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解決方案集錦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解決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解決方案 篇1
摘要:企業電子商務的崛起,使物流配送越來越成為眾多商家關注的焦點,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物流配送系統的滯后狀況,已成為不可回避的瓶頸。物流配送系統的效率高低是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關鍵,若想突破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瓶頸,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建立社會化、產業化和現代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體系。
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瓶頸;解決方案
一、物流及物流配送
目前,物流資源小而散、運距長、成本高、效率低、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不暢通、物流服務水平低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眾多企業。不久前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強調:“要盡快制訂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標準,建立物流信息采集、處理和服務的交換共享機制”。把推進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物流是指物質實體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它由一系列創造空間價值和時間價值的經濟活動組成,包括運輸、保管、配送、包裝、流通加工及信息處理等多項活動的統一,是實現原材料市場到消費市場價值增值的重要環節。在企業運作中,物流被看成是企業與其供應商和客戶相聯系的能力。一個企業的物流是企業內部進行定位的核心能力。所以如何采用精細化管理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將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修課題。①物流配送是按用戶的訂貨要求,在物流據點進行分貨、配貨工作,并將配好貨物送交收貨人的活動。它是流通加工、整理、揀選、分類、配貨、配裝、運送等一系列活動的集合,即在集貨配貨的基礎上,按用戶在種類、品種搭配、數量、時間等方面的要求所進行的送運,是“配”和“送”的有機結合形式②③。物流配送是物流中一種特殊的、綜合的活動形式,是商流、物流的緊密結合,包含了商流活動和物流活動。通過配送,實現物流活動的合理化以及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產品價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完成配送活動需要付出配送成本。對配送的管理就是在配送的目標即滿足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與配送成本之間尋求平衡: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盡量提高顧客服務水平,或在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一般包括混合策略、差異化策略、合并策略、延遲策略等策略。
二、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瓶頸
中國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有兩大難題:一是中小企業多,由于環境的不確定性、發展的不確定性、需求的不確定性造成了物流行業信息化在中小企業難以推動。二是信息孤島的問題,物流行業要和很多行業打交道,諸如海關、民航、鐵道等等,如果條塊分割、信息不共享,物流行業的信息化就無法很好地推進。
電子商務是通過因特網進行商務活動的新模式,它集信息流、商流、貨幣流、物流為一身,貫穿了整個的貿易交易過程,是網絡經濟和現代物流一體化的產物。其內涵可以表述如下:電子商務=網上信息傳遞+網上交易+網上結算+配送。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商務活動,必須通過信息流、商流、貨幣流、物流四個流動過程有機構成。然而,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存在許多瓶頸問題,其中不可回避的瓶頸之一是物流瓶頸,而其中最大的“瓶頸”又是支付系統和配送系統的落后。主要表現是:在網上實現商流活動之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配送系統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的、適時的、適量的轉移服務;配送的成本過高、速度過慢等。因而,即使商流、信息流、貨幣流可以有效地通過互聯網絡來實現,在網上可以輕而易舉完成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但是這畢竟是“虛擬”的經濟過程。互聯網為平臺的網絡經濟可以改造和優化物流,但是不可能根本解決物流問題④。
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勢頭,會加劇物流瓶頸問題。先進的電子商務和落后的物流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這問題,表面上看是物流服務問題,究其原因,是物流本身發展的滯后,是為物流服務運行的物流平臺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相比,即便是發達國家的物流,其發展速度也難以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并駕齊驅。在我國,物流更是處于經濟領域的落后部分。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社會化程度低,物流管理體制混亂,機構多元化。另外,我國物流企業與物流組織的總體水平低,設備陳舊,損失率大、效率低,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形成了瓶頸制約物流的發展。現在,隨著城市的發展速度急速擴大,交通日益擁堵的嚴重性已經逐步白熾化,這些社會環境因素也開始逐步影響或阻礙物流配送的進程,所以如何解決社會環境的制約也迫在眉睫。⑤
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有: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僅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貨幣流的電子化,忽視物流的電子化過程;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管理技術落后;傳統儲運的體制和手段阻礙現代物流的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發展滯后;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體系尚未建立。阻礙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是物流一體化管理程度不高,與物流發展相關的制度和政策法規尚未完善,很多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對物流的認識仍停留在傳統的運輸和存儲等層面上;二是物流企業的物流基礎設施落后,物流裝備水平低,物流技術水平的落后,使物流體系不足以支撐電子商務的發展,從而更加劇了物流的瓶頸作用。
隨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物流的重要性對電子商務活動的影響日益明顯。在整個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物流實際上是以商流的后續者和服務者的姿態出現的。沒有現代化的物流,商流活動都會退化為一紙空文。突破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瓶頸,必須在現代物流技術和物流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建立一個能快速、準確地獲取銷售反饋信息和配送貨物跟蹤信息的物流配送體系,才能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品質要求及服務內容不斷的提高的需求,從而將商品快速而完整地送達客戶手中。
三、解決方案
針對物流公共服務平臺的這個難題,IBM大中華區軟件集團市場總監劉秋美,她認為“松耦合”的構建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她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兩家公司在某一市場是合作伙伴,而在另一市場卻可能是競爭對手。所以底層IT基礎結構要適應這樣的靈活性和獨立性要求:原有的業務關系互不影響,在建立新型業務關系時,不會對已有的業務關系造成影響,與一個業務合作伙伴相關的更改不會對其他合作伙伴造成影響,這是“松耦合”的好處。與此同時,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IT公司意識到以免費或低價的方式去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只有中小企業發展起來,更大的信息化的需求市場才有可能形成。不久前金蝶公司和阿里巴巴都分別向市場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的免費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也期待著更多的IT企業能夠把免費的信息化方案推廣到物流行業。
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的物流產業也未能幸免,也許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預計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投入將大幅下降。
但是有一批企業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德利得物流總公司運營總監惲綿見到記者時很興奮地說,他們公司今年的IT投入將增加100%,原因是盡管他們傳統的物流業務下降了20%—30%,但是他們卻在新的物流業務上獲得了大量的新訂單。也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上游客戶把關注力放在了核心業務上,于是物流外包成為他們新的選擇,德利得剛剛簽約了三家客戶,每一個客戶的物流外包訂單都超過1000萬元,針對這些物流需求,德利得必須要增加信息化的投入。另一個例子是來自海爾物流,今年,大量的家電產品將流向農村市場,運距長、成本高、效率低,成為面向農村市場的焦點問題,海爾物流通過信息系統和物流技術讓其物流的“點”織成“網”,通過嚴格的先進先出、條碼庫齡管理,加速產品的流速及賬單精細化管理;通過TMS信息化訂單系統,一方面提高效率及訂單響應速度,減少訂單傳遞等作業環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按單預約備貨等模式的創新,提高車輛周轉效率,實現零庫存、零停留。
若想突破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瓶頸,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社會化、產業化和現代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體系,如果不解決好物流及其配送中的瓶頸問題,那么電子商務的實施也等于是空中樓閣。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優化物流企業業務流程
只有根據業務流程設計的企業系統,才能提高信息處理效率,更好地實現信息集成,更好地適應組織機構變化。尤為重要的是,面向業務流程的思想使人們有意識地審視現有業務流程的運作情況并發現其中的問題,通過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活動并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在流程合理化和優化的基礎上再設計開發相應的信息系統,從而充分挖掘信息系統的潛力,大大地提高了流程的營運效率。另外,必要時可以采取一些土辦法,因為往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現在在物流業里,很多業主都采用電瓶車作為傳輸小件物流的主要紐帶,因為它能更有效,更快捷地流通物流業。因此,在物流企業內部實施業務流程重組非常必要⑥。
(二)推行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延伸服務
采用如運籌學中的管理技術、條形碼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延伸服務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場調查與預測、采購及訂單處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詢,物流方案的選擇與規劃、庫存控制決策建議、貨款回收與結算、教育與培訓、物流系統設計與規劃方案的制作等,所以采用科學的管理,高品質的服務,走形象化,品牌化信息化終將是物流業發展的主導⑦⑧。
(三)建立基于Web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統
從事配送業務離不開“三流”,其中信息流更為重要。實際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運作的,暢通、準確、及時的信息從根本上保證了商流和物流的高質量與高效率。另外,在電子商務時代,物流信息化也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⑨。因此,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是我國物流業再造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切入點。
企業電子商務的崛起,BtoB、BtoC的發展,分銷渠道的進一步整合,供應鏈管理的出現,使得物流配送越來越成為眾多商家關注的焦點。電子商務下的物流配送,應該是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物流配送。這就要求物流配送企業能夠向客戶提供全面的配送解決方案。而一個完整的物流配送體系除了具備現代化、自動化的硬體設備及信息資源外,更應該具有結合兩者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來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品質要求及配送的效率。另外,在電子商務支持下的交易活動不受時空的限制,客戶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是十分分散的,并且要求送貨的地點也不集中。所以我們應該先設點,再而將點結成網來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
在這樣競爭動態的環境中,物流效率直接依賴和受限于物流的網絡結構。應該在動態優化網絡設計的基礎上,實現下述兩點,一是物流與配送網點的網絡化。企業根據自身的營銷范圍和目標,建立全國范圍的物流和配送網絡,提高物流系統的服務質量和配送速度。二是物流配送系統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包括外部網和內部網,外部網(基于Internet的電子商務網絡平臺)主要用于配送中心與上游供應商或制造商的聯系,以及與下游顧客之間的聯系;內部網(Intranet)主要用于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資源共享與信息傳輸。網絡上點與點之間的物流配送活動保持系統性和一致性,使整個的配送網絡具有最優的庫存分布、最理想的庫存水平、最快捷的市場反應、最迅速的輸送手段等,從而體現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物流支持的快速性及全方位性。用網絡支撐、優化、改造、提升物流實體,提升物流服務的競爭能力,來實現建立企業形象與對資源的最優配置,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根據電子商務的特點,在分析配送中心信息流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基于Web的一般商業型企業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統。配送中心系統中主要活動為信息流及物流兩部分,而信息流的層級分為上層是策略信息、中層是經營管理信息、下層是物流作業信息,在中層經營管理信息又分為進貨、存貨、銷貨等三項管理信息。下層物流作業管理分為入庫管理,在庫(庫存)管理、出庫管理。物流方面分為物流作業與物流設備系統;物流作業主要為進貨、驗收、入庫、貨架管理、揀貨、流通加工、包裝、分類、出貨檢查、裝貨、配送等作業流程,物流設備是則是對各作業設置適當的系統設備。系統的模塊是根據作業內容的相關性及作業流程的關聯性來劃分。依據物流中心的各項作業,將該系統大架構劃分為以下六個模塊:銷售出庫管理子系統,采購入庫管理子系統,庫存管理子系統、財務處理子系統,物流配送績效管理子系統、系統維護子系統,并提供對已制定的計劃進貨單、入庫單進行查詢、統計功能。
1、銷售出庫管理子系統:該系統接收客戶的訂單,完成訂單處理;從倉庫中將采購入庫管理系統取得的貨品經過分揀、包裝、配送、運輸送至客戶手中并送庫存管理子系統;然后將產品送出后將應收賬款賬單轉入財務部門作相應處理;最后將各項內部資料提供給績效管理子系統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數據從而好對各部門人員進行更合理有效的精神管理——老虎讓狐貍把食物分發給10只狼,狐貍把食物均分成11等份后分給了狼,自己留了一份,結果狼都不滿意自己得到的食物,與狐貍爭吵了起來,狐貍就向老虎請示,老虎過來以后把食物分成了2份,一份留了給自己,只把少量的那份丟給了狼群,結果狼群就開始為爭奪食物而相互廝殺。⑩
2、采購入庫管理子系統:主要把從供應商訂購的產品入庫,根據入庫產品內容做庫存管理;針對客戶需求的產品向供貨廠商下采購訂單;當訂購的產品入庫后作相應的付款處理,并將賬單轉入財務部門處理;同時將相應的資料提供給績效管理子系統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數據。
3、財務處理子系統:財務部門以采購部門所傳來的產品入庫單查核供應商所送來的應付賬款,并據此資料付款與廠商;從銷售部門取得出貨單,并根據應收賬款單并收取賬款。財務處理子系統制作各種財務報表提供給績效管理系統作參考。
4、物流配送績效管理子系統:從其它三個子系統中獲取相關的數據,同時根據外界環境的相關信息,擬定產品的訂購計劃、產品銷售計劃、配送效率分析、運輸控制等決策信息,幫助企業優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
本系統的數據處理采用基于Web的B/S結構,以增強系統對企業業務發展的適應性,并能夠對客戶的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映,而且系統的升級方便、透明。 基于Web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提高物流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系統運行成本和系統的維護成本,方便地實時采集與追蹤物流信息,提高整個物流系統的管理和監控水平等,并且通過績效管理系統做出新的戰略決策,從而提高配送效率和倉庫保管效率,實現成本最低化管理。
四、結束語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商必須全面、準確、動態地掌握散布在全國各個中轉倉庫、經銷商、零售商以及各種運輸環節之中的產品流動狀況,并以此制定生產和銷售計劃,及時調整市場策略。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加推動了現代物流業迅速興起,而物流也可以對提高電子商務的效率與效益、協調電子商務的目標、擴大電子商務的市場范圍、實現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集成、集成電子商務中的商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等等起到推動作用,從而促使電子商務成為下個世紀最具競爭力的商務形式。
電子商務通過快捷、高效的信息處理手段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信息流、商流和貨幣流的問題,而將商品及時地配送到用戶手中。但完成商品的空間轉移(物流)才標志著電子商務過程的結束,因此物流配送系統的效率高低是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關鍵。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對我國傳統的物流運輸企業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從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轉型為現代物流企業正是勢在必行。所以,在關注電子商務的同時,要以更大的精力建設基礎物流平臺系統和與電子商務配套的配送服務系統,逐漸改善我國的物流平臺,建立現代化的物流產業。中國市場剛剛從賣方市場步入買方市場,通過學習和交流,我們可以跨越發達國家物流發展初級階段,利用我國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幾乎與世界同步的優勢,借鑒國外物流發展的先進技術,進入物流的快速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M]新華出版社20xx-02-01
②王之泰.新編現代物流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xx
唐納德·J·鮑爾索科斯 供應鏈物流管理.李習文,王增東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④翁菊梅.當前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的電子商務與物流模式的選擇[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9(3):26-28
⑤鄭建明.公共事業管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09-12
⑥楊學軍,萬蓉.供應鏈業務流程集成的系統[J].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9):3-5
⑦[美]杰沸里*吉特默(Jeffrey Gitomer)陳召強譯.銷售圣經.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xx-05
⑧劉曉莉. 企業生產物流系統的研究[J].物流科技,20xx(27):6-8
⑨賀勇,劉從九.中國企業的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技術,20xx(3):1-3
⑩龍軍,謝蕓.中國工商銀行杭州金融研修學院新員工培訓教材.杭院人力資源培訓部20xx-08
解決方案 篇2
摘 要:針對傳統警用裝備管理在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 RFID 和人臉識別技術的警用裝備管理解決方案。結果表明,該管理系統能夠實現警用裝備的自動識別和使用者自動匹配,有效提高了裝備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從而實現裝備管理智能化。
關鍵詞:RFID 人臉識別 裝備管理
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無線電射頻識別,是在無線傳感網的基礎上延伸擴展而來的。動態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以人臉為識別特征的.身份鑒定技術。將RFID和動態人臉識別技術用于警用裝備的管理和維護,有效地消除人為差錯、簡化業務工作流程、健全監管流程,提升警用裝備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1 加強警用裝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警用裝備越來越豐富,呈現出種類多,數量大等特點,加強裝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對管理方法上要求越來越高;二是綜合指揮對技偵裝備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三是處理突發事件對警用裝備的可用性要求越來越高;四是對警用裝備的保密性要求越來越高。
2 系統總體設計
2.1 系統組成
RFID和動態人臉識別技術的裝備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為RFID系統)由電子標簽、管理終端、讀寫器、手持 RFID 終端、裝備門禁管理終端、人臉抓取識別前置、報警器、紅外探測器等8個部分組成。RFID電子標簽貼于裝備上,讀寫器、天線安裝和人臉抓取識別前置安放在倉庫大門或者門禁處;錄入每位使用者人臉照片和身份信息;當該使用者持有設備通過門禁時,人臉識別前置拍取人臉照片并和設備信息進行關聯;紅外探測器探測裝備通過RFID門禁是否違規, 并發出報警。管理員可以通過終端獲取比對結果和裝備的狀態、位置等信息,實現對裝備的閉環管理。
2.2 系統功能
2.2.1 實時記錄裝備狀態,提高裝備可用性水平
裝備自采購入庫就植入一張獨一無二的標識碼伴隨該裝備的整個壽命周期,明確裝備的狀態、位置等相關信息,記錄可用性以及相關的維修狀況。
2.2.2 簡化業務工作流程,改善清倉查庫的質量
裝備每次出庫、入庫以及使用者都能在終端有效的反應出來,維修情況的等級和管理通過終端系統進行,提高了清倉察庫的效率。
2.2.3 明確界定責任歸屬,提高裝備保密性水平
實現裝備的閉環管理,明確“誰取出、誰使用、誰維護、誰歸還”,做到每個使用者對設備全程負責的前提下,將使用者和裝備進行信息匹配和歸檔,避免相關裝備的濫用和私用。
3 系統硬件模塊設計
RFID管理系統硬件包含RFID電子標簽、信息采集模塊、手持RFID終端、RFID管理終端、門禁管理終端6個模塊組成。
圖 1 RFID 系統硬件模塊組成圖
3.1 RFID電子標簽
制作個體所屬的電子標簽,將數據信息寫入其相應的電子標簽,每個電子標簽都是獨一無二的,將伴隨該裝備的入庫、使用、維護、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電子標簽由集成電路芯片和天線組成,芯片內部有存儲器,通過電感耦合和電磁反向散射耦合與讀寫器通信[1],電子標簽按供電形式可分為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按照工作方式可分為主動式、被動式和半主動式,按工作頻率可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2]。
3.2 信息采集模組
該模組包括兩部分,其中數據讀寫器要對出庫的設備上的RFID進行讀取,獲取該設備RFID標簽的數據,并將該數據回傳到后臺數據庫;同時,向人臉抓取比對前置發出信號,攝像機在收到信號后要對該使用者進行面部抓取,將人臉圖像轉化為人臉特征碼回傳后臺人臉信息數據庫。人臉抓取比對前置采用Neoface的API開發接口進行開發。讀寫器由射頻通道模塊、控制模塊、天線和I/O 接口模塊組成[3]。讀寫器完成射頻處理功能,產生射頻能量,激活無源標簽;射頻通道模塊中一般由2個分隔開的信號通道組成, 發送通道和接收通道, 分別用于向標簽發送、接收數據。通過將發射命令調制到讀寫器發射的載波信號上,形成發射信號,經讀寫器天線發送,信號經過空間信道傳送到電子標簽上,RFID標簽收到射頻信號并做出響應,形成反射回波信號;將回波信號進行加工處理并解調,提取回送的數據。
3.3 手持 RFID 終端
手持RFID終端主要是為設備管理員設計,該終端以PDA為平臺進行開發,作用距離小于等于0.3m,具有手寫功能,Window CE或者android 系統,支持應用程序的二次開發,具有嵌入式數據庫,能夠通過USB、WIFI等方式和管理終端進行同步。可以識別在管理系統各種注冊過的電子標簽,同時也可以將采集到的裝備信息通過USB、WIFI等方式傳輸到RFID終端并存入數據庫。
3.4 RFID 管理終端
RFID 管理終端是裝備管理系統的核心,硬件平臺為一臺連接局域網的服務器,裝有 RFID 管理系統軟件以及人臉識別引擎。通過USB口連接讀寫器和人臉采集器,對電子標簽進行操作,建立相應的RFID-裝備數據庫,以及偵查員人臉信息庫。
解決方案 篇3
日常生活中,家具是一種使用使用壽命較長的物品。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室內的溫度、濕度、人為剮蹭等的損壞。對于很多人而言,再購買一套家具顯然是并不實際的,但是放置不管又影響家里的美觀整潔。木制家具如果受損的話,并不容易修補。但是不管是新買的但被剮蹭到的木質沙發,還是時間久了顏色會變黃的淺色家具,只要一些我們常見的日常小物品,就能輕松的修補恢復。本文就針對這一話題為大家做個介紹,以便您在生活中有個正確的認識。
在所有品類家具中,實木類家具的刮擦問題尤其嚴重。名匠裝飾吳鑫民介紹,可以用顏色接近的蠟筆在剮蹭處涂抹,或者將檸檬汁滴在刮痕處,用擰干的熱抹布將檸檬汁擦干,擦到刮痕發亮,木質會凸顯,就像家具本身的裝飾一樣。
而另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家具油污。事實上,家具表面沾上油污,把喝剩的茶水抹在油污處,然后灑上少量的玉米粉,將玉米粉擦掉之后會發現家具表面的油污都已被吸收,漆面變得光滑明亮。
對于北歐裝修風格的新家,白色質地的家具比較多,而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白色家具用久會發黃。吳鑫民介紹,其實可以試著往發黃的地方抹上蛋黃,晾干后擦干凈;也可用軟布蘸上無氟牙膏,輕輕擦拭家具表面,多擦幾遍發黃部分就會變白。
而對于被燙壞的家具而言嗎,可以用干燥的家具專用鋼絲布,順著木紋的方向擦拭;若是漆面輕微燒灼,在牙簽上包一層細紋硬布,輕輕擦抹痕跡,然后涂上一層薄蠟,焦痕即可淡化。
家具雖不同于消耗品,提早的預防保養十分必要。業內人士提到了3個點,即“溫濕適宜、清潔保養以及避開銳利器具”。
木家具所處環境溫濕度要適宜,陽光暴曬會導致木材水分流失,導致開裂脆化;過度潮濕會使木材受潮,導致木家具發霉腐爛,甚至變形。而實木家具要經常進行除塵。用柔軟的干布順著表面的紋理擦去灰塵,可以避免灰塵漂浮到空中又落回家具。一些容易積聚灰塵的小縫隙也不能忽略。同時,要避免在木家具上方使用尖銳物品,如刀、螺絲起子等,這些物品直接掉落會在木材表面留下難看的痕跡。可在家具表面鋪上墊子,保護家具的同時,還能防止弄臟。
不同品類的家具保養方法也有差異性。布藝家具沾上污漬,把肥皂水的泡沫滲入污漬處,用毛巾從污漬外圍處向內輕擦,然后用干凈毛巾吸干水份。而藤家具受潮容易滋生霉菌,要經常擦拭和通風,放在陰涼的地方自然風干,避免暴曬或干燥導致家具開裂。
對于喜歡皮藝家具的人來說,家具臟了不要直接用水沖,要用干布沾皮革清潔劑擦拭,或者用干凈棉布蘸適當濃度的肥皂水擦拭。而為防止鐵藝家具出現銹蝕,可以用紗布蘸上少許防銹油,或縫紉機油擦拭鍍鉻部分,經常上油使其光亮如新。
解決方案 篇4
長期以來,廣大中小企業因其資產規模小、經營記錄差、內部控制弱、融資經驗少等諸多原因,整體融資能力較差。主流融資體系是以國有企業及大型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運行的,沒有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體系。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特別是貸款難問題,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瓶頸。
實踐中,中小企業融資具有透明度低,資信度不高,用于抵押、質押的財產存在一定的瑕疵,資金需求量少、急、頻等特點;而銀行相對門檻較高,融資手段變通性差,難以直接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為幫助廣大中小企業突破資金瓶頸、實現快速發展、做強做大,德信公司采用創新的融資模式,整合各方面社會資源,為中小企業度身定做了個性化、系統化的融資解決方案,加快融資進度,顯著降低了融資門檻,提高了融資成功率。
融資模式簡介:
融資主體:從事合法生產經營的中小民營企業,或該企業的法人代表、股東及高管個人,以及個體工商戶的業主個人(以制造業為主,不排除服務業)。
融資用途:用于中小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流動資金需求及其他合理的資金用途。
融資金額:企業融資金額一般在200—1000萬元(企業資產/經營規模大,則融資金額可以進一步增加);若以個人為融資主體,則每個人申請金額一般在100萬—800萬之間,每家企業申請人不超過3人。
擔保措施:由銀行認可的專業擔保公司提供擔保(具體由德信公司負責安排落實)。
反擔保措施(即融資主體為擔保公司提供的反擔保): 動產質押 ——主要是指車輛、設備等。 貸款期限:1—3年。
還款安排:銀行利息的收取是按月或按季的,本金的償還可以按月等額償還,或在融資到位后半年/一年后開始按月償還,具體的還款方式要根據融資主體的實力、融資用途、還款來源以及貸款銀行的意向為準,協商確定。
解決方案 篇5
常見故障一:
1.驅動程序默認輸出為“靜音”。單擊屏幕右下角的聲音小圖標(小嗽叭),出現音量調節滑塊,下方有“靜音”選項,單擊前邊的復選框,清除框內的對號,即可正常發音。
2. 聲卡與其它插卡有沖突。解決辦法是調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統資源,使各卡互不干擾。有時,打開“設備管理”,雖然未見黃色的驚嘆號(沖突標志),但聲卡就是不發聲,其實也是存在沖突,只是系統沒有檢查出來。
3. 安裝了Direct X后聲卡不能發聲了。說明此聲卡與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驅動程序。
4. 一個聲道無聲。檢查聲卡到音箱的音頻線是否有斷線。
常見故障二:聲卡發出的噪音過大.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插卡不正。由于機箱制造精度不夠高、聲卡外擋板制造或安裝不良導致聲卡不能與主板擴展槽緊密結合,目視可見聲卡上“金手指”與擴展槽簧片有錯位。這種現象在ISA卡或PCI卡上都有,屬于常見故障。一般可用鉗子校正。
2. 有源音箱輸入接在聲卡的Speaker輸出端。對于有源音箱,應接在聲卡的Line out端,它輸出的信號沒有經過聲卡上的功放,噪聲要小得多。有的聲卡上只有一個輸出端,是Line out還是Speaker要靠卡上的跳線決定,廠家的默認方式常是Speaker,所以要拔下聲卡調整跳線。
3. 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不好。在安裝聲卡驅動程序時,要選擇“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而不要選“Windows默認的驅動程序”如果用“添加新硬件”的方式安裝,要選擇“從磁盤安裝”而不要從列表框中選擇。如果已經安裝了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可選“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 →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點中各分設備,選“屬性→驅動程序→更改驅動程序→從磁盤安裝”。這時插入聲卡附帶的磁盤或光盤,裝入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聲卡無法“即插即用”
1. 盡量使用新驅動程序或替代程序。筆者曾經有一塊聲卡,在Windows 98下用原驅動盤安裝驅動程序怎么也裝不上,只好用Creative SB16驅動程序代替,一切正常。后來升級到Windows Me,又不正常了再換用Windows 20xx(完整版)自帶的聲卡驅動程序才正常。
2. 最頭痛的問題莫過于Windows 9X下檢測到即插即用設備卻偏偏自作主張幫你安裝驅動程序,這個驅動程序偏是不能用的,以后,每次當你刪掉重裝都會重復這個問題,并且不能用“添加新硬件”的方法解決。筆者在這里泄露一個獨門密招:進入Win9xinfother目錄,把關于聲卡的*.inf文件統統刪掉再重新啟動后用手動安裝,這一著百分之百靈驗,曾救活無數聲卡性命……當然,修改注冊表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3. 不支持PnP聲卡的安裝(也適用于不能用上述PnP方式安裝的PnP聲卡):進入“控制面板”/“添加新硬件”/“下一步”,當提示“需要Windows 搜索新硬件嗎?”時,選擇“否”,而后從列表中選取“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用驅動盤或直接選擇聲卡類型進行安裝。常見故障四:播放 CD無聲
1. 完全無聲。用Windows 98的“CD播放器”放CD無聲,但“CD播放器”又工作正常,這說明是光驅的音頻線沒有接好。使用一條4芯音頻線連接CD-ROM的模擬音頻輸出和聲卡上的CD-in即可,此線在購買CD-ROM時會附帶。
2. 只有一個聲道出聲。光驅輸出口一般左右兩線信號,中間兩線為地線。由于音頻信號線的4條線顏色一般不同, 可以從線的顏色上找到一一對應接口。若聲卡上只有一個接口或每個接口與音頻線都不匹配,只好改動音頻線的接線順序,通常只把其中2條線對換即可。
常見故障五:PCI聲卡出現爆音 一般是因為PCI顯卡采用Bus Master技術造成掛在PCI總線上的硬盤讀寫、鼠標移動等操作時放大了背景噪聲的緣故。
解決方法:關掉 PCI顯卡的Bus Master功能,換成AGP顯卡,將PCI聲卡換插槽上。
常見故障六:無法正常錄音
首先檢查麥克風是否有沒有錯插到其他插孔中了,其次,雙擊小喇叭,選擇選單上的“屬性→錄音”,看看各項設置是否正確。接下來在“控制面板→多媒體→設備”中調整 “混合器設備”和“線路輸入設備”,把它們設為“使用”狀態。如果“多媒體→音頻”中“錄音”選項是灰色的那可就糟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挽救的余地,你可以試試“添加新硬件→系統設備”中的添加“ISA Plug and Play bus”,索性把聲卡隨卡工具軟件安裝后重新啟動。
常見故障七:無法播放Wav音樂、Midi音樂
不能播放Wav音樂現象比較罕見,常常是由于“多媒體”→“設備”下的“音頻設備”不只一個,禁用一個即可;無法播放MIDI文件則可能有以下3種可能: 1. 如今流行的PCI聲卡大多采用波表合成技術,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則很可能因為您沒有加載適當的波表音色庫。
2. 早期的ISA聲卡可能是由于16位模式與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過安裝軟件波表的方式應該可以解決。
3. 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設置成了靜音模式。
常見故障八:PCI聲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有些用戶反映,在聲卡驅動程序安裝過程中一切正常,也沒有出現設備沖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無法出聲或是出現其他故障。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PC聲卡上,請檢查一下安裝過程中您把PCI聲卡插在的哪條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于散熱的考慮,喜歡把聲卡插在遠離AGP插槽,靠近ISA插槽的那幾條PCI插槽中。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里,因為Windows98有一個Bug:有時只能正確識別插在PCI-1和PCI-2兩個槽的聲卡。而在ATX主板上緊靠AGP 的兩條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X主板上恰恰相反,緊靠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沒有把PCI聲卡安裝在正確的插槽上,問題就會產生了。
【解決方案】相關文章:
解決方案12-01
erp解決方案12-04
企業解決方案12-04
存儲解決方案12-02
解決方案模板09-12
行業解決方案12-01
解決方案九篇05-20
解決方案六篇05-08
精選解決方案5篇05-08
精選解決方案六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