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家庭事跡材料(精品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想擬事跡材料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和諧家庭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
中國有句古訓:“妻賢夫禍少,子孝母心寬。”的家庭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愛人和他,還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他們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他們全家人遵紀守法,尊敬老人,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于助人。結婚15年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相互幫助、相濡以沫、和諧恩愛、相敬如賓,共同構建了一個文明健康的和諧家庭。
是運輸隊一名副隊長,工作積極努力,在協助隊長書記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同時,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做好安全技術培訓和質量管理工作圓滿地完成隊里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他當班長期間,班組人員有任何違規違紀,都嚴肅處罰,以罰帶教,受到的效果不是很好,一件事的發生讓他從班組的管理上有了根本的'改變。職工郭喜斌患肝腹水后,他的妻子因此和他離了婚,郭喜斌本人也有了厭世輕生的念頭,出現了上花班,工作走神的現象。察覺他的情況后,主動出錢給他買藥并打車送他去醫院救治,還到隊里為他要來了救濟款幫助他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郭喜斌十分感動并重新鼓起了他的生活勇氣,現在他精神狀態穩定,工作積極肯干。通過這件事,讓明白了只有和諧穩定,人的情緒的穩定才能帶來穩定的安全局面,沒有思想的包袱,職工才能安心工作。在他跟班期間,班組保證了無三違,無人身事故、無生產責任事故,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任務都能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達到讓領導放心、工人滿意。
孝敬父母和教育子女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晚年理應享受生活。的爸爸在20xx年底不慎跌倒摔成了高位截癱,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工作老人雇用了幾任保姆,都由于工作量大繁瑣的臟累紛紛辭職,陪老人聊天散心每天為公公按摩擦身蹲屎端尿,這付重擔多數都落在妻子程鳳麗的肩上,不要以為這是簡單的事,因為公公住在腰堡,她每天都要花2個小時以上往返于調兵山和腰堡之間;為了使丈夫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程鳳麗主動承擔起培育孩子的重任,孩子和家務上的事情盡量不用丈夫操心井井有條的處理好各項事務。她知道,近段運輸隊承擔礦兩個工作面的安拆運輸任務,平時丈夫井下跟班、井上值班、編制措施等工作非常忙,每次丈夫上班歸來,為了保證他有充足的睡眠,她告訴孩子說話聲音要輕,不要影響爸爸休息,她把窗簾拉得嚴嚴實實,甚至連走路都赤著腳,生怕驚醒他。去年5月上中旬,孩子侯明千感冒發燒到38。5°,自己摔倒了把2顆門牙都磕掉了,但她為了不影響丈夫工作,就沒告訴他,等丈夫下井跟班又值班兩天回家后才知道。兒子侯明千也乖巧懂事,每天自己坐車到三小上學,每天放學回家時眼巴巴的望著學校門前接送孩子的家長,心里是多么盼望爸爸媽媽可以接送一次?他知道這個僅僅是一種奢望,因為就想和爸爸媽媽一次吃一頓飯都是夢想,只有好好學習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才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小學六年級的他就已經是獲獎專業戶,幾十張的各類獎狀就是孩子努力的證明。另外,他還善于處理好鄰里和諧關系,樂于助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和諧家庭,造就了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生活環境為礦安全生產筑就了一道家庭的攻不可破的安全長城,為我們樹立了和諧家庭的好典范。本人連續3年獲得集團公司勞動模范的稱號,他們家庭連續5年獲得小青礦和諧模范家庭,20xx年他們家庭還獲被集團公司評為諧模范家庭。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2
小福,前窯社區老年協會理事,擁有著一個幸福的文明之家。雖然她在一個非常平凡的家庭,但他們一家互敬互愛,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講責任講義務,培養良好的家風,因此形成了一個溫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在平時的工作中,她組織協會會員配合社區積極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她的兩個女兒出嫁時,婚事也是從簡辦理。在生活中,他們用實際行動,堅決抵制不良習俗,破舊立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勤儉節約新風尚。
互敬互愛 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結婚近二十年,小福與丈夫長期跟公婆住在一起,一家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時常交流工作體會,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在金錢上從來不分你我,在生活上的開支大家都是爭相出錢,從來沒有為錢紅過臉。小福的婆婆也是一位集傳統美德于一身的老人,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公公在世時,她為了照顧體弱多病的老伴兒,常年奔波在醫院,但從不叫苦,公公去世后她就每天在家做飯做菜,打掃衛生、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家里總是窗明幾凈,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桌上等著子女們,為他們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瑣事,讓他們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對此,小福非常感激老人,她也對婆婆每天噓寒問暖,家里大小事宜都尊重老人的意見,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像催化劑一樣使小福一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樂。
合理消費 勤儉持家
小福的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移風易俗、環保生活、合理消費、勤儉節約。其婆婆是個非常勤儉節約的老人,在她的影響下,小福也養成了合理消費,勤儉持家的好習慣。她和丈夫常常教導孩子:“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盡量使其再發揮作用。
用心教子 以德育人
小福夫妻倆不管多忙,也抽時間教育女兒。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她學做人。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做個善良的孩子,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她,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讓她孝敬長輩;發現她有對長輩不尊敬的行為及時進行教育、引導,使她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為了培養女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夫妻倆從小就要求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房間、洗碗、洗衣服等。在他們的教育下女兒從小乖巧懂事,尊重長輩,遵紀守法,成績優秀,在家里是好女兒、好孫女,在婆家是好妻子、好兒媳。
熱心鄰里 同情弱者
有人說,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么這種愛是小愛,如果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就成就了一種大愛。小福一家一直樂于關心幫助鄰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她們都盡可能地給予幫助。除了關心鄰里朋友,他們還能夠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經常在“輕松籌”公益平臺捐款幫助他人。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破除陳規陋習,養成健康文明生活習慣,家才會更加溫馨,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和祖國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3
蘭xx、雷xx家庭是一個四口之家,雖然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獲得了領導和廣大村民的普遍稱贊,是武巖村名副其實的“平安家庭”。
作為村民主任,蘭xx十幾年來,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以律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從群眾利益出發,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做到了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他堅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則,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日常工作中,蘭xx主動和鄰里之間處好關系,每當誰家有困難,或吵嘴什么的,他都能熱心幫忙,為他們解決矛盾和困難。鄰里有什么困難或是心里話也都愿意與蘭xx溝通,與他無話不說,隔壁鄰居都非常尊敬他。
雷xx在家庭中,是勤儉持家的愛妻和成功的母親。這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家庭——夫妻恩愛和諧、兒女成績優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擔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務。她不僅注重女兒兒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兒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時時關心兒女沿著正道走,勉勵兒子勤奮刻苦學習,禮貌待人,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關心兒女的成長狀況。蘭xx深知妻子的辛苦,有點空閑時間他也顧不上休息,總想著幫妻子做點事情。日常生活中,夫妻倆和睦相處,雙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經濟支配權,相互信任,互相關愛,互相促進,有問題出現就及時溝通,心平氣和地商討解決,很少吵架,更沒有出現過動手打人的現象,共同營造和諧家庭。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兒女在這個和諧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熏陶下,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遵紀守法,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里是好兒女。在兒女的成長過程中,不但得到長輩們的贊揚,鄰里間的好評,在學校里年年獲得學校的表彰和獎勵。作為兒女,他們把長輩的.優秀品質,當做鞭策自己成長的動力,努力學習,不甘落后,以優異的成績雙雙考取了武夷學院和閩南學院。他們的成長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平安的家庭帶給他們的無盡精神食糧。這些都和夫妻倆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時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蘭xx一家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系和鄰里關系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學習。平時積極參加并組織好鄉、村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并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里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創建“平安家庭”示范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二十多年來,雷xx夫妻倆,相敬、相愛,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但他們一家的行為不但讓周圍群眾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識,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力地推動了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和諧平安鄉鎮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4
王xx一家堅決擁護黨的方針、政策,遵紀守法。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家庭中無吸販毒、酗酒、賭博等違法犯罪和不良嗜好的發生。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家庭和睦、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團結鄰里,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尤其是在創建“平安家庭”示范戶的活動中為廣大居民樹立了榜樣,成為當地所有家庭的楷模。
王xx和愛人結婚近二十年來一直互信互愛,相敬如賓,從來沒有紅過臉,有問題出現就及時溝通,心平氣和地商討解決。這11人口的大家庭,在家庭大事決策方面始終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對重大家庭事件作出決定前都要召開“家庭民主會”,征求各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妥善做出決定。他們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時常交流溝通,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支持,彼此間的共同觀點是做人放在第一位,不管社會上的環境如何變化,堅持走自己的路。
在生活中,王xx和愛人既是生活中的知心伴侶,又是兒子的好父母,更是父母的好兒女。夫妻二人對于雙方老人關愛有佳。母親年齡大了,沒有經濟來源,為了讓老人安度晚年,他們夫妻商量后,主動承擔老人的經濟支出。作為人妻、人母和人媳,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照顧好孩子和老人,關心體貼丈夫,并不因工作和學習而有絲毫的'怠慢。逢年過節,王xx總是不忘給家人買些禮物;天寒了,他早早地就為父母們送上棉衣棉被,還為他們買保暖內衣;天熱了,就及時為他們裝上電扇。平時還總是給老人們買營養品,讓他們加強營養。他們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也很關心,經常與老人談心,讓老人心里暖烘烘的。
身為一名黨員,王xx主動和鄰里之間處好關系,每當誰家有困難,或吵嘴什么的,她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和困難。鄰右里有什么困難或是心里話也都愿意與王xx溝通,與她無話不說,隔壁鄰居都非常尊敬她。多年里王xx一家從未與鄰居紅過臉。居民們都稱王xx家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王xx一家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系和鄰里關系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學習。平時最關注電視里的法制欄目,積極參加鄉、社區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并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里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創建“平安家庭”示范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老有所養,平等互愛,鄰里和睦,共建和諧,“平安家庭”在王xx家里得到了很好地詮釋。在他家的帶動下,周圍群眾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識,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社區的移風易俗做出了貢獻。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5
在南譙區大柳鎮曲亭村,有這樣一戶人家,只要當地人一提及,無不知曉,他們就是xxx老師一家。多年來該家庭,能夠認真執行國家政策,全家和睦溫馨,尊老愛幼,與鄰里團結融洽,真正以“平等、文明、和睦、穩定”的形象,弘揚家庭美德,帶動周邊家庭共同創建和美環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他的家庭成員中,有三位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他們年老體弱個個患有慢性病,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方便照顧,xxx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從生活上關心老人,給老人買衣服和禮物,更從精神上關心他們,一有時間就陪陪他們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間,他們夫妻倆悉心照料,盡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讓老人感受幸福。
xxx老師的父親其實是他的繼父,今年已有84的高齡,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藥,只要天氣一變冷,吃藥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針輸液治療,年年如此,村衛生院治不好,就來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親看到58歲xxx為他治療花去了大量的工資,為了支撐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而忙于生計時,竟然主動放棄治療,不愿意去滁州治療。每當這個時候,xxx總是耐心勸導她。就在xx年的3月份,他父親的病又加重了,在村衛生院看了十幾天也不見好轉,可父親怎么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療。這時xxx從親友借了600多元,強行將老人扶上車送到滁州二院,經過治療病情現在大有好轉。看到老人又一次從死神那里回來,xxx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xxx的母親今年84歲,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平時直不起腰,同時她還患有嚴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xxx平時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藥房買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風濕的藥。
他的岳母也有80多歲了,患有老年癡呆癥,生活不能自理,睡覺時不知道脫衣、脫鞋,起床時不會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xxx從來沒有怨言,從不對老人發脾氣,而是默默地給老人換衣服,幫他洗臉、梳頭、擦背、剪指甲、洗弄臟的衣褲。鄰居們都說這個女婿比兒子還要親啊。
xxx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學校、農田來回奔波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淚,同時也為能嫁給這樣一個孝順父母、吃苦耐勞的好老師而感到自豪。現在xxx夫妻倆主動挑起了贍養三位老人的重擔,對待老人他們始終毫無怨言。
二、呵護子女,不離不棄
為了培養子女成長,他們夫妻倆重視對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xxx不僅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時時教育子女沿著正道走,鼓勵子女刻苦學習。
xxx有個女兒,十幾年前就出嫁了。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勞能干、孝順父母,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可是天有不測風云,xx年xxx的女婿因病治療無效,丟下了他的女兒和他的小外孫。母子二人艱難度日,由于生活的壓力,去年他的女兒患上了抑郁癥,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幾次自殺未遂。xxx夫妻倆心如刀絞,他含著眼淚把女兒接回家,他看著三位年邁的父母、看著女兒憂郁的眼神、聽著小外孫口口聲聲“爸爸、媽媽”稚嫩的話語,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痛楚,抱著小外孫嚎啕大哭起來。是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面對困難,xxx沒有倒下,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以樂觀的態度去積極面對。從此以后,他便利用雙休日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尋找偏方。大柳鎮府聽說xxx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積極伸出援助之手,xxx把政府送的糧食、油送給女兒看,并告訴她有黨和政府的幫助、有父母的關心,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他希望女兒鼓起勇氣,積極面對生活,把孩子培養長大,回報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也算的上對得起孩子的父親了。在xxx夫妻倆的關心愛護下,他女兒的病情已經穩定了,心情也好多了,3月底,xxx用剛到的工資加上省吃儉用的零用錢湊了xx元錢,帶女兒又去鞏固治療了,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xxx的女兒一定會好起來的。
三、扎根山區教育,任勞任怨
xxx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組,位于皇甫山腳下,地處偏僻,當地人戲稱是南譙區的大西北。xxx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他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區,從未有過怨言。他是曲亭小學的骨干教師,多年所帶班級在南譙區教育局組織期末檢測時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多次榮獲“先進個人”“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業愛崗,深得大家的好評。
他雖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對學生視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貧困的學生,他主動資助,直到小學畢業。xxx身處在教學第一線,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成才、成人。無論家里多忙、多累,始終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積極鉆研業務,探索教學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滿意的收獲,多年來,他深受學生喜愛,所任班級各項成績均名列大柳鎮前茅。
雖然xxx家的情況特殊,但他從不把工作中的壓力帶回家,也從不把生活中的煩惱帶進課堂,總是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學生。他的堅強,他的執著,他的孝順,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
四、勤儉持家,鄰里和睦
在處理家庭的重大事項時,夫妻倆平等對待,互相溝通,共同商議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他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經費,從不鋪張浪費。夫妻倆面對困難,面對挫折,二人攜手相伴,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斗過一次嘴,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沒有不羨慕她們這對夫妻的。
雖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親朋好友、鄰居有事說一聲,他盡其所能幫助,他深知人在困難時的難處,所以當他看到有殘疾人在乞討,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錢;自己所教的學生沒錢買文具,他幫孩子們買;農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夠時,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給學生。
在對待鄰里關系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記得有一次,他的鄰居吳某身患重病,承擔不起醫藥費,當xxx老伴得知這個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準備帶女兒看病的錢,幫助吳某渡過難關。在他們夫妻倆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終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兩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較困難,xxx夫妻倆向這對老人伸出了熱情的雙手,不僅多次上門問寒問暖,照顧生活,多次買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這對老人家,讓他們感覺到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感覺到社會的溫暖。鄰居家有了事他主動過去幫忙,誰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便盡力去辦,從不推諉,大家相處在一起,彼此感到心情舒暢。
xxx一家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夫妻恩愛、孝敬老人、關懷子女、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贊美。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6
我叫唐敏,我是太和三小的一名教師。我的家庭是一個和千千萬萬的普通家庭一樣的平凡之家,我家里有五口人,公公、婆婆、愛人、我和我的兒子。我的家庭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跡,但我們全家人互敬互愛,熱愛生活,樂觀向上,勤勞質樸,樂于助人,我們用愛心、真心、善心奏響了一曲文明和諧的家庭樂章。
我的家庭是和諧的、互敬互愛的家庭。我公公是一位退休干部,他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一位老人;
我婆婆是一個退休教師,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們對我極好,就像疼愛自己的女兒一樣。我孝敬他們,超過孝敬自己的父母。平時我工作繁忙,愛人在外地工作,婆婆在家忙前忙后,總是默默地為我做著一切,幫我解決了生活上的后顧之憂,使我有精力工作和輔導孩子學習。
在單位我工作出色,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這一切都歸功于他們的默默付出。我慶幸自己是如此幸運,有這樣一位好婆婆,有這樣一位好父親。因此,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婆婆是個素食主義者,我總是想著為她買來她喜歡吃的食品;
每到節日,我總為兩位老人買來新衣服;
一有空我和愛人就帶著他們出去旅游,讓他們出去散散心。
記得前年婆婆生了一場病,住進了醫院,我很心疼她,盡心伺候她。每天在家和醫院之間奔波。她出院后,我每天想著做她喜歡的飯。晚上,我每天都為她洗腳。我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婆婆,一個月下來,我瘦了十多斤,婆婆拉著我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淚,逢人就夸她有一個好媳婦。愛人也是一個孝敬的人,我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孩子對爺爺、奶奶也十分尊敬,吃飯為爺爺、奶奶端飯,好吃的都爺爺、奶奶先吃。過年給老人磕頭拜年是我們家的傳統項目,年年如此。
我的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我們時常教導孩子:“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兒子有時吃飯時把米粒掉到了桌子上,他都要撿起來,還自言自語道:“不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家里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盡量使其再發揮作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只要家里沒人就關掉一切電源,注意節約每一度電和每一噸水。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并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的家庭是平凡的,又是幸福的、溫馨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夫妻恩愛,老少共融,充滿溫馨,家業才能興旺,社會才能富強,反之,家庭不和睦,社會不安寧,民富國強又從何談起?我希望每個家庭都想我的家庭一樣幸福美滿。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7
家庭與千萬個家庭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這普通的背后,卻蘊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故,她記錄了這個家庭生活幾上、自立、自強尊老愛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一、愛崗敬業,工作楷模
不論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發揮軍人的本色,認真履行職責,處處以身作則。雷厲風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黨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近幾年村委會工作名列前茅,鄉年度重點目標考核第一名,縣先進黨支部,本人縣優秀人大代表,這些榮譽的取得,與他愛人理解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二、尊老愛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工作之余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齊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為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為兒子,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他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為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對兒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勤儉樸素,家中賢內
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作為媳婦,她恪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常陪件老人談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為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子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兒子成材的'重任;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
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為了讓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濫用權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純樸和節儉的家風,牢固地守護著自己家門。她常吹家庭廉潔風,常念家庭廉潔經,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外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親新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之下,泉同志兒子都培養出自立自強的性格,在生活上,獨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進,在事業上努力拼搏。
在帶動和影響下,全體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精心經營出一個洋溢著溫暖、民主、文明、科學的完美家庭。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8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溫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提起小惠和小鑫夫婦,認識他們的人都會流露出信任又贊許的眼神,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小鑫和小惠均為金昌機場職工,兩人在工作中相識相知,于20xx年6月結為連理。小鑫在機場安檢站工作,同時也是一名中共黨員,小惠在機場綜管部工作。由于安檢工作的特殊性,空防安全壓力較大,工作繁忙,小鑫總是加班加點、早出晚歸,但是這對他們的感情絲毫沒有因此減弱,在生活中夫妻二人相親相愛,互相照顧;在工作中相互鼓勵,相互幫助,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成為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婦。
結婚一年以來,兩人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父母常住武威,不在身邊,兩人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看望父母,幫父母做一些簡單的農務。只要他們回家,總會有一桌子他們愛吃的飯菜,一家人相處的非常融洽。今年5月的一個深夜,小鑫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告知父親發生交通事故已送往醫院,小惠夫婦連忙趕往所在醫院,好在父親傷勢并不嚴重,兩人都松了一口氣。由于事出突然,小鑫又無法脫離崗位,為了更好的照顧父親,小惠立即向公司請休年假來照顧父親,在父親住院期間,小惠盡心照顧和陪伴,直至父親出院。她對父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得到了左鄰右舍的高度贊揚。一直以來,小惠夫婦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著家與愛的真諦。
和睦的鄰里關系,是每個能夠成為鄰里人的一種幸福,同時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自入住以來,他們和鄰里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鄰居家誰有了困難,只要他們知道了,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幫助大家。住在三樓的張爺爺、姚奶奶經常獨自出門,夫婦二人得知老人兒女工作比較繁忙,經常不在身邊后,只要他倆有空,就會來到老人家,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對于老人而言,日常起居上的照顧讓他們感到舒適,而精神上的陪伴更是讓他們感到溫暖,老人的兒女得知后,感動不已。
一樓鄰居是兩個小孩的職場媽媽,夫妻二人平時工作很繁忙,遇到公司加班無法照顧家里的兩個孩子時,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小惠夫婦,拜托他們臨時照看孩子也很放心。每次孩子們爸媽來接他們,孩子們都意猶未盡,不想離去。一來二去,兩家人建立了親如家人的鄰里關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鄰里之間的關系已大不如前。小惠夫婦的行為讓鄰里關系從“相見不相識”到“一見如故”,為構建團結和諧社會關系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么這種愛是小愛,可是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種大愛。鄰里之間能夠互相幫助,雖然都只是小事情,卻總會帶來更多的感動。小惠夫婦對鄰里間發自內心的關心讓鄰里間真切的體會到了“遠親誠可貴,近鄰情更濃”這句話的含義。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以及鄰里的和諧、友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最美家庭的深刻內涵。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9
77歲的錢漢堂是名老共產黨員。退休后,一家人從西部黃金哈圖金礦搬遷到奎屯,定居在北京路街道阿樂騰肯特社區。老伴呂美玉退休前是一名人民教師,還有三個懂事的子女。他們的家庭平凡、溫馨,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熱愛生活、樂觀向上、勤勞質樸、奉獻助人,用愛經營家庭,用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幾十年來,共同經營建立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受到了鄰里們的一致稱贊。錢漢堂、呂美玉家庭被評為奎屯市最美家庭。
身為人妻、人母和人媳,呂美玉一直堅守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她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關心體貼丈夫,通過無私付出,給予家人最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家庭變得更加溫暖。為了讓丈夫能安心工作,平日里,她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務,雖然很勞累,但家庭的溫暖而幸福讓她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長輩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不僅公公婆婆都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先后離世,對還健在的老人長輩她都盡責盡孝,每當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臉,她如同吃了蜜糖一樣的甜。只要為了這個家庭幸福快樂,她付出多少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錢漢堂退休前是金礦的工會主席,工作非常積極努力、認真。嚴肅、敬業、奉獻是群眾對他的評價。因工作繁忙,他照顧家庭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但愛人對于丈夫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看到丈夫用真情為大家辦實事得到大家的認可,看到周圍的職工一個個富裕起來,她覺得非常驕傲和喜悅。錢漢堂也非常理解妻子的辛苦付出,雖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會主動地幫她做家務,承擔起丈夫應盡的責任,對于家里的'大事小事,他總會主動與妻子商量,互相配合,夫妻倆結婚幾十年來,從未因生活瑣事生氣伴嘴,相處得非常融洽。
子女教育問題是家中的大事。錢漢堂夫婦倆把言傳身教、做好表率作為教育培養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做老師的呂美玉平時再苦再累,她也不會在孩子們面前表現出來,她用行動給孩子們樹立了任勞任怨、勤儉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愛幼的榜樣;丈夫錢漢堂則用認真、踏實、積極的工作態度給孩子樹立了愛崗敬業的榜樣。在夫妻倆的引導和教育下,三個孩子健康成長。目前,兒女均已成家立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著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0
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媽媽是公司機關二分會主席,大專學歷。爸爸是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大學本科學歷。兒子在機關小學六年級讀書,活撥開朗、成績優秀。
一、和諧維家,譜寫家春秋
和諧的家庭是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諧是家庭和諧的堅實基礎。近二十年時間里,兩人相濡以沫,一起攜手并進,不僅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夫妻間始終相敬如賓,家庭其樂融融。
她愛人家在農村,家庭比較貧窮,父母養育兄弟姐妹四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家里就她愛人一個兒子,父母想讓兒子多讀點書。她愛人上天津大學的時候已經報考了研究生班,但由于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在讀書,考慮到家庭貧寒實在供不起他們兄妹三人同時上學,結果主動放棄了繼續深造的學業。她在了解這些事情以后,心疼與惋惜之余,更多的是增強了建設家庭的信念,加倍的愛惜丈夫,孝敬公婆、關心姊妹。這些年勤奮努力、勤儉持家,和公婆、夫妻、姐妹之間幾乎沒有紅過臉,遇到問題總是理智的去溝通、交流,這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常常引來鄰里、同事、親朋的羨慕和稱贊。
二、敬業愛崗
她不僅深愛著自己的家庭,對工作更是敬業愛崗,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有了和睦家庭的基礎,使她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在單位工作積極認真,多次獲得過優秀女職工稱號。工作上大膽潑辣,敢抓敢管,和她接觸的人都夸她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很多人都這么說“交給她的事放心”。她好學上進、樂于助人,對新鮮事務、新的知識喜歡鉆研,為人直爽、辦事利落、善良公正、公平果斷,與同事相處融洽,她的認真和敬業以及好學上進的精神,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三、尊老教子,共創天倫樂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結婚后和公婆一起生活7年,直到孩子7歲的時候,公婆惦念著老家才依依不舍地送兩位老人回去。這些年無論春夏秋冬主動給公婆添置衣服、用具,對兩位老人服侍、照顧周到,公婆精神煥發,和公婆相處和諧、融洽,鄰里都夸這兒媳婦就跟自己的姑娘一樣。家是雙方父母都樂意來的和諧的港灣。雙方父母輪流來家里住些日子,都和鄰居的關系搞得比較融洽,鄰居們都說根本分不清是公婆還是父母。
公婆已經是七十以上的老人了,平時的生活、身體健康問題都是她做兒媳婦的爭著承擔,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無形的老師,08年公公住院手術,由于工作忙,未能趕回去照顧,做媳婦的主動承擔了全部的醫療護理費,在經濟上從不讓姑姐妹們操心,姑姐們都喜歡、尊敬這個嫂子,有困難、有事情都愿意與嫂子溝通。
兒子11歲了,對長輩的孝順那是沒得說,學習方面品學兼優,沒有辜負父母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每年都評為5個a。兒子的成長也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帶給他的無盡的精神食糧。她總結了幾點體會: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二是對孩子既要嚴要求,又要交朋友,輕說教重引導,要學會傾聽,關注他的感受,鍛煉他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愛,要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四是教他做人要坦誠,做事要嚴謹,要樹立遠大理想做社會有用的人。
四、文明守法,小家愛“大家”
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是由若干小家庭組織起來的。她不但自己是一個和諧家庭,也在努力為和諧社會做著應有的貢獻。在汶川地震時她個人捐款200元,其它無論是公司或者社會組織的獻愛心活動只要是她知道從來沒落下,生活中遇到貧困的需要幫助的人也會慷慨出手,友愛相助。她就是這樣一位充滿愛心的人。
對孩子言傳身教,利用假期或平時適當的機會和兒子一起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例如:愛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慰問老人等等。孩子經常跟著她一起出去的時候會主動撿垃圾丟到垃圾箱里,看到破壞公共財物的事情會向媽媽說那行為不對,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已經樹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她常常會為孩子這些細小的表現而感動和自豪,孩子今后會長成一棵端正的大樹。
今年春節帶兒子到房縣的貧困山區慰問貧困老人,和兒子一起攜帶大米、面粉、油和點心到房縣的譚家灣看望兩位老人。以前去旅游的時候得到過老人的幫助,兒子一直記掛在心,正好乘這次機會看望兩位老人,兩間小房子很黑,一張破舊的桌子,再沒有其它東西。兩位老人是夫妻,年事已高,行動已經不方便,一位雙眼失明多年,另一位只有一只眼睛能見到一點光明,正月初四下午孩子臨時想起來要去的,到達的時候已是下午三點,老人還未吃飯,鍋里燜了一點土豆,灶臺上筲箕里盛著夠兩人吃的米粒,還未蒸,小小的黑乎乎的'灶面很臟,她拿刷子收拾灶臺,使勁忍著心酸,教孩子幫忙盛菜,然后將飯倒鍋里蒸上。
從去到老人那里她都在注意觀察孩子的表情,平時愛講話的孩子表情一直很凝重,眼淚在眼眶里打轉,看得出被眼前的情景感動著也在盡力忍著,做事特別認真,安靜,扶老人上完廁所后一直拉到屋里。催了好幾次要讓爺爺、奶奶吃飯,老人不肯,熱情的拉著他們說要一起吃才行,兒子拉著失明的奶奶摸著帶去的禮物,囑咐著奶奶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定要好好吃。該走了,孩子幫忙把老人的飯盛好端到手上,轉身上車的剎那她的眼淚還是掉了下來,沒敢看孩子,怕孩子看到媽媽脆弱的一面,此時孩子的眼里估計也是掛不住的。她知道這次的社會實踐會將在孩子的心中產生很大的反響。
在回來的路上,她們都很沉默,話很少,但是孩子還是與媽媽約定明年如果有時間再去看望老人,希望兩位老人健康長壽。
這就是她用心經營的家庭,她們一家是溫馨的小家,她們一家更愛著我們社會這個和諧的大家。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1
蘭、雷家庭是一個四口之家,雖然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獲得了領導和廣大村民的普遍稱贊,是武巖村名副其實的“平安家庭”。
作為村民主任,蘭十幾年來,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以律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從群眾利益出發,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做到了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他堅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則,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日常工作中,蘭主動和鄰里之間處好關系,每當誰家有困難,或吵嘴什么的,他都能熱心幫忙,為他們解決矛盾和困難。鄰里有什么困難或是心里話也都愿意與蘭溝通,與他無話不說,隔壁鄰居都非常尊敬他。
雷在家庭中,是勤儉持家的愛妻和成功的母親。這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家庭——夫妻恩愛和諧、兒女成績優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擔起了家庭管理的大部分事務。她不僅注重女兒兒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兒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時時關心兒女沿著正道走,勉勵兒子勤奮刻苦學習,禮貌待人,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關心兒女的成長狀況。蘭深知妻子的辛苦,有點空閑時間他也顧不上休息,總想著幫妻子做點事情。日常生活中,夫妻倆和睦相處,雙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經濟支配權,相互信任,互相關愛,互相促進,有問題出現就及時溝通,心平氣和地商討解決,很少吵架,更沒有出現過動手打人的現象,共同營造和諧家庭。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兒女在這個和諧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熏陶下,從小就非常懂禮貌,尊重長輩,遵紀守法,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里是好兒女。在兒女的成長過程中,不但得到長輩們的贊揚,鄰里間的好評,在學校里年年獲得學校的表彰和獎勵。作為兒女,他們把長輩的優秀品質,當做鞭策自己成長的動力,努力學習,不甘落后,以優異的成績雙雙考取了武夷學院和閩南學院。他們的成長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平安的家庭帶給他們的無盡精神食糧。這些都和夫妻倆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時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蘭一家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系和鄰里關系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學習。平時積極參加并組織好鄉、村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范技能,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并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里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創建“平安家庭”示范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二十多年來,雷夫妻倆,相敬、相愛,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但他們一家的行為不但讓周圍群眾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識,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力地推動了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和諧平安鄉鎮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2
孟子曰: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會遇到熱心友愛的好鄰居,都被這樣的鄰居溫暖過,人間大愛,樸實無華。小苓、陳夠兒夫婦就是這種小家大愛的傳播者和踐行者,他們與鄰里互幫互助、友愛相處、其樂融融,演繹著守望相助的最美鄰里情。
陳山村的'小苓一家,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點滴的真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幾十年來,他們孝敬老人,和睦鄰里,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和諧美麗鄉村盡心盡力,獲得了鄰里和村民的普遍稱贊。
小苓一家人在對待鄰里關系上,堅信“鄰里關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觀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他們說:“只有鄰里關系和諧,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左鄰家的婆媳不和了,右舍家的小夫妻倆鬧別扭了,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跑來積極化解矛盾,每當看到矛盾化解了,全家人也都開心了。他們一家一直樂于關心鄰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夫妻二人一定會盡可能地給予幫助,兩人的謙和及熱心一被提起,人們總愛伸出大拇指:“這一家,為人處世真沒得說。”“我這個人就是閑不住,不管誰有事都愛搭把手。”小苓常說。
小苓現年65歲,丈夫是一名退休老工人,夫妻倆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待人友善。二老育有一兒一女,孩子都很優秀,兒子在水保局上班,平時只要工作空閑,村里誰家水道、水管出現問題來求助,他都會很積極的幫助鄰里解決。兒媳楊芳艷乖巧伶俐,孝敬老人,做事踏實,溫柔善良,對任何人都是笑臉相待,深受兩位老人的喜愛,平時兒媳因為工作忙碌,一般家務基本上是婆婆干,但從沒聽婆婆叫苦,也沒聽婆婆抱怨,反倒給別人說兒媳上班多辛苦。兒媳也很感激婆婆,只要下班回來,換了衣服就搶時間干起家務。一家人給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們心態陽光,積極向上。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中國傳統文化里就有“鄰里守望”的美好傳統。鄰居是家與家的守望,有事互相幫助,彼此獻愛心,不僅消除了鄰里間的隔膜,增進鄰里間的了解、溝通和互助,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樂趣、更和諧。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3
文化新村西區有一名退休阿姨叫景夕珍,她勤儉節約,熱心助人,她禮讓鄰里,團結互助;她發揮余熱,更是社區的好幫手。她是平凡的人,但她卻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著人間的真愛,受到鄰居的一致好評。
這是一個幸福美滿、十分令人羨慕的家庭。景夕珍一家共有6口人,老兩口同女兒、女婿、孫子、孫女生活在一起。本人在揚中市糧食局面粉廠退休,老伴朱正保是轉業干部,退休前一直在揚中市人民法院工作,夫妻二人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女兒女婿孝順懂事,孫子、孫女品學兼優,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美滿。
女兒朱靜在揚中市一中當老師,年年獲得“優秀教師”稱號,女婿在鎮江市交投公司工作,工作上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景阿姨退休后一直在社區擔任網格長發揮余熱,老伴兒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條,整個家庭子女尊重長輩,長輩關心愛護子女,共同建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向上的家庭。他們是周圍鄰居的好榜樣。孫子現在已經上初中,孫女在省揚高中上高一,老兩口為了子女安心工作,一直照看孩子的起居飲食。
景夕珍一家始終保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從不鋪張浪費。為人忠厚,遵紀法,愛黨愛國,家庭成員關系和睦、相互信賴。他們始終信守著"鄰居好賽金寶,遠親不如近鄰"的古語,做鄰居是緣份。他們對鄰居總是以誠相待,每天出門進門,見了面主動打招呼問好。哪家有大事小事,小孩無人照看,或哪位老人身體不好,都會熱心給予幫助。鄰居家有了婚喪事宜,總不忘招呼幫忙,時時處處體現文明家庭風范,在鄰里間享有較高的威望。
景夕珍一家秉承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每天觀看新聞,及時了解國內外的各項動態,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家庭生活中,全家做到事業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關心,相互尊敬,幾十年來,夫妻倆共同面對和戰勝生活中的困難,共同分享生活中的歡樂和喜悅。景夕珍家庭的.幸福還不僅僅因為夫婦互敬互愛,還來源于家庭共同的興趣愛好。夫妻倆一起在小屋前院里種花養花,不僅鍛煉了身體,美化了環境,而且增加家人之間的感情。朱正保退休后主動承擔起家中的大事小事,默默支持景阿姨社區網格長的工作,為社區發展盡力量,為社區居民做好事。特別是在今年的“文明城市”創建中,不計報酬,協助社區做好環境整治工作,并主動幫助社區工作發放居民道德規范等宣傳材料,宣傳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她的幫助下,提高了社區的凝聚力,社區形成了弘揚正氣、支持社區、關心家園的良好風尚。
建立家庭,就是為了幸福地生活,而幸福需要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社會也才會更和諧。景夕珍阿姨一家讓我們深深的感到:勤儉節約、夫妻和睦、鄰里團結、關愛社會、熱愛生活是家庭幸福、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基礎。只有這樣,一個和諧的社會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國家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4
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
在xxxx的xx縣城: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那就是xx縣xx鎮xx社區xx的五口之家。
xx,中共黨員,先后擔任縣總工會副主席、縣婦聯會主席、縣民政局書記、縣委委員、縣人大常委、縣政協委員等職,1991年4月2日至今任縣老年體協副主席。xx年5月退休后,同月被選為縣禁毒協會副會長兼xx分會會長,11月被xx社區居民代表選為居委會副主任兼社區婦聯會主席,xx年1月被xx社區黨員選為xx社區副書記兼社區婦聯主席至今。xx祖孫三代同堂,丈夫任勝國,男,生于1943年8月,1963年入伍,196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9月轉業到xx縣,先后擔任縣人勞局副局長,縣直機關工委書記縣委委員等職,現退休在家。子字輩任扶強,黨員,現任縣水務局室主任; 兒媳關艷,黨員,現任縣醫院小兒科護士長; 孫女任思齊,少先隊員,在xx縣xx小學四年級讀書。這雖然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互敬互愛,鄰里和親朋互幫互助,深受社會的好評。xx年和xx年兩次被xx社區評為“五好文明家庭”。兒媳關艷xx年被xx社區評為好兒媳。
一、言傳身教以德治家
二、孝老愛小,家庭和睦
在這個家里,公婆對媳婦親如閨女,媳婦對公婆孝如親父母,一家人相敬如賓。普遍認為很難相處的“婆媳關系”、“姑嫂關系”在這個家里卻不是問題。經常可以看到、時不時地互相給對方買些對方喜歡的東西,兩個女兒雖然出嫁了,但經常回家吃飯,幾家人經常互相走動,互相關心,如同親姐妹。因妻、兒子、媳婦上班都比較忙,他幾乎承擔了大部分家務。但下班后,全家人都爭著做家務,想方設法改善生活,從不因家庭瑣事斤斤計較。一家人不管誰生病了,其他人都千方百計為其尋醫問藥,陪同查病,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周圍同志都非常敬佩。
三、團結鄰里,共建和諧
xx一家都是熱心人,對鄰居總是以誠相待,每天見了面主動打招呼問個好,鄰居或親朋家有事他們主動幫忙,家里有了什么好吃的分一些給親朋和鄰居。誰家的`孩子結婚,有什么紅白事,他們都少不了搭份子。老兩口雖然退休了,但他們的人緣還是那么好。年齡雖然老了,但樓長至今推不掉。她在社區副書記兼婦聯主席的職務和社會上的縣老年體協的副會長,縣禁毒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兼xx分會會長的職務仍然擔任。一家5口雖然整天都忙忙碌碌的但都非常快樂。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元素,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鄰里和親朋和睦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個元素的完全覆蓋,是和諧社會的最終實現,我們應弘揚社會正質量,在全社會形成推動和諧的正能量,使每個家庭和親朋都和諧,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和諧。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15
王xx,女,56歲,上峪鄉水泉村村委委員、婦女主任。
提起王xx,認識她的人都說她聰明能干,不僅工作干得有聲有色,家庭還其樂融融,幸福美滿。王xx是水泉村的村委委員,熱心助人,平日里很多時間都忙于村委工作,愛人則是個普遍村民,閑時外出務工,忙時耕犁耙作。他們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敬老愛幼,鄰里和睦,把自家的生活打造得和和美美。
王xx的家庭6口人,她夫妻兩人還有兒子一家四口,雖說是個大家庭,但全家處處洋溢著歡笑,他們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詮釋著家與愛的真諦。
王xx沒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但卻是個大智若愚的人,她管理家庭方面相當有智慧,那就是把尊重、理解、贊美和關愛運用等恰到好處。
對丈夫,她尊重和贊美有加,對子女,她欣賞和鼓勵結合,與兒媳,她相處得比親母女關系還要好。她常常說,只要有個平常心,凡是往積極方面想,一家人不想什么吃虧受屈,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相互尊重,誠心相待,沒有什么不好溝通的。
王xx在村委工作,由于近年來水泉村因企業占地及整體搬遷等問題,村內工作十分繁瑣,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但全家都非常支持王xx的工作,兒媳主動承擔了大部分家務,讓婆婆安心工作,而王xx也在工作之余,幫兒媳照顧兩個年幼孫子的日常起居,搶著做家務。由于全家互相支持、相互勉勵。兒子在單位的工作倍受稱贊,兒媳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條,丈夫辛勤工作,而王xx也多次被鄉村兩級授予 “優秀村干部”榮譽稱號。
水泉村由于整體搬遷后,王xx和其他村民一樣,一家六口租住在一所狹小的院子里,都說婆媳關系難處,但從兒子結婚后,王xx一直把兒媳當成自己的'閨女看待,閑時拆洗被褥、打掃衛生、做飯下地等家務活都搶著干,而兒媳也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幫婆婆選購樣式新穎的衣服,遇到了什么煩心事,婆媳之間勤溝通,互相幫著出出主意。
王xx的孫子是一對雙胞胎,兒媳一個人照顧不了,王xx與兒媳商量,自己幫著帶不吃母乳的那一個,在孩子小的那兩年,夜里得起三四次幫孩子沖奶粉,白天還得去村委上班、作家務,睡眠往往嚴重不足。看到婆婆如此辛苦,兒媳非常感恩,遇到婆婆心情不佳,總是想著法子逗婆婆開心。對于兒媳的苦心,王xx總對別人說,兒媳也不易,對我又孝順,養一雙孩子很辛苦,我幫著養,身體累點心里還是很舒坦的。
王xx很勤儉,從不浪費,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衣水拖地。教育兒孫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的影響和教育下,全家衣著樸實大方,花錢從不大手大腳,孫子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有一次,爺爺買菜回來,隨手把塑料袋扔進垃圾簍里,在一旁的孫子馬上撿起來說:爺爺,這個袋子還可以當垃圾袋用呀,直接丟了就是浪費呀。爺爺自豪的說:孫子真棒,簡省節約的家風從娃娃抓起太重要了,我們家是個典范!哈哈哈 房屋里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的原因,依王xx的經驗那就是要真心相待,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在王xx的家里有著相互理解,和諧共處生活氛圍,大家有著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有著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的良好心態。所以,她們很幸福,幸福是什么,王xx一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幸福就是一起走過平凡歲月的從容,就是共同面對困難的不屈姿態,就是默默無語相伴相守的美麗。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優秀09-14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08-16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03-20
和諧好家庭事跡材料11-20
農村和諧家庭事跡材料01-17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范文05-16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最新05-19
【精】和諧家庭事跡材料06-13
和諧家庭事跡材料【熱門】06-14
和諧文明家庭事跡材料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