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詠華山》語文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詠華山》語文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本課時學習目標或學習任務
1、我能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雙綠線中的11個字,認識2個偏旁。我能利用上下文或通過查字典、上網等方法或途徑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能正確、優美的書寫生字。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我能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4、我能在理解詩文的`基礎上,為古詩配畫。
本課時重點難點或學習建議
我通過朗讀聯系上文,找到文中與各句詩相對應的句子,并借助文中優美的文字體會詩的意境。
本課時教學資源的使用
我能利用資源(如:圖片、文字等)了解華山及寇準的相關資料。
學習過程
學習要求或學法指導
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1、搜集資料。
華山:
寇準:
利用“加、減、換、編兒歌、猜字謎等方法記憶,比一比看誰記得生字多。
2、預習要求:一讀、二圈、三標、四問。
我會讀——為漢字注音。(你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字讀音嗎?請在該字的下面點上“·”。)
①()()()()
詠沿艱難
()()()()
頂禁吟誦
()()()
贊宋寇
②()()()()
華間與齊
()()()
稱代歲
我會寫——識記字形。
華:
間:
與:
齊:
稱:(偏旁:)
代:
歲:(偏旁:)、
請根據課文中讀音給生字組詞。(注意“華、間、稱”在文中的讀音!)
huà()
華
huá()
我會用:漢字開花。
華間
與齊
稱代
歲
學習交流與問題研討:
初讀課文。
①我知道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事情:
②我知道文中的“小孩兒”是()代的(),吟誦《詠華山》時,他才()歲。
③我會吟誦《詠華山》這首詩: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④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請教:
精讀課文。
①引導學習:
我理解“艱難”、“情不自禁”的意思
我能說出對華山的印象。
②小組合作學習:
我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
我能找到與文中對應的詩句。
文詩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③全班交流反饋。
練習檢測與問題延伸:
我為古詩來配畫
課后反思:
1、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利用導學案,把生字的學習放在課前,由學生主動識記生字,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前,教師檢查各個層次學生導學案學習單完成情況,有選擇地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2、本篇課文是一篇文包詩,文中有詩,課文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詩人、寫詩背景、詩意等。因為有了課前導學環節,掃除了生字詞障礙,這樣有較多的時間幫助學生品讀詩句,理解詩意。詩文對應的教學,采取小組合作方式,這樣組員在討論中共同提高。最后,學生在音樂中進行詩配畫,讓孩子們感受到詩中有畫。
【一年級《詠華山》語文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詠華山》教學反思12-16
語文《詠華山》教學設計10-26
小學語文《詠華山》教學設計08-25
《詠華山》語文教學設計10-06
《詠華山》教學反思12-16
詠華山教學反思06-07
詠華山的教學反思12-13
《詠華山》的教學反思01-02
《詠華山》教學反思12-08
《詠華山》教學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