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13 11:10:4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1

  【整體設計】

  本節是在學習了密度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利用密度知識解決計算問題。本節內容是對密度知識的再拓展, 對于密度的計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已經具備的密度的有關知識結合數學運算和推理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點撥引導,使學生通過練習、分析、總結、歸納出結論,千萬不要想當然的直接告訴學生結論,對本節例題的教學也應這樣,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方法效果會更好。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比例計算與空心問題;

  2、密度與混合體問題。

  教學難點

  數學與密度公式結合。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特點主要采取啟發教學、學生自主練習、歸納總結等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密度公式靈活運用;

  2、利用數學知識結合密度進行分析、推理和計算;

  3、規范物理解題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習題練習,總結出:密度問題的比例計算是:根據密度公式列出有關式子,列出兩個式子進行比例式;

  2、學會利用密度知識分析物體的實心和空心問題。 3.學會利用密度知識解決混合體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充分把密度知識與數學知識緊密相連。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復習密度概念以及單位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

  復習有關密度概念、公式以及單位換算等知識

  [推進新課]

  師:上節學了密度與社會生活,今天在進行有關密度的計算學習。

  一、密度的一般計算

  例題一:例題一:一個瓶子裝滿水后總質量是750g,裝滿密度為1.2×103kg/m3液體后總質量是860 g,求瓶子的質量及容積。

  學生自己練習,教師巡視。 學生展示自己的.解題過程

  師生一塊總結密度的一般問題計算方法:就是直接運用密度公式或變形公式進行計算。 并注意未知量的設定符號要用物理專用符號,且用下角標進行區別

  二、比例計算

  教師:比例計算是物理常見的題型,但是大多數學升的解題過程不完善或不對,怎樣解決此類問題的呢?

  例題二:例二:甲、乙兩種物體密度之比是4:3,質量之比為2:1,求甲、乙兩種物體的體積之比。

  師:同學們進行練習

  生:自己解決問題,個別學生上來展示過程 師生一塊分析

  師生一塊總結比例問題解題步驟:寫出有關公式,兩個式子列出比例式子,進行推理、計算。

  練習1:A、B兩種物體的密度之比為3:4,質量之比為2:1,求A、B兩種物體的體積之比。

  學生當堂練習,師巡視指導。

  三、空心問題

  師:判斷物體空心與否是密度常見的問題,如何利用密度知識判斷物體是否空心? 例題三:體積為1dm3的鐵球,質量是5kg,問該球是實心還是空心?若是空心,空心部分體積是多大?(已知鐵的密度是8.0×103kg/m3 )

  學生先自己進行練習,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判斷方法。

  有三種判斷方法:第一種;比較密度;第二種:比較質量;第三種:比較體積。 練習2:一個鋁球質量是36g,體積是20cm3,判斷該球是實心還是空心?若是空心,空心部分體積是多大?(已知鋁的密度是2.7×103kg/m3 )

  四、混合體問題

  師:混合體問題是密度常見的問題之一,在實際生活賀生產中應用廣泛,比如合金、混合液體等等

  例題四:某合金由兩種金屬構成,兩種金屬密度分別是ρ

  1、ρ2,,它們的質量相等,求合金密度。

  學生進行探索,然后師生一塊總結解決混合體問題的方法:幾種物質的質量質量之等于混合體的質量,幾種物質的體積之和等于混合體的體積;再利用各種物質的密度公式代入進行計算。

  練習3某合金由兩種金屬構成,兩種金屬密度分別是ρ

  1、ρ2,它們的體積相等,求合金密度。

  [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

  作業:

  為了測定長江水的含砂量(每米3的江水中所含砂的質量),工作者取江水10dm3,測得其質量為10.1kg。求長江水的含砂量是多少?若長江流量為3×103m3/s, 一晝夜長江流水帶出的砂有多少千克?(泥沙的密度是2.2×103kg/m3)

  【板書設計】

  一、密度的一般計算

  二、比例問題

  三、空心問題

  四、混合體問題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選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一節《質量》,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認識質量及其測量儀器,特別是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常用的天平是為后續各節的學習所準備的。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極其重要,與今后授課的內容相關密切,是基礎性的一節,也是階段性的關鍵點。所以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實驗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在第一章已經學習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對于天平這個工具的使用只要講明白應該問題不大。學生的問題主要是生活經驗不足,對于常見的物體的質量他們沒有辦法想象和了解,還有一些物質的尺度比較小或者比較大的話用基本單位來表示可能存在問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 通過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通過對天平使用方法的學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使用天平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天平的使用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使用方法,然后讓學生去摸索,假如不這樣做會產生怎么樣的后果。

  教學難點

  質量的概念,托盤天平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為突破難點,通過圖片分析物體和物質的區別,然后引入質量的概念。采用演示加分組實驗法,并用探究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破本節難點。

  教法學法

  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會學知識,本節課主要采用了自主學習法、探究法和討論法。通過自主學習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通過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創新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給上面的物體分類,并說出你分類的理由?

  創設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教學

  課堂總結

  課堂練習

  一、質量的概念

  由學生的分類,得出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從而得出:我們身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物質組成的……

  提問:鐵釘、鐵錘都是同種物質組成的,但是物質的多少一樣嗎?

  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學生繼續思考幾個問題:

  1、一塊冰化成了水,所含物質的多少改變嗎?(不考慮蒸發)

  2、一個易拉罐被壓扁之后,形狀變了,所含的物質多少(質量)變了嗎?

  3、在宇宙飛船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中。如果把地面上的物體帶到月球上,帶到宇宙飛船中,這個物體的質量會改變嗎?

  討論得出結論:

  冰塊熔化成水, 狀態變化了,組成物質的多少沒有變。

  易拉罐壓扁了,形狀變化了,組成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

  物塊送入太空,位置變化了,組成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

  總結: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變化而變化。

  二、質量的單位

  1、國際單位

  2、生活中常用單位

  3、換算關系。

  質量單位符號: 噸(t) 千克(Kg) 克(g) 毫克(mg)。

  質量單位換算:1t = 1000kg 1kg = 1000g

  1g = 1000mg

  對常見物體質量進行估算

  三、質量的測量

  1、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托盤天平

  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

  觀察托盤天平的結構,并且對照書本的圖記住各部位的名稱。

  2、常見的測量工具

  四、課堂小結

  五、練習

  1、關于質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了。

  B、鐵塊加熱后,再打成鐵片,質量變小了。

  C、物理課本在南京和在南極時, 質量不 一樣。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宇航員若將一瓶密封的純凈水帶到月球上,你認為這瓶純凈水的質量是增加了、減少,還是不變?說出你的判斷根據。

  練習冊68頁知識導航

  布置作業

  這樣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通過觀察、比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學生很容易理解,而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在觀察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并結合前面的內容,這個難點很容易解決,并且學生都能理解,特別是對于到宇宙里質量也不變這種情況。

  讓學生自己總結這些比較簡單的規律,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

  單位換算是學生覺得很困難的一部分內容,可以先找幾個簡單的練習做一做,太難的話會打擊學生的信心。

  通過搶答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既提高了他們的常識,又為之后引入天平是準確測量的工具埋下伏筆。

  讓學生了解測量質量的工具有很多,在實驗室主要使用的是天平

  測量工具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圖片學生能了解到多種多樣的測量質量的先進的儀器。能感受到科學的神奇。

  讓學生對課堂學習有個總體的印象。

  板書設計

  §6.1 質量

  1、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符號(m)

  2、結論: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3、質量的單位:

  國際單位:千克(kg);

  常用單位:噸(t) 克(g) 毫克(mg);

  1、t =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質量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

  3、托盤天平介紹。

  天平的使用步驟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

  2、將游碼移到0刻度線處。

  3、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為止(哪邊輕就往哪邊調)。

  4、左物右碼。

  5、讀數=游碼+砝碼。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本節是概念教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輸和強加給學生,應通過形象化的實驗,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密度概念,教師僅僅是學生概念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知道密度單位、含義及寫法讀法,會進行不同密度單位之間的換算。

  (3)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進一步體會

  比值定義法在密度概念建立過程的應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概念建立過程中,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的唯物法思想,通過了解密度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感受物理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利用“比值”定義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本身一種性質”。

  教學方法:本課主要采用“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并配合講授、討論、展示等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木塊、鐵塊、鋁塊、銅塊、一杯水、一杯糖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觀察桌上的木塊、鐵塊、鋁塊、銅塊,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區分它們?

  學生回答出顏色。(還有其他答案)

  繼續引導兩杯透明液體,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

  學生回答出味道。

  繼續提問:除了這些方法,日常生活中你們還知道哪些分辨物質的方法?

  學生思考并回答。

  總結: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等都是物質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情景導入:昨天我買了一枚金戒指,想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同學們幫我鑒別一下。

  啟發:顯然以上的方法都不好區分,今天同學們會學到一種有效的鑒別物質的方法,也就是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科學探究

  引言:那么什么是密度呢?下面我們就從已學的質量和體積入手,探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一)探究活動

  1、提出問題:

  (1)出示體積相同的鋁塊和鐵塊,誰的質量大?誰的質量小?

  學生回答:鐵塊質量大,鋁塊質量小

  接著問:你知道為什么?

  學生發表意見,總結:因為組成它們的物質不同,所以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

  (2)以你的生活經驗判斷:出示兩塊大小不同的木塊,哪個質量大?

  學生回答:體積大的木塊質量大

  總結: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不同,質量也不同。

  2、猜想與假設: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3、分析論證

  通過探究,分別計算每個鋁塊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并在圖象上表示出來。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因此,這個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性質,引入密度的概念。

  有質量/體積若體積是 1m3,1dm3,1cm3等單位體積的話,就有質量/體積=質量,即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表示單位體積的質量。

  (二)密度

  1、概念: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根據速度定義,引導學生討論說出密度的定義式。

  公式: 密度=質量/體積 ρ= m/v

  注意:(1)ρ的讀法和寫法。(與p的區別)

  (2)密度公式適用于固體、液體、氣體。

  展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相同物質的密度相同,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3、單位:密度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是復合單位。

  有:千克/米3 kg/m3 (板書)

  討論說出“kg/m3”這個復合單位的讀法及物理意義。

  若質量的單位為g,體積的單位為cm3,則密度的單位是:g/cm3(板書)

  展示:單位換算1 g/cm3=1000 kg/m3

  學生練習做題。

  學生查看小資料,了解常見物質的密度。

  找出最大密度的`物質?最小密度的物質?同種物質,狀態變了,其密度變了嗎?說明它們表示的物理意義。(記住水的密度)

  學生討論交流:如何鑒別金戒指的真偽?

  (三)密度的應用

  1、密度公式的變形:求質量m=ρV;求體積V =m/ρ

  2、看例題,然后出示變式習題:

  展示:例題

  學生做題,講解,點評學生做得情況。

  【想想議議】一卷細銅絲,如何方便快速地知道它的長度?需要什么器材?如何測量?如何計算?(如果時間充足,可以啟發,提示一下學生)

  判斷金屬球是實心還是空心。

  展示:例題(時間問題,可以課后做)

  三、小結

  以板書內容為綱,總結本節課學到的知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密度的知識,它是這章最重要的一個物理量,我們經過實驗知道了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等的,不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正好反映了某種物質的一種屬性,什么屬性呢?就是單位體積的物質的質量是多少的屬性,這對于區分不同的物質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把這個比值定義為密度。其公式、單位和單位的換算都是由此概念延伸出來的。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重點: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準備:

  天平砝碼,木塊2個,石塊2個,量筒,水

  一、新課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分、鑒別不同的物質。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這節課我們來學生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

  二、新課講解: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數據如下:

  質量(克)

  體積(厘米3)

  質量/體積 (克/厘米3)

  木塊1

  5

  10

  0.5

  木塊2

  10

  20

  0.5

  石塊1

  10

  4

  2.5

  石塊2

  20

  8

  2.5

  (2)分析數據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木塊的質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鐵塊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ρ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 的物理意義。

  三。鞏固練習:《同步三練》

  四。小結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節課要說的密度一節屬于第二部分,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內容,它們形成了經典力學的初步知識。眾所周知,經典力學包括了質量、時間、空間三大基石。初二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基本具備了絕對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因而第七章第一節開始就進行絕對質量觀的教學,第三節的密度是對質量認識的進一步延伸,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進一步探索。

  再從本節的編排看,課本首先從第二節的實驗入手,提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如何鑒別不同的物質?接著用實驗分析、歸納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密度知識的簡單應用。這種方法,體現了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現代教學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綜合素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學習一點研究問題和定義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現,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教學重點

  根據大綱及學生實際,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

  由于初二學生邏輯思維正處于發展初期,如何處理實驗中的數據進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節的難點。

  教法

  本節有關密度的知識都是從實驗中分析歸納出來的,因而本節課著重采用實驗探究法。

  學法

  學生要想正確的從實驗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們必須掌握數學法、分析法、比較法和歸納法

  教具準備

  每兩人一天平,砝碼,體積不等的兩個木塊和兩個鐵塊,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突破教學難點,我還制作了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1、激趣引學

  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是新大綱規定的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課前我設計了一個來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實驗,如何鑒別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讓他們總結辨認的依據,當他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顏色、味道等特性鑒別物質時,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著手,拿出上節課測量過的體積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顏色的銅、鐵、鋁讓學生辨認,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這也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很自然的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2、密度的概念

  新大綱要求: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手段,它還是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了每兩人一組的分組實驗。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實驗中,當學生測出了質量與體積之后,我改變了教材中直接要求學生計算m/v的編排方法,鼓勵學生自己處理實驗數據我提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根據測出的質量和體積,仍然能得出什么結論?面對這樣的問題,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根據認識心理學,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想到直接利用這些數據去尋求某種規律,有的甚至能得出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這樣的結論,還有部分學生,他們可能想到要對這些實驗數據進行運算。當學生討論得出利用m和v可以計算它們的`比值時,我用課件出示鼓勵性的評語,并播放一段音樂,以松緩剛才緊張的思維。然后引導學生應用數學法分析m/v的含義,利用比較法、歸納法得出密度的概念。并告訴學生: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初中階段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我還要引導學生欣賞天平平衡時的對稱美,領會物理學方法的和諧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簡潔美。促使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德育、智育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對物理學的熱愛。

  3、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屬于本節的重點,它要求學生能弄清公式的來源,并能記住公式。要記住公式,除了了解各個字母代表的物理量,還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并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在這一部分,我利用知識的遷移理論,設計了一些跳一跳能摸到的問題:①怎樣計算單位體積某物質的質量?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②如何用字母表示這個公式?怎樣計算密度的單位?③一木塊,體積為 10cm3,質量為6克,它的密度多大?若切掉它的3/4,剩下的密度多大?④根據密度的公式,我們能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嗎?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教師適度點撥,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通過這樣的辦法,加深學生對密度公式的理解、記憶和應用,培養學生規范的解題格式和嚴謹的邏輯思維。這里通過對公式物理意義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現,形成基本的、樸素的、唯物物理學思想

  物理學史 在學生緊張的勞動之后,課件出示“王冠”圖,告訴學生阿基米德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王冠的故事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不怕困難,積極探索,服務人類的科學思想。

  小結

  一堂成功的物理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物理學知識,還要學生學到一定的物理學方法,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學思想。小結中,我準備先讓同桌的學生相互回憶本節學過的主要內容,讓這些知識同化到學生原有的

  知識體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識體系。老師再從物理學方法和物理學思想兩個方面著手,總結學生在這堂課中的表現,肯定他們的成績,指明他們努力的方向。體現成功教學的激勵機制。

【測量物質密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范文06-29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05-21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06-16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04-15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案08-26

測量物質的密度說課稿11-13

《測量物質的密度》說課稿02-22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案01-12

《測量物質的密度》說課稿范文07-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 色久国产第一页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