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1
一、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與提高。本課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瀆、精思、感悟、鑒賞、吸納的學習過程。
二、設計思路
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講”嗎?葉老反對,他說:“語文教師把講解作為主要任務的,不乏其人!薄敖陶n之本質,并非教師講一篇課文給學生聽!蹦敲,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呢?根據葉老的觀點,我私下認為,無非是引導學生練習探索做人的本領。因此,教師的本位是導而不是講。導者,就是多方設法,但不是設計教學程序。教師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必須破陳舊、落后、繁瑣、低效的語文教學方法、模式,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愛上、學生會上、學生越學越聰明的一門課程。如果說認知解決了“會不會”的問題,那么情感就解決了“愿不愿”的問題。如果你解決了他愿不愿的問題,何愁他學不會。這樣一來,老師解放了,學生解放了!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主導下,又根據六年級學生已積累一定的自學能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的教學設計,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研究性學習,自主讀書是最重要的。當教師創設好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規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與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靈、影響一生的教育效果。通過加強默讀、自瀆自悟和加強朗讀,培養語感,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結合起來,使學生憑借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到豐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文章讀通了讀透了,這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會水到渠成。寫本課教案時,我沒有精心設計我怎么教,而是花了許多心思在“我怎么讓學生主動來學”上,注重課堂的動態生成。因為這樣的課堂才有無法預約的精彩,所以我的教案也只有那么幾個板塊,再也沒有在上課該說哪一句話上斟酌衡量廢時間了。
(一)、以大觀。涸诖髥栴}背景下,進行小專題研究。
本課教學一開始,我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大問題背景:“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伯父的哪一個音容笑貌?”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開放的要求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也給了學生一個自主感受、自主發揮的思維空間,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理解挖掘蘊涵在課文中的語言文字信息。而后進行的朗讀交流活動,學生通過展示獨特感悟將個人的發現有效地實現了與別人的共享,在這里,問題是多解而不可確定的,答案也便是豐富而絕不雷同的。追根溯源,正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了一個“一問多解”的大問題中,才使學生“發現了一千個哈姆雷特。”接著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組合研究小組,自主選擇小專題,或研究上下文,或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查閱當時的時代背景資料。由于研究專題是學生自主確立的,研究切入口又小,所以學生容易觸摸,從而最大限度地去挖掘相關信息,并積極地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整理加工、重組創造,將研究逐步引向深入。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有在“大問題”的定向中,“鳥”才能在茫茫的天空中不失“飛”的方向,“魚”才能在浩瀚的大海中找到“躍”的目標。
。ǘ、以小窺大:在小專題中,體驗大語文學習。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認為它確實突破了傳統的就語言文字講語言文字的教學模式,而是以此為輻射點開拓學生的視野。如在研究伯父救護車夫之后的神情動作時,我要求學生圈點出一個最受觸動的神情、動作,當讓學生們再讀上文中的句子、聯系當時的社會推想一下,伯父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想些什么時,我適當到位的點撥,在課文的前后句段之間,在新的學習材料與學生生活積累之間架起了彩虹,給學生的小問題研究打開了廣闊的認知天地。于是乎,學生會從天氣的陰冷談到車夫的可憐,從一個車夫的窮困讀到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再引申到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生活積累也會被激活,同學們會聯系影視中的鏡頭想象創造,眾說紛紜,訴說這個車夫可能經歷的種種痛苦與磨難,真正讀懂了伯父的嘆息,一個令人敬仰的伯父自然而然地展現在同學們眼前?v觀上述過程,學生的認識由膚淺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最終帶來了質的變化,原本一句零散的句子因為有了大語文觀念的支撐也有了神采。
三、教學過程
。ㄒ唬⒗首x重點句導入。
投影出示重點句:“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崩蠋熗ㄟ^有感情地指導朗讀,讓學生建立起對課文的情感認知聯系。
。ǘ、提煉研究主題。
1、出示一個填空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淚珠一滴一滴地掉下來,往事一點一點地浮上心頭,此時此刻,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伯父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個音容笑貌。
。ㄉ杂砷喿x有關伯父生前的小故事,圈畫重點詞句。)
2、找到你認為印象最深的一處音容笑貌了嗎?那怎么讀出你的理解呢?先練習一下吧。
。ɡ首x指導略)
3、剛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朗讀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很好。那從伯父這些音容笑貌中你又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伯父呢?
。◣煶鍪狙芯恐黝}:你覺得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的伯父。)
。ㄈ、小組研讀。
1、提出研讀要求。①這個問題就是本節課我們所要重點研究的。接下來大家按興趣自由組合小組,可重點選擇伯父的一處音容笑貌,聯系上下文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深入研究。老師在這里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資料庫,在研究過程中需要的話可自由上來查閱。②把你的感受寫在句子旁邊。③小組成員之間交流一下。
2、小組研讀。
。ㄋ模⒔涣鞣答。
1、現在我們進行集體交流,你們小組研究什么?有什么收獲?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當地點撥:
A:請大家圈出一個最讓你觸動的神情或動作,再仔細讀讀上文中的句子,聯系當時的社會推想一下,伯父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想些什么?和你的同學議論一下吧。
B:是呀,課文中的車夫經歷了這么多的痛苦與磨難,可僅僅是這些嗎?請同學們閉上眼,聯系影視中的鏡頭想象一下,你仿佛又看到這個車夫在經歷什么痛苦與磨難?
C:同學們了解得還真多,在這樣不公平的社會里,過著悲慘生活的只是黃包車夫嗎?伯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他還在嘆什么?
D:同學們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伯父的神情,談得如此深入,真讓老師感動。還有研究伯父動作的嗎?
E:同學們緊扣伯父的神情動作想象得入情入理,伯父想得可真多呀。從中你感覺到了一個怎么樣的伯父?(在這個句子旁加上批注。)
同學們對伯父品質的不同歸納可能有以下幾種:
一個善良的伯父;
一個希望下一代幸福生活的伯父;
一個一心替勞苦大眾著想的伯父;
一個憂國憂民、愛憎分明的伯父;
。ㄎ澹、回讀重點段。
1、同學們,就是這樣一位對黑暗的舊社會十分憎恨,對勞動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就是這樣一位對下一代特別慈祥的伯父,逝世了。他過早地離開了我們,那時他才56歲。從此,周曄再也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見不到他的慈祥的面容了,她怎能不萬分悲痛。ㄓ忠淮纬鍪就队捌系囊欢卧挘瑤焺忧榈胤蹲x。)
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2、同學們,請你們再一次讀這一段話,用你們的心去體會。
(六)、擴展閱讀。
魯迅先生一生寫了許多小說、散文等名著,同學們課外可閱讀由魯迅先生在百忙中翻譯的童話《表》和《小約翰》,另外也可看看《魯迅散文集》及《魯迅小說集》……它將使我們更加了解這位文學巨匠。
(七)、學會運用。
1、學到這兒,我突然想到,還有一個詞沒講,就是“飽經風霜”,請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車的飽經風霜的臉是一張什么樣的臉。想好了,請用幾句話寫出來。
2、學生練寫。
3、交流反饋。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詞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運用結合背景、查閱資料、聯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對魯迅先生的評價說明文字以及學習建議。
教 學 過 程
第 一 課 時
分步揭題
同學們,通過前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時,他的侄女周曄帶著對魯迅先生的深深懷念寫了一篇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先生晚年的幾件事。(相機板書:我的伯父)
學生讀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緊扣課題,質疑問難
出示以下問題:
(1)文章寫了魯迅先生的哪些事?
(2)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3)作者為什么要寫魯迅先生?
梳理問題
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請你們再次快速瀏覽一遍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夠自己解決?(第一個問題較簡單,學生自己能解決;第三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魯迅先生,這與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有關系,有一定難度,需師生合作,共同解決)
小組合作,讀書釋疑
默讀課文,在小組里談談課文寫了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選擇最感興趣的一件,體會魯迅先生的品質。課件出示學習建議:
(1)畫出重點的詞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組內交流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你所畫出的句子,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品質。
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
集體交流,突破難點
1、交流“談《水滸傳》”。
引導學生抓住“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一重點句,聯系上下文“我”的表現及伯父送書,再結合伯父的身份,體會到這是伯父對“我”讀書時不認真的委婉的批評。從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講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評讓“我”難堪。從“我”當時的以后的表現看,伯父委婉的批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從伯父教育“我”認真讀書這件事,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一個讀書態度認真、教育下一代講究方法的人。
此處引用“閱讀鏈接”中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靈堂里燈光不夠亮。一群小學生恭敬地排成前后兩列,一齊抬起頭……‘救救孩子!’我的耳邊還仿佛響著那個老人的聲音。”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曾得到過魯迅先生的教誨和關懷。
2、交流“碰壁”。
引導學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一重點句。這個句子比較難懂,先讓學生知道鼻子扁是天生的,不可能被墻壁碰扁;然后,教師講解社會背景,啟發學生自己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舊社會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魯迅受到反動勢力的殘酷迫害。魯迅寫文章揭露反動派,反動派很害怕,查抄他的信件,不許他發表文章,還要逮捕他。魯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個筆名,巧妙地和反動派進行斗爭。“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這句話,要讓學生體會魯迅先生幽默的語言風格,體會魯迅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
3、交流“救助車夫”。
引導學生抓住“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把傷口洗干凈,“敷上藥”,“扎好繃帶”,“掏出一些錢”等重點詞,從“救護”時的動作和“資助”兩個方面體會伯父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山Y合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的有關內容進行體會。
當談到伯父“變得那么嚴肅”時,要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當時伯父在想些什么?從中體會他的愛憎分明。指導朗讀時,教師要渲染當時的氛圍,幫助體會感情:北風怒號,天色陰暗,車夫在痛苦地呻吟,為生計而苦苦掙扎;伯父救助車夫,態度是那么親切。救助后,伯父態度嚴肅,內心激憤。讓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加深對人物情感的體驗。
4、交流“關心女傭阿三”。
引導學生抓住“一點兒也不在乎”“常常勸我多休息”,魯迅“病得那么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運用對比的方法,體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質。
總結全文,探究寫法
通過大家的學習、交流,你認為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師相機板書: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寫出魯迅先生的這一特點的?學生劃出有關句子,自讀感悟。
教師小結: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舉止寫出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第 二 課 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魯迅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談: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他的這種高尚品質贏得了許多人的愛戴。讓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讀課文。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你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同桌互讀賞析)
弄清段落之間的聯系,學會加小標題
為體現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質,課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課件出示各部分內容;指名讀)
1、小組合作,分析問題。
全班交流,理解問題(理清課文安排的五個材料及其關系,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為總分的關系)。
2、學習加小標題的方法。
師:根據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最簡短的話就是小標題,有時也可以從每段摘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句子或詞語作小標題。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中的幾個材料,能不能給每一部分加一個小標題?試試看。
3、學生練習寫小標題。集體交流。
4、教師小結。(投影出示優秀小標題:談《水滸傳》;說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師生評價。
積累運用
1、抄寫課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和表情的語句。
2、從自己抄寫的語句中,選擇對自己最有啟發的仿寫幾句話。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3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2、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與段之間內容上的聯系;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
1、魯迅像;
2、生字生詞卡片;
3、抄寫《思考·練習3》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從今天起學習第六組課文。這一組有哪幾篇課文?重點訓練哪一方面的能力?請同學們先把“導讀”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數。(學生各自閱讀“導讀”)
2、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板書課題,出示魯迅像)這就是魯迅先生。
二、檢查預習
許多同學課前都預習了課文。我出幾個題目檢查一下,看看預習得怎么樣。
1、作者是魯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兒)你是怎么知道的?本文的作者叫周曄,她是魯迅先生弟弟的女兒。
2、這篇課文共有幾段?
3、在預習中發現哪些不懂的地方?對別人提出的問題,大家都做上記號。(學生可能提出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暫不討論,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研究解決。)
三、初讀課文
1、提出要求:分段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得正確、流利;讀完一段就說一說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同桌輪流分段朗讀,互相糾正讀音,討論每段的內容。
3、指名講每段的段意。(只要抓住主要內容就行,暫不要求語句簡潔。)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大家思考:“我”為什么驚異了?(板書“驚異”)
2、討論。
“驚異”是什么意思? “我”對什么事情感到驚奇、詫異?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許多人的愛戴?找出來讀一讀。 “失聲痛哭”是什么意思?伯父得到這么多的人愛戴,是什么原因呢?作者當時年紀還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同學們現在可能也還不大明白。我們讀懂了后面的幾段課文,對這個問題就會比較清楚了。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五、布置作業
自學第二至五段。要求是讀讀課文,想想“思考·練習1”中的三個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學生注意讀準翹舌音“愁”“章”
2、指名朗讀第一段。這一段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學習后面的幾段。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
1、提出自學要求:各自朗讀第二段,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這件事中體會到什么。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巡視輔導。
3、討論。
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我”是怎么讀《水滸傳》的?聽到“我”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怎么說?聽了伯父這句話,“我”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伯父好像是開了一句玩笑,就使“我”從此讀什么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從這件事情,你覺得魯迅先生怎么樣?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三、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自學第三、四、五段
1、總結學習第二段的方法。
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第二段的?
2、學生按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自學三、四、五段,教師巡視輔導。
四、討論第三段
1、這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魯迅談“碰壁”。)
2、魯迅是怎樣談“碰壁”的?把魯迅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起來?那么,魯迅說的“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們弄明白了嗎?
4、從談“碰壁”這件事中,你體會到什么?(體會到魯迅不怕碰壁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先各自練習,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討論第四段
1、這一段講的是件什么事?魯迅是怎樣幫助受傷的黃包車車夫的?把講這一內容的部分找出來讀一讀。你們覺得魯迅幫助受傷車夫的態度怎么樣?
2、幫助受傷車夫以后,魯迅的心情怎樣?大家小聲把講魯迅心情的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體會一下。
3、救助了車夫,做了一件好事,魯迅的臉上為什么變得那么嚴肅,而且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這時候魯迅可能在想些什么?從魯迅當時的表情、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齊讀第四段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朗讀第五段,想想五段內容之間的聯系。
第三課時
一、討論第五段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方面的意思?
3、“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边@句話與女傭阿三說的話有什么聯系?
4、最后的這句話與整篇文章又有什么聯系?
二、練習給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1、指導:加小標題,就是用最簡短的話說出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是一個短句,也可以是一個詞語。
2、學生各自試列小標題,教師巡視。
3、討論交流。從學生列的小標題中,選出大家比較滿意的寫在黑板上。(如可用“深切的懷念”、“讀《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夫”、“女傭阿三的回憶”。
三、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掛出抄寫填寫空題的小黑板,請一人在黑板上填寫,其他同學在課本填寫。
2、討論修改填寫答案。(這篇課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敬愛和懷念伯父的思想感情。)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每個詞語寫兩遍
注意“冠”字上面沒有一點,“嗽”中間是“束”不是“朿”,右邊是“欠”不能寫成“攵”。
五、布置作業
1、復習生字詞,準備下一課時聽寫。
2、預習《再見了,親人》。
六、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魯迅其人
他的事跡
他的品格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致敬、愛撫、團聚、情節、記性、保存、陰暗、低微、寒意、深奧、詳細、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聲痛哭、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馬馬虎虎、恍然大悟、北風怒號、匆匆忙忙、飽經風霜"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聯系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認識從生活細節入手"寫回憶親人"文章基本方法。
4.感受小時候伯父的和藹可親與長大后認識到伯父魯迅的非比尋常,體會周曄對伯父的敬仰和懷念,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讀課文,完成定向預習題,教師隨堂了解學情。
第二課時
一、理解題目,激發興趣。
1.同學們,在深入學習課文前,誰起來回答預習題二的問題。請大家認真的讀一讀課題,然后再認真地想一想,周曄為什么要在"我的伯父"后面還要加上"魯迅先生"呢?直接用"我的伯父"為題,不是更簡潔明了嗎?
生回答后教師小結。這里不是簡單的重復,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特有的稱謂(俗稱"疊語稱謂")。這里"魯迅"是核心,"伯父"是表明了我和魯迅的關系,"先生"是我對伯父的尊敬。你看,簡短的八個字,不但明白了課文寫誰(魯迅),而且清楚的表明了我和魯迅的關系,同時還表達了我對伯父的敬意。一讀課題,我們就知道周曄是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回憶自己的伯父。這種稱謂一般用在比較莊重的場合。
二、整體感知,學習魚骨圖。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大家知道,這是伯父去世9周年的時候,周曄寫的一篇紀念伯父魯迅的文章。我們來看看幾位同學的課文結構魚骨圖。預習題三(課前收幾份,指導學生如何填魚骨圖,首尾照應)
(1.伯父去世2.談《水滸傳》3.談"碰壁"4.救助車夫5.關心阿三)
三、細讀文本,感受伯父就是伯父――和藹可親的伯父-走近魯迅
同學們,在我們眼里,伯父魯迅先生是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是,你想過沒有,在10歲小周曄的眼里,伯父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她知道伯父是偉大的文學家嗎?小周曄眼里的伯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伯父呢?
我們分組匯報預習題四:
(1)伯父去世--伯父是個受人愛戴的人。(集體學習)
伯父去世的時候,周曄感受到伯父是個怎樣的人?
伯父是個受人愛戴的伯父。"我"從哪里看出大家對伯父的愛戴?
"失聲痛哭"是怎樣的哭?
在那樣莊嚴肅穆的場面,看到伯父的遺體,大家都很悲傷,雖然都不愿意當眾哭喊,但是還是有許多人顧不得這些,情不自禁地大聲哭泣。這種場面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對伯父的--
請學生齊讀相關的句子。()
(2)談《水滸傳》--伯父是個慈祥的人。
伯父受到各色各樣的人愛戴(板書"受人愛戴")。請第二組來匯報第()題,在和伯父談《水滸傳》的時候,小周曄感覺伯父是個怎樣的伯父?從哪一句知道的?
多么善解人意的伯父哦!明明知道我讀書囫圇吞棗,不但不出我的丑,臨走的時候還送我兩本書。伯父去世9年了,我還保存著這兩本書,保存著這兩本書,其實就是在保存我的面子,所以,從此以后,我讀什么書都不敢再馬馬虎虎了。小周曄明白了伯父是個很會給人面子的伯父。
(生齊讀"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3)談"碰壁"--伯父是個幽默風趣的人
伯父就是這樣慈祥,這樣善解人意。下面請第三組來說說"談碰壁",周曄明白伯父是個怎樣的伯父?
男同學和女同學分別來扮演一下伯父和周曄,老師來讀引號外面的敘述語。怎么樣?要不要先準備一下?要提醒大家注意:這一次的對話地點是在伯父家的晚餐桌上,是邊吃飯邊聊天,女同學要注意你們是才10歲的小周曄,男同學要注意你們是幽默風趣的伯父。明白了嗎?
在伯父面前,小周曄是那樣的天真可愛,在小周曄的眼里,此時的伯父是那樣的幽默風趣,是那樣的和藹--父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伯父。(板書"和藹可親"。)
(4)救助車夫--伯父是個富有同情心的人
下面我們再來聽聽"救助車夫"這一組同學眼里的"伯父"。
樂于助人的伯父。富有同情心的伯父。(板書"富有同情心"。)看到車夫冬天都沒有鞋穿,伯父的心里真難受呀。
(5)關心阿三--伯父是個善良的人
最后一組來說說,你們發現了伯父是個怎樣的伯父?
伯父就是這樣一個寫文章不要命的人。伯父一生寫下了300多萬字的作品,尤其是到了晚年,他還常常帶病熬夜寫文章。伯父是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自己病得那么厲害,還經常三更半夜地寫文章。
同學們,在10歲小周曄眼里,伯父是受人愛戴的伯父,是幽默風趣、和藹可親的伯父,是富有同情心的伯父,是寫文章不要命的伯父。伯父就是伯父。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
教師板書:伯父就是伯父
第三課時
四、深入探究――伯父不僅僅是伯父--非比尋常的伯父--敬仰魯迅
伯父去世9年了,當年和伯父一起生活的情形還歷歷在目。九年來,周曄也從十歲的小姑娘長成了l9歲的大姑娘,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曄也慢慢的知道自己的伯父就是魯迅,就是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回想起和伯父生前在一起的幸?鞓飞,周曄心頭盛滿了無限的傷感和不盡的懷念。
1.學生齊讀課題!--體會周曄對伯父的思念和懷念!
此時,周曄腦海里的"伯父"難道還是9年前的那個"伯父"嗎?
2.請大家匯報預習題五,伯父去世9年之后,回想起當年的一件件往事,伯父的哪些言行是當年周曄根本就沒有弄明白的昵?
先讓學生每個小組匯報一下,然后先解決同學們提出的"不明白問題",然后集中一下兩個問題的研討:
兩個重點:
(1)伯父救助車夫之后,為什么還要深深地嘆息一口氣呢?
先放開讓學生自由的說說,然后集中引導學生齊讀"伯父和父親救助車夫的情形"和"伯父回來一臉嚴肅的情形"那兩段話,感受伯父的"深深嘆息"。
周曄當年不明白"伯父為什么要一臉嚴肅地深深嘆息"?他現在明白了嗎?
伯父僅僅是為車夫擔憂嗎?僅僅是為車夫光著腳拉車而嘆息嗎?請大家細細讀讀這個故事的第一段。
車夫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街上的行人個個都怎么樣呢?
伯父為這些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的人嘆息嗎?嘆息什么?
(冷漠無情)
同學們,當初年幼的周嘩聽不懂伯父深奧的話,如今,周曄終于明白伯父那一聲深深的嘆息--是對車夫的深深同情!是對面對這樣的受傷者,大家視而不見不嘆息。為什么我們這么多行人不能伸出援助之手?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就不能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呢?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伯父深深嘆息――
齊讀"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最后深深地嘆了口氣。"生讀。
一個人受傷總是難免的,貧窮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人和人之間互不關心。這才是伯父的深深嘆息。孩子們,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他絕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缺乏互相同情的民族,是一個永遠被別人輕視的民族。
(2)引導學生思考:這里的"壁"真的是"墻壁"嗎?
當年伯父和我談碰鼻子問題的時候,我是恍然大悟,相信了伯父的話――墻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怪不得伯父把鼻子碰扁了。那么,19歲的周曄,她還是認為伯父的鼻子是碰墻壁碰扁的嗎?難道僅僅是為了逗我一笑嗎?
老師問你,你知道魯迅的原名嗎?魯迅是他l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時第一次用的筆名。你知道魯迅一生有多少個筆名嗎?
在我們中國一般有所成就的文學家、作家,都習慣于給自己取個好聽有個性的筆名,比如舒慶春的筆名叫老舍,李堯棠的筆名叫巴金,謝婉瑩的筆名叫冰心,但是像伯父這樣一生擁有120多個筆名的,中華5000年來恐怕只有伯父一個人。伯父為什么要不斷地更換筆名呢?我們還是來看看伯父使用得最多的幾個筆名吧。
板書筆名之一:隋洛文,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通緝"墮落文人魯迅",伯父就取名隋洛文,以示諷刺;筆名之二:封余l931年至l932年間,有人攻擊伯父是"封建余孽",他即取"封余"筆名以反諷。筆名之三:康伯度有人在上!洞笸韴蟆飞习l表《論花邊文學》暗罵魯迅為"買辦",魯迅就用此名,"康伯度"德語意為"買辦"。)
了解了伯父的筆名,你覺得伯父的碰的還是墻壁嗎?
伯父生活的年代1881-1936,正是中國歷史上政府最無能,老百姓最遭殃的時候,就像車夫的生活一樣悲慘,伯父就常常拿起手中的筆,揭露腐敗政府的罪行,就常常遭到腐敗政府特務的跟蹤和迫害,所以這里的"碰壁"不是墻壁,而是特務們的槍口和尖刀,但是伯父沒有膽怯害怕,伯父的筆名就達l20多個。所以有人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
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伯父的笑談碰壁吧--老師讀周曄的,大家齊讀伯父的。好嗎?(師生分角色朗讀)
笑談之中,卻有著腥風血雨,刀光劍影,這樣的伯父還是一般的伯父嗎?還是那個跟任何人的伯父都一樣的伯父嗎?伯父就是不一樣的伯父,這樣的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都不一樣。生齊讀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五、重回文本――伯父是永遠的伯父--不能忘卻的伯父--懷念魯迅。
同學們,在周曄10歲的時候,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和藹可親;在周曄l9歲的時候,周曄開始明白伯父是不一般的伯父,跟任何的伯父都不一樣,面對敵人,伯父是世界上骨頭最硬的伯父。如今,"伯父"離開我們已經整整70年了,但是"伯父"的音容笑貌卻依舊留在我們的心間。預習題六
(1)每當看到伯父送我的《表》和《小約翰》兩本書,我的耳邊就會想起…
(2)每當我看到伯父遺像上那又扁又平的鼻子,我的眼前就會浮現…
(3)每當我看到風雨中那些奔跑的疲憊不堪的車夫,我的腦海就會浮現…
(4)每當我遇見阿三老人,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
同學們,如今,70年過去了,"伯父"離開我們已經整整70周年了,我們沒有忘記"伯父",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無所畏懼,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樂于助人,沒有忘記"伯父"是那樣的痛恨人們的自私和冷漠。"伯父"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概括課文小標題。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能夠聯系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查閱資料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情分析:
文章講述的幾個故事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幫助學生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導入:同學們,有一位名人離開我們已經幾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時時讓我們感動。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他、了解他。(出示魯迅先生的圖片)他是誰?(生答。板書魯迅先生)對,他就是魯迅先生。經過對《少年閏土》還有《有的人》這兩篇課文的學習,我相信大家對魯迅先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誰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學生回答。)魯迅先生簡介和當時的歷史背景介紹:(展示資料)
教師總結:看來每個人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不一樣的,魯迅先生一生用文字救國救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這樣一位在世人面前的“戰士”,在生活中又呈現了怎樣的一面呢?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板書補充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探究。
。ㄒ唬┳宰x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魯迅先生的什么事情呢?大家先自由朗讀課文,概括全文大意,再聯系上下文把課文生字詞理解清楚。教師進行巡視。
2.檢查效果,(出示本課生字詞)誰來為大家讀讀這生字詞?
3.大家對上面的生字詞有不懂的嗎?可以舉手提問。再請學生聯系課文進行解答。教師重點點撥理解“追悼、吊唁、囫圇吞棗、張冠李戴”等詞,追悼:對死者表示沉痛的懷念;吊唁: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囫圇吞棗: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在姓李的頭上了,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你們平時會囫圇吐棗般讀書嗎?誰為我們舉例。教師舉例:老師小時候看童話故事總是囫圇吐棗地過一篇,經常誤認為白雪公主穿玻璃鞋出席舞會,睡美人因為吃了毒蘋果而長眠,常張冠李戴地亂說一通。全班齊讀,加深學生對字詞的認識。
。ǘ┰僮x課文,討論交流。
1.看來大家對課文的生字詞都十分了解了,不過不知道大家對全文大意理解得怎樣?誰為我們概括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些什么事情?請學生回答。
2.剛才大家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了全文主要內容,那么大家能用更簡潔的語言給每件事加個小標題嗎?大家從第2自然段開始快速瀏覽,并小組討論。我們看哪個小組的小標題最達意,我們就采用他的小標題。(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板書:談《水滸傳》笑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教師歸納點題:魯迅先生事事都想到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即使自己多次“碰壁”,把鼻子都碰扁了,也毫不在意。大家熟讀了全文后知道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在文中找出來告訴老師。(學生回答)是呀,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板書: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理解到魯迅先生在生活中的一面,從中領悟到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答: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三、板書設計:
10.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談《水滸傳》
2.笑談“碰壁”為自己想得少
3.救助車夫為別人想得多
4.關心女傭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資料: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透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別人著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敬愛的感情。(2課時)
二、教學目的:
1、透過"讀《水滸傳》"、"談碰壁"、"救護車夫"、"關心女傭"這四件事,初步了解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熱愛勞動人民,憎恨舊社會,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的人。為今后進一步學習魯迅著作和魯迅精神打下基礎。
2、學會給課文加小標題,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透過幾件具體事例,反映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給課文加小標題。
難點:
1、能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
2、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綜合概括潛力。
四、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討論式學習。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掛圖、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人物。
提起魯迅先生,我國甚至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明白,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稱頌,這是為什么呢?這天我們就一齊去尋找答案。(板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文題中的"我"是作者周曄,是魯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時寫的回憶錄。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資料。
課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資料是什么?并自學生字、新詞。
三、掃清文字障礙。
1、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水滸傳:"滸"與"許"區別。
小約翰:"翰"不要多寫一筆成""。
女傭:傭讀y#ng。
敷藥:"敷"與"縛"區別。
追悼:悼(d4o)與"掉"音、形、義的區別。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
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讀書不認真、不仔細、不理解意思。
硼酸水:"硼"與"繃"區別。
殯儀館:停放靈柩、辦理喪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學生質疑。
四、按段朗讀課文,指導列小標題。
1、講列小標題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兩種:
。1)找本段中最能體現主要資料的原話。(可從一句話中摘取。)
(2)用自己的語言高度概括。
要求:
。1)要準確;
(2)要簡練;
(3)要相應的整齊。
2、按段指名朗讀課文,讀后列小標題。(下面小標題供參考。)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速讀課文后指名用自己的話給課文加小標題。
板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課文,思考:
伯父在世時,作者對他有何看法?伯父逝世時,作者驚異什么?
2、讀后討論。
3、"愛戴"與"愛撫"有何不同?
4、從哪些詞語中能夠看出魯迅深受愛戴?
。ㄔS多人、甚至、數不清、堆滿、各色各樣)
5、過渡:魯迅為什么會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三、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
談《水滸傳》怎樣能說明伯父值得人愛戴呢?
2、引導學生討論。
"能不能說明"?為什么?
。苷f明。①伯父借談《水滸傳》,教育作者看書要認真。②伯父批評的方法極其巧妙"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既不傷害人的自尊心,又到達教育的目的:"不再馬馬虎虎了。"③伯父不但口頭教育,還送書給她看。④伯父關心的人,除侄女外,還有很多很多,真可謂是關心下一代的學習。)板書:關心下一代。
3、理解句子含義。
伯父說"還是我的記性好。""我"聽后為什么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4、小結。
伯父這樣關心下一代,必然要得到人們的愛戴。請大家注意,作者寫第一段,目的是給讀者留下一個懸念:伯父為什么會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寫第二段伯父關心下一代的學習,目的是具體說明伯父受人愛戴的原因。想一想,作者寫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目的又是什么呢?
(也是具體說明伯父受人愛戴的原因。)
四、學習第三段。
1、分主角朗讀后,質疑。
2、分組討論。
、"碰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碰壁"?
。ㄒ驗楫敃r社會十分黑暗,革命者根本沒有言論自由。而魯迅為了喚起民眾覺悟,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嘴臉,寫出了一篇篇猶如匕首的雜文,因而要"碰壁"。)
②"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社會太黑暗了,人民沒有絲毫自由,革命者處處遭受迫害和打擊。)
、墼谧臑槭裁垂笮?
。ê⒆犹煺鏌o知,把伯父的話理解錯了。)
④談"碰壁"能不能體現魯迅值得人們愛戴呢?為什么?
。堋S"碰壁"能夠看出魯迅不顧個人的一切,與敵人斗爭的不屈精神。他為了人民為了祖國而頑強戰斗,怎能不值得人們愛戴呢?)
板書:憎恨舊社會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用自己話說說各段小標題。
2、1~3段各段主要講的什么?
二、學習第四段。
1、分主角朗讀1~7自然段,思考:
、俨负桶职质窃鯓泳溶嚪虻?
、谲嚪蜃咔埃赣质窃鯓雨P心的?
2、讀后討論:重點體會伯父的動作、行為。
3、默讀下文,思考討論:
"我"問他車夫這么冷的天為什么拉車的問題時,伯父為什么變得那么嚴肅同時又深深嘆氣呢?
(伯父想到這位車夫冒嚴寒出來拉車,是多么可憐,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這位車夫又想到了千千萬萬的窮苦人,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都是社會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是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造成的。伯父明白根源所在,然而又無法解除窮苦人的痛苦,因而痛苦,臉色變得嚴肅;伯父對此又無能為力,只能嘆氣,深表同情。)
板書:同情勞動人民。
三、學習第五段。
1、指名讀。思考:
魯迅先生寫文章干什么?"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不在乎"證明什么?再從他對女傭的態度,能夠看出他是一個什么人?
2、討論后小結:
(他寫文章,主要是為喚起民眾對敵斗爭,拯救人民,拯救祖國。)
。ㄗC明他為了人民,為了祖國,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軌蚩闯鏊且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我的伯父魯先生》通過回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陸續先生是個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敬愛之情。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練習給課文各段加上小標題。
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成長,熱愛勞動人民,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愛戴的人。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文題目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段业牟隔斞赶壬肥囚斞赶壬闹杜軙纤鶎。課文題目點明了作者與魯迅的關系,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回憶記敘了伯父魯迅先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
請同學們聽課文范讀,對課文內容有大概了解。(課件播放課文范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指名學生讀。
2、朗讀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意并加小標題。
課文回憶了魯迅先生的幾件事,以自然空行為標志,把課文分為五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通過討論,確定各段段意并加小標題。小標題是對一段內容的高度概括,他通常用詞語或短句標明。
3、討論、了解魯迅先生,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三、深入理解課文,學習第三、四段
1、回顧文章內容,了解“伯父”是怎樣的人,并畫出有關句子。
。ú妇褪沁@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1)學習第四段“救助車夫”,了解魯迅先生是怎樣救護、資助車夫的。
、龠呑x邊想,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趶哪抢锟梢钥闯鰜?
A、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魯迅救助車夫的動作語句,想想這一段表現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品質。
a請同學朗讀。想想這段話是從哪個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動作)
b請大家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C(課件出示)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腳里的破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扶、洗、敷、扎”等詞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愛護勞動人民,憎恨舊社會的感情。)
d請同學們再讀這段話,體會這一連串動詞的用法。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品質。
B還可以從哪些從地方看出魯迅是一個同情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a(課件出示)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悅的表情了,突然變得那么冰冷,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的話,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口氣。
b你準備抓住那些重點詞語來理解?說說你的理解。
c這一段話是從那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神情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魯迅先生在救助車夫以后,為什么臉上變得那么嚴肅?他在想什么?
、芾蠋熜〗Y。這樣一位關心、同情勞動人民的伯父去世了,作者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請同學們回到現實,一起讀一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2)學習第三段“笑談‘碰壁’”,體會魯迅先生為人民群眾的解放進行不懈斗爭的精神。
、僬埓蠹矣米约合矚g的方式邊讀邊想:“笑談‘碰壁’”這件事反映了魯迅怎樣的品質?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谥攸c學習:“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再讀原句,結合資料談體會。
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各角色的語氣。
、劾蠋熜〗Y。
(3)學習第二和第五段。
自主學習第二和第五段,同學交流。
學習第二段“談論《水滸傳》”,了解魯迅先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對下一代的深切關心。
A聯系上下文,說說“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是什么意思,這說明“我”讀書怎樣?(態度不認真)
B“哈哈!還是我記性好!边@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我”聽了伯父的話后,“羞愧”“悔恨”什么?為什么比挨打挨罵還難聽受?
C完成填空練習伯父是一個(關心下一代)的人
D小結
、谀x第五段“關心女傭”,體會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A魯迅先生是怎樣關心女傭的?從魯迅的話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什么品質?
B默讀本段,完成填空練習。
伯父是一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C小結
請大家再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的情感。
3、總結伯父的品質
(三)學習第一段“深切的懷念”
1、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驚異。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思考作者驚異什么。
3、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討論這個問題,從三方面來找一找原因。
指導朗讀,體會作者因“年紀還小”而產生的“驚異”。
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魯迅生前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因此人民愛戴他。
。ㄋ模┛偨Y全文。
1、出示填空
你覺得這是一個(關愛下一代、同情勞苦大眾、憂國憂民、愛憎分明、受人愛戴)
2、說說自己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論《水滸傳》 關心下一代 表現人物
笑談“碰壁” 愛憎分明 動作
深切的懷念 救助車夫 憂國憂民 神態
關心女傭 同情勞動人民 語言
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2.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與段之間內容上的聯系;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
1.魯迅像
2.生字生詞卡片
3.寫有“思考、練習”3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學生通過閱讀“導讀”,了解本單元的重點課和主要訓練點。
2.我們今天來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板書課題,出示魯迅像)
二.檢查預習。
1.作者是魯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及文中內容)對。本文的作者叫周曄,她是魯迅先生弟弟的女兒。
2.這篇課文共有幾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與段之間空了一行)
3.在預習中發現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對別人提出的問題,大家都做上了記號。
三.初讀課文。
1.分段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得正確、流利;讀完一段就說說這段主要講什么。
2.同座輪流分段朗讀,互相糾正讀音,討論每段的內容。
3.指名講每段的段意。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我”為什么驚異?(板書:驚異)
2.討論:
“驚異”是什么意思?(驚奇、詫異)我對什么事感到驚異?(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不理解感到驚異)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許多人的愛戴?找出來讀一讀。(他的遺體……格式各樣的人都有)
“失聲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聲大哭,說明悲傷到極點)伯父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的原因是什么?讀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
五.布置作業。
自學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讀讀課文,想想“思考、練習”1中的三個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查生字讀音。
2.指名朗讀第一段。這一段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學習后面的幾段。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
1.各自朗讀第二段,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
。1)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
我是怎么讀的?(重點理解“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說的?聽了伯父的話,“我”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2)從這件事情,你覺得魯迅先生怎么樣?(關心孩子,善于啟發教育孩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三.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自學第三、四、五段。
1.總結學習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著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聯系具體內容理解比較難懂的重點句子;
第三步,透過這件事,體會魯迅先生怎么樣;第四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按此方法自學。
四.討論第三段。
1.這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魯迅談“碰壁”)
2.魯迅是怎么談的?把魯迅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起來?
4.魯迅說的“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5.從談“碰壁”這件事中,你體會到什么?(魯迅不怕碰壁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先各自練習,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討論第四段。
1.這段講的是什么事?(魯迅熱情幫助受傷的黃包車夫。)
魯迅是怎樣幫助他的?找出相關內容讀一讀。
你覺得魯迅幫助受傷車夫的態度怎樣?(細心、周到)
2.讀課文,體會魯迅幫助車夫后的心情怎樣?
3.做了好事,魯迅的臉上為什么變得嚴肅起來,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這時候魯迅可能在想什么?(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只救助一兩個車夫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使廣大勞動人民擺脫貧困和痛苦。)
從魯迅當時的表情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憂國憂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齊讀第四段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朗讀第五段,想想五段內容之間的聯系。
第三課時
一.討論第五段。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個方面的意思?
3.“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边@句話與女傭阿三的話有什么聯系?(從阿三的話中可以看出魯迅是這樣的一個人。)
4.最后這句話與整篇文章又有什么關系?
二.練習給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1.指導:加小標題,就是用最簡短的話說出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是一個段句,也可以是一個詞語。
2.學生試加小標題。
3.討論交流:可用:深切的懷念談《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夫女傭阿三的回憶
三.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從作者寫的這幾件具體事例中體會文章的中心。
四.抄寫本課生字詞。
五.布置作業。
1.復習生字詞,準備下一課時聽寫。
2.預習下一課。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初步了解魯迅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熱愛勞動人民,憎恨舊社會,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的人。
2、學會給課文加小標題,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通過幾件具體事例,反映人物品質的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積累描寫魯迅神態、動作的詞語。
學習重難點:學會給課文加小標題。
能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四環節閱讀教學策略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新詞,梳理文章結構。
3、學會列小標題,自主學習。
二、學習活動設計
(一)預習探究
提起魯迅先生,我國甚至世界上有許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稱頌,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尋找答案。
(板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文題中的“我”是作者周曄,是魯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時寫的回憶錄。
既然是要表現魯迅先生的,那咱首先要知道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當時的社會環境如何?打開《伴你成長》自學提示1
課外的知識咱們已掌握下面再看課本的內容,首先正字音《伴》2其次釋字義《伴》3
(二)合作交流
1、自主讀書(課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內容是什么?)
要求:(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按段朗讀課文,指導列小標題
1、講列小標題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簡單的話和詞語,二是從文中找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句子和詞語。
2、學生小組討論,總結小標題。說《水滸》談碰壁救助車夫照顧女傭
(四)鞏固練習
打開《伴你成長》,將積累詞語與形近字組詞填好。
(五)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說《水滸》談碰壁救助車夫照顧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品讀課文,重點體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特點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積累描寫魯迅神態、語言的詞語
二、學習活動設計
(一)檢查復習,導入課文
1、聽寫生字
2、復述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品讀感悟
1、回顧文章內容,了解“伯父”是怎樣的人,并畫出有關句子。
(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1)學習第四段“救助車夫”,了解魯迅先生是怎樣救護、資助車夫的。
、龠呑x邊想,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②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A、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魯迅救助車夫的動作語句,想想這一段表現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品質。
a請同學朗讀。想想這段話是從哪個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動作)
b請大家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C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腳里的破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扶、洗、敷、扎”等詞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愛護勞動人民,憎恨舊社會的感情。)
d請同學們再讀這段話,體會這一連串動詞的用法。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品質。
B還可以從哪些從地方看出魯迅是一個同情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a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悅的表情了,突然變得那么冰冷,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的話,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口氣。
b你準備抓住那些重點詞語來理解?說說你的理解。
c這一段話是從那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神情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魯迅先生在救助車夫以后,為什么臉上變得那么嚴肅?他在想什么?
、芾蠋熜〗Y。這樣一位關心、同情勞動人民的伯父去世了,作者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請同學們回到現實,一起讀一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2)學習第三段“笑談‘碰壁’”,體會魯迅先生為人民群眾的解放進行不懈斗爭的精神。
、僬埓蠹矣米约合矚g的方式邊讀邊想:“笑談‘碰壁’”這件事反映了魯迅怎樣的品質?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②重點學習:“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方法:讀→找→聯→說
、僮x:首先就是要細細地讀句子,看看句子明顯的意思是什么?
、谡遥簭木渥又姓页龊x特別深刻的關鍵詞——“黑洞洞”、“碰壁”。
③聯:聯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去體會深層的意思。啟發:光線暗,真的會把鼻子碰扁嗎?它是用來比喻什么?
、劾蠋熜〗Y。
(3)自主學習第二和第五段,同學交流。
學習第二段“談論《水滸傳》”,了解魯迅先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對下一代的深切關心。
A聯系上下文,說說“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是什么意思,這說明“我”讀書怎樣?(態度不認真)
B“哈哈!還是我記性好!边@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我”聽了伯父的話后,“羞愧”“悔恨”什么?為什么比挨打挨罵還難聽受?
C完成填空練習伯父是一個(關心下一代)的人
D小結
、谀x第五段“關心女傭”,體會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A魯迅先生是怎樣關心女傭的?從魯迅的話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什么品質?
B默讀本段,完成填空練習。
伯父是一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C小結
請大家再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的情感。
3、總結伯父的品質
(三)學習第一段“深切的懷念”
1、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驚異。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思考作者驚異什么。
3、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討論這個問題,從三方面來找一找原因。
指導朗讀,體會作者因“年紀還小”而產生的“驚異”。
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魯迅生前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因此人民愛戴他。
(三)鞏固延伸
1、出示填空
你覺得這是一個(關愛下一代、同情勞苦大眾、憂國憂民、愛憎分明、受人愛戴)
3、說說自己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四)作業設計
《伴你成長》
(五)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論《水滸傳》
笑談“碰壁”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深切的懷念救助車夫
關心女傭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兩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遺體、追悼、逝世、晚餐、張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奧、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4、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
教學重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
3、給各段加小標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對魯迅這個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對魯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個簡單的介紹嗎?(交流資料)對,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憶一下,你讀過哪些關于魯迅的文章?今天我們再學習關于魯迅的文章《》。(板書課題)
3、看看課題,想想作者是魯迅先生的什么人。
二、預習課文
1、認真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魯迅的哪幾件事?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自己體會,讀不懂的,課上和老師、同學討論。
3、學習生字新詞。
三、全班交流
1、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悼”“冠”“咳”“嗽”。
(2)分辨字型:
冠”(注意上邊沒有一點)。
“嗽”(中間是“束”,不是“”,右邊是“欠”不能寫成“攵”)。
。3)理解詞語。
。4)組詞。
2、本文作者是誰,你怎么知道的?讀讀有關語句。
3、讀課文。
4、課文共有幾段?你怎么知道的每一段講了什么內容?
第一段: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
第二段:伯父跟“我”談《水講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
第三段: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
第四段: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工人。
第五段:阿三對魯迅先生的回憶。
5、給各段加小標題。
教師講解擬小標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段意概括小標題:二是摘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語句作小標題。
受人愛戴;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女傭回憶。
6、課文寫了魯迅的哪幾件事?
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女傭回憶。
7、交流含義深刻的句子,讀不懂的下節課和老師、同學討論。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艜䦟懮。正確讀寫“遺體、挽聯、致敬”等詞語。
、茖W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⑶通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綜合概括能力。
、壤斫馕宥握n文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朗讀、小組合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
【教學重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閏土嗎?說說閏土給你留下的印象。
閏土這個朋友是誰介紹給我們的?他在介紹閏土時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從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板書課題: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這節課,我們要完成以下目標。
出示小黑板:
熟讀課文,采取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新詞,概括各段段意,練習給各段加上小標題,初步理解課語文內容。
(明確目標。)
。ㄔu:通過復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自讀課文:
注意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抛x準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品直孀中停毩晻鴮憥讉重難點字:
“冠”(注意上邊沒有一點)。
“嗽”(中間是“束”,不是“束”,右邊是“欠”不能寫成“攵”)。
。病⒃贋g覽一遍:
說說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可分為幾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討論:
總結歸納段意。
。ǖ谝欢沃v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第二講伯父跟“我”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第三段講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第四段講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工人。第五段講阿三對魯迅先生的回憶。)
。、剛才大家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簡潔的語言給每個段加個小標題嗎?教師指導學生加小標題。
教師講解擬小標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段意概括小標題:二是摘出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語句作小標題。
5、選擇其中一到兩個段落放聲朗讀,要讀準字音,讀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標題。
。、生分小組討論研究。
。、教師小結。
板書:
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女傭回憶
(評:通過幾次有目的的`讀書,在歸納、概括段意和小標題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讀課文
想想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ǖ拇_,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評:從總體上入手把握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為后面深入體會找準了一個切入點。)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魯迅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出示中心句,齊讀兩遍。
二、學習二、四、五段(重點、難點的學習)
。薄哪男┦虑橹锌梢钥闯鲷斞赶壬盀樽约合氲蒙,為別人想得多”?
提出自學要求:
找到相關的句子勾出來,自由讀,結合自己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想想理由,并在旁邊用鉛筆批注出來。
。、小組交流:
預設:
、耪劇端疂G傳》部分。
。▽W生勾到了這段相關的句子,如: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那天臨走,伯父送我兩本書……)
師: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
關心子女
指名讀有關語句。
重點理解“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師:我之所以會“張冠李戴”,將一個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個人身上,是因為我──生:“囫圇吞棗”。如果是其他的長輩見“我”這樣讀書會怎樣說?而伯父卻──生:摸著胡子……
。◣е星樽x。)
師:你能聽懂伯父的話嗎?從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實際上是在幽默而婉轉的批評“我”讀書太馬虎)因此,聽了這句話,“我”比挨打挨罵還難受。指名再讀這件事,仔細體會魯迅先生關心子女,善于啟發教育孩子,連批評孩子時都替孩子想得多。
師:伯父不僅僅是宛轉地批評了我,而且還送給了我兩本書──《表》和《小約翰》,伯父這么一個大文學家,居然還仍抽出時間翻譯兒童讀物給孩子們看,這不也表明他為孩子們想得多嗎?
、茖W習“救助車夫”這件事:
(出示投影片。)
指名讀“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師:請大家看看圖,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圖上的內容。
師:誰能說說你課外收集到的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魯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資料上的內容,再看看圖中的魯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師:是啊,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為別人想得多!伯父在救護資助車夫以后并沒有輕松,反而變得那么嚴肅,他在想些什么呢?
。斞缚赡芟氲角f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救助一個車夫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解救勞動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魯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
、菍W習“關心女傭”這件事:
師: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方面的意思?
。ㄒ皇囚斞覆〉膮柡三更半夜的寫文章。他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在乎;二是關心女傭阿三勸阿三多休息。)
從阿三的話中我們分明觸摸到了先生那顆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評:這三個段的教學緊緊圍繞著中心句展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課外收集的資料,自讀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總結
學了這三個故事,魯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讓我們再品味這句話──他為自己……
(學生帶著自己更深的感受讀。)
第三課時
一、激情引入
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深深感受到魯迅先生一心為別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還有個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與中心的關系,但只要我們細細品味,我們定然會有所收獲。
二、學習“談碰壁”這個故事
。、自己讀這一段課文,看看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嗎?
2、你聽說過或遇到過鼻子被墻壁碰扁的事情嗎?
。场⒄l收集到了關于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資料,給大家交流交流。
。ㄈ绻麑W生沒收集到教師就做介紹。)
。、師:那么,伯父說的“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究竟含著什么意思呢?我們來看屏幕上魯迅先生的一段話──—
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墻”一般,使你隨時能“碰”。
。怠⒙撓掉斞改莻時代的情況,讀讀這段話,想一想、議—議:“四周圍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
。ㄉ伎肌⒂懻。)
。丁煟和瑢W們想一想,談“碰壁”與表現伯父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也有聯系嗎?
。贰煟荷钤谂f中國最黑暗時代的魯迅先生正因為為勞苦大眾想得多,所以他才會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橫眉冷對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爭,讓我們一道來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學到的這兩句詩──(師生齊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ㄔu:伯父關于鼻子扁平的話含義深刻,不易理解。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魯迅先生的話,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學習第一段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們的愛戴,(板書:愛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會有那么多人來吊唁他。直到今天,魯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也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里。
。薄⒆宰x閱讀鏈接部分。
。病ⅲù笃脸鍪尽队械娜恕罚┡錁俘R聲朗誦。
。ㄔu:最后讀閱讀鏈接,升華情感,在配樂朗誦詩歌中,盡情抒發對先生的愛戴之情。)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練習給每件事加個小標題。教學重點:從字里行間感受魯迅的善良、有愛心、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主題
齊讀題目,了解魯迅和周曄的關系。這是一位怎樣的伯父怎樣的先生呢?讓我們跟隨周曄的思緒走進魯迅先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全文,要求:放聲音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幾件事?
學生讀課文,教師相機板書:扎繃帶夾出咳嗽飽經風霜
2、課文寫了幾件事?能不能給每件事加個小標題
。ㄗ返坎刚劇端疂G傳》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阿三)
3、通過初讀課文,魯迅先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4、就是這樣一位伯父,就是這樣一位先生離周曄而去了。周曄靜靜地站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
多媒體出示:想到永遠見不到伯父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得掉了下來。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這是周曄的淚,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你仿佛還看到了誰在流淚?(車夫阿三)
他們為什么悲痛,為何流淚?請同學們默讀救助車夫和關心女傭阿三這兩件事,把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畫下來,反復讀讀,再把你的體會寫在旁邊。學生開始默讀批注。 2交流讀書的感受
預設:文章第18自然段,你抓住了人物的動作來描寫,沒畫下來的建議大家都畫下來,一起再來讀讀這段話。聯系上下文插圖看看這段話你還有什么體會?預設:從學生的穿著可以看出當時天氣很冷。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天氣很冷?
同學們魯迅先生是什么身份,他給誰半跪著?你還有什么體會?
體會到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帶著這些感受再來讀18自然段。接著交流:你還對哪些語句感受最深?預設:第22自然段魯迅的表情很嚴肅。
魯迅嚴肅的表情下,聯系課文,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把先生可能想到的用一兩句話寫在書上。
預設:
1、他救助了飽經風霜的車夫,聯想到了還有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魯迅對車夫的同情。帶著同情讀讀這句話。
2、魯迅想給更多的人斗爭,揭露這個黑暗的社會,這是魯迅對自己的鞭策,請學生帶著這種語氣來讀讀。
3、先生可能會想今天他救助了一個車夫,但還有千千萬萬的像車夫的人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黑暗中掙扎,更加重了他對社會的憎恨,帶著這種語氣來讀讀。
好,我們現在帶著這種新的語氣來讀讀。
作者清清楚楚的看到,也清清楚楚的記得,永遠清清楚楚不能忘懷,僅僅是魯迅先生嚴肅的表情嗎?
。ㄋ麑ι鐣耐春藓蛯ΩF苦人民的愛是魯迅愛憎分明的立場,憂國憂民的責任)
4、同學們以后讀寫人的文章就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并在書上及時寫下來,就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5、魯迅就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他熱情幫助的女作家蕭紅就曾經這樣回憶,就是這樣一位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先生,就是這樣一位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先生離我們而去了。車夫、阿三靜靜地站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想到——
6、這是車夫和阿三的淚,快速瀏覽閱讀鏈接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你仿佛還看到了誰在流淚?他們都曾得到先生無私的幫助,得到先生溫暖的關懷和深深的愛,他們怎能不悲痛,不流淚呢?讀——
7、這又是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淚,同時也是我們的淚。
四、課堂檢測選詞填空愛撫愛戴
1、魯迅先生得到了許多人的()。
2、我想到今后再也得不到伯父的()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深奧深刻
3、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曾經困惑我的()問題早已變得淺顯。
4、在第一節課,語文老師就給我們留下了()的印象。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是從一個側面了解了魯迅先生,了解了魯迅先生關心人民勝過關心自己。下節課我們將學習另外兩件事,更加深入的了解魯迅,走進魯迅的內心世界。
教學反思
魯迅先生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今天是20xx年11月1日,整整81年,這位文學巨人民族的脊梁和靈魂,我們應該秉承和牢記!段业牟隔斞赶壬肥菑囊粋少年的角度來觀察和回憶的,易于拉近學生的情感和認知,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實施教學:
一、以學定教處理教材
怎樣遵循學生由易到難,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規律,一步一步認識魯迅先生的。從文本出發我分析了周曄回憶魯迅先生的四件事。談讀書表現了他對少年兒童的關心,談"碰壁"表現了他對舊社會的憎恨,這兩件事都有含義深刻的語句.而后兩件事救助車夫和關心女傭表現了同樣的主題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關愛,學生理解起來也較簡單。為了幫助學生由易到難一步一步走進魯迅先生,我在教學內容上做了這樣的調整: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引導學生概括小標題,學習后兩件事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關心人民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品質。第二課時學習談讀書和談碰壁這兩件事。體會先生的頑強樂觀精神、博愛。然后弄清第一部分和后幾部分的因果關系,領悟作者圍繞中心用多件事寫人布局謀篇的方法。
二、以情契入循序漸進
盡管這是學生認識魯迅先生的一篇好例文,盡管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考慮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但是時間的距離時代的變遷,都給學生走進文本,走進魯迅設下了重重困難,課堂怎樣契入又成為一個關鍵。本文是在魯迅先生逝世9周年周曄寫下的真情回憶“想到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滴落下來”這是周曄痛失伯父的所感所想,也是本文的情感主線。所以我由周曄的淚入手,以情契入,在看到周曄痛失伯父的淚之后,然后閱讀魯迅先生關心車夫、女傭阿三的內容。借周曄的所感所想體會車夫阿三失去魯迅先生的悲痛,自然看到車夫和阿三的淚,魯迅先生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形象自然而然走進學生心中。
三、引導讀書扎扎實實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寫人文章,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怎樣讀書比如讀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用概括小標題的方法理解文章內容。再比如抓住重點句段聯系上下文插圖和背景資料,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揣摩人物的內心,并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寫一寫,加深理解的引導。
當然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有預設生成的欣慰,更有教學中的遺憾,還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了解魯迅,學習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貴品質;
。、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并說出各段間的聯系;
。、通過質疑問難,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練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學會本課生字,并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四字詞語;
。、有感情地讀出內心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質疑問難,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練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病㈦y點:
通過理解課文了解魯迅,學習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
搜集與魯迅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自定目標
。、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偉大的人物。
板書課題: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結合課外資料,說說你對魯迅了解多少?
。、小結有關人物資料的搜集方法及作用。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預習,初步感知
。、帶著問題初讀課文,并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
。、再讀課文,想一想:
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魯迅生前的幾件事?嘗試用簡要的語言概括一下。
三、交流匯報,整體感知
。薄⒔涣饕鬃x、易寫錯的字,不理解的詞。
2、分段指讀課文,說每段的段意,引導學生根據段意加小標題或摘出主要的句子和詞語作小標題。
四、初讀課文,初步質疑
。薄⒁龑W生在以下幾方面質疑:
可對文題進行質疑;對文中重點詞句質疑;對文中不合情理、矛盾處質疑;對文中特殊標點質疑;對文章表達方法質疑等。
2、引導學生把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回憶課文寫了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
二、學習二、三、四、五段
。、提出自學要求:
、 自由讀,想想每段講的是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 自學后小組討論交流。
2、匯報自學討論結果:
要求:
每小組匯報一件事,其他小組可作補充。
、 從第一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
關心子女
指名讀有關語句。重點理解“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е星樽x,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甭犃诉@句話,“我”為什么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體會到伯父這句話里含義實際上是在幽默而婉轉的批評“我”讀書太馬虎!拔摇甭牰瞬冈捓锖囊馑,所以覺得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
指名再讀這件事,仔細體會魯迅先生為心子女,善于啟發教育孩子。
⑵ 從第二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
敢于斗爭
指名讀有關語句。
。ǹ墒堑搅撕髞,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抓住“黑洞洞”“碰壁”深入理解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ā昂诙炊础,指舊社會的黑暗;“碰壁”指的是與反動勢力斗爭時受到挫折與迫害。)
再指名分角色朗讀,體會魯迅不怕碰壁的頑強斗爭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
、 第三件事講了什么?
(出示投影片。)
。ㄖ该x“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救助車夫,關心車夫,更關心窮苦人民。)
在救護資助車夫以后伯父臉上為什么變得那么嚴肅?
(魯迅可能想到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救助一個車夫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解救勞動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魯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
、 從第4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
關心窮苦人
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方面的意思?
(一是魯迅病的厲害還三更半夜的寫文章。他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在乎;二是關心女傭阿三勸阿三多休息。)
從阿三的話中和前文的幾件事中你覺得魯迅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
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愛憎分明
、 小結:
體會這四件事說明伯父是怎樣的一個人。
三、學習第一段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愛憎分明,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但因積勞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時有許多人來哀悼他。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思考:從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許多人的愛戴?學生邊聽邊勾出。
。R讀“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保
。、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當時“我”理解嗎?
板書: 愛戴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想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全文
。、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病⒌谝徊糠峙c后面幾部分有什么聯系?
板書:因果
3、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板書設計】
在殯儀館深切懷念
談《水滸傳》 關心后代 深受愛戴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笑談“碰璧” 抨擊黑暗
救助車夫 熱愛人民 憂國憂民
女傭回憶 關心他人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受人們對魯迅的懷念以及魯迅同情關心勞動人民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魯迅” 指名學生用簡潔的話介紹一下魯迅。
師課件出示以作小結。
2、補上“先生”,然后齊讀,說說你怎么理解“先生”。
4、補全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從這個課題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伯父”點明了作者和魯迅的特殊親屬關系!跋壬眲t是全社會對魯迅的敬稱。這兩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對親屬懷念,又是對魯迅崇敬的感情。)
5、介紹作者。
周曄,魯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寫的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晚年的幾件事。
二、逐段閱讀課文,講講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標題。
“深切的懷念” 第一段:魯迅先生逝世后,人們沉痛地悼念他。
“談論《水滸傳》” 第二段:魯迅先生教育“我”認真讀書。
“笑談“碰壁”” 第三段:魯迅先生以“碰壁”為比喻抨擊舊社會。
“救助車夫” 第四段: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車夫。
“關心女傭” 第五段:魯迅先生關心女傭阿三。
三、讀第一段,思考并討論。
從課文的哪一部分可以看出人們對魯迅先生的尊敬?(課文的第一部分)
1、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在哪些方面?
。á賲⒓幼返磕畹娜硕;②送來的花圈挽聯多;③送花圈挽聯的有各種各樣的人。)
2、區分理解“追悼”和“吊唁”、 “愛戴”和“愛撫”
3、指導朗讀。
4、什么事使“我”驚異?
。ǔ鍪荆耗菚r侯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愛戴?)
“那時侯”指什么時候?那么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還有這個疑問嗎?你可以從課文的哪一句話中看出來,并把它劃下來。
。ǔ鍪荆旱拇_,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這個“別人”聯系一下課文,你覺得可能會是哪些人?(親友、傭人、陌生的窮苦勞動人民……)
5、看著這么多人為伯父送行,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伯父了,作者的眼淚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來。齊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
四、學習第三段
1、 默讀這一段
1)、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從這件事中你體會出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伯父?
2、交流討論:
出示圖片,這是“我”回憶的哪件事?(救護車夫)。
b)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伯父是個怎樣的人?(同情人民)
c) 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位同情關心勞動人民的人?
重點學習: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
、 老師請一位同學把它讀一遍。
② 想想這段話是從哪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動作)
、 請大家在書本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④ 我們一起把這段話朗讀一遍,體會這一連串動詞的用法。
⑤ 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品質。
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同情、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1。 學習“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么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課件出示)
2、伯父當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神情?
3、我當時問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4、當時作者覺得伯父回答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那你想象一下伯父可能會說些什么話呢?
這一段話是從哪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神情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神情)
4、當我再次問他時候,伯父為什么不回答我了,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然后深深嘆了一口氣,從這個動作和神情描寫中可以看出什么?
5、這一段中還有許多環境的描寫,找出來讀一讀。這些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6、解決詞句疑問。
7、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四、總結回讀
師:(小結)這樣一位關心、同情勞動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請同學們回到第一部分,再來讀一讀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生齊讀)。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09-19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設計07-27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1-15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1-25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07-05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0-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2-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設計11-23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設計11-20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教學設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