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一個教學設計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一個教學設計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一個教學設計方案1
一、版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設計內容:
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1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
三、設計理念
在實施新課程中,需要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策略。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生物科學素養。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到“想學”再到“會學”,“引導──探究”發現式教學法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應運而生的,該教學法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以“引導──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來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為設計理念。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該理念的運用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取,而且更加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問題的推動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主要探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該內容以第4章第3節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中的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學“消化”為基礎。學習本節利于“細胞代謝的學習”,利于選修模塊中有關酶的應用、微生物發酵、蛋白質提取和分離等知識的學習。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標: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索,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Ⅱ)。
(3)情感目標:①評價自己的實驗結果,②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
3.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4.確定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教學重點:酶的作用。
[解決方法]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入酶的學習。通過實驗、資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活細胞內全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體內,大約每分鐘要發生幾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么多的化學反應之所以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完全是因為酶的作用,酶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是怎樣起作用的?顯然應是本節課內容的重點。
教學難點:①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②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解決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②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罨苓@個名詞在高中生物教材體系中是第一次出現,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這個名詞都很陌生;瘜W反應之所以能進行,就是達到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來不能進行反應的物質發生了反應,是增加了反應物的自由能,還是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實驗和類比,必需要讓學生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一個教學設計方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狐貍用“精神勝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嘗試,他們都將錯過一頓美餐。它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二、學生分析:
學生的學習起點并不為零,他們的智慧口袋里裝滿了東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認知水平和獨特感受。
三、設計思路:
1.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朗讀指導、以讀為本中,讓學生感悟道理,積累語言。
四、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酸”等九個字,會認會寫“狐”等八個字,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游戲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通過自讀、挑戰讀、評價讀等方法,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從而悟出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五、學習重點分析: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和有感情。
2.識字
六、學習難點分析:讀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課前準備:課件、頭飾猴子圖、狐貍圖、寫字卡。
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一個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要求:
1、口語交際的內容是介紹健康小常識。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識。
2、通過查找資料,可以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通過介紹可以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在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時,學會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3、習作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寫人、記事、寫景、寫物、編故事、寫讀后感都可以,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口語交際和習作。
2、難點是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通過學習,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體會短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對于文章內容來講有一定的難度,應在多讀的基礎上,理解內容。
教學時間:六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背古詩《夜書所見》和閱讀《邯鄲學步》
教學要求:
1、讀讀背背古詩,了解詩意。
2、閱讀《邯鄲學步》,明白成語含意。
教學重點:閱讀短文《邯鄲學步》。
教學過程:
一、讀背古詩:《夜書所見》
1、試讀通全詩。不明白的查。
2、抽讀,集體讀。
3、了解含意: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想想:
A:作者描寫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B:你讀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圍繞著茅舍,好像晉朝陶淵明的家,我繞遍籬笆邊的菊花,一直到日漸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愛菊花,而是菊花開過之后沒有其他花開了。
補充: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二、閱讀《邯鄲學步》
1、學生自讀,掃清字詞障礙。
2、通讀短文。抽讀,小組內讀。
3、思考問題:(1)燕國的那個年輕人學來學去,連路都不會走了?
。2)作者借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燕國的'那個年輕人今天跟這個人后邊走幾步,明天跟那個人后面走幾步,可學來學去,總是不像,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來的走法丟掉了,所以他最后連路都不會走了。作者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機械、簡單地模仿別人,而應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4、說說你的體會。由學生自由講解,教師引導。
三、練習:
1、讀背古詩。
2、講故事《邯鄲學步》,說清成語含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
教學要求:
1、介紹健康小常識,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學知識。
2、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教學準備:
收集一些有關的健康小常識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引入。
二、分組介紹:
1、以四人小組介紹,并記一記筆記。
2、小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紹。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別人介紹時要注意口齒清楚、簡明扼要。
2、聽別人介紹時要認真、有禮,如有不同意見可作適當的補充。
3、因為每一種“小毛病”都有很多種解決方法,但注意說話要謙虛,不能引起爭吵。
四、練習:
整理你本課了解的健康小常識。
補充資料:
、賱×疫\動后,不能馬上坐下休息,實在走不動,也應請同學扶著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暈倒,要趕快到陰涼通風處,在太陽穴上涂風油精等。
、凵象w育課時扭傷了,應先立即用冷水敷,讓血凝固,24小時后再用熱水敷。
④課間不小心擦傷了,要及時用碘酒或雙氧水消毒,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⑤要注意保護視力,課間一定要走出教室向遠處看看,讓眼睛作適當的調節。
、蘖鞅茄獣r,不能仰頭,而應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舉起。
⑦春天的時候不能到外面小攤上亂吃東西,因為春天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
、嗫人詴r,可用冰糖、貝母燉梨子湯喝;⑨黃瓜和西紅柿都很有營養,但兩樣東西不可以放一起吃……。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習作寫你想寫的內容。
教學要求:
1、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可以是寫人、記事、寫景、寫物、編故事、寫讀后感。
2、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3、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
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教學過程:
一、讀題目明要求,研討習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別想和別人說的話嗎?這次作文,就請你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歡或討厭的人,想對別人訴說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見到的景物,自己一個奇特的想像……總之,寫人、記事、寫景、寫物,編故事(神話、童話、科幻故事),寫讀后感、觀后感都可以。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注意不寫錯別字。
問:1、寫什么內容?
2、要求是什么?
二、習作準備:教師介紹。
介紹本次習作在命題上沒有任何要求,同學們可以任意寫自己想寫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學們可以各展其能,寫自己特有的想法,寫與眾不同的經歷,寫對你產生很大影響的人或事……關鍵是選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讓人有新鮮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學生習作,教師指導。
四、寫好后認真讀一讀,修改。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評講習作。
教學要求:
1、通過評講,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內容要具體。
2、培養學生修改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教師介紹:
1、有趣就是有趣味。寫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于內心的高興、激動反映出來,做到樂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既要把事情的全過程,即事情是怎樣發生、發展的,結果怎么樣,一一寫清楚,還要把有意義、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3.要認真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從小要養成認真修改的好習慣,文章是否表現出有意義、有趣,事情經過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都要反復閱讀,認真修改。
二、抽生讀習作,全班評議。
1、是否通順?完整?
2、內容具體嗎?
3、怎樣改,提出方法。
三、學生修改習作。
四、抽讀優秀習作,共同欣賞。
第五六課時
教學內容:
單元檢測,學生獨立完成本單元測試題。
佳作引路:
一天晚飯后
程方
上個星期六晚飯過后,我們一家三口在院子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呼拉圈比賽。
。ń淮鷷r間、地點、人物、事情。)
比賽開始前,我們先開始抽簽。爸爸第1號,媽媽2號,我第3號。別看爸爸已到中年,性子可急啦。一上場,他就匆匆忙忙地拿起呼拉圈往身上套。準備工作還未做妥,就見他把手用勁一甩,呼拉圈轉動起來,爸爸腆著肚子,彎著腰,越急越轉不下去,越急呼拉圈越不聽使喚。三次,總共只轉了9下。我和媽媽笑得前仰后合,爸爸不服氣地沖著媽媽說:“你比我好不了多少!保ò职衷诤衾Ρ荣愔械谋憩F!疤蟆薄皬潯薄霸健健薄霸健健薄靶Φ们把龊蠛稀保瑢懗隽吮荣惖那槿。)
輪到媽媽了。媽媽雖然不像爸爸那樣急,但也沒有找準竅門,前后左右亂扭身子,呼拉圈一下子快,一下子慢。結果比爸爸稍好一點,共轉了14下。爸爸還取笑媽媽:“我說你不行就不行吧!”媽媽說:“呼拉圈這玩藝兒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不容易,這回我算領教了!保ā邦I教了”點明媽媽受到教育,表現了比賽的意義。)
該我上場了。因為我平時在學校練過,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是腰轉動的速度要與呼啦圈的速度同步,所以我不緊張,信心十足。呼拉圈在我身上“唰唰”地飛轉起來,十分有節奏,而且姿勢十分優美,不時贏得爸、媽的叫好聲。爸、媽在一旁數著數,一直數到421。這時,媽媽說:“行了,行了,別轉了,你已經贏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停了下來,歡快地跳到爸、媽中間,一邊一個吻。(“我”在比賽中的表現。“因為……所以……”再次表現了比賽的意義。)
一家人在歡笑中結束了這次有趣的比賽,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再次寫出了比賽的情趣。)
點評:
《一天晚飯后》是寫家庭呼拉圈比賽的事。寫了爸爸“腆著肚子,彎著腰”轉呼拉圈,逗得“我”和媽媽”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取笑媽媽。整個比賽都是在“歡笑”聲中進行、結束的。寫媽媽“算領教了”。寫“我”因掌握一定的技巧,所以一直轉到421下,表現了這件事的意義。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都寫得很具體。
【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一個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11-14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2-23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課堂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1-14
教學設計方案集合07-13
【薦】教學設計方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