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優秀

時間:2023-03-02 10:39:2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1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一篇看圖學文,這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共有四個自然段,簡短精悍。講一個人種葫蘆,眼睛只盯著葫蘆,不聽鄰居的勸告,不去管理葉子上的蚜蟲,卻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葫蘆慢慢變黃,最后葫蘆都落了,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

  二、學情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故事性強,考慮到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認識水平,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情景創設法,以“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這一問題為突破口,采用變序閱讀等教學方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

  三、教學目標:

  1、借助圖片、動作、字源等多種方法會認“葫、蘆、藤”等11個生字,會寫“棵、盯”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習圈畫關鍵詞,利用思維導圖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3、通過圖片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在對比朗讀中感受形容詞的生動具體,初步感受葫蘆的生機與可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對比朗讀中感受形容詞的好處。

  難點:通過圈劃關鍵詞、學看流程圖明白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葫蘆的生機與可愛。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思維導圖。

  六、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板塊一:看圖猜詞,激趣導入

  1、看圖猜詞: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玩個看圖猜詞的游戲,必須要與草字頭有關。(出示“荷花”“蘑菇”“葡萄”“菠蘿”等圖片)

  2、復習“草字頭”:與草本植物有關,為后文做鋪墊。

  3、出示葫蘆圖片,學習“葫蘆”讀音。

  (1)在詞語葫蘆中“蘆”要讀輕聲,請生讀。(詞卡,開火車)

  (2)單獨讀“蘆”第二聲,學生拼讀,拓展“蘆葦”“蘆薈”。

  4、揭題

  (1)直接導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葫蘆有關,一起齊讀課題:我要的是葫蘆。(板書)

  (2)指導讀課題:的字后面停頓,“的”要讀得又輕又短。

  板塊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學習活動一:

  (1)讀: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想:邊讀邊想那個人最后得到葫蘆了嗎?

  1、讀好生字詞:這篇課文的生字寶寶也迫不及待地想和我們見面呢,我們快跟他們打聲招呼吧!(課件出示)

  第一組:

  葫蘆藤

  蚜蟲

  盯著

  慢慢地

  第二組:

  花謝

  比賽

  感到

  奇怪

  (1)自由讀,讀給同桌聽。

  (2)每一組請小老師讀:認為自己最能干的同學,請來當當小老師帶大家一起讀,其他同學跟讀一遍。

  (3)思考發現:第一組標紅的生字有什么共同點?

  預設:都是形聲字。(左邊偏旁表義,右邊聲旁表音)

  2、深入學習形聲字“藤”和“盯”

  (1)藤:借助圖片指認,拓展“西瓜藤”和“葡萄藤”。

  (2)盯:借助動作演示理解“盯”:集中注意力看。

  3、借助字源學習生字“謝”和“賽”

  (1)謝:字源演變,根據字典解釋理解“花謝”含義。

  (2)賽:字源演變,通過與形近字“寒”對比、識記。

  4、摘葫蘆游戲。

  板塊三:再讀課文,厘清故事內容

  1、詢問:那個人最后得到葫蘆了嗎?

  2、指名讀最后一段。

  3、方法指導——圈出關鍵詞:引導學生圈出“沒過多久”“小葫蘆”“都落了”,組合在一起就是故事的結果。

  學習活動二:

  (1)圈:聽課文朗讀,同桌合作圈出關鍵詞句理清主要內容,完成板書。

  (2)說:根據板書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交流反饋,板貼黑板,形成故事的流程圖(魚骨圖)。

  5、借助黑板板貼,學生自由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板塊四:精讀課文,體會葫蘆的生長過程

  1、引出“種葫蘆”片段:這個人可太想要這個葫蘆了。為了這個葫蘆,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你看(出示第一段),他為了得到葫蘆干了什么呢?自由朗讀,去尋找答案。

  2、指導“棵”:“一棵葫蘆”指的是“葫蘆苗”。

  3、出示課文插圖,詢問:這棵葫蘆苗發生了什么變化?

  (1)出示詞條:細長的葫蘆藤、長滿了綠葉、雪白的小花。(指導短語的朗讀:“的”讀得輕短,“長滿了”讀得長一點。)

  (2)出示長句,指導朗讀。

  (3)繼續觀察圖片變化,指導朗讀:花謝了、幾個小葫蘆。(圖文對照,朗讀短句)

  4、根據詞條,感受葫蘆生長順序。

  5、對比朗讀,感受差異(形容詞讓句子更加具體生動):

  (1)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2)葫蘆藤上長了綠葉,開出幾朵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6、怪不得那個人說: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指名讀——齊讀)

  7、完成《作業本》P49第三題第一列。

  8、思考:這么可愛的小葫蘆,他最后卻一個也沒得到,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塊五: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棵”“盯”,引導學生“一看結構,二看高低,三看關鍵筆畫”(左窄右寬、左高右低等);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

  4、展示評價(星級):

  (1)坐姿端正得1星;

  (2)書寫正確得1星;

  (3)書寫美觀不用橡皮擦得1星。

  5、學生修改。

  作業:畫一畫葫蘆生長圖,并和爸爸媽媽介紹一下葫蘆的樣子。

  八、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細長的葫蘆藤

  長滿了綠葉

  雪白的小花

  花謝了

  幾個小葫蘆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2

  設計理念

  教材是教學的平臺,更好的利用這個平臺需要我們對教材作適當的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到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把教學、教師、學生三者和諧的統一起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學習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了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提問:這個我是誰啊?他得到了葫蘆嗎?

  二、學習生字,感知課文。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認識生字,能把生字讀準,并能組成詞語。

  鞏固生字認識。讀一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

  朗讀課文試回答:

  1、葫蘆長的怎么樣啊?后來有什么變化?

  2、那個人得到了葫蘆了嗎?

  三、首尾對比朗讀感悟。

  1、引導朗讀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詞。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葫蘆。

  花謝后,葫蘆藤上掛了幾()小葫蘆。

  3、比較句子。

  葫蘆藤上長滿了葉子,開出了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葫蘆。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引導學生感受第二句話把葫蘆的形狀、顏色和果實的大小寫得更具體,更仔細。

  4、朗讀體驗。

  指導朗讀第4、5句,從每天好幾次幾個次要中感受那個種葫蘆人急切希望葫蘆快快長大的心情。

  5、設疑導出第4段。

  那個人那么喜歡小葫蘆,希望它快快長大,而結果呢?看圖片設疑:為什么沒過幾天,那可愛的小葫蘆會慢慢變黃落了呢?

  四、感悟體會,深究原因。

  1、導讀課文2、3段。(當葉子上爬滿了一些蚜蟲時,那個人怎么想?怎么說的'?)

  2、指導學生讀好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內心,進行語言轉換訓練。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體會那個人說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時,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小葫蘆變黃落了的原因。

  [設計意圖:課文第2、3段是課文的重難點。我通過問題的設置導出課文,凸現重點。通過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提高了學生語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課文的難點,情感的體驗。]

  五、設置情景,拓展語言思維。

  那個種葫蘆的人見到了葫蘆變黃落下,心里十分難過,他后悔當初不聽鄰居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下幾棵葫蘆,以后他會怎么做呢?

  [設計意圖:創設一個新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借以鞏固學習成果,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練習設計: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說明那個古代人()。通過這課文的學習,我懂得了()。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細長的葫蘆藤

  可愛的小葫蘆

  雪白的葫蘆花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重點)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難點)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學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一、圖畫導入,課前質疑(用時:8分鐘)

  1、課件出示“葫蘆”圖片,引導學生認識葫蘆。

  2、課件出示生字:葫、蘆,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這兩個生字有什么共同點?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題質疑。

  1、觀察圖片,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認識葫蘆的藤、葉及果實。

  2、(1)自讀生字,讀準字音,強調“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2)仔細觀察字形,說出兩個字都有“艸”,明白含有“艸”的字和植物有關。

  3、反復讀課題,自主質疑:是誰要葫蘆?他不要的是什么?他得到葫蘆了嗎?有關質疑導入: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課題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解惑(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2、組織交流課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同桌合作學習。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畫生字,同桌互考生字,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交流,試著解決問題。

  2、小組同學間相互補充,總結課文內容。初讀課文時要逐字逐句地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桌互相正音。

  三、學習生字,讀通課文(用時:12分鐘)

  1、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圈畫的生字,課件出示:棵、藤、謝、蚜、想、盯、啊、言、賽、鄰、治、感、怪、慢。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

  (1)課件出示以上幾個生字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看圖認識“藤”,理解“盯”和“鄰居”的意思。

  (2)引導學生:“盯”和眼睛有關,“棵”和樹木有關,“怪”和心情有關。

  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

  (1)交流自己圈畫的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準字音。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

  (1)齊讀生字所在的句子。

  (2)觀察插圖一,從圖中找出“藤”,說說“盯”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鄰居”的意思。

  3、小組內分段輪流朗讀課文,相互正音、評議。有關“教師指導”第1環節:

  1、學生可借助工具書,通過小組合作,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

  2、用字擴詞,再把詞語放回原文理解詞義;

  3、“鄰、盯、治、怪”等字,可利用字謎識記,結合插圖理解“藤”“盯”的字義。

  四、觀察字形,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指導學生讀準。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思考:你覺得哪些字可以歸為一類?

  3.老師范寫生字“想、言、鄰”,引導學生發現: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1、先自讀生字,再齊讀。

  2.仔細觀察字形,“棵、盯、鄰、治、怪、謝”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觀察老師范寫,說出自己的發現。

  4.獨立描紅、臨寫。

  1、小組合作交流字的間架結構的特點,教師相機點撥:左右結構的字,除“鄰”字外,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2.教師示范書寫時要讓學生注意觀看。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范文優秀4

  一、導入

  1、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特別愛看動畫片,所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部精彩的動畫片,想不想看?好,請欣賞。(播放動畫)

  2、好,我們就欣賞到這兒。里面的小葫蘆真可愛!你們喜歡小葫蘆嗎?有一個人也很喜歡小葫蘆,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關葫蘆的故事,板書:我要的是葫蘆

  3、“蘆”字單獨讀lú,組成詞讀輕聲。

  4、齊讀課題,小聲讀,不出聲地讀課題。

  5、現在你想到些什么問題?

  生:我是誰?為什么說我要的是葫蘆?那要到葫蘆了嗎?……

  二、初讀識字

  1、自由讀課文

  (1)、孩子們,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我們趕快打開書,響亮地自由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可以借助拼音、字典,多讀幾遍,還可以請同桌小老師幫忙。開始吧。

  (2)、自讀完后,同桌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2、檢查生字詞

  (1)“秋天到,葫蘆香,摘個葫蘆大家嘗。”我們來摘葫蘆吧。(課件出示詞語)看誰摘的葫蘆多。誰來?(指人讀)

  課件詞語:鄰居自言自語葫蘆(師:讀這個詞時注意什么)奇怪

  蚜蟲(師:你了解蚜蟲嗎?)謝了

  (2)有些生字寶寶很淘氣,單獨跑出來了,看看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

  課件字:治賽(師:能用賽組詞嗎?)更(師:能用更組詞嗎?)

  盯(師:你怎么記住它的?)掛都

  3、檢查課文

  (1)、一個個漂亮的小葫蘆都摘下來了,我想,我們現在讀課文肯定很棒了。下面我想請四名同學分自然段給大家讀一讀(指四人),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匯報)

  三、圖文結合,再讀感悟

  (一)、品讀第一自然段

  1、說得好。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走進葫蘆王國,看看這些小葫蘆吧!大聲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讀懂了什么?你覺得小葫蘆怎么樣?(生:可愛),從哪兒體會到的?

  生: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師:是很可愛!好,你再讀一讀。

  師:真可愛!你來讀一讀。

  3、除了小葫蘆特別可愛,你還覺得哪兒特別可愛,特別美?(你們再讀一讀寫葉子、花的`句子,你覺得怎么樣?

  注:隨機指導所讀句子學生交流時板書貼圖:葉、花、葫蘆

  4、真是太美,太可愛了!來,我們大家把心中的喜愛讀出來。(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老師感覺到了,你們真的很喜歡小葫蘆。可是——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消息:那些可愛的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出示課件)(板書:落了)

  2、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心里難受……

  3、來,把我們心中的惋惜、難過讀出來。(指一人)(指導讀,注意:慢慢)

  4、是呀,看著小葫蘆一天天變黃,落掉,我們怎能不難過呢!來,我們大家再讀讀這段話。(齊讀)

  (三)、學習2、3自然段

  1、同學們,小葫蘆開始長得那么好,那么可愛,可后來卻慢慢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們再用心地讀一讀2,3自然段,看看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后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用線勾畫出來。

  2、全班交流。

  (1)、孩子們,有一天,種葫蘆的人看見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他當時是怎么想的?誰讀一讀?(生: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2)、(出示上句)對呀,葉子上的蟲,又不是小葫蘆上的蟲,他心里怎么想的?(指人讀)《我要的是葫蘆》

  (3)、從他的想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不在乎師:那你再讀一讀)

  (4)、對,他根本就沒把葉子上的蚜蟲放在心上,他當時說了些什么?把文中的句子讀出來。

  (生: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

  師: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什么?(喜歡)(可提示:看一看他是怎么看小葫蘆的?盯)

  師:他是怎么說的?生:自言自語地說

  師:“自言自語”就是——生:自己跟自己說話

  師:是呀,種葫蘆的人太喜歡小葫蘆了,他情不自禁地自己跟自己說起話來。再讀一讀,體會體會,還可以加動作。

  師:誰再來給大家讀一讀?(指一人)

  (5)、在種葫蘆人的熱切期盼中,蚜蟲越來越多,葉子慢慢變黃,熱心的鄰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于是對他說:(指1人讀)

  (6)、是呀,快治一治吧,再不治就來不及了。你再真誠地勸勸他(指1人讀)

  (7)、聽了鄰居的話,他是怎么回答的?(生讀)(出示課件)

  師:他為什么會這么說?他是怎么想的?

  生:

  1、不用治。

  2、長在葉上,不妨礙葫蘆生長…

  師:所以他覺得鄰居說的話怎么樣?生:奇怪

  (8)、于是,他怎么回答鄰居的?(找朗讀差些的)

  師:這像奇怪的語氣嗎?(不像)那誰能讀出這種奇怪的語氣?(指1人讀)

  (9)、對,他只想要葫蘆,可是他得到葫蘆了嗎?(沒有)

  (10)、他為什么沒有得到葫蘆?同桌說一說。

  生:

  1、有蟲不治。

  2、不聽勸,不治。

  3、不懂葉子黃了,小葫蘆就不長了,沒營養了。……

  (11)、對,種葫蘆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聽別人的勸告,最后沒有得到葫蘆。

  三、學完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幾人說)

  師小結:我們以后遇到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板書設計:

  葉子葫蘆(落了)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12-22

我要的是葫蘆的優秀教學設計06-15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05-02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12-22

《我要的是葫蘆》的優秀教學設計11-12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優秀03-02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3

課文《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06-27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6-29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設計04-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AV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 |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亚洲视屏一二三四区 | 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