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

時間:2023-01-31 13:25:1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牧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個性和感情色彩,培養學生熱愛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通過介紹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學生了解律動與生活的聯系,從而懂得生活是舞蹈創作的重要源泉。

  3、了解馬頭琴的音色。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蒙古族民歌的特點,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加深對音樂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學方法:

  采用直觀法和示范法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的藝術風格,用啟發和創造式發揮想象力創編歌曲律動。

  教學準備:

  鋼琴、影碟。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欣賞

  播放樂曲《萬馬奔騰》引導學生回答:

  1、這首樂曲的情緒?感受到什么場面?(情緒熱烈,表現草原特有的壯觀場面)

  2、你知道這首曲子中獨特的樂器音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嗎?(馬頭琴)

  3、這是哪個民族獨特的樂器?(蒙古族)

  4、你對這個民族有多少了解?

  5、請學生介紹馬頭琴的傳說,教師補充。

  二、導入新課

  馬頭琴音色柔和渾厚,獨具特色。演奏技術豐富,既可以為民歌、說唱音樂伴奏,也可以獨奏,它已成為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樂器。蒙古族是一個世代以放牧狩獵為生的游牧民族。肥沃的草原、興盛的牧畜業,豐富的礦藏養育了蒙古各族人民他們常常用自己的'歌聲贊美祖國,同時也贊美了家鄉,今天我們將一起領略草原人民帶給我們的無限美好情懷。

  三、學唱歌曲《牧歌》

  1、聽錄音感受歌曲,提示學生注意歌曲的情緒。聽后討論這首歌曲的情緒、意境、在我們面前展現一幅什么圖畫?

  2、教師小節:這首歌曲旋律起伏寬廣、曲調優美、節奏自由,這正是蒙古族歌曲的特色。

  3、采用聽唱法和自學的方法學習曲譜。

  4、教師引導學生劃節拍掌握兩拍半的節奏,糾正錯誤。

  5、引導學生劃分樂句,總結蒙古族民歌的特點:通常短小精悍,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蒙古族民歌分為長調、短調。長調比較自由,舒緩;短調比較熱情、歡快,結構清晰。這首歌曲具有長調的特點。

  6、有感情演唱。

  四、《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各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奏無伴奏合唱等

  欣賞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

  播放錄音。提問:無伴奏合唱與原民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談談欣賞這部作品的感受。

  五、欣賞一段蒙古族舞蹈,引導學生總結蒙古舞的特點,教師小結:

  1、蒙古族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動作粗獷強悍、女子端莊典雅十分優美。蒙古舞的動作主要來源于生活,比如各種馬步就來源于牧民騎在馬上的動作。舞蹈中的鷹式位加硬腕組合就是根據雄鷹展翅飛翔動作的升華,這些都成為蒙古舞特有的藝術表現。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動作。通過肩部及各種馬步動作使舞蹈風格濃郁,別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動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動作。

  2、學幾個簡單的動作。

  六、創編

  跟隨《牧歌》音樂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挑選幾個同學展示。

  七、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蒙古民歌,從寬廣優美的歌聲中,從優美舒展的舞蹈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歌舞的個性和感情色彩,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我的中國心》是初二年級上冊教材第二首歌,歌曲描繪的是遠離祖國的炎黃子孫牽掛祖國,思念祖國,渴望與祖國親近,永遠不忘記祖國的一種愛國主義民族情感。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情分析:

  學生要唱好這首歌,難度不大。體驗熱愛祖國的情感也不難。但要學生深刻理解海外游子的對祖國的思念,牽掛,渴望與祖國親近的復雜感情有點難度。農村初中學生缺乏長期遠離家鄉的情感體驗,不知道思念,牽掛渴望親近是何種滋味。

  教學過程;

  1、音樂老師講授與這首歌有關的音樂知識。1=g4/4。

  2、這首歌的最后一個音階是”6”,屬小調。

  3、“縈,近,心,印,斤,親,音”的韻母相同,都為”in””,ing”.。

  4、唱歌的感情應深情,抒情。

  5、教師教唱這首歌。

  6、讓唱的較好的學生進行范唱,教師點評。

  7、對這首歌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拓展和演繹。

  教學反思:

  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學習這首歌。這首歌唱紅了大江南北和華人世界,學生較為熟悉,很快能進入角色唱好這首歌。但要學生體驗海外游子的愛國主義情感較為困難。學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感體驗。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3

  摘 要:本著對課堂練習分層教學設計的要求與目的,本節課設計了三個層次。針對學困生的特殊情況,課堂練習通過誦讀定理和抄寫例題來使其加深印象;在鞏固練習中中等生要求書面寫出步驟并進行展示;對于優等生在快結束本節課時拋出變式讓他們進行思考,并交流思路。這三個層次都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使每位學生上課都有事可做,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能力范圍內的問題。

  關鍵詞:相切;環節說明;分層體現;

  一、案例背景介紹

  (一)教學環境

  在我們著手進行課題《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方式與策略研究》的研究開始后,大家齊心協力探索、研究方法,組內各種分層招數可謂是百花齊放,為此我代表課題組上了一節分層教學的展示課,以供同仁觀摩點評,為促進數學教學的分層設計向更好的方向前行作貢獻。

  (二)學生情況

  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韓莊鎮不同的自然村,由于小學地域的不同,所以學生的基礎各不相同,很多學生的基礎還相當薄弱。因此這種情況特別適合分層教學。

  (三)教材情況

  本課是人教版初三數學上冊第24章圓第2節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中的一個課時:直線和圓相切的情況。學生已經有了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以及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數量的認識,本節課研究直線與圓的特殊位置關系相切,將相切從位置到數量的邏輯自然過渡,進而引出圓的切線的判定和性質。重點是圓的切線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難點是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性質定理證明中反證法的理解。

  二、案例內容設計及說明

  環節一:復習引入

  通過回顧舊知再次加深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在全班集體朗讀中體會d與r的關系,并順勢將位置關系量化這一問題顯化,同時自然引出特殊情況――相切

  環節說明: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數學概念在朗讀中更能逐漸理解其本質,因此不光語文需要朗讀,數學也要朗讀。而且針對我班學困生上課聽不懂,不會做的現象,這樣來設計復習方式更能調動我班學生學習的動力,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也是這個環節分層的體現。

  環節二:新知探究

  活動

  1、引導學生從直線與圓相切的位置及數量關系上來深入探究,通過動態演示來理解一條直線何時變成圓的切線。

  環節說明:上節課得到的圓與直線相切是數量上的關系,通過動態的演示讓學生明確位置的變化,從而總結出切線的判定。但是引導很重要,從兩個方面去觀察:直線經過哪里?與圓的半徑有什么位置關系?需要老師點撥。并要等待學生來總結,不能操之過急。分層體現1對觀察的結果分別讓兩位程度較差的學生回答,再讓中等程度的學生來總結;體現2對定理的數學表達讓全體學生寫在練習本上,老師選擇展示,并修改;體現3對總結出的判定進行朗讀。

  活動

  2、將判定的題設和結論互換后的探究。

  環節說明:反證法在過三點做圓時已有所涉及,所以在這里用反證法證明切線的性質時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然后進行匯報就行,不要進行過多的引申,否則淡化了主題。分層體現1討論交流時采取師傅和徒弟在同一組,師傅負責解釋證明的方法;體現2數學語言的書寫讓學生自己寫并派代表寫在黑板上。

  環節三:鞏固和應用

  通過判斷題加深對切線的判定和性質的理解。通過師生共同分析解決幾何解答證明題,并由學生書寫證明步驟。

  環節說明:判斷題中設置了3道小題,并給出了反例,能使學生更加明確定理的意義。這里教學的分層體現在針對反例來問學困生為什么不對,讓學生說出違背了所需條件的哪一條,強化切線判定條件在這部分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例題的分析采取了小組討論交流的方法,與環節二中的分組一樣,分層體現在“師帶徒”弄清解題思路,師傅增強了解題的邏輯性,更嚴密,徒弟學會了解題的分析,拓寬了視野,打開了思路。在有思路的前提下,全班安靜書寫步驟。還可以展示在投影下,由學生來評判書寫的是否清楚。

  環節四:課堂小結

  在小結中,除了總結出本節課所學的判定和性質外,將相關的判定和性質做一歸納很有必要,“在不斷的總結中收獲、進步”不是嗎?同時提出下節課要學習的相關性質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環節說明:在小結的分層中判定由程度稍差點的學生總結,哪怕照著書上找都行,并進行誦讀,使其再次熟知所學知識。在性質的總結中,老師拋出兩條本節未涉及的性質給學生,讓學生課后思考證明,在下節課時可由學生簡要發表見解并證明。

  環節五:拓展練習

  通過引導學生添加輔助線,點撥學生圓中常用輔助線的做法,分情況添加恰當的輔助線。這兩個練習旨在拓展尖子生的思維。

  環節六:作業布置

  通過分層布置,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進行鞏固練習。

  環節說明:作業

  1、重點面向學困生考察其掌握基礎的程度。作業

  2、針對待優生夯實基礎的基礎上,提高其運用能力。作業

  3、是設計的培優計劃,對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三、案例分析與反思

  實際上本節課中圓的切線的判定定理是為了便于應用而對直線和圓相切的定義改寫得到的一種形式,而圓的切線的性質定理的證明僅僅要求學生再次感受反證法,并不要求會應用,所以本節的設計在分層中很注重理解和感知,通過互幫互助和朗讀感知達到難點的突破,另外圓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曲線形,由直線形到曲線形,在知識上是一個飛躍,本節利用圖形運動變化過程發現其中圖形的性質,做好了知識前后的銜接,同時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系,發揮出了知識的遷移作用。類比也是本節課所用到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而且在教授過程中難度的控制非常適當,分層的影子處處可見。縱觀整節課的分層之處進入都很自然,也落到了實處,但分層效果的檢測沒有體現出來,這也是遺憾之處。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知識內容主要是以前一單元中的求根公式為基礎的。教材通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以及以數x1、x2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過4個例題介紹了利用根與系數的關系簡化一些計算的知識。

  學情分析:

  1.學生已學習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九年級學生,學生對事物的認

  識多是直觀、形象的,他們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體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學初始,出示一些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東西,結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們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式,能運用根與系數的關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未知數,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和與平方數,兩根之差。

  2、能力目標:通過韋達定理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情境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態度。體驗數學活動中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2、難點:讓學生從具體方程的根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并用語言表述,以及由一個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與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種關系,比較抽象,學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如果ax+bx+c=0(a≠0)的兩根是x1,x2,那么x1+x2= ,x1x2= 。

  問題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嗎? ①二次項系數a是否為零,決定著方程是否為二次方程; ②當a≠0時,b=0,a、c異號,方程兩根互為相反數; ③當a≠0時,△=b-4ac可判定根的情況; ④當a≠0,b-4ac≥0時,x1+x2=,x1x2=。⑤當a≠0,c=0時,方程必有一根為0。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本節課充分讓學生分析、觀察、提高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推導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它深化了兩根的和與積同系數之間的關系,是我們今后繼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必須熟記,為進一步使用打下基礎。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探索與推導,向學生展示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提倡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鍛煉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選擇,解答題的形式出現,考查的頻率較高,也常與幾何、二次函數等問題結合考查,是考試的熱點,它是方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使學生體會解題方法的多樣性,開闊解題思路,優化解題方法,增強擇優能力。力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教師應注意引導。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通過列方程解決“配套問題”;

  2.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3.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建模思想。

  教學重點

  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

  學情分析

  1、 在前面已學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夠簡單的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學法指導 自學互幫導學法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預測( 可能出現的問題) 補救措施 修改意見

  一、復習與回顧

  問題1:之前我們通過列方程解應用問題的過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驟?

  1. 審:審題,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2. 設:設適當的未知數,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列方程;

  4. 解:解這個方程;

  5. 答:檢驗 并答話。

  二、應用與探究

  問題2:應用回顧的步驟解決以下問題。

  例1 某車間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產1 200個螺釘或2 000個螺母。 1個螺釘 需要配 2個螺母,為使每天生產的螺釘和螺母剛好配套,應安排生產螺釘和螺母的工人 各多少名?

  三、課堂練習

  1:一套儀器由一個A部件和三個B部件構成。 用1 m3鋼材可以做40個A部件或240個B部件。 現要用6 m3鋼材制作這種儀器,應用多少鋼材做A部件,多少鋼材 做B部件,恰好配成這種儀器多少套?

  2:某糕點廠中秋節前要制作一批盒裝月餅,每盒中裝2塊大月餅和4塊小月餅。制作1塊大月餅要用0.05kg面粉,1塊小月餅要用0.02kg面粉。 現共有面粉4500kg,制作兩種月餅 應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產最多的'盒裝月餅?

  四、小結與歸納

  問題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有幾個步驟? 分別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教科書第106頁習題3.4 第2、3、7題;

  1、教師利用復習提問的方式導入,幫助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2、教師展示例題,并 巡視學生獨立完成情況,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3、教師展示練習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巡視。

  4、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進行歸納小結。

  1、學生回憶并獨立回答。

  2、學生先觀看課件,先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

  3、學生先觀看課件并解決問題。

  4、學生自主歸納本節課所學內容。

  不能解決問題。

  教師展示解答過程。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3.閱讀方法上,以抓要點精讀為重點:內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寫作學習上,以人物外貌描寫訓練為主。

  教學重點:

  一是體會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學難點:

  難句的理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學生靜聽。)同學們,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觸呢?要知道這是世間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更要知道這是貝多芬全聾后的作品,是超越靈感的產物,也是有超越人生的`大苦悶的精神的英雄,才能夠創造出來。(再次聆聽,感受)生活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形象呢?請看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

  二、整體感知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說說其間寫了哪幾件事。(客人訪問貝多芬的過程: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2.用幾句話概括一下作者筆下的貝多芬的形象。(貝多芬的形象:獨立而驕傲,沉郁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3.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深深觸動了你?你對這些話是怎樣理解的?(學生回答)

  三、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一:體會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學生:默讀全文,篩出生字。

  小組討論;梳理文章主要內容,并以女傭的口吻概括那天發生的事。

  教師: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選幾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同學生一起完成板書。

  2.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來。

  小組討論:

  ①互相幫助,理解句子含義。

  (此時屏幕顯示相關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義。如:貝多芬名曲創作時間與雙耳失聰時間;其侄兒情況;其演奏會盛

  ②各組之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作答。

【初中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初中課堂教學設計01-25

《春雨的色彩》初中課堂教學設計06-19

《鳥的天堂》初中課堂教學設計12-04

《秋天的圖畫》初中課堂教學設計12-04

《練習2》初中課堂教學設計01-25

初中青春期課堂教學設計07-04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設計08-24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設計08-24

初中體育足球課堂教學設計07-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久久 | 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