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同一首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同一首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能夠感受和表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友誼的歌曲。
二、聆聽欣賞曲《我的祖國》和《大中國》,能夠背唱歌曲的音樂主題;辨別并說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與表現歌曲情感的關系;能夠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三、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歌曲的感情,并創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此曲。
四、學習秧歌知識,創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
五、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及各聲部位置。
教學重、難點:
1、繼續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二聲部歌曲。
2、自己設計秧歌動作。
3、學習合唱的聲部及其位置。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課:觀看在柳州舉辦的《同一首歌》錄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導入:讓學生跟著錄象中的音樂,輕聲哼唱《同一首歌》,營造歌曲深情、真摯的意境。
三、學習歌曲
1、跟音樂,輕聲演唱歌曲。
2、老師隨機指導。
3、學習二聲部旋律及其演唱。
4、練習兩個聲部配合。
四、設計演唱形式:
1、聽聽、唱唱《同一首歌》,討論歌曲分成幾段。用色筆在樂譜上標出。哪些地方要唱得親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熱情激動?試著自己設計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同一首歌》。
二、聆聽《我的祖國》、《大中國》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隨錄音唱歌詞。
3、引導學生對比《我的祖國》兩個樂段的情緒。
4、隨音樂模仿指揮。
三、布置作業:課后合作找資料,了解中國秧歌的舞蹈特點,并自己學習幾個動作。
第三課時
一、導入,讓學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二、老師先跟著音樂,即興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進行合作排練。
四、全班跟著音樂進行秧歌表演。
五、分組進行展示、評價。
六、總結。
第四課時
一、跟著音樂表演秧歌舞
二、學習音樂知識
1、結合《我的祖國》和《大中國》兩首歌曲學習合唱音樂知識。
2、懂得二聲部的位置。
三、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平時知道的有些有關合唱的音樂知識。
四、老師小結。
《同一首歌》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
1、設計理念
以《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理念,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創造、評價音樂美,培養并發展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與愛好,增強演唱的自信;使他們能夠運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引導學生規范自己的歌唱實踐,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華。
2、設計意圖
本課是在了解一定發聲技巧之后的一堂實踐課,讓學生了解唱歌是用聲音將歌詞和旋律演繹出來,保證歌詞準確,音準,節奏等等都和作品一致,在加上聲音有一定的特點,投入情感的去詮釋歌曲的旋律和內容,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以美妙的歌聲感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給人以美的享受。給學生提供展現才華的機會,讓學生把認知行為內化為基礎技能實踐活動,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學情分析
普通高中歌唱教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音樂教學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與發展。高二學生通過小學和初中的歌唱學習,對歌唱知識與技巧已有初步的認識。但由于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變聲期,聲音的變化而帶來的恐懼心理和緊張心態,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唱歌技巧,不敢自信的演唱。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本學期通過欣賞、鑒賞以及發聲的基本技能技巧學習后,本節課進行演唱實踐,從感性和理性上提升學生對歌唱的情趣和認識,引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并使其喜歡歌唱,逐漸升華為理智歌唱。
4、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陳哲、胡迎節作詞,孟衛東作曲。創作于1990年。
當時由歌手劉暢首唱,以后又有毛阿敏等多人演唱,尤其毛阿敏將該歌拍成MTV后,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這是由孟衛東作曲的優秀聲樂作品。中央電視臺的大型的同名歌會,更讓這首歌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教學內容:
1、學習演唱《同一首歌》;
2、結合歌曲學習創造性地設計歌曲演唱形式;
3、體驗簡單的二部和聲。
教學目標:
1、理解《同一首歌》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緒感情,以積極的狀態參與歌唱;
2、通過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情感內涵;
3、增強學生間的友誼與合作意識的碰樣,感受合唱的效果。
教學重點:
能夠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學難點:
體驗二聲部合唱
教學用具:
鋼琴
教學方法:
討論法、對比法、體驗法、實踐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背景音樂《同一首歌》)
二、導入
1、這首歌曲的歌名?你聽過或知道哪位歌唱家演唱過這首歌曲?
2、簡介《同一首歌》及其中央電視臺同名欄目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首歌曲(板書課題)
三、聆聽歌曲,學唱歌曲旋律
1、活動一:聽旋律,體驗歌曲情緒(聽歌曲并討論)
。1)首歌曲的演唱情緒?
。2)這首歌哪些句子比較難唱?
(3)這首歌曲是怎樣的結構?
2、教師范唱
3、先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1)這首歌曲的演唱情緒?(學生回答)
。2)這首歌哪些句子比較難唱?
“風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同樣的還禮給了我們同一首歌”單獨教唱這兩句旋律
(3)齊唱歌曲旋律
教師用鋼琴演奏歌曲旋律,同學們小聲跟唱旋律(邊唱旋律邊劃拍子)
。4)這首歌曲是怎樣的結構?
歌曲為F大調,4/4拍。歌曲結構為兩段體(帶再現的二部曲式)
四、歌曲演唱
1、活動二(討論: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主題?)
試唱歌曲感受歌詞內涵,思考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主題?
2、學生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理解小結
3、學生跟著老師電子琴的旋律一起演唱歌詞
4、思考回答:前后兩段的旋律,在節奏、音區上有什么不同?
教師:在演唱過程中,兩大段應該怎樣處理?
5、跟琴演唱
6、活動三:唱歌曲,設計表演形式
設計表演形式、集體交流、根據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再次進行演
五、拓展活動
活動四:二聲部合唱體驗“星光散滿了所有的童年”
1、旋律學習
2、哼唱
3、師生合作
4、學生代表表演(在音樂聲中一起展示)
六、小結
現在這這首歌曲已經傳遍整個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唱同一首歌,回憶往憶,共敘友情,相信這青春的旋律和純真的誓言,一定會伴隨我們走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在優美的歌聲中來結束本節課的學習吧!齊唱《同一首歌》。
王導師評語:
本課的結構流程執教老師做到了心中有數,從難點解決到結構分析,再到二聲部練習,最后是學生的配合表演。有指揮、有集體展示、組合表演,還有其他樂器配合展示,這是整節課的亮點,學生在展示的演唱和表演中表現出了自發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存在的不足是忽視了對演唱歌曲的深入感受,對于高中學段的`學生來說,學唱旋律已不成問題,學生需要教師更深層次的引導去感受旋律的美感和歌曲的意境表達。
《同一首歌》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認同《同一首歌》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緒感情,以積極的狀態參與歌唱。
2、通過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情感內涵。
3、增強學生間的友誼與合作意識的碰樣,感受合唱的效果。
二、重難點;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混聲聲部的統一。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為學生創設音樂課堂的氣氛,
教師:播放《同一首歌》合唱錄音(出示視頻相關資料)
學生:在歌聲中進入教室并欣賞歌曲
2、導入
教師:同學們好
學生:老師好。
教師:我們在優美的歌聲中迎來了我們今天的音樂課,剛才同學們聽到的這首歌叫?
學生:《同一首歌》
教師:非常好,同學對這首歌很熟悉。大家能唱一唱,試一試嗎?
教師播放音樂,
學生跟唱《同一首歌》
3、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發聲練習
播放歌曲伴奏音樂
演唱歌曲樂譜,歌詞各一遍
練聲、做好歌唱準備
分段練習
1、第一段:主題樂段要求:敘述性的旋律,情感:親切,講述性的。
節奏節拍:強弱分明、準確、整齊
每個樂句的延長
力度:輕柔
1、根據歌曲主題樂段的情緒情感要求演唱,在教師指導下,唱出柔和的聲音,做好關鍵字的抒情性!皼]”、“歡”、“夢”、“多”
體驗感受音樂,細節的學習過程。
2、第二樂段:展開部分
情感:堅定有力地
長音在音樂力的延長
節奏節拍:準確、整齊
力度:中強
2、根據歌曲第二段展開部,情緒上激昂,奮進,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注意長音氣息的調整。
3、再現第一樂段。
情感:高亢,振奮
力度:漸強
4、第一段的再現,在第一樂段的情緒要求基礎上,在教師知道下,歌唱聲音洪亮,高亢。把旋律推向高潮
完整演唱
播放歌曲伴奏
逐漸的推向高潮
“投入投入再投入”
投入演唱的全過程
完整體驗,鞏固學習
4、學習小結,通過學習歌唱,學生能通過旋律說出音樂的內涵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四、課后總結:
學生對此模塊的課堂學習內容有要求,教材中的作品并不是他們喜歡的類型,難以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的主體不是藝術特長生,而是普通教學班學生,學生沒有受過視唱、聲樂技巧的訓練和指導。在課上沒有接觸過真正意義上的合唱學習。在課堂上用簡簡單單的方式要使學生們完整流暢的演唱完《同一首歌》,學生感到了課上學習的快樂,并贊揚的給予學生鼓勵。老師被同學們的學習的態度積極投入的熱情所感染所感動,學生被老師的鼓勵和贊揚感動。希望我們今后同學們能唱出更多更美更好的歌。
【《同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歌表演《上學歌》教學設計09-13
大海的歌教學設計01-30
《上學歌》教學設計03-22
《數字歌》教學設計01-15
《水鄉歌》教學設計01-20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03-14
《螃蟹歌》教學設計06-08
《大海的歌》的教學設計07-03
《媽媽的歌》教學設計07-01
《木鼓歌》教學設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