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訓練計劃模板集合六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訓練計劃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訓練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研究,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豐富開展學校的課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體育的多功能特征,為學生健康服務。
二、工作目標
1、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能力。
2、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勇敢、機智、果斷、頑強的意志品質。
3、學習籃球的基本技術。
三、參加人員及地點
人 員:籃球愛好者(每班6人)
地 點:籃球場
指導老師:徐義培
活動時間安排:
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星期一、三、五,七八年級訓練;星期二、四,九年級訓練。)
四、具體工作安排
1、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2、籃球的運球
3、傳接球練習
4、學習各種投籃技術動作
5、學習進攻的技戰術
6、學習防守的技戰術
7、綜合練習籃球比賽
五、主要學習內容
1、籃球的發展、身體綜合素質訓練(中長跑1000米跑,變距折返跑,助跑摸高,半場多種運球上籃、半場移動對目標傳球與投籃、全場綜合)
2、籃球的基本技術。
(1)運球。包括高低運球、變向、轉身等。(體前運球,運球接力,運球上籃技術、半場Z型折返運球、全場多種變向運球)
(2)傳接球。包括原地雙手胸前、移動中雙手胸前、單手肩上、行進間等。(兩人一組胸前傳接球,半場移動對目標傳球、全場移動對目標傳球)
(3)投籃。包括原地雙手、原地單手肩上、行進間單手肩上、行進間單手低手等。(定點投籃、多點投籃)
3、籃球的競賽規則。
4、簡單的防守技術。
5、簡單的.進攻技術。(傳切配合,空切配合,擋拆配合,全場比賽。)
六、器械要求
籃球40個以上
七、要求
1、加入要求:
個人向各班主任老師申請,取得同意后到徐老師處報到。
2、活動要求:
(1)服從老師的管理,分配。
(2)按時上課,有事不能到需向老師請假。無故無假缺席累計達到5次者開除活動小組。
(3)活動中需服從老師的要求,不得在訓練中做出危險性的動作。
3、離組要求
需向老師說明情況,經同意后方可離開。
八、訓練效果
第一學期達到:
第1月、各種運球技能的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2月、個人簡單運球上籃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3月、兩人各種傳球訓練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4月、多人傳球和定點投籃練習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二學期達到:
第1月、各種投籃練習的掌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2月、簡單半場3人制比賽(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3月、掌握半場比賽規則和防守技術(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第4月、簡單全場5人制比賽(身體綜合素質訓練)
以后訓練根據情況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訓練計劃 篇2
為了使學生們學習和訓練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并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學,在制定計劃的同時盡可能從學生的角度并結合福建省體育高考的特點將計劃制定的詳細而具體,希望通過老師的辛勤努力和同學們的刻苦訓練能夠在七個月后取得巨大收獲,體育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
具體的訓練計劃:
整個訓練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訓練階段,也就是學生處在高三上學期20xx年9-10月的時候,訓練的內容以基本的身體素質訓練為主,包括彈跳力、一般耐力、柔韌性練習、上肢、腹肌、背力量練習、靈敏性練習、絕對速度練習。第二階段的訓練計劃20xx年11月-20xx年1月,針對福建省高考體育設置的項目,在基本身體素質訓練的同時安排專項技術動作的教學. 第三階段為調整和鞏固階段20xx年2-3月,也就是高考體育加試的前兩個月,該階段要加強大強度的練習,適當減少運動量和次數。
第一階段的訓練計劃:20xx年9-10月
一、彈跳力:立定跳遠、兔跳、蛙跳、多級跳遠、跳遠騰空步、臺階上下跳、跑臺階、原地縱跳練習。
二、柔韌性練習:
(1)兩臂的平、側、上等各方位的舉、屈、伸、擺和各種形式的繞環練習。
(2)兩腿的屈、伸、壓、踢、擺、縱橫等練習。
(3)整個身體的各種屈、伸、繞環等練習。
(4)站立體前屈、俯臥臂伸、正側踢腿、交叉步、懸垂等。
三、上肢、腹肌、背力量練習:俯臥撐、擊掌俯臥撐、杠鈴抓舉、挺舉。
四、靈敏性練習:穿梭跑、轉身跑、后退跑、側身跑、閃身跑、看信號跑等各種快速反應練習。
五、絕對速度練習:30――50米最大強度底跑、復跑、上下坡跑、順風跑、阻力跑、加速跑等循環練習法每周3-4次每次5-6項。嚴格控制時間、次數。一般4-6次為一組,做5-6組。每組結束后穿插幾個20-30米加速跑。
六.彈跳力練習:
1、臺階跳。
2、立定多級跳(三級、五級、七級、九級、十一級)。
3、原地縱跳。
4、助跑起跳摸高練習。
5、單腳跳練習。
6蛙跳練習。
注意事項:初期以掌握技術和力量為主。循序漸進合理安排負荷量、強度。防止中過渡疲勞和運動損傷。
第二階段的訓練計劃:20xx年11月-20xx年1月
高三的第一學期針對福建省高考體育設置的項目,在基本身體素質訓練的同時安排專項技術動作的教學,具體內容有:
(一)100米:起跑器的使用、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沖刺跑。此外還包括跑步的步伐、頻率、擺臂動作、呼吸等。
(二)鉛球:原地推球技術要領
1、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撐在球的兩側,以防止球的滑動和便于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觸球。
2、握好球后,身體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指向斜前方并與右腳弓在一直線上;右膝彎曲,上體向右傾斜扭轉,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于胸前,使球的垂直線離開右腳外側,以加長用力距離和拉緊左側肌肉。
3、推球時,右腳迅速用力蹬地,腳跟提起,右膝內轉,右髖前送,使上體向左側抬起,朝著投擲方向轉動。當身體左側接近于地面垂直一剎那,以左肩為軸,右腿迅速伸直,身體轉向投擲方向,挺胸、抬頭,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將球向前上方約40-42度角左右推出.球離手時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撥球。與推球的同時,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鉛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與左腳交換,左腿后舉,降低身體重心,緩沖向前的力量,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三)立定三級跳遠:起跳、預擺、騰空、落地以及每一跳的技術要點。
力量練習:1、俯臥撐、指臥撐練習。2、仰臥起坐。3、懸垂舉腿。4、高翻杠鈴 5、杠鈴深蹲;6、負杠鈴交換跳(每組間加快速高抬腿跑20次接快跑20米)7、大腿后肌群抗阻力練習。
(四)800米:變速跑、間歇跑是體育考生800米訓練的主要手段。
第一階段逐漸增加運動負荷量,第二階段在增加運動負荷量的同時加大運動負荷強度,第三階段只上強度而不增加運動量(或適量減小運動量)。下面是第二階段800米訓練運動量及強度的課計劃安排:
1. 變速跑的運動量及強度安排
每次訓練課的跑量是800米專項距離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間用100米慢跑作為調整,訓練量為:跑12~14個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個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強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時間不超過快跑段時間的三倍。
2. 間歇跑的運動量及強度安排
每次訓練課的跑量是800米專項距離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間歇跑,訓練量為:10~12個200米跑;或者6~8個300米跑;或者5~6個400米跑。跑的強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為最佳。如果跑的強度在70%以下,對人的`機體就沒有足夠刺激,對提高成績意義不大。
周訓練計劃中的800米訓練安排:在第一、第二階段,每周一般要有兩次,第三階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訓練間隔不得少于兩天;必須與力量素質訓練(特別是杠鈴負重練習)叉開,一般安排在大強度力量素質訓練前一到兩天,或者周末,通過星期天的調整,以求達到超量恢復。
第三階段的訓練計劃:20xx年2-3月
最后二個月的目的和重點是調整和鞏固,要加強大強度的練習。適當減少量和次數,以每周2――3次為佳。其他的課外訓練取消(比如晨練、周末訓練),只安排較短的技術練習和柔韌練習,使學生機體不在過渡疲勞的情況下,下午進行1-2個小時的練習。另外要求學生盡量避免從事劇烈的體育活動,以防止運動受傷導致無法參加高考,最好不要去打籃球,踢足球。
[注]:在整個訓練計劃的教學中,每次課都要做好考勤制度和充分的準備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慢跑800—1200米熱身,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或彈性跑。各種體育游戲、球類活動和多種方式的徒手操練習。結束部分也要做好放松練習,在教學中既要重視練習的效果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把訓練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律己、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品質,有計劃地表揚優秀者鼓勵后進者,加強與學校、家長、班主任的聯系,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學生的學習和訓練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訓練計劃 篇3
收益:千元以上,不同專業、導師出價不同
風險:無
技能要求:合作精神。
業務描述:
據說最早管導師叫老板的就是打這種工的同學,他們多數是理工或者經濟類專業的學生。。這類工作的收入,往往跟導師所擁有的'項目數量和質量有關。學生出力幫老師干活,老師負責學生的生活費———這是一般情況,想靠給老師打工發大財目前看來還比較困難。
這份工作的好處是穩定,還有,求職時可以在簡歷上裝點門面。
訓練計劃 篇4
一、擴胸式
雙手的手掌作為支撐點,雙臂張開,與肩同寬,或比肩更寬,背部、腰部和臀部呈一條直線,肘部用力,屈臂運動即可。此方式主要鍛煉的是胸肌、上臂的肱三頭肌以及腹部肌肉。
二、夾肩式
六種花式俯臥撐 練就完美胸肌
動作與上同,只是雙手間距較窄,并以雙拳作為支撐點,拳眼向前。這種方式鍛煉的是臂力,而且能增加手腕的力量和拳的硬度。練習時應注意,所選的支撐地面可以先軟后硬,手腕支撐時要繃緊,以免扭傷。
三、鐵牛耕地式
用拳或用手掌作為支撐點。雙手撐地,雙臂張開,與肩同寬。雙腳趾著地,雙手雙腳平行。頭向斜前方頂,前腳掌、雙手、頸、腰一齊用力,同時腰下塌,貼著地皮。然后臀部上翹,腰再下塌,身體后拉,整個動作完成。斜前斜后的動作反復做即可。這種練習主要針對頸部,并增強背肌、手腕、腳踝力量。
四、手指功法
主要是以十指為支撐點,其他動作與前兩種方式相同。隨著力量增加,著地的手指可以依次遞減。該方式主要練習指力,增強手的握力、抓力、合力,力透指尖。應注意的是,若指力達不到支撐身體的.力量,可以先讓手指頂著墻面練習,身體斜撐。待指力慢慢增強后,再逐漸放到水平地面來練,以防手指受傷。
五、倒立式
初練者可依附墻面倒立,腳搭在墻面上,雙手與肩同寬,雙臂彎曲,做屈臂下按。后期,腳可以離開墻面來做俯臥撐。該方式主要訓練頸部和臂部的力量。練習時注意掌握身體平衡。 六種花式俯臥撐 練就完美胸肌
六、負重練習
動作與擴胸式和夾肩式相同,只是在背部放上重物,如啞鈴片。在臂部力量增強、身體動作協調后,重物的重量可依次遞增。
強調,練習時要注意身體平衡,各部位的動作一定要協調,這樣肌肉的負重才均勻,鍛煉效果才會更好。
訓練計劃 篇5
一、 活動目的:
珠海市第二十六屆少兒花會,并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素質不斷提高。
二、具體措施:
1、教育學生嚴格遵守訓練紀律,保證訓練時間。
2、聽賞一定的童聲合唱曲,感受合唱藝術的美妙。
3、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學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統一 ,達到口型的統一,進而達到聲音的統一。
少兒時期孩子們的聲帶是嬌弱的,隨教師或歌曲的情緒高聲喊唱,這種唱法對其嗓音發育很不利,另外,這種歌唱方式缺少色調變化和層次感,聲音不柔和,使童聲合唱缺乏協調性,破壞了合唱優美、動人的童聲美感。鑒于此,我認為在童聲合唱的訓練中應注意以下有關問題,這將有助于合唱團隊整體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1) 運用“輕聲”唱法,形成正確的發聲狀態
為避免學生的'喊唱,應該提醒他們用輕聲去歌唱。“輕聲”實際上是人體各發聲器官協調地發聲的基礎,這種發聲有它的形成條件和發展步驟。“輕聲”的合唱訓練,有效地克服了發聲狀態中不必要的緊張和僵硬。學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發聲狀態拘謹,缺少彈性和靈活性。有時氣息浮也會造成胸僵、喉緊的狀態。因此,在
合唱訓練之前必須要做好放松練習。如打呵欠,讓喉嚨打開,頸部放松,氣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息流暢自如。
(2) 訓練正確的氣息支持,形成氣聲結合的歌唱狀態
呼吸在發聲、歌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孩子們的嗓音、身體都在發育時期,所以唱起歌來有時感到氣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這樣的結果是,出現了氣僵、喉緊的弊病,一定要避免這種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3)統一歌唱方法,提高聲部歌唱能力
三、內容:
少兒花會合唱歌曲
四、時間:
周一至周五放學后(至17點)
訓練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我校籃球隊長期以來在奉節縣是一支普及性較廣的一所傳統學校,為確保傳統項目的光榮發揚和領先地位,豐富學生的文體生活,全面提高身體素質,要堅持長期訓練工作的同時繼續推動我校籃球的普及和提高,為迎接每年縣級的各季度、兄弟學校不定期的友誼賽,提高訓練比賽,經教研組研究決定,堅持每周的訓練時間,現將我們計劃如下: 訓練負責人:李林貴
訓練時間:每周一至五的第七節開始,約七十分鐘結束。
訓練目標: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進步。
(一)階段訓練目標與任務和安排
(二)訓練教學安排特點 1。 訓練任務與隊員的基礎相適應
1、在總的訓練教學任務要求下,充分考慮本隊的訓練水平和個別隊員現狀,從實際出發,留有余地。指標確定既要有壓力,提高身體心理承受能力,又要使隊員樹立信心,增加努力向上的動力。避免運動創傷。
2、訓練教學內容的決定性和連續性
本階段主要是強化基本技、戰術和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強調各種競技能力在實戰中充分運用,培養技術特長。逐步加大技術難度、質量和配合運用要求;身體素質和技術訓練比重有相應的調整,后階段戰術內容逐漸增加。
3、運動負荷安排
第一階段的運動負荷及強度應個人而已,適當即可。進入發展提高階段,運動員已能逐步承受較大專項負荷,訓練課時間增加,總負荷趨勢逐年提高。在增加負荷量的基礎上多采用漸進方式逐步增大負荷強度;后兩年則以高標準、大運動量、高強度對抗性負荷為主,生理和心理負荷強度接近最大。應注意運動員運動創傷和精神負擔過重,解決好學習和訓練之間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
4、注意區別對待和個別加工
由于運動員年齡、身高、訓練基礎和位置技術要求不同,在集體綜合性訓練基礎上,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區別訓練和重點訓練方法,利用一定時間分組教學訓練、個別輔導或業余補練基本技術等方式,結合隊員特點精細加工,科學安排,使全隊各種競技能力結構協調發展,適應強對抗的比賽要求。
二、籃球訓練階段劃分、任務和安排
三、籃球訓練內容綱要
1、理論與知識部分
(1)講解位置技術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在對抗中的要求和變化。
(2)講解快攻和防快攻、攻守半場人盯人、攻守聯防和攻守全場緊逼人盯人的變化形式和運用方法。
(3)講解全場區域緊逼的形式、配合方法和要求。
(4)講解進攻全場緊逼的形式、配合方法和要求。
(5)講解本隊攻守戰術體系的依據、方法和要求。
(6)簡介籃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
(7)講解籃球運動中對抗激烈特點以及如何適應規則和裁判,從而保持比賽心理狀態穩定的重要性。
(8)講解“以球為主”的綜合多變的.攻擊性防守戰術體系。
(9)觀看高水平比賽及錄相,分析典型戰例,提高戰術意識。
(10)講解簡單的按摩原理,自我和相互按摩的方法。
(11)頑強的戰斗作風在比賽中的意義。
(12) “關鍵球”的特殊打法。
2、籃球技、戰術訓練部分
技術訓練
重點訓練內容
①傳球:雙手胸前傳球、雙手遞傳、雙手頭上傳球、單手遞傳、單手反彈傳球、單手體側傳球、單手肩上傳球、背后傳球、隱蔽傳球。
②投籃:中遠距離跳投、急停跳投、轉身跳起投籃、跨開投籃、跨步投籃、擠投、勾手投籃、靠貼投籃、后仰投籃、左右手投籃、雙手托球補籃、單手托球補籃、點球補籃、單雙手扣籃。
③突破:虛晃運球突破、急停急起運球突破、身前換手變向運球突破、后轉身變向運球突破、背后運球變向突破、連續交替運球虛晃突破、連續變換步法運球突破、擠身跨越運球突破。
④掩護:掩護的基本姿勢、掩護的位置、掩護的距離、掩護后的轉身
⑤中鋒要位:固定要位、行進間要位、內中鋒要位、外中鋒要位。
⑥空切:v形切入、轉身切入、z形切入、弧形切入。
⑦快攻一傳。
⑧防持球突破。
⑨防運球突破。
⑩防45°接球隊員。術、后衛的攻守技術;大前鋒的技術特長、攻擊后衛的技術特長、控球后衛的技術特長。
【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跳繩訓練每日計劃跳繩訓練計劃10-26
運動訓練計劃11-09
訓練計劃優秀01-11
訓練計劃范文02-20
籃球訓練計劃04-06
散打訓練計劃11-23
個人訓練計劃02-26
短跑訓練計劃01-20
足球訓練計劃08-11
康復訓練計劃05-09