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美術《漫畫》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美術《漫畫》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美術《漫畫》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通過繪制自身的漫畫像,學習漫畫夸張、變形手法。
作業 要求:
認真觀察自身的特征,用夸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漫畫像。
教學重點: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
教學難點 :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出自身的特征。
教學過程 :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同學用具準備,并集中同學的注意力。
二、 講授新課:
(一) 引入:
出現一些人物的漫畫像。
提問:這些人物你們都熟悉嗎?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么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么區別?
小結:這些是漫畫像。(出現課題)人們看了會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天也來畫一畫自身的漫畫像。(再次出現課題)
(二) 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同學的照片,再看一看他們的漫畫像。你能找出漫畫的特點嗎?(同學間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小結:漫畫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和表情夸張變形了。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示出來。比方:帶的眼鏡等。
(三) 觀察:
你想為自身畫一幅漫畫像畫什么樣的呢?
先來看看自身有什么特點。拿出鏡子對照著觀察自身,還可以同學間互相找特點。
小結:請幾個同學說一說并畫在黑板上。
(四) 演示:漫畫像,邊畫邊告訴同學抓住突出的特點。從整體入手不要從小局部畫。
(五) 欣賞:
出現幾幅單線勾畫的作品和添加少許色彩的作品。再欣賞一些同學作品。
三、 同學作業 :
可以先用鉛筆畫一幅小草圖再用深色的油畫棒或彩筆放大畫出來。畫完后可以貼到前面來。
四、 總結:展評作業 。
美術教學設計-人像漫畫
七年級美術《漫畫》教學設計2
現在的初三美術教學設計內容更多的是來源于生活聯系到實際。讓學生具備,觀察周邊事物的審美能力和豐富的聯想力。不但具備這些能力后,學生還要有大膽的描述所要構思的內容,與文學二者的結合。如今的教學美術不再是以前讓學生單一的臨摹一幅繪畫作品。
而是以審美能力為主觀的去欣賞周邊的美然后轉換成自己的思想的再創作后描繪在紙上。這樣要求對老師讓學生在繪畫作業上就有更高的創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和老師的繪畫素質的要求。比如:我在教初三4課的《漫畫》,不光只是畫漫畫人物,還要有故事內容,《漫畫》的內容一般以諷刺內容的較多,而內容上簡單讓大眾看的明白。但在制定教學設計上就要讓學生了解《漫畫》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事項。
一、教學目標:
1、 欣賞漫畫作品的構思特點,表現方式和藝術效果。
2、 了解漫畫的一些基本常識。
3、 初步掌握漫畫創作的常用手法。
二、教學內容:
1、 認識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了解漫畫除了具體特有的諷丑惡、弘正氣、揚美善的社會功能和教化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
2、 漫畫尤其獨創性,畫漫畫就應該有些個性化的東西在里面,巧妙的構思,畫一幅活一組與眾不同的漫畫。
3、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用簡單夸張的手法了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已取得的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三、教學難點、重點:
1、 讓學生們打破漫畫創作的神秘感。漫畫創作就是通過聯想將生活中紛繁的素材,放在腦子里經過提煉加工,然后用夸張等手法加以諷刺幽默。
2、 讓同學們多注意觀察周邊的.事物,大膽的作畫。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
教學反思:
在講完課后,不是講完就到此位置。還要經過教學反思,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1、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明白繪畫的作業沒有。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勤動腦、動手。
2、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有些還要根據當時授課氣氛來調整授課的內容。
七年級美術《漫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漫畫的特點及其社會功能、審美價值,使學生能用簡練的線條對事物進行夸張,提煉,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以簡練的線條將生活當中的事物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難點:怎樣使學生通過聯想將素材加工提煉,用漫畫的方法表現出來。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上講臺講一個笑話,教師提出問題∶除了用語言的表現形式來表現笑話,還會有哪些形式?
同學們:你們喜歡漫畫嗎?你們都看過哪些漫畫?(學生分組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漫畫是一種讓人開心,令人發笑,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揭示本課課題:《漫畫》。
二、講授新課。
1、播放幻燈片,讓學生欣賞漫畫作品。
2、讓學生分組討論漫畫的社會價值、漫畫的特點及漫畫的分類。
(1)漫畫的社會價值:具有較強的社會性(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和娛樂性(搞笑型和人物創造型)。
(2)漫畫的特點: 令人發笑;具有多種表現方法(比喻法、對比法、誤會法等);夸張的構思和夸張的造型。
(3)漫畫的分類: 諷刺漫畫,幽默漫畫,卡通漫畫。從篇幅上還可分:獨幅漫畫,四格漫畫,系列漫畫,長篇故事漫畫等。
三、課堂實踐。
1、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針對每題進行創作。
2、讓學生在黑板上分組進行夸張法、比喻法、對比法等的練習。
四、教學評價。
1、學生互評。
2、教師點評,評出優秀的合作。
3、師生共同探討漫畫的表現方法。
五、教師示范。
1、教師示范漫畫的創作練習。
2、教師小結:漫畫的表現方法主要有比喻法、夸張法、象征法、對比法、誤會法等。
六、課后拓展。
從生活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創作一幅或一組漫畫(可獨立完成,也可小組集體創作)。
【七年級美術《漫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黑與白》教學設計12-20
美術《我的太陽》教學設計12-17
美術手工藝創意教學設計01-04
小學美術《風箏的魅力》教學設計12-23
幼兒園美術教學設計15篇12-27
美術學科單課教學設計 機器人12-17
七年級《赤壁》教學設計12-16
七年級《鄉愁》教學設計12-28
七年級數學教學設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