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9-07 15:20:4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精選6篇)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懂得更好的保護環境。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各種形式加深學生對地球現狀的了解,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畫一幅保護地球的畫。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懂得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保護地球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認識了解地球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依賴關系,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通過繪畫手法讓學生展現出保護地球的美好前景。教學難點:

  選擇一個自己關注的有關地球家園的話題,進行創作構思,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教學準備

  謎語《地球》

  ppt圖片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說她像球不是球

  動物植物住里頭

  山川河流隨處見

  猜猜她是什么球

  謎底(地球)

  出示地球的幻燈片

  板書:地球,我們的家園

  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星球上,有山、.有水,.還有親愛的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地球的美貌。

  (二)、新授課

  1、播放課件——欣賞地球美麗的風光圖。

  2、談感受

  (1)學生觀看圖片后,讓學生暢談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感受生:這樣的環境一定能使我們健康的成長!

  生:有鮮花,有綠水,有青山,這樣的環境太迷人了!?

  (2)師:我們眼中的地球是美麗的,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的確是很幸福、很快樂。可是,我們還是來聽聽地球自己是怎么說的吧!(板書:憂環境)

  教師扮演地球說:“我的名字叫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我的身體表面有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我地大物博,有峰巒雄偉的群山,有波濤洶涌的大海,還有名目繁多的物種和礦藏。你們的家鄉就屬于我的一部分,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是你們成長的搖籃,可是,現在我變了,變的不在美麗,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已經變成了什么樣子了。”

  (3)播放課件——地球災難的圖片和視頻。

  (a)、師: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和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接踵而至的是森林、草原、耕地的日益減少、物種滅絕、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日益惡化。同學們:“我很難受,你們的這些行為讓我越來越痛苦,在這樣下去,我將不復存在。看了你們人類對我的所作所為和給你們自己帶來的嚴重后果,你們應該怎么行動起來,保護我不在受傷害呢”(板書:護環境)(b)合作商討保護環境的方法。

  前后兩桌同學為一個綠色小分隊,討論。

  師:請我們綠色小分隊趕快行動起來吧,一起商討保護環境的好方法。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匯報交流。教師鼓勵大膽想象,大膽發言。說出自己保護地球的行動!如:不摘花,不踐踏草坪,愛護小鳥,不浪費一滴水,不用一次性用品等。

  (c)教師小結討論結果:植物對人和環境來說十分的重要,亂砍亂伐會造成土地沙漠化,長此以往,將會引來沙塵暴等災難,人們,動物和植物都將無法生存。大量廢氣的排出不僅污染著空氣,還使氣候反常。時間久了將導致氣溫上升,暴雨成災等。大量的水污染不僅引起魚蝦變形中毒,還使水資源短缺。在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動植物等都會因為缺乏水而慢慢死去。人們大量的捕殺動物,造成了生物鏈的失調。如捕鳥造成蟲災等。更使得我們地球失去了很多珍惜的保護動物。大地、森林、空氣、海洋正飽受著屢屢創傷。可是聽了各同學的建議令我仿佛看到藍的天,綠的水,青的山,仿佛看到地球媽媽的笑臉。

  (三)作品欣賞學生作畫(板書:畫環境)

  1、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保護地球的

  2、以“愛護地球”為題畫一幅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只有每個人都去愛護自己的家園我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地球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去美化它,建設它。今天,請同學們將自己想怎么保護地球的行為畫出來,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使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年輕,漂亮。五作業展評

  用自薦自評互評為主,對構思新穎的畫提出表揚,并展示給學生學習。

  六談收獲,深拓展

  1、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生: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生:我知道了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拯救地球母親!生:我的收獲是熱愛地球母親,就是熱愛我們自己!??師:我們應該從小做環保的小主人,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使天常藍,水常清,山常綠,,讓我們永遠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中。

  2、拓展活動:

  寫一個關于做個環保小衛士的倡議書

  設計意圖:進一步深化理解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將保護環境作為己任,并從現在做起,時時刻刻關注環境問題,關注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系。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用簡單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結論。

  2.進一步學習搜集與整理資料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科學探究活動的長期性與艱苦性,逐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科學精神。

  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狀星體。

  2.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教學準備

  籃球、橡皮泥、火柴、課件(與地球形狀、“神舟5號”、“神舟6號”等有關的資料)。

  教學重點:

  體驗科學探究中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及解釋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知道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提問:我們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地球,而作為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狀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談話:我們現在通過上網、看書、詢問,也許1分鐘就可以輕松知道答案,可你們是否知道在這個答案的背后,人們經歷了一個多么復雜、辛苦的探究過程。

  二、探討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

  活動1關于地球形狀的猜想與探索

  談話:首先讓我們走入遠古時代,了解最初人們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樣的?(課件展示)

  提問:“天圓地方”的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也許有幾分可笑,但是,我們想想當時的條件,人們為什么會形成這種認識呢?

  學生交流,評價。

  小結:那時候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只能憑自己的直覺光靠自己的眼睛來判斷,盡管結論是錯誤的,但他們畢竟也是在仔細觀察之后作出猜測的,并不是憑空捏造。

  講解:慢慢地人們對自己的這種想法產生了懷疑(課件展示)。

  希臘人通過觀察船只進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設: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個大圓球。

  活動2觀察進港的帆船

  談話:接下來我們做一次模擬實驗,看看是否也能觀察到古希臘人看到的現象。

  (課件展示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

  學生實驗,交流發現。

  我們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觀察,看看和剛才有什么不同。從這兩個實驗中說明了什么?古希臘人的猜想成立嗎?生活中見到過類似的現象嗎?

  講解:這是人們對地球形狀認識的一個重大轉折,接著,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觀看月食時,發現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圓弧形的,因此他推測地球是個球體。

  全課總結:

  這時候人們已經推測出地球是個球體,可認識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設行不行呢?接下來人們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這一猜想呢?下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講解: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們對地球形狀作出了什么猜想啊?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人們是怎樣來驗證這一猜想的。

  二、活動三:驗證地球是個球體

  一、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講解: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麥哲倫(課件展示他的畫像)。有同學了解有關他的故事嗎?

  布置任務:閱讀書上42頁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學生閱讀、交流。

  提問: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設?

  麥哲倫為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價?有收獲嗎?是什么?

  讀完這則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結: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白1、在探究的過程中懂得利用科學技術。2、對待心中的疑問,要大膽去猜測,更要想辦法去證明。3、科學探究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我們也要學習麥哲倫的堅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二、在太空中看地球

  講解: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們能夠在太空中觀察地球了。

  課件展示(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圖片)

  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嗎?最早給地球拍照是什么時候?哪個國家呢?(學生回答后,課件揭示相關資料)

  提問:最近幾年,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都對我們刮目相看,你們知道中國飛天第一人嗎?了解有關他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

  課件展示楊利偉的圖片和相關資料。

  講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對宇航員來說是殘酷的,因為那里既沒有氧氣、沒有水也沒有重力,是對人生存極限的一種挑戰,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一翻,那么現在必須把身體鍛煉好。

  提問:通過各種實踐,人們已經發現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飛機、人繞地球一圈需要多長的時間嗎?

  學生回答

  課件展示相關資料。

  三、作業

  布置任務: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類認識地球的艱辛旅程,我們應該把這些都牢牢記住,因此我提議每個人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資料,制作一張有關地球故事的科學小報。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認識各種形態的地貌,并能分析家鄉的地貌類型。

  2.會設計并制作簡單的地貌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發現并會描述各種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審美能力。

  2.通過描述家鄉的地貌特點、制作家鄉地貌模型,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

  科學知識

  1.認識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濕地等幾種典型的地貌,了解它們不同的特點。

  2.知道家鄉的地貌特點。

  教學難點:

  熟悉各種地貌的特征

  教學準備

  有各種典型地貌的課件、小木板、繪圖紙、橡膠泥、洗凈的沙、彩紙、彩筆、膠水、鉛筆、剪刀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導入:

  直接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風光無限的地貌》,什么叫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態。

  教學新授:

  一、認識常見的地貌

  提問:說說看,你知道哪些形態的地貌?(學生自由回答)

  下面我們來認識常見的一些地貌(課件先后出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濕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圖)

  提問:仔細比較,這些地貌各自有什么明顯的特征?

  學生討論、作答,課件先后展示各種地貌的文字說明部分。

  二、美麗的家鄉

  講解:正由于形態各異的地貌才構成了大自然中許多秀美的風光,下面我們以自己的家鄉為例,進一步熟悉地貌的特點。

  課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圖片。

  布置任務:老師和大家的感受一樣,咱們的家鄉確實很獨特很美,接下來請同學們用繪畫或文字的形式將家鄉的這種“獨特之美”描述出來,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點。

  學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展示作業,師生共同評價。

  提問:請同學們判斷咱們家鄉主要屬于哪一種地貌,說說你的理由。

  總結歸納

  第二課時

  教學導入:

  談話:上節課同學們對家鄉地貌的描述很準確也很生動,課后我根據實際情況做了一個咱們家鄉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師制作的模型)

  講解:同學們不用羨慕,因為今天這節課你們可以親自設計并制作一個地貌模型。為了將模型做得更漂亮,組內同學先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材料來制作?具體怎樣分工合作?請制定一個計劃。

  小組討論

  講解: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樹葉、水、各種顏色的粉筆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師準備的和你們現有的材料來制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組的材料員統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馬上送回,衛生監督員隨時保持周圍的衛生。另外各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復雜,因為大家制作的時間只有20分鐘,模型中一定要標記方位。

  學生分組制作活動。(中途可讓學生到別的小組去“取經”)

  講述:剛才,我們各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個地表模型,做得怎樣呢?下面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學生離座參觀各組作品。

  學生談參觀感受。

  請做得好的小組介紹經驗。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根據火山、地震等自然現象傳遞出的信息,對地球內部的情況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資料來驗證自己關于地球內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內部結構的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對地球內部的探索、開發利用進行大膽的想象。

  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內部是一個運動著的高溫、高壓的環境,地球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2.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是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組成。

  教學重點:

  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

  教學難點:

  根據自然現象做出有關地球內部結構的猜想

  教學準備

  有火山、地震、地熱等自然現象的視頻課件,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雞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談話:在教學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我手上有一個密封的膠卷盒,在不打開蓋子的條件下,你們能想辦法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嗎?

  學生匯報方法,教師按照學生的想法進行實驗,然后依據所得的信息進行判斷: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內部構造。

  1、師:盡管我們看不到膠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們還是有辦法獲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據這些特征作出猜測、判斷。其實地球也象一個無法打開的膠卷盒,那么關于地球內部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哪些現象去猜測呢?

  2、師: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地表現象的圖片、視頻。

  (課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熱、海嘯等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

  3、你能根據這些現象作出有關地球內部的猜想嗎?說說猜想的依據。

  (讓學生進行充分交流,注意讓學生說出一些現象和判斷。)

  4、師:科學家們又是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并了解有關地球內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過發射地震波來進行檢驗,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閱讀書上49頁相關內容。說說地球的結構并說說這些部分分別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師:看到這個地球內部的構造示意圖(課件展示),你覺得像什么?我這有一個切開的熟雞蛋,對照一下這張地球內部的構造圖,確實類似,請你們在記錄本上畫一幅切開的雞蛋圖,并標出地殼、地幔、地核。(學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內部結構,再看剖開的雞蛋,畫圖。)

  6、談話:對于探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科學家們還采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請同學們閱讀49頁《伸入地球深處的“望遠鏡”》。

  7、說說看,我們的猜想和科學家的發現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制作地球構造模型。

  1、師:同學們現在對地球的內部構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用橡皮泥做一個地球構造模型。

  2、師:那先說說你的制作步驟,準備用什么辦法來區分地球的三個部分呢?

  3、學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驟,教師注意及時進行歸納。

  4、學生動手做地球模型。

  5、制作完成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構造模型,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以及制作時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課堂教師小結。

  師:對于地球內部的構造,現在仍然是一個迷團,科學家也僅僅是一種預測。你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探索開發地球內部嗎?展開你的想象,將設計畫在記錄本上。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5

  一、激情導入

  地球,孕育生命的搖籃,人類偉大的母親,她賜予我們碧海藍天,但你們可曾想過,如今的地球變成什么樣子呢(結合幻燈片)

  二、地球危機知多少

  1、說一說自己對地球的危害

  時至今日,地球上的森林植被越來越少,江河湖海遭到嚴重污染,大自然已經警號長鳴。當我們目睹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在污水中掙扎、哀鳴時,每個人都會發出呼聲:救救他們、救救地球、也救救我們自己吧!(結合幻燈片)

  通過以上對地球環境現狀的了解,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我們有哪些危害地球的行為呢

  同學一:隨地吐痰。

  同學二:亂扔垃圾,亂扔廢電池。

  同學三:浪費紙張,浪費水。

  同學四:踐踏花草樹木。

  (廢電池的危害:一顆鈕扣電池棄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只…;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里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

  2、說一說人類對地球的危害

  資料一:土壤遭到破壞

  據參考消息報道,110個國家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御風雨的剝蝕,土地沙漠化嚴重。

  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資料二:森林逐漸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最近幾十年以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據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長期缺水。請記住,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水。

  資料三:化學污染嚴重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于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即使作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那些重金屬、那些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于整個食物鏈中,并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癥,導致土壤肥力減弱。

  同學們,看完這些資料之后你們有什么想法

  同學一:人類為求發展,過度砍伐樹木,土地沙漠化嚴重

  同學二:污水,污物的任意排放,污染了海水,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面積死亡。

  同學三:工廠的廢氣物排放造成空氣的渾濁,空氣質量逐漸下降

  同學四:還有還有,人類亂丟垃圾,地球快變成“回收工廠”了!

  三:救救地球

  昆明的蝴蝶生態園,藍天碧水是地球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如果我們不加以珍惜,幾十年、幾百年后,它將要變成一片荒灘。我們的子孫也許就要生活在骯臟的小河邊。為了我們、為力我們的后代子孫,保護環境、救救地球成了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1、我們應該怎樣拯救我們的地球呢

  我國出臺了《森林保護法》、《土地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一系列發露、法規,給我們保護環境、拯救地球以法律的`保障。

  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節能減排。進凈化自然;建立廢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

  2、請同學們也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

  同學們,看完這些資料之后你們有什么想法

  同學一:不隨地吐痰。

  同學二:不亂扔垃圾、不浪費紙張。

  同學三:節約每一滴水。

  同學四:植樹造林,保護花草樹木。

  3、同學們,你知道下面這些節日嗎

  中國植樹節(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9月16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

  設立這些節日的目的是什么呢

  時刻提醒人們,保護環境,拯救地球。這說明了環保的重要性。

  3、低碳生活是拯救地球的一大舉措。

  我們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

  我們希望: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

  我們期待: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

  我們行動:花草樹木,保護花草不隨地吐痰,不浪費紙張,節約每一滴水,不亂扔垃圾,拒絕方便筷、少用方便袋,種植樹木。

  四、展望未來

  “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2.研討本文的說明方法。

  3.搜集有關地球及其能源的開發利用的資料,以便了解科學的飛速發展,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激勵學生對未來的探索。

  教學重點

  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教學難點

  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階段目標

  1.補充、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生讀課文的欲望。

  2.了解課文內容。

  3.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

  4.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5.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

  6.理解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理。

  教學內容

  1.導入: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但對地球了解又有多少呢?

  (2)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知識,就清仔細閱讀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的《看看我們的地球》一文。

  2.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并思考:從文中你了解到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提示:地球有哪些部分組成?課文主要介紹的是哪部分?明確:地球有氣圈、水圈、石圈組成。主要介紹了主體石圈。

  4.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有關石圈的知識?明確:課文從石圈的位置、性質、形成以及人類對石圈的探索及開發利用等方面介紹了有關石圈的知識。文章先由地球的氣圈、水圈引出課文的說明對象——石圈,接著介紹石圈的位置、性質及形成;有石圈的形成,引出人們從古到今對石圈的最上層的開發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解決石圈最上層可利用的各種礦物質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由解決的辦法又引出對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了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由此又引出要揭開有關地球起源之謎,最后,展望開發利用其他天體的美好前景。

  5.思考: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怎樣解決石圈上可利用的礦物質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又該怎樣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怎樣才能了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明確:作者認為要解決石圈上可利用的礦物資源日漸減少的問題有兩種辦法:

  (1)靠現代地球物理探礦、地球化學探礦和各種新技術部門的合作者們共同努力,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

  (2)繼續找尋和利用新的物質和動力來源,熱就是便于利用的動力根源。作者認為了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的辦法是:

  (1)通過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對地球的內部結構進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2)發射火箭到其他天體和通過遠距離自動控制儀器的記錄等,得到有關那個天體內部結構的資料來進行比較研究,間接地了解地球內部物質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

  6.提問: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各舉一例說明其作用。明確:

  (1)舉例子:“比如,能夠分裂并大量放熱的放射性礦物,如鈾、釷等類,我們已經能夠利用,例如用來開動機器、促進莊稼生長、治療難治的疾病等等。”運用舉例子具體說明了“最近幾十年來,從石圈中不斷發現了各種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

  (2)列數字:“大約每往下降33米,溫度就升高1℃。”通過數字準確地說明了越往地球深處,溫度越加增高。

  (3)作比較:“可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眼睛所能鉆進石圈的深度,頂多也不過十幾公里。而地球的直徑卻有著12,000多公里呢!”通過列數字、作比較說明當時我們對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

  7.總結:

  8.交流現代人們對地球的開發資料。

  教師活動

  1.說導語

  2.(1)聽讀評讀

  (2)評價答案的優劣。

  3.提示思考角度

  4.(1)提出思考的問題

  (2)歸納總結

  5.提問,巡視。

  學生活動

  1.介紹知道的地球知識。

  2.(1)個別分段讀課文,并思考問題。

  (2)回答問題

  3.思考回答

  4.閱讀討論概括回答

  5.閱讀課文篩選答案

  6.理解閱讀,討論回答。圈點答案。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精選6篇)】相關文章: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29

地球爺爺的手-課件教學設計02-21

我們的家園叫地球01-20

道德與法治《我們的班規我們定》教學設計01-19

《我們的小制作》教學設計一12-16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0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1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16

小學課件《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02-21

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學設計01-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三级2019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