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的夢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綠葉的夢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啟蒙、標本、覓食、洋溢、清熱明目、除痰止渴”等詞語的意思。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段。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孩子們在大自然里和綠葉快樂嬉戲的場面展開想象,體會綠葉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和作家所要傳達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樂于像作家一樣熱愛生活,關愛自然。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逐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象作者描寫的搜集樹葉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快樂心情。
教學準備:
1.教學準備:演示文稿(圖片、視頻、文字)、音頻資料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大家喜歡唱歌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送給大家,我們一起來欣賞把!播放歌曲《童年》,師生一起歡唱(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文本)
2.師:歌曲中唱出了孩子們渴望游戲渴望快樂的童年,那么作家葛翠林的童年是什么樣的?請同學介紹一下你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學生介紹。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9課,追隨著作家葛翠林的足跡,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綠色童年。(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習慣,同時了解作者童年生活背景)揭題:綠葉的夢
二、速讀課文,回顧內容:
⑴思考:作者通過哪些事來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⑵交流感受:
⑶小結:作者就是抓住與綠葉有關的幾件事,向我們講述了她快樂的童年生活,讓我們不禁產生羨慕之心。
(設計意圖: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文章結構)
三、品析朗讀,感悟語言,體會真情。
1、師:大自然提供我們許多的玩具,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但是作者為什么“最著迷”于綠葉呢?什么地方最令你印象深刻或覺得最有意思?讀文找一找,邊讀邊畫出有關詞句,并在旁邊寫上批注。
2、學生讀文自學。(給學生充分時間讀文,抓住具體詞句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3、教師巡視指導讀文方法,重視學生每一個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小組長組織小組交流。做到人人參與,先在小組內練習組織語言,交流各自想法,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再相互討論。
5、引導全班交流:
⑴第三自然段:寫“我們”采集綠葉的快樂。
①指名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②抓住以下幾個重點動詞詞引導體會:a跑遍:足跡遍布大自然的每一個角落,為了收集綠葉,不怕勞累。B爬、鉆:女孩子沒有了溫文爾雅,變得無拘無束。C穿、做、掛、插:體會孩子們用綠葉和鮮花打扮自己那份快樂心情。引導學生邊想像畫面,邊伸出小手做動作:我們面前擺滿了各種綠葉,我也也伸出小手,穿項鏈、做戒指手鐲、豆角花掛耳朵上、野菊花插滿小辮。(設計意圖:讀文、結合生活實際想像,學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與作者體驗著同一快樂。)
③課件出示: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并指導朗讀。采集綠葉的快樂:
2星期天,我們跑遍()的樹林、()的墓地、()的河邊、()田野和一道道()。()大樹、()叢林,()驚飛了()小鳥兒。籃子里()了各種綠葉,(),(),把元寶樹葉(),用金黃色的菟絲子草(),()掛在耳朵上,()插滿了小辮兒??在()的課堂里,綠葉和野花組成我們生活的()。
1、填一填,練一練。
2、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3、想一想,在曠野的課堂里他們還會用綠葉和野花做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寫一兩句)
④小結: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能聽出,你們已經體會到作者采集樹葉時的快樂。(再齊讀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寫采集綠葉也會爭強和探險,甚至受傷。
①指名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部分內容。[隨機板書] ②默讀思考:采集樹葉的活動幾乎使每個人受了傷,這與快樂有什么關系?③交流體會。[隨即解決與本段有關的問題] ④練習有感情朗讀。
⑶第五自然段:寫秋天的收獲更大。
①指名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②抓住以下次與引導體會:背、扛、奔、歡呼、摟、積、躺、翻、挑等詞感受到孩子們收獲的喜悅與快樂。
③啟發: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
④學生描述想想內容。(設計意圖:想像說文,由閱讀內化到寫)
⑤段末用了省略號,表示什么?你采集過樹葉嗎?你還知道什么形狀的葉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回答)⑥出示課件:秋天的收獲:
秋天,樹葉在風中飄落,像一群群蝴蝶飛向我們。我們()著筐,()著筢,()著,()著,()樹葉,()成垛,()在上
3面(),()著跟頭,()下來()出那些漂亮的葉子。鮮紅的,金黃的,串成長長的彩色葉鏈掛在教室里,滿屋()著豐收的歡樂。那許許多留做標本的葉子,成了我們的珍寶:圓形的、條形的、()、針狀的、蛋形的、()、葉面帶茸毛的??
1、填一填,練一練。
2、讀一讀,在你填動詞中你是否感受到孩子們無拘無束的快樂?
⑦指名填空,并選選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教師范讀、指導朗讀。(設計意圖:鞏固基礎,指導朗讀)
⑷第六自然段:寫老師讓“我們”觀察并講述這些葉子,從而“我們”知道了許多民間傳下來的藥方,了解了許多豐富有趣的生活知識。
①指名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②出示一些葉子的圖片(先出示課文中提到的,再補充課外的)③學生邊看圖片便說出這些葉子的藥用(課內的);
④學生課下收集了葉子知識,指名說一說。生說出其它(課外補充部分)葉子的用途。
4.總結:是啊!我們的生活當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變形金剛,不光有酷鼠滑車、卡通游戲,還有很多的快樂來自于我們生存的大自然,來自于我們熟悉的生活。同學們,會創造快樂的孩子永遠不會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們有自己的快樂的生活,有一個美好的、難以忘懷的童年。
四、總結全文:
1.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問題“課題為什么叫《綠葉的夢》?”
2.綠葉的夢是一個怎樣的夢?填寫課后2題。(設計意圖:總結學文后不同的閱讀感受)
3.總結語:作者的.童年是快樂的,他們投身大自然,盡情享受大自然送給他們的童年禮物,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同學們羨慕作者與大自然的親近,羨慕他們的快樂,而我們更應該羨慕他們富于創造的一雙小手。我們沉浸在優美的文字中,同時也回憶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就讓我們和著音樂放飛思緒———課件播放音樂,同時畫面出示文中提到的和課文以外的各種綠葉圖片。
五、課下作業:寫寫自己快樂的童年。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9個生字,學會本課10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練習、組詞等掌握生字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背誦課文的目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為什么會對樹葉產生那么大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童年的我為什么對綠葉那么著迷。
三、教具準備:
課文中的插圖、各種樹葉、生字卡片、幻燈片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布置學生預習的時候讓學生去搜集各種樹葉。)
1、學生出示搜集的各種樹葉,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進行講解。
2、板書:
1、《綠葉的夢》
3、全班一起朗讀課題,并質疑。
4、過渡:是呀,綠葉是怎么做夢的?綠葉又做了什么樣的夢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綠葉的夢。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展示學生的照片。學生談談自己照片的來歷。
2、展示教師童年生活的照片。
三、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
2、同桌互相朗讀課文,并糾正發音。
3、輕聲讀課文,標出本課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4、借助拼音讀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詞。
5、反饋學習情況。
6、指名輪讀生字,并能做到口頭組詞。
四、反饋自學情況
1、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2、各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3、小組內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4、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五、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么?(小組內先互相交流,互相糾正。)
3、通過學習,你知道作者童年時候都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是怎么來的呢?
4、在這么多玩具中,最使作者著迷的是什么呢?你知道樹葉為什么讓作者那么著迷嗎?
六、小結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了作者童年時候有許許多多的玩具,有馬車、燈籠、碾磨、盆碗、傘……然而,最使作者著迷的是綠葉。
七、作業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書寫本課生字。
3、把搜集到的樹葉制作成標本。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05-01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02-02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模板11-28
《綠葉的夢》教學設計范文01-08
《綠葉的夢》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1-09
小學語文《綠葉的夢》教學設計11-16
《綠葉的夢》的教學反思09-17
《綠葉的夢》教學反思10-22
綠葉的夢教學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