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鑒賞評價微寫作》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學作品鑒賞評價微寫作》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依據:
1、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培養需要:學生學會文藝鑒賞尤有特殊意義,因為這是最易引發青少年思辨的方法,是有利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手段。
教學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審美能力,從文學作品中體會其蘊含的情感,并感受到文學作品的特殊魅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葉圣陶先生說:“文藝鑒賞,不是一樁特別了不起的事,不只屬于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事……是誰都有份的。”文學評論屬于議論文,它必須具有議論文的一般特點,但由于它是對文學作品發表的評論,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而要有點文學色彩。
二、診斷病文,對癥下藥
1、明確概念和寫作要求:
一要有正確而鮮明的觀點(論點),
二要有準確,充分而有說服力的.論據。
2、診斷病文:結合《相識數十載傷別離》這篇文章來為這篇病文診斷:問題在哪里?應該如何修改?
問題:(1)賞析角度(觀點)不明確;(2)觀點和具體賞析內容不相符;
(3)賞析評論過程過于籠統,沒有深入文本;(4)語言不充實、不完整,表述過于簡單。
3、策略總述:觀點和鑒賞角度要明確清晰;(審清題意)細節賞析要充實:
三、教授技巧,經典引路
技法一:簡潔概括人物形象
ü抓修飾人物的形容詞
ü抓人物描寫進行概括
ü抓人物事件進行概括
ü抓其他人的評價(側面)
【小試牛刀】
課文《秋天的懷念》中母親形象鮮明,請你通過文中有關人物的事件和細節描寫(包括人物描寫),賞析總結出人物形象特點,填寫表格。
技法二:結合文本分析
細節體現了
語言(神態、心理)傳達了
事件表明了
兩點法:在具體賞析部分,主要抓住字詞句細節或是文章事件來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主旨,文章細節抓兩點。可選擇:字詞+字詞、字詞+事件、事件+事件。
(這個技巧主要針對寫作無法、不會下筆的學生,是一個技巧參考,具體賞析過程時細節把握也可選1點、3點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小試牛刀】
根據表格內容將《秋天的懷念》人物描寫細節總結成一段賞析性文字。注意語言表述的流暢和完整性。
經典引路:
在“我”發脾氣時,母親“悄悄地”出去,她深深理解兒子痛苦,能夠包容兒子暴怒,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母親并沒有讓“我”看到淚水,她要給我信心,使我堅強;“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是動作描寫,表明了了母親為兒子同意去北海看花而手足無措,傳達了了母親對“我”的愛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的,以及她希望“我”走出陰影,勇敢面對生活的急切心情。
技法三:總結人物形象
精煉點出人物給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文章情感的簡單總結,也可以是對人物的評價)
例:這樣一位雖然眼盲,但是心地善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母親,讓人為之動容,心生敬佩。
作者受父親啟發,考上大學的感恩與對父親的敬愛,也字里里行間盡顯了。
【文不厭改】
對比之前對《相識數十載傷別離》文章的賞析,結合我們課上的寫作技法,對之前的病文進行修改。組內交流展示,選出優秀篇作,班級展示。(教師總結示范)
四、作業:鑒賞經典
微寫作:
請同學們為我們剛學過的《藤野先生》從人物形象角度,寫一段賞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文學作品鑒賞評價微寫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06-08
《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教學設計01-11
《古代詩歌思想感情鑒賞》教學反思08-24
少年王冕微課設計11-11
包裝設計中文簡歷寫作01-17
美術鑒賞論文09-27
《天凈沙·秋》鑒賞02-17
《鴻雁》詩詞鑒賞07-24
古代詩歌鑒賞07-19
父愛-散文鑒賞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