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2、把握漁夫和魔鬼的矛盾發展轉化過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精彩展示
二、推薦圖書,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看過這本書嗎?(教師出示《一千零一夜》),指生說說自己知道的里面比較經典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里面一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漁夫的故事》。故事里講述了漁夫和魔鬼之間的事。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你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生字詞。
3、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四、交流討論
1、指名讀課文,思考: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
⑴ 匯報交流: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引導學生讀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⑵ 交流對漁夫的看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根據情況對學生點撥:漁夫戰勝魔鬼,憑的是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會上當呢?指導學生讀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讀出漁夫的智慧。
總結:
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勝邪惡
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五、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再次設想漁夫把魔鬼扔進大海前還會和魔鬼有怎樣的對白。
2、情境(多媒體播放一群人圍住漁夫圖):
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漁夫們又會說什么?
先在小組里分角色講,再請講得有特色的小組在全班講。
六、課后延伸
1、課后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伙伴們聽。
2、課外閱讀《一千零一夜》故事。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并不復雜,學生非常感興趣,非常適合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2、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魔鬼的兇惡、狡猾和漁夫的智慧,告訴學生: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從有關詞句中體會魔鬼的兇惡、狡猾和漁夫的智慧,引導學生簡要地講述故事。
課前準備:相關PPT,生搜集朗讀神話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有請我們班的故事大王帶來精彩的神話故事。
點生講故事,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充滿智慧的小故事—《漁夫的故事》,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漁夫的什么故事呢?現在就讓我們打開課本,趕快走進課文。請同學們快速地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語句讀通順。
讀完課文之后,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學生交流。
三、細讀課文,感知形象。
1、感知魔鬼的兇惡、狡猾。同學們讀了課文之后,已經了解了漁夫和魔鬼之間發生的故事。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漁夫是在什么情況下與魔鬼相遇的?漁夫救了魔鬼之后,按常理來說魔鬼應該報答他,可魔鬼竟然要殺他,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5—12自然段,待會我們交流。
讓我們讀讀魔鬼的謊言,進一步感受它的狡猾與兇惡。(學生練讀描寫魔鬼的語言)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魔鬼,你會有什么樣的表現?
引導學生找出魔鬼所說的要殺死漁夫的所謂“理由”—“可是整整過了400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我非常生氣,我說:‘從今以后,誰要是解救我,我一定殺死他。’現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要殺你。”看來這個魔鬼還是說話算數的。唉,漁夫真倒霉呀!要是在400年前救了魔鬼,準發大財了。可是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引導學生從“所羅門啊,別殺我,以后我不敢再違背您的命令了!”“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等描寫魔鬼語言的句子中體會魔鬼狡猾、兇惡的本性。因為對所羅門心有所懼,所以一出來還是一副軟弱模樣,聽說所羅門已死了便原形畢露,恩將仇報,并且編了一船謊言為自己無恥的行為找借口。多么狡猾、兇惡的魔鬼,(學生交流:害怕)
2、感知漁夫的善良、智慧。是啊,漁夫剛開始也和我們一樣非常害怕,當聽完魔鬼的話時,他甚至抱怨自己太倒霉了,可是故事的結果卻是魔鬼萬萬沒有想到的,它又重新回到了瓶子,被漁夫拋回了大海。漁夫能夠戰勝魔鬼,憑的是什么?(智慧)你從哪里可以讀出漁夫的智慧?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16—23自然段,找出來,讀一讀,細細體會。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漁夫心理和語言的句子,體會漁夫的從容、鎮定和聰明。
“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這是對漁夫心理活動的描寫。從他的想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漁夫的鎮定,所以下面的對話,漁夫的語言就充滿了智慧。“你不是住在這個膽瓶里嗎?照道理說,這個膽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條腿,怎么容得下你這樣龐大的整個身體呀!”“我沒有親眼看見,絕對不能相信。”“我不僅要把你投到海里,還要把你怎樣對待我的事告訴世人,叫大家當心,撈著你就立刻把你投回海里去,讓你永遠留在海里!”是啊,漁夫說的沒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倒妖氣的,人的正氣是能戰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智慧的力量。現在讓我們再次感受漁夫的智慧吧!分角色朗讀漁夫和魔鬼的對話,試著讀出人物的不同特點。
四、表演朗讀,情景體驗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把它演出來?這個故事很長,需要運用你們的智慧把它壓縮成一個小課本劇。可以是完整版的,也可以是精選版的。老師相信:憑著咱們同學的智慧,大家一定會編的很精彩!
學生表演。
看了同學們精彩的表演,我想對魔鬼說:“人的正氣是能戰勝邪惡的!”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可能遇到像魔鬼一樣的壞人,這時候你應該怎么辦?學生交流。
五、拓展延伸,激發閱讀興趣。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馬上就要結束了,我相信智慧的漁夫形象將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里。這一篇課文選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在這本書里,有許多像《漁夫的故事》這樣充滿智慧的小故事。希望咱們同學在課下找時間讀一讀,相信讀了它們之后,你們一定會更富有智慧!
生談感受,總結收獲。
作業設計
1、把《漁夫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讀一讀《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三個蘋果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等神話故事。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3
課文分析: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
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課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學習這篇課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二是進一步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講述故事。三是激發學生讀故事的興趣。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從有關詞句中體會魔鬼的兇惡、狡猾和漁夫的智慧,引導學生簡要地講述故事。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
掌握文中出現的常用生字、新詞。
2、能力訓練:
初步了解肖像、對話、心理等描寫手法的作用;初步學會賞析和有表情地朗讀民間故事,注意描述語言的正確運用。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點、難點】
1、重點:
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漁夫是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勞動者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的覺醒過程,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揭露了敵人的殘暴和愚蠢。
2、難點:
把握漁夫和魔鬼的矛盾發展轉化過程。
【教學方法】
討論式、電教輔助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回顧民間故事的特征
二、檢查課后練習四、進行正音
漁 yu 錫 xi 撬 qiao 魔 mo 聳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
三、板書課題,解題并介紹《天方夜譚》
四、范讀課文(或聽課文錄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結構
1、第一部分(從開頭至“他覺得非常奇怪”)描寫漁夫捕魚撈到一個黃銅瓶。
2、第二部分(從“隔了一會兒”至“剛才我是跟你開玩笑的“)具體寫漁夫同魔鬼的斗爭過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節)交代斗爭的結果。
六、組織學生討論故事的細節描寫
1、漁夫第四次撒網的動作描寫:
撒──撈──拉攏來──拉不動──跳下水──拖上岸──打開網──發現瓶
2、魔鬼的心理活動描寫:
第一個世紀──第二個世
紀──第三個世紀──整整四百年……
3、漁夫的心理活動描寫:
撈起黃銅瓶時的想法:魔鬼告訴漁夫“非死不可時”漁夫的心理活動。
4、魔鬼的外貌描寫:
結合練習三,體會比喻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學生朗讀有關細節描寫的語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八、布置作業
1、歸納本文的寓意
2、分析漁夫同魔鬼的對話描寫
3、準備“正義戰勝邪惡”的有關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繼續討論故事的細節描寫即漁夫與魔鬼的對話描寫──兩次正面交鋒
三、要求學生從概括形象入手,歸結寓意
通過提問并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后概括形象。
提問:
1、漁夫天真地想說服魔鬼放棄殺人念頭,說明了什么?
2、漁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戰勝了魔鬼?表現了漁夫的什么品質?
3、魔鬼錯把漁夫當作所羅門時而向他哀告,而當知道漁夫并不是所羅門時卻兇想畢露,這說明了什么?
4、魔鬼再次求繞表現了什么?
寓意:
正義力量一定能戰勝邪惡勢力,對付魔鬼那樣的兇惡敵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它。
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類似的事例。
四、分組進行故事比賽
要求:
1、在關鍵處有細節描寫。
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講述后進行評議。
五、分角色朗讀漁夫和魔鬼的對話
六、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一千零一夜》故事。
【板書設計】
漁夫的故事
魔鬼逞兇
漁夫獲瓶 恩將仇報(邪惡)
(善良) 漁夫投瓶 以牙還牙(是非分明)
笑逐顏開 智斗魔鬼
漁夫獲勝(智慧)
教學反思
《漁夫的故事》一課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兩個主要人物:魔鬼和漁夫,運用加定語的方法,填空“( )的魔鬼”,“( )的漁夫”。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語句,好好體會體會。學生很快就在課文中找到了答案:兇惡的魔鬼、狡猾的魔鬼、勇敢的漁夫、聰明的漁夫……
課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我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幾人一個小組分角色表演課本劇,充分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二、過程方法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語言通俗、夸張,情節曲折、生動,很受學生們歡迎。因為容易理解,所以教師不必多講,可讓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以課本劇的形式通過學生的表演來理解體會。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會本文寓意: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說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了嗎?聽說過《神燈》的故事嗎?是呀這 些故事伴隨我們長大,給了我們無數美好的幻想,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今天我們要學習其中的一篇——《漁夫的故事》。
二、教學達標
1、了解文學常識: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2、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節
3、教師拋磚引玉,提示性表演開頭:
我是一個窮漁夫,以打魚為生。我打了一輩子的魚,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只撒四次 網,這就足夠我維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經撒了三次網了什么也沒撈到,難道今天這么倒霉嗎?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撈一條大魚。(做撒網狀)哎呀怎么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撈著大魚了。(做用力拉魚網狀)
4、學生排練。
兩人一組自愿組合,排練在魔鬼和漁夫之間發生的故事,通過排練熟悉語言,進一步了 解課文細節,體會人物形象。教師提示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做道具。
5、學生表演。
每一對學生表演完,請同學來評價表演的優點與缺點,讓下一對表演的同學引以為戒。找三對學生表演較好。
6、教師小結:
漁夫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總結出: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既勇敢又要機智。
三、開拓擴展
這是一個古代阿拉伯的民間故事,我國古代有沒有類似的故事?(東郭先生)
通過這篇民間故事的學習,你能總結出民間故事的特點嗎?
四、欣賞體會
動畫片《皇帝的新裝》中節選:“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課本的基礎上怎樣表演得更加生動,加深對表演課本劇的理解。
課后反思:當我借助多媒體朗讀之后,學生興趣盎然;當問到:“你對漁夫的印象如何?從何得知?”學生紛紛舉手。這篇文章很好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讀出人物的特點。當分男女角色時,學生發揮很好,把漁夫的沉著穩重和機智,惡魔的兇惡和愚蠢充分地表現出來。不足之處:個別差生在朗讀方面比較差。聲音太小,請他們表演花去的時間較多。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5
這篇略讀課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話敘事詩,作者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作家和詩人。這首著名的童話詩講述了一位老漁夫的妻子貪得無厭,永不滿足,對知恩圖報的金魚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最后一無所得的故事。全詩鞭撻了那些兇狠、貪婪、不勞而獲的人,同時也批評了老漁夫對丑惡行為的姑息、忍讓和他的軟弱無能,啟示我們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創造。
全詩共10節,以空行相隔,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全文的內容。第1~2節,交代故事的起因。第3~8節,講述事情發展的經過。老太婆向金魚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當貴婦人的要求,金魚一一答應了她。第9~10節,講述事情發展的結果。詩歌在敘述故事時,主要用人物的對話和動作刻畫人物的內心和性格,用大海的變化體現金魚的變化,即由報恩逐步到強烈不滿,最后到恢復老太婆貧窮的原狀,告訴人們,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
故事情節分析學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比較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但在分角色朗讀時對詩文的聲調、節奏等把握不夠到位,教師在這方面要多引導,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表演故事時,學生很難一下進入角色,教師要多指導學抓住人物特點,把握詩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展開想象,補充情節、補充語言。有些學生表演時只顧自己,與同學配合不默契,表演時要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探究的習慣。和角色對話的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可能語言表達不連貫,語意不清,教師要多指點。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課文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金魚為什么把一切都變回原來的樣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
4、激發學生對“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老太婆的厭惡之情。教育學生做事情要有主見,不能像漁夫那樣懦弱。
5、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小組合作探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內容,理清詩歌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知道金魚為什么把一切變回原來的樣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2、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從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性格,從大海的變化中去體會金魚的變化。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講故事引入,提示課題
1、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由此引入外國也有一個相似的故事《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2、老師板書課題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3、指名讀題目,讓學生說出漁和魚的區別。
4、補充介紹普希金和寫作背景。。
學生好奇地聽故事。
由中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三、范讀課文。叫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要展開想像,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邊讀邊想:
1、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導學生討論:主要人物都有誰?除了寫人之外還主要寫了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地紙片做的老太婆、漁夫、金魚等頭飾興致勃勃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
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躍躍欲試,再加上老師的引導,,要求學生展開想像,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使學生能投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四、細讀課文,探究人物特點
1注意抓住人物的特點讀課文。
找出描寫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板書:木盆→木房子→貴婦人→女皇→女霸王)
(1)老太婆是個什么樣的人物?(板書:貪得無厭、兇狠殘暴)
(2)老漁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物?(板書:心地善良、過分軟弱)
(3)大海的變化體現了誰的變化?(是金魚的變化。由開始時的報恩逐步到強烈不滿,最后恢復了老太婆貧窮的原狀。)
(4)詩歌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1、老太婆的具體要求,學生可能很快找到。
2.老漁夫的特點在部分學生都會說出善良,對漁夫的軟弱無能,對丑惡行為姑息、忍讓這個物點的概括是難點。
3.大海的變化體現了有些同學會回答是天氣的變化。經過引導有些會回答是金魚的變化。由開始時的報恩逐步到強烈不滿,最后恢復了老太婆貧窮的原狀。
通過人物特點的分析激發學生對“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老太婆的厭惡之情。學生懂得貪得無厭沒有好結果,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教育學生做事情要有主見,不能像漁夫那樣懦弱。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指導學生自由組合,自選角色表演全詩。
①把握詩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展開想象,補充情節、補充語言。
通過前面分角色朗讀,學生表演欲望高漲。表演時更能抓住人物特點。
表演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小組合作探究,在輕松的氛圍中更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
六、總結全詩,拓展延伸。
1、讀了普希金的這首詩,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創造。)
2.如果請你去和課文中的角色交談,你準備和誰說些什么?
很多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每個學生談的角度不同,有些從老太婆的角度,有些從金魚的角度,有些從漁夫的角度,氣氛熱烈。
學生自然而然地對課文的總結歸納,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充分感受到文本體現的價值目標,在課堂上輕松達到教學育人的目標。
和角色對話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板書設計
老太婆:木盆→木房子→貴婦人→女皇→女霸王(貪得無厭)
罵→罵得厲害→痛罵→打耳光→差點砍死(兇狠殘暴)
漁夫:心地善良、過分軟弱
金魚:心地善良、知恩圖報、言而有信
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創造。
做事情要有主見。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1.2.3
教學難點:2.3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故事畫面或掛圖及閱讀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東郭先生和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單元前幾篇課文,把我們引入了故事長廊。今天,我們再次閱讀精彩的神話故事,《漁夫的故事》,從中去獲得收獲。
齊讀課題
二、明確閱讀要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默讀連接語,用”--“句出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2.閱讀要求:把這個故事簡要地講給家人聽,根據以往閱讀的方法,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1)獨立思考。
(2)四人小組討論。
(3)抽說(分意義段,讀懂每段重點內容。依次抓每段重點內容講述。)
三、自學生字詞、多音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音形及詞義。
2.讀小黑板生字詞(齊讀、抽讀、去掉音節讀)。
3.讀多音字。
撒sā撒網塞sāi塞車
sǎ撒種sài塞北
四、自學解決,簡要講述故事
1.自讀課文,分意義段,并把段意寫在書上。(給一定時間讀書。教師巡視與生探討。)
第一意義段(1-4自然段)漁夫捕魚撈起了一個黃銅膽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錫封,一股青煙冒出變成魔鬼。
第二意義段(5-15自然段)魔鬼聽說所羅門已死,沒有懼怕,于是要殺死救他的漁夫,并講出了理由。
第三意義段(16-25自然段)漁夫引誘魔鬼再次進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戰勝了魔鬼,轉危為安。
2.生小聲簡述故事。
3.抽生講述,其余認真聽,等會補充,修正。(多媒體展示故事或掛圖,圖書結合看,并板書。)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體閱讀要求:認真默讀課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為什么這樣做?漁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讀思考(給一定讀書時間,教師與生探討)。
3.四人小組討論(要求:組長管理,從參與,教師參與。)
4.集體討論,充分發表意見。
漁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將仇報反而要殺漁夫。漁夫對魔鬼說:“我要問你一件事,你必須說實話。”“我沒親眼看見,絕對不能相信。”魔鬼要讓漁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鉆進瓶里,漁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漁夫戰勝了魔鬼,救了自己。
漁夫設計引誘魔鬼進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漁夫假裝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說:“我沒親眼看見,絕對不相信。”激將魔鬼,魔鬼要讓漁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鉆入了瓶里。
漁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戰勝了魔鬼。(板書)
5.讀第三意義段。
六、讀《東郭先生和狼》,認識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讀資料表。
2.讀《一千零一夜》。
板書設計
32*漁夫的故事
漁夫捕魚撈到黃銅膽瓶放出魔鬼
魔鬼要殺漁夫恩將仇報
漁夫引誘魔鬼入瓶用智慧戰勝魔鬼
教后記: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于《東郭先生和狼》的閱讀材料。
A 案
導入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我小的時候,就讀過《漁夫的故事》,好長好長的一個故事。多少年過去了,我還難忘故事中的漁夫和魔鬼。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根據這個故事,開展“一分鐘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把長故事變成短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自己讀書,了解課文內容,練習簡要講
講故事比賽
1.小組初講,評出最佳故事選手,參加班級比賽。
a.商定比賽評價規則。
師生一起討論商定,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抓住故事主要內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
b.小組比賽。
2.全班比賽,評出優秀小組。
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3.讀資料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故事導讀: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漁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處。《漁夫的故事》是講智慧的漁夫戰勝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薦大家讀的故事,則是講智慧的農夫收服了狡猾兇狠的狼。想讀一讀嗎?
5.讀《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和與《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附故事:
東郭先生和狼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只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躥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后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卷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只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后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里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并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只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轉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么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木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于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么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里,我為什么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作業
1.回去任講一個故事給家人聽。
2.讀讀記記:
規矩 膽瓶 金幣 堡壘 鐵叉 違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簡短 口吻
下流無恥 笑逐顏開 自言自語 披頭散發 無惡不作 榮華富貴 恩將仇報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8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語言通俗、夸張,情節曲折、生動,很受學生們歡迎。因為容易理解,所以教師不必多講,可讓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以課本劇的形式通過學生的表演來理解體會。
【教學目標】
1、學習民間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鮮明、層次結構清楚
2、領會本文寓意: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學為主,討論、表演。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說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了嗎?聽說過《神燈》的故事嗎?是呀這些故事伴隨我們長大,給了我們無數美好的幻想,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今天我們要學習其中的一篇──《漁夫的故事》。
二、教學達標
1、了解文學常識:
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2、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節。
3、教師拋磚引玉,提示性表演開頭:
我是一個窮漁夫,以打魚為生。我打了一輩子的魚,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只撒四次網,這就足夠我維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經撒了三次網了什么也沒撈到,難道今天這么倒霉嗎?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撈一條大魚。(做撒網狀)哎呀怎么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撈著大魚了。(做用力拉魚網狀)
4、學生排練:
兩人一組自愿組合,排練在魔鬼和漁夫之間發生的故事,通過排練熟悉語言,進一步了解課文細節,體會人物形象。教師提示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做道具。
5、學生表演:
每一對學生表演完,請同學來評價表演的優點與缺點,讓下一對表演的同學引以為戒。找三對學生表演較好。
6、教師小結:
漁夫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總結出: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既勇敢又要機智。
三、開拓擴展
這是一個古代阿拉伯的民間故事,我國古代有沒有類似的故事?(東郭先生)
四、能力延伸
通過這篇民間故事的學習,你能總結出民間故事的特點嗎?
五、欣賞體會
動畫片《皇帝的新裝》中節選: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課本的基礎上怎樣表演得更加生動,加深對表演課本劇的理解。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又于《東郭先生和狼》的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我小的時候,就讀過《漁夫的故事》,好長好長的一個故事。多少年過去了,我還難忘故事中的漁夫和魔鬼。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根據這個故事,開展一分鐘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把長故事變成短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二、自己讀書,了解課文內容,練習簡要講
三、講故事比賽
1、小組初講,評出最佳故事選手,參加班級比賽:
⑴商定比賽評價規則:
師生一起討論商定,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抓住故事主要內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
⑵小組比賽
2、全班比賽,評出優秀小組。
四、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1、讀資料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故事導讀:
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漁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處。《漁夫的故事》是講智慧的漁夫戰勝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薦大家讀的故事,則是講智慧的農夫收服了狡猾兇狠的狼。想讀一讀嗎?
3、讀《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和與《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附故事:
東郭先生和狼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只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話,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躥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后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卷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只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后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里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并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只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轉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么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木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于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么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里,我為什么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五、作業
1、回去任講一個故事給家人聽。
2、讀讀記記:
規矩
膽瓶
金幣
堡壘
鐵叉
違背
榮華富貴
恩將仇報
口吻下流
倒霉
起誓
簡短
解救
無恥
笑逐顏開
自言自語
披頭散發
無惡不作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掌握文中出現的常用生字、新詞。
2、能力訓練:初步了解肖像、對話、心理等描寫手法的作用;初步學會賞析和有表情地朗讀民間故事,注意描述語言的正確運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點、難點]
1、重點: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漁夫是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勞動者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的覺醒過程,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揭露了敵人的殘暴和愚蠢。
2、難點:把握漁夫和魔鬼的矛盾發展轉化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單元前幾篇課文,把我們引入了故事長廊。今天,我們再次閱讀精彩的神話故事,《漁夫的故事》,從中去獲得收獲。
齊讀課題
二、明確閱讀要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默讀連接語,用“——”句出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2.閱讀要求:把這個故事簡要地講給家人聽,根據以往閱讀的方法,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1)獨立思考。
(2)四人小組討論。
(3)抽說(分意義段,讀懂每段重點內容。依次抓每段重點內容講述。)
3.自學生字詞、多音字
三、品讀課文
1、交流思考的問題。
(1)交流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引導學生讀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2)交流對漁夫的看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根據情況對學生點撥:漁夫戰勝魔鬼,憑的是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會上當呢?指導學生讀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讀出漁夫的智慧。
2、師(總結):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師:請同學們想象這樣一個情景: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漁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2、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那么我再來想象一下: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漁夫們又會說什么?
五、拓展
1.讀資料表。
2.讀《一千零一夜》。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出現的8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規矩、膽瓶、笑逐言開、金幣、塞滿、鐵叉、桅桿、倒霉、恩將仇報、羅嗦、妖氣起誓”等詞。
3.了解故事情節,探究魔鬼的本性。
4.根據民間故事情節曲折、想象豐富的特點,大膽設計符合情節發展的不同故事結局,培養創新精神。
5.培養探究、合作的精神,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魔鬼的本質,懂得運用人的智慧戰勝魔鬼、戰勝邪惡。
2.理解和運用本課新詞。
3.把握漁夫和魔鬼的矛盾發展轉化過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同學們,大家讀過《一千零一夜》這部書嗎?——讀過。
知道這是一部什么書嗎?——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2.《一千零一夜》簡介。
相傳古代印度與中國之間有一個薩桑國,國王山魯亞爾痛恨王后對他的不貞,就把她殺了。以后國王每天晚上娶一個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殺掉。當時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無辜的女子,自愿嫁給國王。晚上,她給國王講故事,講到最緊要的時候天就亮了,國王急著要去早朝,但為了聽故事的結局,國王就把她留了下來。此后,她每天晚上給國王講故事,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國王終于被感化了,同山魯佐得王后白頭偕老。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內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我國古代稱阿拉伯地區為“天方”,“譚”通“談”),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學作品之一。高爾基稱它為“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漁夫的故事》這篇課文就選自《一千零一夜》這部民間故事集。板書:漁夫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課文主要講了個怎樣的故事?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害漁夫呢?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呢?
三、再讀課文,深層理解。
1.交流思考的問題: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要讓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本性是不會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知道學生朗讀第七——十二段。
2.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
在學生的交流的基礎上,根據情況對學生適當的點撥:漁夫戰勝魔鬼靠的是什么?你是從哪里找出答案的?魔鬼如此狡猾,漁夫有是怎么上當的呢?知道學生學習第十五——二十三段,學習漁夫的智慧。
3.教師小結:漁夫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板書:正義,邪惡。
漁夫跟魔鬼的斗爭情節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斗爭正是現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真善美與假惡丑斗爭的曲折反映,最后的勝利則寄寓著勞動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過渡:那么這個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體指什么呢?也就是說,最后的勝利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四、明確主題思想
指名回答: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勝邪惡的勢力。對像魔鬼那樣的敵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決不能心慈手軟。
教師板書:正能壓邪。
五、拓展練習:
1.口語交際:當漁夫的妻子看到漁夫兩手空空的回到家后,他將如何給自己的妻子講解剛才所發生的事情呢?
2.作文:《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講的是漁夫無意中救了一個魔鬼,魔鬼卻恩將仇報,要殺漁夫,最后漁夫用智慧戰勝魔鬼。課文語言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他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2、從有關詞句中體會魔鬼的兇惡,狡猾和漁夫的智慧。
【設計思路】
1、本組以故事長廊為專題,本課《漁夫的故事》是一篇內容通俗,情節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展示了人類智慧的巨大力量。由于篇幅較長,內容不復雜,又是學生喜歡的故事,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因此,讓學生自己讀通,讀懂,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重點放在從哪兒看出魔鬼的狡猾,兇惡和漁夫的智慧上。
2、故事通過人物的外貌和對話展示人物的特點,因而要引導學生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出人物不同特點,在讀中培養語感。
3、在概括主要內容,練習講故事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大量閱讀民間故事,激發讀書興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投影片,字幕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課外時間里,你們有沒有讀過《一千零一夜》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漁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
二、學生充分自學,讀準,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效果:
⑴ 利用生字卡片,多種形式地讀生字。
⑵ 通讀全文。
⑶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組合作學習,理清脈絡
1、小組交流:
故事較長,但過程很清晰,主要分三個部分:
無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殺漁夫、漁夫戰勝魔鬼
2、快速瀏覽全文,找出相應段落。
四、投影提示閱讀提綱,小組合作學習
1、默讀課文,說說魔鬼和漁夫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找出有關語句劃下來。
2、小組交流:
魔鬼:兇惡,狡猾,愚蠢
漁夫:從容,鎮定,聰明
3、練習讀一讀劃出來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以要殺了他呢?
學生可能會被11自然段中,魔鬼的那段話所迷惑。
教師可點撥:你們相信魔鬼的話嗎 聯系前后文,找出有關內容說一說。
2、讀一讀魔鬼的話,感情魔鬼的兇殘本性。(投影字幕)
3、漁夫又是怎樣戰勝魔鬼的呢?
指名說說漁夫是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的。再讀一讀,從中感悟漁無償援助機智,聰明。(投影字幕)
六、讀一讀
出示掛圖投影,學生多種形式練習讀書,培養語感。
1、分角色讀。
2、表演讀。
七、講一講
指導學生講故事,重點講好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和漁夫戰勝魔鬼部分。可以展開想象,有所創造。
八、總結全文
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九、課外拓展
課后閱讀《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
【板書設計】
漁夫的故事
無意中故魔鬼
魔鬼要殺漁夫 漁夫:機智、勇敢
漁夫戰勝魔鬼 魔鬼:兇殘、愚蠢
教學反思
自古以來,童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它那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孩子們帶入美好的情境,使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本文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貧窮的漁夫,到還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
本文運用對比的方式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教學時,我避免了繁瑣的分析,而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以情導讀,以讀定悟。文中多處運用對比,學生通過前后對比,朗讀、表演、模仿漁夫的言行舉止的變化,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孩子們一陣陣開懷大笑,正是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狡猾的魔鬼與聰明的漁夫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便展現在面前,誰是誰非?孩子們回答,我已經找到了答案,故事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
2、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3、想一想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他是假裝不相信魔鬼是住在這么小的一個瓶子里的,把魔鬼重新騙回了瓶子里。
4、結合上下文,想想下面這兩句話的意思。
(1)一聽所羅門早死了,魔鬼立刻兇惡地說:“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
從“立刻”一詞我們可以看到魔鬼兇惡狡猾的本性,因為對所羅六有所懼,所以一出來時還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軟弱模樣,等聽說所羅六已死了,須臾間,原形畢露,兇惡無比,恩將仇報,并且編一串謊言為自己無恥的行為找借口。我們不由得會想?狼和小羊?中的狼,想做壞事還給自己編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極,無恥之極。
(2)這時候漁夫想道:“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
這是課文唯一一次對漁夫心理活動的描寫。從他的想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漁夫此時已經鎮定下來,他知道怕魔鬼和與魔鬼講道理,都是徒勞的,自己能與魔鬼較量的,不是身體,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讓魔鬼重新回到并子里,才可以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對話,漁夫的語言就充滿了智慧,讓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辯解,準備束手待斃,使魔鬼不知不覺進入了圈套。
5、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注意一定要講好魔鬼為什么要殺死漁夫和漁夫戰勝魔鬼的部分。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二、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分析漁夫和魔鬼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漁夫善良、機智、勇敢,魔鬼邪惡、殘暴、愚蠢。
2、難點:理清文章脈絡,學習復述的方法,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三、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一)游戲導入
師:在這個故事的單元,我們學習了寓言故事,接觸了民間傳說,深入了解了希臘神話,今天啊,我們將一起走進一篇阿拉伯民間故事。在走進這個故事之前,老師想考考你們,如果我說一句故事中的臺詞,你們能說出故事的名字嗎?
第一個,芝麻開門。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師:第二個:主人,有什么事,請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燈。
師:最后一個:我是個無惡不作的兇神,曾經跟所羅門作對。
生:漁夫的故事
(二)資料袋介紹
師:這些故事都選自《一千零一夜》,請你瀏覽資料袋,了解這部神奇的故事書。
生瀏覽資料袋
師旁白: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由264個小故事組成,被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創作中“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
今天我們也將走進一個《天方夜譚》中的奇妙故事,它的題目是?
生:漁夫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來看一看文章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吧!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剛剛在朗讀的過程中,想必你一定碰到了一些生字朋友,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它們吧。
PPT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們來帶讀。重點字:撒、散。
再讀課文,梳理情節
師:看來生字的障礙大家已經掃除了,請大家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使用我們學過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想一想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出示PPT主要內容頁,給出主要內容支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梯度地完成概括主要內容的任務。
指名回答,邊聽邊評價邊板書:撈膽瓶、放魔鬼、殺漁夫、勝魔鬼
生:這個故事是講漁夫在無意間把魔鬼住著的膽瓶撈了上來,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卻恩將仇報,然后,最后還是漁夫以他的智慧壓制住了魔鬼的妖氣。
深入課文,辯論切題
師:通過總結主要內容,我們都知道了這是一個關于漁夫和魔鬼智斗的故事,在這場精彩絕倫的斗智斗勇中,你覺得漁夫和魔鬼誰更強大更厲害些呢?請你在文中找出依據,然后再與小組同學討論討論,開始吧!
(注:這一環節,以小辯論的形式使學生認識文中的兩個人物形象,在每個學生回答人物特點后,都要求其帶著特點來讀句子,并全班跟讀,要帶著感受讀,讀出感受來)
預設:支持魔鬼強大的一方可能會找以下句子:
預設1:魔鬼的外貌:魔鬼頭像堡壘,手像鐵叉,腿像桅桿,口像山洞,牙齒像白石塊,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燈籠,樣子非常兇惡。(外貌兇惡)
預設2:知道所羅門已死的前后對比:一會兒,他聽見魔鬼叫道:“所羅門啊,別殺我,以后我不敢再違背您的命令了!”一聽所羅門早死了,魔鬼立刻兇惡地說:“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欺軟怕硬)
預設3:魔鬼的自述:我是個無惡不作的兇神,曾經跟所羅門作對。(自述兇惡)
預設4:魔鬼的動作:這時候,魔鬼搖身一變,變成一團青煙,逐漸縮成一縷,慢慢地鉆進膽瓶。(法力高強)
預設5:魔鬼的謊言:魔鬼聽了漁夫的話,就說:“漁夫,剛才我是跟你開玩笑的。”(狡猾)
預設6:漁夫的評價:“好心對待你,你卻要殺我!老話確實講得不錯,真是‘恩將仇報’!”“下流無恥的魔鬼,你這是說謊呀!”(恩將仇報、下流無恥)
預設:支持漁夫強大的一方可能會找以下句子:
預設1:善良、好心:“我把你從海里撈上來,又把你從膽瓶里放出來,救了你的命,你為什么要殺我?”
預設2:聰明、自信:這時候漁夫想道:“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
預設3:機智(明知故問):“你不是住在這個膽瓶里嗎?照道理說,這個膽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條腿,怎么容得下你這樣龐大的整個身體呀?”
預設4:機智、果斷、勇敢:漁夫見青煙全進了膽瓶,就立刻拾起蓋印的錫封,把瓶口封上。
預設學生會回答:漁夫他很善良、好心、聰明、自信、機智、勇敢、鎮靜、智慧、果斷、謹慎、耐心。
師:大家對魔鬼和漁夫的認識真深刻!魔鬼這樣厲害,可是還是敗在了擁有智慧的漁夫手中,說明啊,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同時,這個故事還通過魔鬼的失敗告訴我們,正義終將會戰勝邪惡,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那讓我們就來分角色朗讀一下全文最精彩的片段16-25自然段吧,女同學讀漁夫,男同學讀魔鬼,只讀對話部分,要帶著剛剛的體會來讀,讀出情感的變化。
生分角色朗讀。
學會復述,清晰明了
師:大家讀地真好,把漁夫和魔鬼的語氣表現地活靈活現的,那你能不能把這個的故事也將給別人聽呢?下面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復述小錦囊,你可以參考這兩條錦囊妙計來復述這個故事給同桌聽,可以只復述故事的一個片段,也可以復述全文。
指名復述,請學生點評,再要求下一個復述的學生有所提高。注意要講清楚來龍去脈。
發散擴展,堂上練筆
師:某某同學復述的真好,但我有個疑問,請你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漁夫真的把膽瓶又扔回大海里了嗎?
生:扔到海里了
生:沒有
師:看來這個故事有個開放性結尾,那老師請你來做小作家,想一想魔鬼會怎么回答漁夫,漁夫又會怎么做呢?請你大膽想象,把這個故事接著寫下去。
生在本子上寫,下去巡視,擇優分享。
結束語:看來呀,大家的續寫都給這個故事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道理和方法,那么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設計
撈膽瓶智慧無敵
放魔鬼漁夫:機智、勇敢
殺漁夫魔鬼:兇惡、狡猾
勝魔鬼邪不勝正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4
課時目標:
1、了解民間故事情節曲折的特點,學會從人物語言、心理描寫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從分角色朗讀和課本劇表演中領會文中人物性格,增強民間故事語言的賞析能力。
教學程序:
一、鞏固預習
1、讓一名平時字詞掌握較差學生上黑板列出本課需掌握的字詞:
(生書寫)
撒撬彌桅唆吻
指名一生寫出字音,師生共同正音。
2、解詞:笑逐顏開
恩將仇報
堂堂
二、解題啟思
1、文章選錄于那部著作?你對這部作品的知識了解多少?
生:選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譚》,“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區,“譚”通“談”。作品真實地反映了公元8世紀至16世紀阿拉伯的器的風土人情,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方色彩。
2、課文為什么不改為“漁夫和魔鬼的故事”?
生:因為文章是從漁夫的活動展開的。
三、梳理情節:
1、抓漁夫心理變化的句子,用一個詞概括。
漁夫在打漁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經歷了一次最嚴峻的人生考驗。面對著這突如其來的生死攸關的困難,漁夫的心理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請找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討論,并領會情節的曲折性。
生:漁夫先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魚時,撈到一個可賣十塊金幣的膽瓶,解決了生計問題而高興。當他遇到了兇惡的魔鬼,內心無比害怕之后,又鎮定下來,按自己的計劃騙魔鬼上鉤,這里應是自信的。最后,漁夫處置兇暴的魔鬼的態度果斷而堅決,從不受魔鬼的誘惑。
板書:喜悅
害怕
自信
果斷
情節曲折
四、研習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形象個性。
提示:你現在正扮演誰?縮短本人與文中角色差距。
2、課本劇表演:漁夫與魔鬼的斗爭過程。
演員——魔鬼:魏禮偉
漁夫:劉見樂
道具——面具2個、馬夾、風衣內襯
舞臺監督——楊綠野
音響——魔鬼進出場模擬錄音
3、評議角色表演:舞臺上的“他”表現如何?
生:我覺得“漁夫”在與“魔鬼”說話時,應該用顫抖的聲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動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與瓶中的魔鬼說話時,應十分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要有斬釘截鐵的感覺。
4、概括人物性格:從漁夫和魔鬼的表現可見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性格?
學生討論,板書:誠實、機智、勇敢(漁夫)
兇惡、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漁夫在第三個世紀救了魔鬼”,請設計一段話。學生構思。
2、學生交流,選取典型例子,評議哪一例更加合理。
六、這節課我們通過表演、評議、想象,認識了漁夫這一勞動人民的代表勇敢、機智、誠實的性格,并領會了民間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的特點。
板書:
漁夫
善良、誠實、機智、勇敢(魔鬼兇惡愚蠢、狡猾的故事喜悅果斷情節曲折自信害怕)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5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三、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于《東郭先生和狼》的閱讀材料。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我小的時候,就讀過《漁夫的故事》,好長好長的一個故事。多少年過去了,我還難忘故事中的漁夫和魔鬼。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根據這個故事,開展“一分鐘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把長故事變成短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二、自己讀書,了解課文內容,練習簡要講
三、講故事比賽
1.小組初講,評出最佳故事選手,參加班級比賽。
a.商定比賽評價規則。
師生一起討論商定,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抓住故事主要內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
b.小組比賽。
2.全班比賽,評出優秀小組。
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3.讀資料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故事導讀: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漁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處。《漁夫的故事》是講智慧的漁夫戰勝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薦大家讀的故事,則是講智慧的農夫收服了狡猾兇狠的狼。想讀一讀嗎?
5.讀《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和與《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四、作業
1.回去任講一個故事給家人聽。
2.讀讀記記:
規矩 膽瓶 金幣 堡壘 鐵叉 違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簡短 口吻
下流無恥 笑逐顏開 自言自語 披頭散發 無惡不作 榮華富貴 恩將仇報
【《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3.漁夫的故事
5.漁夫的故事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