大部分幼兒感興趣。興趣是所有活動的動機,我們應關注、尊重并追隨孩子的興趣,不斷創造、探索,感知的平臺,不斷拓展他們的經驗和視野。
通過本次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心里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并愿意改正。教學方式我采取了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活動,發現孩子很活躍,興趣極高,能積極參與到每個活動中去,幼兒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了長大了,長高了,有一種自豪感,并渴望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我們還有什么缺點環節中,教師介紹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形式記錄在紙條上,教師參與其中既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與幼兒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幼兒做記錄時,教師指導,教育的內涵在此其中自然而然滲透。同時幼兒也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思維結果。
如果再重新上這節課,我要在幼兒平時一日生活中捕捉孩子的點滴進步,用圖片或光盤形式多樣的手法記錄下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展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獲得自信、愉快、自豪的體驗,促進其健康成長!
《成長》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挫折,意識到挫折存在的普遍性。
2、學會并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并能夠應用到學習生活中。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戰勝挫折的方法。
2、教學難點:應用戰勝挫折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紀錄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嵘砘顒樱捍煺垠w驗
1、活動規則
請同學們坐在椅子上,想象自己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手腳都不能動。保持3分鐘,你有何感受?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請同學分享一下,通過剛剛的體驗,你有什么感受?當你手腳都不能動的時候,你在想些什么呢?
生1:剛開始我覺得還挺新奇的,沒一會兒就受不了,感覺哪兒都不對勁,非常的難受和急躁。
生2:我想到了如果我手腳都不能動,那怎么吃飯、上廁所呢,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了。
生3:聯想到了在生活中,有時候我也會有這樣類似無力、挫折的感覺,那時會非常沮喪。
4、提出主題
看來大家都體會的非常深刻。生活中充滿了酸甜苦辣,總會遇到挫折,只要我們勇敢的面對它,生活依然能夠精彩紛呈。今天,讓我們走進課堂:在生活中成長。
。ǘ┲黝}活動一:案例分析
1、規則介紹
播放紀錄片,著名的科學家霍金,他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因為帕金森癥手腳漸漸不能動彈,但是他仍然沒有停止思考和做科研,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提出黑洞理論,寫出了《時間簡史》巨著等。
2、完成觀看
3、交流討論
師:哪個同學可以來說一說,霍金是怎么戰勝挫折的?
生1:霍金面對挫折時表現的非常堅強,他能夠利用一切資源去戰勝挫折,而不是被它打敗,在這過程中也體現出他堅強的意志。
生2:我認為霍金心中始終充滿對科研探索的理想,無論經歷了什么樣的條件,他都能夠不放棄,始終以這個為他的信念,孜孜不倦。
師:的確,霍金始終堅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且能夠堅強面對挫折、戰勝挫折,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你還有哪些戰勝挫折的方法呢?
生3:我們可以始終保持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好心態,面對挫折時,想想自己還有好的地方。
4、小結
老師為大家補充一條,冷靜的`看待挫折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客觀看待,不斷接近事實,才能夠更好地面對。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找出了樹立理想,堅強、樂觀、冷靜的面對挫折等好方法。
。ㄈ┲黝}活動二:方法運用
1、規則介紹
以心理學小組為單位,和你的小組成員討論,遇到下列情境,你該怎么辦?
情境一:別的同學挖苦你的生理缺陷。
情景二:幾次考試你都退步了。
情景三:讓你長時間做一件重要而枯燥的事。
2、交流討論
師:請小組代表分享一下你們的討論結果。
生1:當別人挖苦我,首先我要認識到是他人的不禮貌,我自己不要那么敏感和在意,其次我可以聽聽他們說的是什么,樂觀地看待我自己的身體,說不定我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呢。
生2:考試退步我會感覺到非常沮喪,但同時我也要冷靜看待自己的成績,考試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好機會,正好來看看自己是哪些知識沒學到位。
生3:既然是重要的事情,那么它肯定是對我有益的,我可以看看這件事情對我長遠來說的好處。
3、教師小結
大家的智慧分享后,我們發現在生活的小事中我們可以去運用這些戰勝挫折的方法,把挫折當成豐富人生經歷的一部分,走向成功的墊腳石,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繼續去運用。
。ㄋ模┛偨Y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知道了挫折在我們生活中總會存在,掌握了戰勝挫折的方法并嘗試了如何運用他們。希望大家在課后能夠繼續去運用,請大家課后搜集一些戰勝挫折的小故事,下節課我們共同分享!
【《成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成長教學設計09-01
《成長》 教學設計08-17
成長的園地教學設計09-20
《成長》教學設計參考10-10
《成長的煩惱》的教學設計09-15
《我們在成長》的教學設計07-03
成長教學設計范文08-15
《我在成長》教學設計09-13
關于成長的教學設計08-30
讀書伴成長的教學設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