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04 20:12: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包裝》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包裝》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包裝》教學設計

《包裝》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包裝的學問》是綜合實踐課,學生已經學習了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合并、分割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有關知識。本課是組織學生探究發現、總結規律,開展有關“包裝學問”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長方體等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操作、探索中感受優化思想,形成數學思考,增強空間觀念和節約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不同的包裝方法,計算表面積,并比較出最節省的包裝方法,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觀念,培養積極思考、探究規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滲透節約意識,了解包裝的學問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探究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最節省包裝紙的包裝方法。

  難點是:靈活、快速地找出最節省包裝紙的包裝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長方體模型(學生每人準備一盒磁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播放圖片。(課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裝盒)。

  同學們,剛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見的包裝。其實呀,包裝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應用非常廣泛,外表亮麗,便于攜帶的包裝總是最先吸引我們的注意,那么怎樣包裝最漂亮,怎樣包裝便于攜帶,怎樣包裝最節約包裝紙……。這些都是學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從節約的角度來研究一下包裝中的學問。

  【情境引入,提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為進一步的探究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與知識基礎,另外,教師隨機滲透了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二、組織新課,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確求磁帶的包裝面積就是求磁帶盒的表面積。

  師:老師現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裝這盒磁帶至少需要多少包裝紙?(接口處不計)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用(長×寬+長×高+寬×高)×2的方法解決所求問題,因為學生已有這樣的學習經驗。

  師:聽了大家精彩的發言,老師知道:至少需要多少包裝紙的問題,就是求磁帶盒表面積的問題。(出示課件,師強調接口處不計)

  2、合作探究,發現兩盒磁帶最節省包裝紙的方法。

  師:解決了一盒磁帶的包裝問題,現在要把2盒磁帶裝成一包,會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案?

  師:利用手中的磁帶和你的同桌一起拼一拼、擺一擺,看看有哪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案?(接口處不計)

  師:請一個小組上臺展示一研究成果。

  師:你們組有多少種不同的包法呢?

  生:齊答3種。

  師:說得真好,我們得到了三種包裝方法,分別是大面重合、中面重合、小面重合。(課件演示)

  【滲透有序思維的數學思想,以點帶面,著眼長遠!

  師:對于這三種包裝方法,猜猜看,哪一種最節省包裝紙?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猜測大面重合最節省包裝紙。因為學生早已擁有了合并、分割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有關知識。(即使學生的猜測不是這樣,也不影響下面的教學。)

  師:猜測是科學發現的第一步,但是既然是猜測,我們就要怎么樣?(板書:驗證)

  師:怎么驗證你們的想法就是否正確呢?

  生:在學習小組中再次拼一拼、擺一擺,并進行必要的計算。

  師:好,大家看這盒磁帶的長、寬、高,用你喜歡的方法開始計算吧,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生: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1)、一盒磁帶的表面積×2—重疊面×2

 。2)、求出包裝后新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再利用表面積公式來計算。

  師;將不同的方法在展臺展示,并引導學生選擇最佳策略解決所求問題。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通過計算表面積的方法進行驗證,也可能會通過計算重合面的方法進行驗證。

  師:指名發表觀點,(引導學生重點說一說用了什么方法進行驗證,得到了怎樣的結論。)

  師:剛才我們通過大膽的猜測和有效的驗證,獲得了新的數學知識。(板書: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就越節約包裝紙。重合的總面積最大,最節約包裝紙。)

  【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利用身邊的學具(學生人人都有英語磁帶)進行操作,進行探究,同時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證。相信學生親歷這樣的學習過程,一定會對所獲得的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學有所思,暢想三盒磁帶最節省包裝紙的包裝方案。

  師:老師要把三盒磁帶包成一包,有哪些種包裝方案?(課件)

  生;各抒已見。

  師:哪一種方案最節省包裝紙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用語言敘述,也可能用算式表達。(只要是正確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應用方法,讓學生不操作而直接判斷如何包裝最省包裝紙,是思維的提升】

  4、小組合作:如果把4小盒“磁帶盒”包裝成一大盒,怎樣包裝才最節約包裝紙?為什么?

  學情預設:4盒糖果怎樣包裝最省紙?進一步討論和用磁帶操作,4盒糖果包裝成一包的情形,與兩盒糖果的情形類似,共有6種包裝方案,并且方案①最節省包裝紙。

  三、拓展創新

  走進生活,走近包裝。

  如果把四個這樣的紙巾盒包裝在一起,怎樣包裝最節約?

 。ㄩL、寬、高分別為20厘米、10厘米、8厘米。)每種包裝的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和之間有什么關系?

  結論:在包裝問題中,當所包裝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相等或最接近時表面積最小,最節約包裝。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包裝這個小問題,學問可真不少,在實際生活中、在包裝的過程中還要考慮些什么因素呢?(要留出接頭處、美觀、便于攜帶等)。大家考慮的很全面,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關于包裝的學問。

《包裝》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下冊80頁《數學好玩》中的第三課“包裝的學問”,教材通過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長方體等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操作、探索中感受優化思想,形成數學思考,增強空間觀念和節約意識。

  學習目標:

  1、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的多種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體驗策略的多樣化。

  2、通過解決包裝中的相關問題,體會棱、面、體三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通過動手操作、與同伴交流,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滲透節約意識。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是: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的多種方法以及最節約的包裝策略。

  難點是: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能靈活快速地找出最優的包裝方案。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的計算,對一些組合圖形有了一定的表象,能根據要求合并、分割簡單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具備初步的猜測歸納能力。但是,對于涉及一個立體圖形由什么圖形組成,特別是由文字呈現時,全班近一半學生感到困難,要借助實物操作、觀察比較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與學法:

  主要采用個人探究與小組學習有機結合的方法,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中心,利用任務單為學生搭建支架、明確學法,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自主學習中反饋回來的信息要適時進行引導、合理利用。

  教具準備:

  課件、學具、自備長方體紙盒2—4個(餐巾紙、牛奶盒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包裝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外表亮麗,便于攜帶的包裝總是首先吸引我們的注意。“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淘氣要給臺灣的小朋友寄糖果,如果是一盒糖果就好說了,包裝精美、漂亮就行,可淘氣是要寄兩盒一樣的糖果,兩盒糖果要包成一包,怎樣包裝最漂亮,怎樣包裝便于攜帶,怎樣包裝最節約用紙……這些都是包裝的學問。今天我們就幫助淘氣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一下包裝中的學問。(板書:包裝的學問)

 。ㄔO計意圖:以淘氣要為臺灣小朋友兩盒糖果做節日禮物該怎樣包裝引出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包裝要美觀、便攜、節約的特點。)

  二、自主探究、合作發現

  1、師:如果包裝一盒糖果,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包裝紙?(不計算粘貼處)出示糖果盒尺寸圖。也請學生拿出學具糖果盒指出長寬高(長20寬15CM高5CM)并算出盒子的表面積。(生:求出糖果盒的表面積就是我們所需的包裝紙的面積。)

  2、師:那么如果要把兩盒相同的糖果盒包裝在一起,會有幾種包裝方式?(獨立操作后同桌交流)你認為哪種包裝方法最節省包裝紙?請通過計算來證實你的結論正確與否,小組合作(組長負責組織開展活動,匯總檢驗,先小組討論證明假設的方法,在一人負責一種包裝方式的計算,最后小組長安排匯報。(接口處不計,單位:厘米)

  3、學生匯報:

  包裝方法一

  包裝方法二

  包裝方法三

  4、不用列式計算,你們能很快地知道用哪一種包裝方法最節約包裝紙嗎?有什么規律呢?先自己嘗試指著學具或算式說一說,再小組交流,發言,寫出結論。

  結論:板書:嘀氐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越節省包裝紙。

 。ㄔO計意圖:首先以完成如果包裝一盒糖果,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包裝紙?來復習舊知,學生匯報簡評后引出:如果要把兩盒相同的糖果包裝在一起,會有幾種包裝方式?請同學們先自己利用學具擺一擺或畫圖嘗試,再同桌交流。在明確方案的多樣性后,追問你認為哪種包裝方法最節省包裝紙?讓學生猜想后通過計算來驗證自己的結論。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活動由組長負責組織分配,匯總檢驗,安排匯報。老師關注參與學生小組活動。為了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及探究交流的空間,我充分開放課堂,讓學生去猜想、驗證,主動去獲取、發現、交流、總結,親歷探究活動的全過程。我將學生匯報的不同的包裝方案和計算方法都呈現出來,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包裝策略和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特別鼓勵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同學。接著讓學生展開深入思考,“是不是都得分別算出表面積才知道哪種方案最省紙呢?”在學生歸納、交流、發現、完善規律后。(板書: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越節省包裝紙。)

  三、綜合實踐,鞏固提升

  1.把3盒完全相同的糖果包裝在一起有幾種包裝方式?是怎樣包裝的?那種方式最節省包裝紙?為什么?

  2.如果把4小盒“磁帶盒”包裝成一大盒,怎樣包裝才最節約包裝紙?為什么?

  3.盒糖果怎樣包裝最省紙?進一步討論三盒糖果包裝成一包的情形,與兩盒糖果的情形類似,共有三種包裝方案(類似上面的①②③),并且方案①最節省包裝紙。

  師:為什么方案①最節省包裝紙?

  學生總結出:要想節約包裝紙,就要盡量“減少”面積最大的面

  2.如果把4小盒“磁帶盒”包裝成一大盒,怎樣包裝才最節約包裝紙?為什么?(學生小組展開討論交流后代表發言,說結論和發現)

 。ㄔO計意圖:再次分別研究3盒糖果與4個磁帶盒包裝的多種方法和最優策略‘讓學生經歷:假設—驗證—發現—總結一實踐這樣的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形成數學思考,大家在這里暢所欲言,取長補短,最后形成共知,鞏固認知。)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師:請你回顧這節課的學習活動過程,說一說自己的學習體會

 。ㄟ@一環節,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學習體會,,使學生通過回顧學習活動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形成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優化思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體會包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選做題:a。研究自備學具:餐巾紙、牛奶盒、包成一包的包裝方案,將他們的包裝方案與我們今天研究的方法比較,說說你的發現。

  b.一種紙盒牛奶長是10厘米,寬是6厘米,高4厘米,每24小盒包裝成一大盒,請設計包裝方案,說說怎樣設計包裝最省材料?至少設計兩種進行比較說明。

 。ㄔO計意圖:這些題目使課堂內容得以拓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廣泛性,學生運用數學思想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就會發現在包裝中當重疊面越大且多時,表面積越小,但是在擺放的過程中,有時最大的面會發生變化,此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包裝方案及時進行調整,有時包裝還要考慮便攜、美觀的因素。在這里學生在創新設計的同時留下了數學思考,讓有余力的學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包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包裝教學設計07-21

《包裝》教學設計07-31

最新《包裝》教學設計12-10

包裝設計教學課件03-31

包裝的學問教學設計(精選3篇)03-21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教學設計01-2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2-15

《產品包裝設計》的教學反思07-10

《包裝的學問》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午夜三a福利扫描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久久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