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分鐘跳繩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分鐘跳繩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 教材內容
1、一分鐘跳繩
2、迎面(快跳短繩)接力跑
二、指導思想
本節課以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一分鐘跳繩”為內容,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根據初中生生理、心理等特征,以提高學生跳繩耐力為重點。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并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并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良好習慣。
三、 教材分析
跳繩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也是學生容易掌握和喜愛的項目,在生活中也較為常見,因此在教學中易于開展這一項課程。本節課教材“一分鐘跳繩”既是體育中考選考項目,也是進行體育鍛煉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腕部、上下肢、腰腹肌等部位的力量,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更加熟悉跳繩的動作要領并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讓學生提高跳繩的技術水平,同時讓學生更好地利用跳繩鍛煉身體,也為學生課余的休閑娛樂和以后的鍛煉打下基礎。
四、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初二年級學生,他們對跳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不知道怎么繼續提高跳繩技術水平。他們喜愛體育運動,并且有較強的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意識,但由于他們性格活潑、好動、喜愛求新求異,因此在教學中長時間反復練習某一個技術動作,將會導致他們產生反感甚至抵觸情緒,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本節課在教法和學法上稍作改動,在本節課上通過采用跳長繩、讓他們定制目標和跳繩接力比賽的活動提高興趣,同時結合課后練習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發現自己“一分鐘跳繩”尚存在的不足,并學會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提高改進。
2.技能目標:通過講解示范和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選擇跳繩長度”,有針對性的改進不足之處,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和耐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
3.情感目標:在長繩集體跳、短繩合作跳等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和積極配合的良好品質。
六、教法、學法及教學重難點
“ 教”法:運用提問法、講解示范法、啟示引導法、鼓勵表揚法等,嘗試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通過自練、設立目標等練習方法,鼓勵學生根據現有場地器材和自身實際情況,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跳繩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觀察思考法自主學習、嘗試練習、團隊協作法,游戲法,展示法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激勵學生勤加練習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重點:跳繩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和連貫性
難點:跳繩技術動作的流暢性
七、教學過程
。ㄒ唬蕚洳糠郑
1、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安排見習生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2、熱身活動(興趣引入,走進跳繩)
1)通過長繩集體跳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
2)在音樂的伴奏下做熱身繩操,活動身體各部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協調性。
(二)基本部分:
1、課堂導入:一分鐘跳繩測試
2、本課教學重點:
1)以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一分鐘跳繩”為依據,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幫助回答并解決問題
2)學生展示,并觀察發現問題,老師幫助解決問題
3)以10秒為單位,2人一組設立目標進行跳繩練習
4)1分鐘跳繩測試
3、迎面(快跳短繩)接力跑游戲
(三)、結束部分
1、集合整隊
2、配合音樂放松
3、小結本課并布置課后練習作業
4、收還器材,師生再見
八、場地器材及預計效果
1、場地器材:足球場一塊,長繩8根,短繩42根,錄音機一臺,秒表一塊
2、預計練習密度:40%—50%
3、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九、安全保障
1、充分活動身體以及手腕腳踝,以防扭傷
2、加強安全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
【一分鐘跳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跳繩教學設計02-26
跳繩教學設計02-26
《花樣跳繩》教學設計05-30
小學體育跳繩教學設計05-07
跳繩教學設計15篇04-16
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設計05-16
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設計優秀02-13
小學體育《趣味跳繩》教學設計范文02-28
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設計優秀02-13
一分鐘教學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