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垃圾分類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理念:
本課所涉及的是環境保護的教育問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環保意識,使學生體會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教師設計了關于垃圾分類教學。通過這次關于垃圾分類的活動教學,不僅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垃圾分類真實的情況,更意識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峻性,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使學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活動中更是對學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種考驗,在活動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文明禮貌的人文素養則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教學內容:垃圾分類
教學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環保意識。
2、通過討論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通過模擬采訪,對垃圾分類加深理解,認識到宣傳這一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4、通過了解廢物利用的好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學會垃圾分類方法。
2、認識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1、會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必要性。
2、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思考
1、看校園美景,談個人感受。
伴隨著熟悉的音樂,我們一起走進校園!(校園美麗圖片連播,師生共看)。
欣賞校園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在這么美麗的環境下生活和學習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為下面錄象中亂扔垃圾行為形成鮮明對比,激發學生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設計說明:聯系學生實際,用學生熟悉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新課,增強學習積極性)
2、行為對比,引發思考
師:說的非常好!想不想繼續看?(學生看扔垃圾錄象)
生:談此時的感受。(設計說明:學生看完兩段扔垃圾錄象后,對錄象中的兩種相反的行為會很敏感,此時讓他們談感受,會說出亂扔垃圾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此時抓住“垃圾”這個詞語,引導學生說說在生活中還會產出那些垃圾。)
二、說一說,分一分
1、生活中會產生哪些垃圾?
學生在說出有哪些垃圾時,可能會片面的從家庭里來說。這時教師就要做適當的引導:想想在學習中、建筑上等還會產生哪些垃圾。
2、說說對這些垃圾的認識。
3、學生動手分垃圾。
從學生對垃圾認識的回答中,小結出有些垃圾還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錯的地方的原料。根據這個標準,讓學生動手把垃圾分類。
指名1人演示,其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用垃圾道具分類)。
垃圾:廢電池、易拉罐、廢報紙、瓜果皮、變質食物、玻璃碎片、過期藥品、飯、鐵剩絲、殺蟲劑罐子。
通過討論學生板演的結果,師生合作完成垃圾種類的劃分: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小結:我們能夠利用的垃圾稱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稱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還有一些垃圾是比較特殊的(廢電池、過期藥品殺蟲劑罐子等),我們把它們單獨分成一類,稱為“有害垃圾”。(設計說明:通過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進一步了解垃圾,做到分類明確。)
三、垃圾的種類(以下內容由錄音播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等。
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千克,節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 ;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 噸二級貨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 ,減少空氣污染75% ,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列舉出可回收垃圾的一些常識,讓學生了解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好處。
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果皮、蔬菜皮、剩飯、變質食物等。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油漆桶、過期藥品等。
四、垃圾的處理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的處理
主要處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來,送到加工廠再加成新產品。
(二)不可回收垃圾處理
1、填埋法:填埋垃圾的費用是很高昂的,處理1噸垃圾的費用大約200元。以北京為例,日產垃圾12000噸,算一算每天的花費是多打?
學生計算:
通過計算“可以幫助多少個貧困學生”,讓學生了解2400000元數目的大小。
討論:花費的錢2400000元,是一天一個北京浪費的錢,而且采用填埋法處理垃圾還會占用很多的土地,引出人們要尋求更好的處理垃圾方法。
2、焚燒法
焚燒是指把垃圾送到專門機構進行燃燒處理,把污染降到最低。
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填埋法處理垃圾的。目前正向焚燒法轉化。
(三)有害垃圾的處理
主要是把垃圾送到指定機構無公害化處理后再填埋。
五、生活中垃圾的處理
(一)處理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上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了垃圾的處理方法,此時再讓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處理垃圾的?”,形成對比,便于糾正學生錯誤的處理垃圾方法。
(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通過討論生活中垃圾分類的好處(減少污染、降低成本、節省資源),總結出進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三)垃圾分類的可行性
1、在生活中實行垃圾分類可能嗎?(小組討論) 知道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后,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既然實行垃圾分類有必要,那知道就肯定能實行垃圾分類,另外一些學生可能會認為現在的生活中沒有看到垃圾分類,就會認為垃圾分類不可能,從而因出爭論。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很容易例舉出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也就能得出實行垃圾分類是可行的,此時教師提出:我國目前有沒有實現垃圾分類?有的地方還沒有實現垃圾分類,說明實行起來還有一定困難。
2、主要困難在哪? 可以讓同學猜測一下可能會有那些困難。由于是猜測,所以結果不準確,為了得出確切的答案,教師引導出可以設計一種方式進行調查。
六、調查社會中的垃圾處理方式
如果你是縣環保部門的負責人,準備調查一下當地居民的垃圾處理方式,請結合所學知識,設計一種垃圾分類調查方式,小組合作完成。學生對這種調查類型的設計,接觸比較少,教師對學生的設計作具體指導成果展示。
學生展示成果后,讓一個學生出演調查對象,回答其他小組設計的調查內容。也可以證實該小組設計的調查方法是否可行。
(設計說明:垃圾的處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通過調查討論等形式,找出垃圾的處理方法。)
七、談談收獲,總結全課
師:通過今天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誰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師: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環境的保護者,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請從自己開始,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八、課后延伸、撰寫建議書
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是否可行,讓學生自己去調查并統計出結果。(設計說明:課后的延伸,有助于學生對垃圾的理解,更主要的是通過建議信的撰寫,既可幫助學生回顧課堂知識,又可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課后作業:學生寫出對垃圾分類的方法或對垃圾分類的認識。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5
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11-03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4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4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01-12
垃圾分類變廢為寶教學設計12-27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模板11-05
垃圾分類與減量教學設計11-03
小學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