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7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活動,使學生發現稍復雜的圖形、數列與數組的排列規律,并能夠根據發現的規律進行推理,確定后續圖形或數字的排列方式。
2、在發現規律、與應用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數學表征能力與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發現規律的過程,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之美,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探究數列與數組的變體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數列與數組排列規律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展示成果,激勵引入
(一)成果展示,復習舊知:
1、師: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我們生活的規律美吧?課件呈現學生課外收集的利用重復形成規律美的圖片。
2、這些圖片漂亮嗎?誰來圖片中的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都是按什么規律來排列的?
3、請你說一說:這些圖片它們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規律就是都有一組重復出現。
(二)點明課題,提出挑戰:
1、師:其實規律有很多種,剛才的規律就是都有一組圖形或事物的重復出現。
2、師: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找規律,但今天學習的規律要比上節課的更復雜一點,你們對今天的學習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在新課開始前的對學生收集圖片的展示,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簡單梳理與復習,并且通過教師語言的激勵,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需求。】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數列中的變化規律
1、數形對應,感知規律
(1)說一說:分步呈現例3的第(1)小題上面的四組圖形:你們能找到這些圖形的擺放規律嗎?讓學生與同伴互相說一說,并請學生代表匯報。
(2)擺一擺: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把這幾組圖形也像這樣的擺放出來嗎?或者利用手中的筆將幾組圖形畫出來嗎?
(3)想一想:先讓學生來談一談:擺圖形與畫圖形時你有什么感覺?是不是覺得很麻煩?再啟發學生: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把這樣的規律也表示出來?引導學生利用一一對應的思想,將每組圖形相對應的正方形個數用數表示出來。
(4)如果按這樣的規律再往后擺一組圖形,應擺幾個?為什么?如果讓你按這樣的規律再來表示出幾組,你是愿意擺圖形還是寫數呢?
(5)比一比:我們今天找到的規律與上一節課找到的規律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發現:原來的排列規律是一組圖形或數字的重復,而今天學習的這些圖形與數并不是重復出現的,而是依次增加相同的個數。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動態演示與教師的引導,利用圖形與數的結合,注重圖形與數列的一一對應,讓學生在直觀的認識的基礎上能初步抽象出等差數列的一般規律。】
2、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課件呈現例3第(1)小題下面的四組圖形
(1)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能發現下面這些圖形與數排列的規律?
(2)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發現的規律
(3)比較:這一組圖形與數的排列規律與上面的那一組一樣嗎?
(4)小結:相同點:圖形與數并不是重復出現的。不同點:上面一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個數,這一組是依次減少相同的個數。
(5)簡單介紹等差數列:像這樣,每相鄰兩個數后一個數減前一個數的差都一樣的數列,叫做等差數列。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發現圖形與數列的規律,并且通過比較、概括,發現這兩組規律的不同之處,讓學生對等差數列的排列規律有了全面的認識。】
3、獨立學習,認知規律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看看哪個同學先找到規律,并把你的發現與同伴說一說。
(2)學生代表匯報,教師配合板書。
(3)比較、歸納:這兩組等差數列的變化規律是:都是依次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數。
(4)讓學生在直接在書上填寫出剩余的四個數。師生再進行簡單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各個環節的層層過渡與遞進,學生已經完全能借助方法的遷移,順利地通過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研究過渡到對等差數列的研究,完整的經歷了從直觀到抽象的.認知過程。】
4、適時反饋,鞏固認識
(1)完成P87下面“做一做”的第1題。
(2)你能自己設計這樣的一組數嗎?
(二)探究數組中的變化規律:
1、小組合作,發現規律:課件完整呈現例4。
(1)學生每四人為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把你找到的規律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看看哪一組先找到其中的規律,并完成填空。
(2)小組代表匯報:師:兩個括號里分別填多少?為什么?
(3)多讓幾個學生來說一說其中的規律。可能會有:①想45+50=90;②想90-40=50;③想40和50組成90。對于這些發現,教師都要給予鼓勵。
2、比較規律,提煉方法。
(1)想一想:這道題每組數的規律與前面的等差數列的規律一樣嗎?引導學生發現:前面是相鄰的兩個數之間的差不變;而這一題是這三個數之間都有不變的和或差的關系。
(2)教師小結:
①這節課我們學習的規律雖然不再是通過簡單的重復得到的,每組圖形、每個數或每組數都在變,但其中一定還隱藏著不變的東西,我們就是先要找到這些不變的東西才能找到規律。
②我們在找規律時,要善于發現數與數之間的和差關系。
3、應用方法,設計規律:
(1)請你按照這樣類似的規律來設計一個數列與數組,來考考大家。
(2)學生匯報自己設計的作業,教師板書,與學生一起來找其中的規律。
(3)完成P87“做一做”的第2題。
【設計意圖:因為例4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綜合性,所以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并且通過分析、比較、歸納與概括,讓學生初步理解要在變化中找到不變量,體會所學規律背后的共同規律。】
三、利用所學,解決問題
(一)基本練習:P89練習二十的第3、7題。
(二)提高練習:練習二十第6、8、10題
(三)變式練習:練習二十第5、11、12題。
【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對練習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規律的認識與理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全課總結,提升認識
(一)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二)師小結:
1、規律的表達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但背后體現的規律可能是同一個。
2、找規律就是要找到這些圖形、數列與數組背后隱藏著的“不變”的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自主地對回顧本課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梳理,同時通過教師的歸納與提煉,讓學生理解找規律的本質,初步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
【設計說明】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由六一兒童節情境導入,不但創設了一個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情境,能讓他們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師讓我學習轉變為我自己想要學習。接著出示教材的主題圖——同學們在迎接節日的到來,這與課前創設的情境相吻合,然后學生觀察出教室里的彩旗、彩花、燈籠、小朋友的排列是有順序的。從而很自然地引出課題——找規律。
2、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分三個層次,由淺到深,先出示“彩旗”引導學生找規律;再把“燈籠圖”和“小朋友圖”同時出現,由學生找出規律;最后出示三種顏色小花的排列圖。遵循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把這些規律知識由易到難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數學問題、思考問題、討論交流、找出規律。
3、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涂一涂。通過按規律涂色練習,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知,為學生下一步創造規律及發散思維做更好的鋪墊。
擺一擺。.通過學生動手擺一擺、議一議,由一般的模仿過程到自主創新過程,使學生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激起了學生思維的高度活躍,從而加深了對“規律”這一知識的認識。
聯系生活,尋找規律。找一找生活中規律,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找出事物變化規律,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2、培養初步觀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學會圖形排列規律的尋找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涂色卡,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嗎?為什么呢?
2、課件出示主題圖。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揭示課題《找規律》。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課件出示彩旗圖。
師: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彩旗的規律,猜一猜下一面旗是什么顏色?
師:你是怎么猜的?
2、課件出示燈籠圖和小朋友的隊列圖。
師:燈籠、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么規律呢?
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顏色?
學生思考、交流。
3、課件出示彩花排列圖(將原課本中的“綠、紅”排列改為“綠、紅,黃”三種顏色的排列)。
師:它的規律和彩旗、燈籠的規律一樣嗎?你發現了什么?小組里討論討論。
師:猜一猜,下一組花是什么顏色的?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涂一涂。學生根據規律涂顏色。
2、擺一擺,創造規律。
師:這些規律都會找了,那你能不能創造出新的規律呢?試試看,拿出學具擺一擺。
生動手擺學具。
學生展示作品,欣賞數學美。
四、聯系生活,尋找規律。
1、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2、欣賞規律美。
五、總結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3
教學設計理念: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115—11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使學生發現圖形的循環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事物排列的過程中隱含著數學知識。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學具(貼貼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有關規律的知識。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裝扮著我們的生活。這不,聰聰和明明這兩個小朋友就運用規律的知識來裝飾自己的房間。
課件出示聰聰的房間,播放語音
師:仔細觀察,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可能有:
生1:窗簾的顏色排列有規律。(藍長條和白長條一組,重復出現);
生2:燈籠排列有規律。(兩個紅的一個藍的一組,重復出現);
生3:桌布的顏色排列有規律。
師給予表揚和肯定。
師:聰聰的房間已經參觀過了,現在我們和聰聰一起去參觀一下明明的房間。
課件出示明明的房間,播放語音。
師: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聰聰找出規律嗎?
生:愿意。
師:今天我們就來幫助聰聰“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通過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讓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在參觀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觀察、發現階段,體現數學內容生活化,學生學習的是身邊的數學。同時還可以喚醒學生沉睡已久的舊知)
二、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1、找出墻面的規律
師:我們先來找一找墻面圖案的規律。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有些什么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小組交流,生生互動,激發思維。師參與其中。
組織匯報,并根據學生匯報點擊課件演示。
師:哪個小組把自己發現的規律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
生1:我是斜著看的,斜著看每一斜行的圖形都相同;
生2:橫著看,上一行的第一個圖形移到最后,其他圖形都向前移了一格;
生3:豎著看,前面一排的第一個圖形移到了最下面,就變成了后面一排的圖案。
師激發提問:同學們斜著看,從上往下看,從左往右看,都發現了規律,我們再換一換方法,看看你還能發現什么規律?
點名回答。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發現規律。
師:這種規律就像我們所學的一種什么現象引發的規律?
生:平移現象。(板書:平移)
師:如果按照這個規律再變化一次的話,將會是怎樣的結果?
生:和第一行的一樣。
師:像這種經過幾次變化以后又恢復原來的樣子,我們把它叫做循環。(板書:循環)
(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從幾種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多角度的觀察能力,同時發散學生的思維)
2、尋找地面上的圖形的排列規律
師:我們已經找到了墻面圖形的排列規律,地面上的圖形排列規律又是怎樣的呢?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培養學生的.評議和表達能力)
點名匯報,集體評議。
3、例1的教學。出示例1
(1)引導學生審題,明確解題要求。
(2)讓學生動手嘗試,畫一畫。
(3)交流并說說這樣畫的理由。
(4)評議
(讓學生體會排列的方法變了,但規律沒變)
(5)完成115頁做一做,交流,并展示學生作業/
三、知識運用,操作鞏固
今天同學們表現很棒,下面我們要利用今天所學的規律知識進行闖關游戲。
1、第一關:小巧手
按照今天所學的規律,你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嗎?試一試。
學生操作學具
展示學生作業。問:你發現了他所擺的規律嗎?
(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新知,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數學美的能力,讓學生在“玩中學”)
2、第二關:猜一猜
師:動物王國舉行聯歡會。瞧,它們都排著整齊的歡迎我們呢。
請你猜一猜,接下來排的是什么動物呢?
(用富有兒童情趣的語言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第三關:畫一畫
117頁練習二十三第1題
引導學生利用旋轉的知識,發現其中的循環規律。
(板書:旋轉)
4、生活中的循環規律
師:小朋友們,你發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和我們今天所學的循環排列的規律嗎?
學生自由發言
點擊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循環規律。
(向學生滲透“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時進一步感受數學美)。
四、全課小結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周圍的環境打扮的更加美麗。今天我們的學習就到此為止。課后請同學們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和你的學具去裝飾一下你的小手帕,看誰裝扮的最美麗。(將知識延伸到課外,課雖盡,意仍存)。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05-04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02-18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04-10
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7-12
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03-10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9篇06-10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7篇03-02
找規律教學設計03-30
《找規律》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